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與印度接近的過程及動機

2024-02-28 00:49周琪
當代世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印太戰略美國印度

周琪

【關鍵詞】美印關系??美國??印度??印太戰略

2023年6月和9月,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先后在華盛頓和新德里會晤后發表的兩份聯合聲明顯示,美國與印度的接近速度明顯加快。拜登政府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將印度擺在重要位置,雙邊貿易、軍事和科技關系日益緊密。鑒于印度是中國的近鄰,且像中國一樣都是世界人口大國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其外交政策的影響不言而喻,美國對印政策也會對中國產生連帶影響。本文對自小布什政府起美國日益強化對印關系及其政策動機進行評析。

美國政策界認為,“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印關系的特點是錯失了機會?!盵1]冷戰時期,美國和印度分屬于兩個相互對立的陣營,雙方都依據地緣政治利益來選擇盟友。美國在南亞地區結盟的對象是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而印度則與蘇聯結盟。與此同時,印度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其戰略影響力也主要局限于南亞次大陸,因此印度對于美國而言并不具有全球戰略布局的意義。

隨著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冷戰時期的國家聯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美印之間發展關系的最大障礙被消除。蘇聯解體迫使印度決策者重新考慮其戰略選擇。印度感到需要以新的方式來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進行交往。同時,蘇軍撤離阿富汗降低了巴基斯坦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由此減少了對美印發展關系的制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印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自由經濟改革,這些改革促進了印度經濟快速增長,使印度市場對美國商界有了更大的吸引力。隨后,印度在經濟和戰略上的崛起與中國的崛起被視為亞洲格局變動的兩大因素。面對國際形勢的變化,印度感到很難繼續承受與美國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保持距離的代價。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美印之間的走近。

然而,美國改善同印度關系的一個關鍵性障礙是印度的核政策。美國政府長期以來把防止核擴散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目標。1998年5月在印度連續進行5次地下核試驗后,美國對改善美印關系按下了暫停鍵,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競相發展核武器的國家同時實施了經濟制裁。但這也是美印之間認真對話的開始。

1968年簽署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規定,國際核供應國集團只能向以無核國家身份加入該條約的國家提供民用核燃料和核技術,除非這些國家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全面保障措施。由于印度既沒有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也沒有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保障措施,所以印度沒有資格獲得國際民用核援助。

2001年擔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將印度視為南亞重要的全球行動者和關鍵國家。同年,美國蘭德公司發表的一份政策建議報告提出,美國對印度的政策應當同其對巴基斯坦的政策“脫鉤”,前者不應受到后者的牽累。[2]而在小布什總統第一任期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賴斯早在2000年總統競選期間就在《外交事務》雜志上發表了自己對美國對印政策的觀點,其指出“中國仍然是亞太地區穩定的潛在威脅”,“中國不滿于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作用,這意味著中國不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大國,而是一個想要改變亞洲力量平衡使之有利于自己的大國。僅這一點就使中國成為戰略競爭對手,而不是克林頓政府曾經所說的‘戰略伙伴’”,美國“應當更加關注印度在地區平衡中的作用”?!坝《仁侵袊剂康囊粋€因素,美國也應當考慮到這一點”。[3]值得注意的是,18年后特朗普政府的觀點與此如出一轍。

2004年,小布什政府開始對美國對印政策作出重大調整。當年1月美國與印度簽署了《戰略伙伴關系的后續步驟》(NSSP),這樣,從21世紀初開始,戰略伙伴關系成為美印關系的一個主要特征。NSSP是小布什政府為加強美國與印度關系而采取的實際步驟,該協議規定兩國將加強核合作,美印合作也擴大到經濟合作、高科技貿易、民用核能、武器銷售、軍事防務等領域。

