?

站城一體視角下的高鐵樞紐地區城市規劃與設計
——以張家口站樞紐地區為例

2024-02-26 07:56阮昕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關鍵詞:張家口高鐵空間

阮昕

(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1 引言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國發展了全球最廣泛的高鐵交通網絡,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鐵發展之路。時至今日,中國高鐵“四縱四橫”干線網已提前建成,并向“八縱八橫”大網推進,形成了世界上最現代化和最發達的高鐵網[3]。高鐵極大程度地縮短了時空距離并提高了城際可達性,對于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布局發揮著高效的促進作用。城市利用高鐵車站的空間來推動高鐵新城開發計劃,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站城一體理念是在城市高密度發展的背景下由TOD發展理論與緊湊城市的特征及原則結合發展而來的一種開發理念,表現為一種提倡公共交通與城市開發相結合的開發模式。在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鐵路總公司于2018 年4 月24 日印發并實施的《關于推進高鐵站周邊區域合理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出了將“站城一體”作為高鐵站及周邊地區發展規劃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高鐵站點的輻射帶動作用[4]。以軌道交通為導向的“站城一體化”開發理念已深入貫徹到軌道交通投資、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各個環節。

高鐵站區域的規劃需要從更大的區域層面考量交通設施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使樞紐站點能夠為城市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并且樞紐地區建設需充分考慮城市的自然特征、人文環境、社會資源,進行城市空間規劃設計與營造。通過在張家口高鐵站點周邊進行適度的集中規劃建設,進行車站一體化綜合開發,構建城市慢行綜合體系,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創造綠色、便捷、安全、舒適的出行交通環境,真正實現“融城于站”。

2 張家口站所位于的城南片區現狀概況

2.1 綜合區位

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京、晉、蒙交界處,東臨首都北京、西連山西煤都大同、北靠內蒙古呼和浩特、南接華北腹地。軍事上,張家口是阻擋北方之敵入侵的軍事要塞,是首都軍事上的最后一道防線;文化上,作為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融合點,張家口經歷了多種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最終造就了多元交匯的獨特地域文化;商貿上,自明代開始,草原游牧民族與漢族在這城墻根下開始進行了茶馬互市,張家口成為了重要的商貿節點;交通上,作為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無論是古往還是今來,張家口都是聯通北京與西北部地區的咽喉要道。

隨著2020 年12 月31 日京張高鐵全線通車,張家口市正式進入高鐵時代。高鐵帶來的通勤速度和資源流動性的快速提升將極大地提高資源要素流通的強度與速度,以此倒逼張家口城市空間格局優化。

本文將討論在冬奧主題賽事的驅動背景下,如何將高鐵站作為城市中強化南北聯系的紐帶而不是南北割裂的屏障。通過打造車站一體化綜合開發、構建利于步行的城市慢行系統與具有冬奧特色的活力開放空間,從而促進形成南北聯通的交通體系,形成一個生態宜居、健康活力的張家口高鐵站樞紐片區。

2.2 現狀問題

2.2.1 交通系統:循環不暢,南北割裂

張家口城市兩側山脈環繞,清水河穿城而過,地形呈南北向狹長帶狀,呈現南北長東西短的形態。城市的東西向的橋道常年呈現擁堵,城市交通潮汐現象嚴重,并且近年來,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的激增至百萬輛左右,并且還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繼續增長。同時城市規劃與路網建設無法滿足城市的需要,加之南北交通聯系不暢,綜合導致城市擁堵問題嚴重。

2.2.2 空間布局:缺乏統籌,發展不均

張家口城市的發展由城北向城南逐漸拓展而來。自新中國成立后,張家口依托京張鐵路在橋東地區北部逐漸發展出一系列工業與商貿[5],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城市格局向東西兩側淺山區發展,并沿張宣公路以嵌入式向東南部蔓延,發展鐵路南站(位置與現在的張家口高鐵站相近)以北空地主要交通線兩側[6]。由于發展先后不同,同時用地統籌缺乏規劃,張家口市城南與城北在建筑形式與規劃布局上差異較大,南部城市建設水平參差。

2.2.3 城市風貌:山水格局,特色淡化

張家口依山而建,枕水而居,山水交融,具有“山環水穿”的獨特生態基礎[7],外圍山體的連續性與穩定性為城市創造了外圍生態圈,不僅可以限制城市的過度蔓延,還為城市提供了足夠的新鮮氧氣以改善城市小氣候以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但是在當前的建設中,城市建設和城市山水之間的關系往往被建設者所忽略,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部分建設項目緊貼甚至破壞山體的現象,部分高層建筑與山體形態無層次之分,造成視覺上的擁堵與凌亂[8]。

2.2.4 公共空間:特色不足 活力缺乏

張家口市公園綠地分布呈現北多南少的形式,規模較大的景觀公園與歷史文化景區等多分布在城市北部,南部開放缺乏公共場所并且開放空間不足。隨著城市的建設許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景觀要素逐漸消失在城市之中,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公共場所中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在張家口站所在的城南片區景觀風貌塑造過程中也應當注重對于文化景觀特色的復原與重現。

3 規劃思路及目標愿景

3.1 價值認識:冬奧節點、西北樞紐

在冬奧會機遇的推動下,京張高鐵得以加速建成。京張高鐵的開通使張家口由之前的北京2 至3小時通行圈縮短成為1 小時通行圈,充分滿足了京張兩地經濟往來的需求,人們同時共享兩地資源成為現實,在擴大內需、增加就業、脫貧攻堅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區域層面上,京張高鐵促進了西北、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與北京地區的客運效率,在促進西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上具有重大意義。

