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目標下山西晉中村莊路域更新規劃理論及路徑研究
——以橫水村為例

2024-02-26 07:56路華郭海彭家珍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關鍵詞:綠地村莊道路

路華, 郭海, 彭家珍

(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1 引言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低碳鄉村已成為國家達成“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結合點,是連接城鄉的紐帶和關鍵。山西村莊道路及其附屬空間具有規模較小、貼近自然,天然具有生態、生產、生活空間融合的特征[1-2]。而從近年來城鄉低碳建設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鄉村尚未得到國家和社會層面的足夠重視,因此尋求符合時代需求的村莊路域低碳更新路徑選擇對規劃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2 研究背景

中國的碳排放集中在三個主要領域:工業、交通和建筑業。道路和附屬區域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一方面,道路及其附屬區域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另一方面,它們的建設在維護和開發期間存在大量建筑材料和能源消耗導致大量碳排放。村莊道路的改善體現了經濟與文化相互促進發展的戰略,也是推進山西省“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進程的主要策略。因此,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探索一種普適、高效、可持續的更新模式對于促進廣大村莊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對實現國家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起到關鍵作用。

3 橫水村基礎調查研究

3.1 研究對象概括

橫水村位于晉城市東面,屬于山西省晉城市凌川縣下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太廳山脈黃圍山邊,以及山脈為基礎的各大景區包圍圈內。對外交通主要依靠縣道X761與陵川縣相遇,縣道貫穿橫水村。

3.2 現狀總結與問題剖析

3.2.1 村莊道路現狀

橫水村對外交通只有靠206省道,道路6m~7m寬,沿路錯車道停車空間缺少。村內道路基本水泥硬化路面,部分道路碎石鋪地,建筑密集支路巷道較多,路寬在1m~3m,以非機動車和步行通行為主。橫水河橫水村段現狀處于干枯狀態,兩側景觀較差,缺少親水設施與平臺。橫水村內外部交通路段布局主要為:

1)一塊板兩帶式

橫水村對外交通道路主要為雙向雙車道道路和狹窄路段。如今,在汽車數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交通擁堵等問題。

2)兩塊板三帶式

鄉村公路采用公路綠化擴建模式,改善了公路區域的生態環境,但由于道路車道劃分不清楚,導致車輛摩擦,影響行駛速度。

3.2.2 道路景觀現狀

道路生態規劃不足。目前,大多數研究區域的村鎮道路都是從主要工程設計開始考慮生態,對道路的材料選擇和生態影響注意不足??偟膩碚f,路段的布局很簡單。目前的情況是,鄉村廣場等公共區域主要是用水泥地板和其他材料硬化的。以防止雨水填充地下水。

植物配置方面,形式缺乏特色。據統計,34.9%是高層落葉植物,常綠植物只有4.1%,兩者相差很大(見表1)。橫水村濱水綠地雖不能連成完整帶狀空間,但沿河道兩側現狀綠化植被保存較好。

表1 村莊景觀植物使用情況統計

3.2.3 “雙碳”目標和低碳理念的踐行

據了解,在調查區域內,主要分布在道路兩側的綠地不多。在雨水管理中,主要使用綠地、植被和道路兩側坑坑洼洼的簡單下水道結構,同時低地綠地的下沉深度淺,無法足夠快地將雨水排干。目前低碳支持措施僅應用于在同一環境的局部綠地,反映出當地較片面地理解低碳理念,對低碳概念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

4 橫水村路域規劃設計

4.1 道路豎向設計與優化

根據低碳概念優化村莊路段結構改造,主要是通過材料的合理配置和各種低碳設施的整體規劃,改變和優化道路豎向體系建設關系。

一塊板兩帶式:根據道路寬度、坡度等實際情況,根據路段結構,選擇單坡排水或雙坡排水進行比較,狹窄路面選擇簡易施工,易于側向單坡排水,同時平衡單板道路寬度,以防止道路出現溢水現象,如圖1所示(見表2)。

圖1 一板式道路豎向關系示意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表2 一塊板道路低碳技術應用

兩塊板三帶式:采用雙向排水,道路中間綠帶為中間分界線,排水方向可以來自道路兩側的中心坡度,也可以從道路兩側的斜坡到中心。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如圖2所示(見表3)。

圖2 兩板式道路豎向關系示意圖(圖片來源:筆者自繪)

表3 兩塊板低碳技術應用

4.2 道路應用材料改善

在原有人行道及廣場的基礎上修繕,采用新型透水磚、植草磚、天然鵝卵石等環保材料,增加座椅、花池等景觀小品設施為村民提供交流休憩空間;增加村莊特色植物豐富村莊綠化景觀。使人行道能使行人悠閑漫步,適于散步;使廣場景觀富有鄉土田園特色,適于休憩。提升人行道和廣場質量,打造村莊新面貌。

修復生態人行道和廣場,提倡使用環保材料,如透水磚、種植磚、天然石等。同時街邊增加座位、花池和其他景觀設施,為村民提供交流休息空間。景觀方面增加村莊鄉土植物種類,以增加村莊的綠色景觀,使行人可以緩慢行走,打造適合步行的道路空間。廣場景觀可結合鄉村特色,以生態和休閑為基調,提高了人行道和廣場的品質,塑造了村莊的新形象。

4.3 道路景觀提升

車行道的材質選擇和設計采用排水瀝青路面設計(透水瀝青路面),村內主要道路和二級道路的設計可使用當地石材鋪設硬路面,利用好建筑外伸角度、出沿空間和狹窄空間,有效增加花草田面積。景觀道路和人行道宜使用透水磚、天然石等,通過優化道路兩側的植物種植,植物群落重視分層垂直規劃,既滿足遮陰乘涼需求,也達到美化環境提升人居品質,降碳固碳的生態效應。

具體來看,可采取綠地灌木和草地組合,大型喬木、小型喬木和灌木組合種植的方式,滿足景觀生活雙需求。景觀喬木、灌木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如選擇小白楊、金葉女貞等,以提高生態景觀效益。道路兩側設置植物保護圍欄,通過植物顏色外觀的篩選,以期達到四季分明的視覺效果。

5 結語

本文以橫水村為例,開展實施“雙碳”規劃戰略應用村莊道路規劃設計的可行性研究。首先通過橫水村的實地研究,總結了其村莊道路的現狀,包括截面類型、鋪砌形式、景觀綠地及其理念應用現狀等。通過了解當前情況,發現需要改進的問題,從豎向設計優化、應用材料改善和道路景觀提升等方面,最終找到優化村莊道路低碳更新的策略和建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更新建設經驗,有效推進山西“雙碳”落地和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綠地村莊道路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道聽途說
可進入式綠地的養護與管理的研究
我的小村莊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村莊,你好
老城區綠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區綠地提升為例
杭州市區春季綠地對PM2.5消減作用的研究
走進綠地
村莊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