2005年6月美印之間簽署的為期10年的防務合作協議——《美印防務關系新框架》是美印之間的第一個長期伙伴關系協議,該協議旨在建立兩國牢固的雙邊軍事關系。這顯示出,美印關系沒有經歷國家間一般都會經歷的貿易和外交關系發展的預熱階段,就直接走向軍事合作。美國《外交政策》雜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對此解釋說,部分原因是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和恐怖主義的安全威脅把兩國拉到了一起。顯然,美國從一開始考慮改變其對印政策時,就把中國納入了相關的戰略思考當中。

給美印關系帶來突破性變化的是,2005年小布什總統在其第二任期的第一年改變了美國奉行了近30年的核不擴散政策,為雙方進行全面民用核合作制定了一個路線圖。美印兩國首腦于2005年7月18日華盛頓會晤時在聯合聲明中宣布,美印將建立“全球伙伴關系”,采取一系列措施推進美印關系的發展,從促進海外民主到加強雙邊空間合作,并認為兩國之間的新關系將在世界范圍內促進“穩定、民主、繁榮與和平”。尤為重要的是,2006年3月,兩國簽署了《美印民用核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條款,印度將把民用核反應堆和軍用核反應堆分開,將民用核反應堆置于國際保障措施之下。印度還同意建立與核供應國集團一致的出口管制制度,并避免向尚未擁有核工業鈾濃縮技術和核燃料后處理技術的國家轉讓技術,同時承諾繼續“單方面暫?!焙嗽囼?。

美印《民用核合作協議》的簽署為印度掃清了發展核武器道路上的障礙,并使印度享有了只有放棄核武器或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才能享有的權益。印度總理辛格在2006年7月29日向印度議會宣稱:“這份聯合聲明中沒有任何內容限制或抑制我們的戰略核武器計劃?!盵4]美國在為印度作出這一核安排的過程中,并未向《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確認的五個法定核國家中的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征求意見。

此后,在美國的敦促和壓力下,核供應國集團的45個成員國達成一項協議,對印度豁免了本應適用于所有國家的核不擴散規則。盡管當時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是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競相發展核武器可能造成的核擴散危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點可以看得越來越清楚,即始終關心核不擴散問題的美國政府之所以對印度異乎尋常地網開一面,其背后的考量主要是中國。在小布什政府設想的大戰略下,一個對美國友好的民主的印度,比印度本身的核政策更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美國遏制中國崛起。

美印戰略伙伴關系在奧巴馬執政初期失去了一些動力。奧巴馬在作為參議員時,曾反對美國與印度的民用核合作協議,而且在小布什政府時期并不支持美國與印度的戰略伙伴關系。奧巴馬對印度的態度與其在全球性問題上同中國積極合作的政策密切相關。因此,在奧巴馬執政的最初兩年,美印關系遇冷。不過,奧巴馬總統的對印政策在其任期的最后兩年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從態度冷淡轉變為熱情支持,[5]而這種轉變與其在國內政治壓力下對中國變得逐漸強硬起來有關。

奧巴馬于2010年8月訪印期間宣布,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擴大后的常任理事國。隨著2013年5月奧巴馬總統宣布“全球反恐戰爭”結束,美國與印度在其他方面的共同利益凸顯出來,奧巴馬開始重新評估美國國家利益以及印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奧巴馬政府意識到,美國應與印度在三個方面深化合作:一是與印度建立密切的雙邊安全和防務合作;二是使印度成為美國商品和服務的重要出口市場;三是將印度嵌入奧巴馬政府的“再平衡戰略”。最后一個方面,是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印戰略合作不同于小布什政府時期的一個方面。

2014年莫迪當選為印度總理成為美印關系回暖的重要因素。莫迪上任后很快赴美與奧巴馬舉行了會談。莫迪明確表示:“印美之間是天然盟友?!彼谠L問日本期間,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政策進行了抨擊。之后,美印兩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對“不斷上升的領土爭端”以及對航行自由和海上安全受到的威脅表示擔憂,并“呼吁各方避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來推進各自的領土主張”。雙方認為,印度的“東向行動”政策需要與美國的“再平衡”戰略進行協調。