3.2 目標愿景:人文共生、生態共融

在站城一體的視角下,引入智慧城市、生態城市、健康城市等理念,通過規劃慢行綜合系統、開發綠色公共空間、優化城市景觀等方式,構建一個以生態、健康、智慧、體育為特色的鏈接片區活力的復合高鐵新城區。無論老人、孩子,市民或游客,都將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找到歸屬感與認同感。規劃通過將慢行與創新空間進行深度融合,實現慢行交通與產業空間、公共空間、智慧空間的互聯互通。

3.3 策略分析

時間維度:在“智慧城市”理念指導下,規劃在特色街區設置不同種類的傳感器以檢測城市活力點,利用場地監控實時反饋街區居民相關活動數據,通過智慧化基礎設施實現城市的動態檢測,縮短搶災救災、疏解交通擁堵的反應時間,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效率。

空間維度:通過優化空間的組織、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起城市多層次慢行系統,以實現不同空間之間的緊密聯系,建立起城市與高鐵站的連接,加強區域與區域、片區與片區之間的聯系。

質量維度:在“生態城市”的理念指導下,通過整合完整的商業網絡、打造文化地標、美化街區環境等策略,增加產業空間、綠色空間、智慧空間和公共空間等空間的聯系,實現文化、生活、教育等質量的提升。

4 規劃方案

4.1 構造城市慢行系統

4.1.1 打造慢行綜合體系

張家口市作為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構建綠色城市慢行交通體系不僅可以減少交通擁堵、空氣污染,還可以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是實現張家口市綠色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

慢行系統通過引導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以緩解機動車擁堵現狀,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從而營造出一個舒適安全、低碳清潔的城市環境[9]。設計通過在高鐵站周邊打造慢行綠色空間網來激發具有城市公共空間的創新活力,融合城市網絡互聯互通、功能復合、感知情感智慧綜合功能,進而打造有溫度的城市,提升城市品質(見圖1)。

圖1 張家口站城市慢行系統鳥瞰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4.1.2 規劃城市慢行網絡

以“街”為核心的一流的人居環境公共活動空間可以充分體現區域的創新與活力,此規劃方案中明確以慢行體系綜合規劃為發展模式,集合產業、生態、公共和智慧空間打造慢行活力通勤網、慢行文創體驗網、慢行智慧體驗網、慢行綠色空間網。

城市規劃路網是慢行網絡的載體,結合四級慢行網絡,以連接不同類型的活動體驗場所,增強慢行網絡的吸引力,同時逐級豐富各場景活動、配套設施服務之間的交叉度,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創收。以城市路網結構為載體,突出四級慢行網絡的主體性,連接城市公園綠道、商業核心、公園核心、廣場核心等主要公共空間,建立起各場景活動的聯系,以慢行道路的合理組織,體現張家口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不同場景空間的展示。通過與景觀環境要素的良好銜接,更加清晰地展示城市空間結構,彰顯活力。在人群活動聚集的區域,設置小型的街頭公園節點,實現300m見綠,500m見園的規劃設計目標,提升慢行系統在城市中發揮的可達性和體驗感(見圖2)。

圖2 四級城市慢行網絡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4.2 優化城市景觀

4.2.1 完善城市街道景觀

街道不僅僅是城市交通動脈,也承載著人們的多樣化活動,在本方案的空間優化設計當中,對公共活動空間如廣場、公園、停車設施等方面進行了空間優化設計。從土地的高強度開發和多元化利用等方面進行優化,打造高密度但環境優美又舒適開闊的城市空間。

4.2.2 開發綠色公共空間

圍繞方案的街道空間、底層空間和交通換乘空間,通過打造慢行綠色空間網、慢行智慧體驗網來激發具有活力、創新的智慧城市公共空間,使其具備網絡互聯互通、功能復合、感知情感智慧綜合功能,增加南站的地上地下連通性,促進南北兩區的縫合,打造有溫度的城市,提升城市品質與創新活力,通過文化賦能增加人們的屬地感(見圖3)。

圖3 張家口站站前廣場綠色公共節點分布示意圖

4.3 車站一體化綜合開發

在張家口高鐵樞紐站打造站內零距離換乘系統,將實現不同交通方式的快速換乘。通過交通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出換乘需求較高的站點,將高鐵同地鐵、公交、出租等不同的交通方式進行整合,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同時降低區域的交通擁堵風險。

同時,將樞紐站及其周邊建筑通過豎向立體穿插、橫向水平串聯達到相互連接,使各功能體塊與城市公共空間相互融合,成為一個高強度、復合化、一體化的多功能開放系統。沿著地下通道設置地下廣場,為地下通道引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打造地下的魅力城市空間。

5 結語

本文將站城一體理念與慢行系統規劃理念結合進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從區域視角出發的戰略預控總體策略,整合樞紐交通功能以及用地空間結構,通過打造現代化車站一體化綜合開發、優化交通流線組織、構造城市慢行系統等措施促進交通、產業與城市的融合,同時通過優化城市景觀突出張家口地方文化特色,推動城市空間的進一步優化,并形成新的城市發展動力,最終促進張家口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活力。

猜你喜歡
張家口高鐵空間
第一次乘高鐵
空間是什么?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張家口分行
創享空間
山上有座高鐵站
高鐵會飛嗎
人地百米建高鐵
加大張家口草原生態建設支持力度
行走在張家口的熱土上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