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積薄發,創新致遠

2024-02-27 22:50陽丹彥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 2024年3期
關鍵詞:圖像增強顯微鏡大賽

人物小檔案

姓名:鄭彥希

學校:常德市第五中學

出生日期:2009年8月27日

興趣愛好:繪畫、音樂、生物研究、科技制作、閱讀

最敬佩的人:錢學森、康納德·勞倫茲

最喜歡看的書:《所羅門王的指環》

最喜歡看的電影:《流浪地球》

最想做的事:生物學研究

最自豪的事: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座右銘:世界很小,請帶著夢想一起奔跑。

個人作品:基于DTCS算法的書寫閱讀正確坐姿習慣養成裝置、基于疊加方法的圖像增強型VIS/UV雙波段顯微鏡、Arduino流水彩燈、自制發報機

最得意的作品:基于疊加方法的圖像增強型VIS/UV雙波段顯微鏡

曾獲榮譽:第43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第44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暢想未來的科技與生活:

AI得到進一步發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各種問題,進行更高質量的服務。個性化醫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取得重大突破。人類可以預防和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更加健康和長壽,地球環境更加美好。

一句話介紹自己:我是一個認真對待每件事的人。

第一次參加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鄭彥希就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第二次也是如此,并被選入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這諸多“一等獎”的獲得并非偶然。

她從小就對動植物感興趣,在花草香氣中與小動物相伴。上小學后,她在家進行科技小制作,還常常跟隨爸爸去科技館參加活動,培養創新素質,鍛煉動手能力。進入初中,她開始科技創新之旅,激發自我潛能,創新特質彰顯。

厚積薄發,行穩致遠。這一路走來,鄭彥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

記者:從小喜歡生物這一興趣愛好,對你進行發明制作有什么影響呢?

鄭彥希:我對生物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很好奇,經常查閱資料。在觀察動植物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我會嘗試通過發明來解決。

比如,在進行生物小課題研究時,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和組織等。而學校的顯微鏡數量有限,很多同學的家里沒有顯微鏡,我想到了制作一個結構簡單、成本低、易操作且能應用于不同觀察條件的高清顯微鏡。

記者:你第一次真正接觸科技創新是在什么時候?那時候對科技創新的印象如何?

鄭彥希:我真正接觸科技創新是在初一。我覺得科技創新能鍛煉人的表達能力、動手能力,需要探索和創造,具有挑戰性。

在這之前,我制作了一些手工作品,包括自制發報機。它由發射板、接收器、天線、電池盒和LED燈等構成。

記者:你制作的第一個發明作品是什么?

鄭彥希:基于DTCS算法的書寫閱讀正確坐姿習慣養成裝置。

這個裝置采用DTCS算法對學生低頭頻數進行監測,對低頭頻數與時間的關系函數進行分析,采用關閉視窗的方式對學生的坐姿進行實時干預,不會對身體任何部位強加外力,可以讓眼睛得到短暫的休息。當環境光線不適合學生書寫、閱讀時,裝置會開啟補光輔助系統,保護視力。

記者:在你所有的作品中,你最喜歡哪個作品?

鄭彥希:我最喜歡基于疊加方法的圖像增強型VIS/UV雙波段顯微鏡。有了它,我可以隨時在家觀察微觀世界。通過資料分享,還可以為同學自制顯微鏡提供參考素材。

記者:在制作這個作品時,你遇到什么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呢?

鄭彥希:在制作過程中,我發現焦距調節平臺結構過于簡單,不同顯微條件下焦距調節操作繁瑣復雜,樣本容易被移動,給觀測穩定性帶來了一定干擾。于是,我增加了一個寬距調焦支架,并設計高精可調載物臺模塊。

雖然這個作品呈現的顯微影像能達到學生使用普通顯微鏡的效果,但要想獲取更多顯微信息,能力有限。在了解圖像疊加技術相關資料后,我把處理天文圖片的疊加方法用于顯微影像的增強。

記者:你參加了多次科技創新比賽,最驚喜的是哪次比賽?

鄭彥希: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在頒獎典禮上,我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以為沒有獲獎,沒想到最后組委會告訴我得了三等獎,真是又驚又喜。

記者:你覺得比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鄭彥希:我覺得需要注重創新和科學的融合,多與其他參賽選手、評委、老師進行交流互動,可以碰撞思維的火花,相互促進。還要聽取他人好的建議,不斷反省自己,提升自己。

記者:科技創新帶給你的最大改變是什么?

鄭彥希:科技創新讓我膽量變大了,更加自信,創新素養得到提升。

記者:作為指導老師,你爸爸在創新實踐方面帶你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鄭彥希:他常常帶我參加科技館的公益科普活動。曾經,他帶我從常德跑到耒陽去看金邊日環食。盡管在中途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但于我而言,那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記者:除了生物,初中課程中,你還喜歡哪些學科?

鄭彥希:歷史和物理。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立足當下,縱觀古今;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創造性地汲取智慧。物理很有意思,是一門富有挑戰、新奇有趣的學科。它使我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記者:你希望未來成為什么樣的人?

鄭彥希:我希望成為一名既能研究生物專業領域難題,又能開發高精科學儀器的復合型人才。

(欄目編輯? 陽丹彥)

猜你喜歡
圖像增強顯微鏡大賽
“鳥人”大賽
插秧大賽
圖像增強技術在超跨聲葉柵紋影試驗中的應用
水下視覺SLAM圖像增強研究
你會使用顯微鏡嗎
顯微鏡
虛擬內窺鏡圖像增強膝關節鏡手術導航系統
基于圖像增強的無人機偵察圖像去霧方法
顯微鏡下看沙
顯微鏡下的奇妙微生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