在奧巴馬當政的最后兩年,美國與印度政府之間舉行了頻繁對話,設立了多達50多個雙邊對話機制。對話議題包括戰略合作、國土安全、金融、能源與氣候變化、經濟、貿易、農業、科學技術、教育、健康和創新。

根據印度的官方文件,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安全與防務關系已成為印美關系的主要支柱”。[6]隨著2005年《美印戰略伙伴關系新框架》協議的簽署,兩國在防務貿易、聯合演習、人員交流、海上安全和反海盜方面的合作以及三軍之間的交流等方面不斷加強。美印之間防務領域的雙邊對話機制包括防務政策小組(DPG)、防務聯合工作組(DJWG)、防務采購和生產小組(DPPG)、高級技術安全小組(STSG)、聯合技術小組(JTG)、軍事合作小組(MCG)。2016年8月,經過十幾年的談判,兩國在奧巴馬政府的最后階段簽署了《后勤交流協議備忘錄》(LEMOA)。在聯合軍演方面,印度每年與美國舉行多次雙邊軍事演習。美印安全與防務關系的密切程度特別表現在,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印度已被美國認定為其主要防務合作伙伴,這意味著,雖然美印之間沒有正式盟約,但這一地位可以使印度與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平起平坐。

在經貿方面,多年來,貿易是美印關系的重要支柱之一,2001—2015年,美印之間的雙邊貿易增長了約6倍。[7]根據印度官方統計,2000年4月至2015年12月,美國累計流入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約為179.4億美元,占印度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近6%,這使美國成為印度第五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8]

2017年特朗普總統上臺后,美印關系的國際背景發生了極大改變,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美國對中國的判斷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美國國防戰略》,都把中國和俄羅斯稱為“修正主義的競爭者”。前者更是指出,“國家間的戰略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者,現在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擔憂”。在這份報告中,特朗普政府將美國外交戰略中的“亞太”改稱為“印太”,并對其進行了詳細闡述,這標志著“印太戰略”的正式成形。特朗普政府也對印度進行了明確定位,把它稱為“全球性領導國家、強大的戰略與防務合作伙伴”。[9]

在特朗普政府時期,貿易逆差問題成為美印關系發展的障礙,兩國之間發生了類似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小型“貿易戰”。2018年3月14日,美國宣布,由于印度每年對本國鋼鐵、醫藥、化工、信息技術、紡織品、服裝出口商提供高達70億美元的出口補貼,美國將在世貿組織對印度發起訴訟。為了尋求與美國達成廣泛的貿易協定,印度一再推遲對一系列美國商品征收關稅的計劃。但令美國不滿的是,印度對高科技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和電信網絡設備的進口征收較高關稅。印度總理莫迪在2014年提出了“印度制造”戰略,希望借此加速發展印度的制造業。而在美國看來,它與“中國制造2025”本質上沒有差別。

2019年5月31日,特朗普政府在印度拒絕對美國乳制品、醫療設備和其他商品開放市場后宣布,將取消印度享有的普遍優惠制(General?System?of?Preferences)待遇,因為印度沒有讓美國“公平合理地進入其市場”。印度則采取報復性措施,對從美國進口的包括摩托車在內的30種商品追加同等數額的關稅,以回應美國2018年對鋼鋁加征關稅。

新冠疫情暴發后,情況發生了變化,特朗普政府為了將商品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之外,賦予印度在全球貿易中更大的重要性。2020年9月,美國商務部敦促印度政府強化本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印度也試圖以此為契機,借助美國的資本和技術,完成本國的制造業升級,為此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

在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戰略構想中,特別強調印度可以在“印太”地區發揮的作用。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19年印太戰略報告》中,印度成為重要的地區合作伙伴。在2018—2020年連續3年美印舉行的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2+2”對話中,雙方除討論加強防務合作和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開放的問題外,還簽署了三項重要協議。一是《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COMCASA),該協議使印度能夠使用美國國防設備中的先進通信技術,并允許兩國軍隊之間實時信息共享;二是《工業安全附件》(ISA),根據這項協議,印度私營企業能夠與美國同行共同開發敏感技術;三是《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這是兩國在過去20年中簽署的四項基礎軍事協議中的最后一項,它允許共享敏感的地理空間數據,以提高印度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的準確性。

在特朗普執政的4年內,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實現了從非正式多邊對話向正式多邊協調機制的轉型。QUAD成員已經形成以海上演習、情報共享、后勤保障為主的定期防務合作,并將四國之間業已存在的雙邊、三邊軍事合作統一起來,逐步建立起網絡化的安全結構。始于1992年的“馬拉巴爾”年度軍事演習是QUAD安全合作的樣板,其軍演水域也開始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間輪換,而其宗旨被擴大為應對四國在印太地區面臨的共同威脅和挑戰。

隨著印度在美國心目中的戰略地位逐漸提升,特朗普政府對向印度出口先進性能武器更加放開。在特朗普政府看來,通過對印軍售可以加強印度作為美國主要防務合作伙伴的自我防御能力,遏制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在“印太”地區維持有利于美國的勢力均衡。此外,2015年12月美印開始共同開發航天和防御一體化系統,第一架AH-64阿帕奇直升機機身于2018年6月交貨。2017年,美印公司再次簽署協議,決定將在印度聯合生產F-16?Block70戰斗機,使印度進入全球最大的戰斗機供應生態體系的中心位置。[10]

此時,印度與美國舉行的軍演次數已經超過了美國任何非北約安全伙伴。美國是繼蘇聯之后,第二個在聯合軍演中與印度三軍對接的國家。2019年11月美印在孟加拉灣舉行的為期9天的“老虎凱旋”聯合軍演,被稱作美印軍事交流史上的里程碑。

2021年3月拜登政府發布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方針》特別提到,美國“將繼續深化與印度的合作伙伴關系”。[11]2023年6月5日,全球性疫情基本結束之后,美印簽署了一項協議,其中包括一個國防工業合作路線圖,它涵蓋了空戰、裝甲車、彈藥和情報、監視和偵探(ISR)等領域的技術。對于美國和印度來說,緊迫的問題是中國在“印太”地區表現出日益增強的自信,中國日益壯大的海軍在印度洋更加活躍,以及中國在印度北部邊境加強武裝力量,并與印度軍隊發生沖突。這些擔憂讓美印有了更大的戰略合作愿望。

在2023年6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美國總統拜登在歡迎儀式上聲稱,美國和印度的關系是“21世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系之一”,“本世紀世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要求印度和美國共同努力并發揮領導作用,而我們正是這樣做的”,“我們面臨著一個拐點,這種時刻每隔幾代人才會出現一次”。[12]兩國首腦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我們兩個偉大國家之間的伙伴關系跨越海洋和星球,觸及了人類事業的所有角落?!盵13]

在拜登政府時期,加強美印之間的科技合作被置于發展美印關系的首位。美印科技合作項目眾多。2023年1月31日啟動的《關鍵和新興技術倡議》(iCET)是美印關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該協議旨在擴大雙邊技術和國防合作,目的是建立開放、可訪問、安全和有彈性的技術生態系統和價值鏈。美印已在太空、信息通信、量子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及學術合作等科技領域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形成了諸多合作模式。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始就2024年聯合進入國際空間站的方式、能力建設和培訓展開討論。NASA-ISRO合成孔徑雷達(NISAR)衛星已被交付給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衛星中心,預定于2024年發射。

2023年6月22日,美國華盛頓,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

2023年9月7日,美國馬里蘭州,美國總統拜登啟程飛赴印度,出席G20峰會。

為了協調兩國半導體激勵計劃,美印簽署了《半導體供應鏈和創新伙伴關系諒解備忘錄》;為了建立“安全可信的電信、有彈性的供應鏈,并實現全球數字包容性”,美印之間成立了兩個先進電信聯合工作組,重點關注開放式無線網絡和5G/6G技術的研發。在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的融資支持下,雙方正在合作進行開放式RAN[14]現場試驗、推廣和大規模部署。

美印之間還建立了量子協調聯合機制,以促進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合作,并達成全面的量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協議。美國承諾將降低向印度出口高性能計算技術和源代碼的壁壘。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印度生物技術部簽署了一項促進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創新的科研合作協議。此外,美印承諾將建立彈性技術價值鏈并連接國防工業生態系統,推動政策和法規調整,以促進雙方工業、政府和學術機構之間更多的技術共享、共同開發和共同生產。

2023年11月10日,印度新德里,美印第五次“2+2”部長級會議舉行。

2023年6月,美國通用電氣航空航天集團與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前者通過80%的技術轉讓,向后者提供將用于印度輕型戰斗機MK-2的F-414噴氣發動機,這是歷史上美國噴氣發動機技術的最大一次轉讓。2023年6月21日,美印兩國國防部宣布啟動美印國防加速生態系統(INDUS-X),該系統將推進美印國防工業生態系統之間的尖端技術合作,幫助認定并加速發展具有軍事應用價值的商業技術,使初創公司更容易將其技術轉移到國防領域并獲得資金。當月,美國太空部隊與印度初創公司114AI和3rdiTech簽署了第一份國際合作研發協議,它們將與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領域的尖端技術共同開發零部件。

在印度增加采購美國武器裝備的同時,美國要求印度減少購買俄羅斯武器,其提出的直接理由是,印度采購俄羅斯武器有助于后者在俄烏戰場上獲得資金支持。

特朗普時期建立的QUAD被拜登政府賦予了特殊使命,即開展關鍵與新興技術聯合研發,確保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并制定通用技術標準。2021年3月,QUAD領導人會議決定,成立一個“關鍵和新興技術工作組”,以促進在制定國際標準及未來創新科技領域的合作。美國還試圖將美日韓三邊合作拓展至技術研發和供應鏈安全等領域,以形成對“四邊機制”的有力補充。

美印領導人承諾繼續與環印度洋聯盟、印太倡議[15]和東盟等地區平臺合作,實現共同愿望,應對印太地區的共同挑戰。莫迪總理歡迎美國加入“印太海洋倡議”,拜登總統歡迎印度繼續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藍色太平洋伙伴計劃”。兩國領導人歡迎兩國政府就南亞、印太、東亞等地區問題加強磋商。

2023年2月14日,在印度班加羅爾耶拉漢卡空軍基地,美國空軍F-35戰機參加印度航空展表演。

在經貿方面,2021—2022財年,美國與印度的雙邊貿易額為1194.2億美元,這使美國首次超過中國成為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22—2023財年,美印雙邊貿易額為1288億美元。[16]2023年6月,美國和印度同意終止雙方在世界貿易組織內的六項懸而未決的爭端,印度同意取消對部分美國產品的報復性關稅。[17]?不過,美印貿易關系的發展仍然存在障礙。盡管莫迪在2023年6月訪美時表達了對雙方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興趣,但美國兩黨都沒有對此作出積極回應。此外,印度一直在爭取恢復其原享有的美國普遍優惠制待遇,但美國僅同意加強對印度資格的審議工作。

美印雙邊關系自小布什政府時期以來,經過短短20多年發展到如今的密切程度,主要出于兩國各自的戰略需要,是兩國相向而行的結果。在美印關系中,近年來最引人注目和發展最快的是防務合作、科技合作、武器銷售和聯合軍演,這些方面的合作程度明顯高于其他方面,也高于美國與其他非北約盟國的合作,而這些方面都與戰略合作密切相關。越來越清楚的是,美國同印度的戰略合作與應對中國崛起有關,雙方戰略合作的目標都很明晰,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戰略合作會順勢推進,很難發生逆轉。

[1]?R.?Nicholas?Burns,?“America’s?Strategic?Opportunity?with?India:?The?New?U.S.-India?Partnership,”?Foreign?Affairs,?Vol.86,?No.6,?November/December?2007,?p.132.

[2]?Frank?Carlucci,?Robert?E.?Hunter,?Zalmay?Khalilzad,?“Taking?Charge:?A?Bipartisan?Report?to?the?President-Elect?on?Foreign?Policy?and?National?Security—Discussion?Papers,”?January?1,?2001,?https://apps.dtic.mil/sti/tr/pdf/ADA386827.pdf.

[3]?Condoleezza?Rice,?“Campaign?2000:?Promoting?the?National?Interest,”?Foreign?Affairs,?Vol.79,?No.1,?January/February?2000,?p.56.

[4]?Wade?Boese,?“Bush?Promises?India?Nuclear?Cooperation,”?Arms?Control?Today,?Vol.35,?No.7,?September?2005,?https://www.armscontrol.org/act/2005-09/bush-promises-india-nuclear-cooperation.

[5]?Shivaji?Kumar,?“How?Obama?Revived?U.S.-Indian?Relations,?Modi’s?Visit?Solidifies?a?New?Trajectory,”?June?6,?2016,?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how-obama-revived-us-indian-relations-16473.

[6]?Ministry?of?External?Affairs,?“Brief?on?India-U.S.?Relations,”?2017,?http://www.mea.gov.in/-foreignrelations-India_US_Brief.pdf.

[7]?Imran?Wakil,?Ghulam?Mustafa,?Nida?Shabbir,?“A?Critical?View?of?Indo-US?Relations?Under?Obama?Administration,”?March?2022,?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9721763_A_Critical_View_of_Indo?US_Relations_Under_Obama_Administration.

[8]?同[6]。

[9]?The?White?House,?“National?Security?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December?2017,?https://history.defense.gov/Portals/70/Documents/nss/NSS2017.pdf?ver=CnFwURrw09pJ0q5EogFpwg%3d%3d.

[10]?Sarosh?Bana,?“Defense?Deals:?India?Keeps?US?Arms?Industry?Busy,”?National?Herald,?September?5,?2020,?https://www.nationalheraldindia.com/opinion/defence-deals-india-keeps-us-arms-industry-busy.

[11]?The?White?House,?“Interim?National?Security?Strategic?Guidance,”?March?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03/NSC-1v2.pdf.

[12]?David?Mendez,?Ryan?Chatelain,?and?Maddie?Gannon,?“U.S.-India?Announce?Widespread?Defense?and?Technology?Partnerships,”?June?22,?2023,?https://ny1.com/nyc/all-boroughs/politics/2023/06/22/u-s--and-india-announce-widespread-defense-and-technology-partnerships.

[13]?The?White?House,?“Joint?Statement?from?the?United?States?and?India,”?June?22,?2023,?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6/22/joint-statement-from-the-united-states-and-india/.

[14]?英文為Open?RA,系開放式RAN架構的通用術語,包含了開放式接口、虛擬化和AI智能化等。

[15]?“印太倡議”并非某一具體概念或政策名稱,而是不同國家和組織的相關概念和政策的統稱。

[16]?印度的財年始于每年的4月1日,截止于下一年的3月31日。

[17]?United?States?Representative,?“United?States?Announces?Major?Resolution?on?Key?Trade?Issues?with?India,”?June?22,?2023,?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23/june/united-states-announces-major-resolution-key-trade-issues-india.

猜你喜歡
印太戰略美國印度
今日印度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參不參與“印太戰略”?韓國一天三改口
安倍要拿“印太戰略”遏制中國?
美國商業銀行衍生品業務的特點分析
印度式拆遷
印度運載火箭的現在與未來
從策略性介入到戰略性部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