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國方案”是全面解決巴以問題的唯一選項

2024-02-28 00:49王廣大
當代世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建國

王廣大

新一輪巴以沖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不斷挑戰人類底線,深度撕裂國際輿論場,使巴勒斯坦問題重回國際視野中心。世界各國都在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巴以問題,以真正實現中東持久和平。在當前形勢下,全面落實“兩國方案”再次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呼聲。

盡管目前沖突中的主要當事方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都從各自利益出發拒絕“兩國方案”,但從巴以問題復雜的歷史經緯來看,實現中東持久和平的正確路徑是推動落實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兩國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戰前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從根本上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共存,實現阿拉伯和猶太兩大民族和諧相處。

回望歷史,1937年英國負責調查巴勒斯坦騷亂的皮爾委員會首次提出“兩國方案”。二戰結束后,聯合國大會于1947年11月29日通過的181號決議正式確認“兩國方案”,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建國奠定了國際法基礎。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后,落實“兩國方案”的核心就是解決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問題。70多年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戰爭、沖突不斷,尤其是在1948—1982年間發生的五次大規模中東戰爭,給雙方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1991年開啟的中東和平談判使巴以問題的解決朝著正確方向邁出重要一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以色列領導人互致信件、相互承認,“兩國方案”成為推動巴以和平的重要原則。2002年第十四次阿盟首腦會議通過的“阿拉伯和平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支持,其核心內容也是“兩國方案”。但2014年巴以和談失敗之后,中東和平進程偏離了“兩國方案”,雙方再次陷入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

慘痛的歷史教訓表明,“一國方案”行不通,“兩國方案”是唯一選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是搬不走的鄰居,也不可能用武力戰勝對方,只能以對話協商的方式政治解決雙方爭端。

公平正義是全人類共同價值,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唯有秉持公平正義,國際社會才會穩定,和平才能持久。中東地區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斷擴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歷史不公平一直未能得到糾正。

一方面,巴勒斯坦未能獲得公平的獨立建國權。以色列建國已有70多年,同樣有著建國權利的巴勒斯坦卻未得到同樣的對待。雖然巴勒斯坦早在1988年就宣布建國,迄今已得到130多個國家承認,但仍未擁有確定的領土和完全的主權,一直未能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另一方面,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未能被公正對待。以色列建國之后謀求本國絕對安全,置巴勒斯坦人的合理安全關切于不顧。新一輪巴以沖突的重要原因就是以色列極右翼政府不斷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強闖伊斯蘭教圣地阿克薩清真寺,持續侵犯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讓巴勒斯坦人陷于絕望。正如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所言,本輪巴以沖突爆發的原因在于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正對待。這背后是國際公平正義的缺失和長期主導中東和平進程的美國放棄了公正斡旋巴以和平的努力。

只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實現共同安全,中東地區才能實現持久和平。在這一點上,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指出,除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找到共存途徑,否則中東地區就無和平可言。換言之,任何單方面或排他性方案都行不通,只有落實“兩國方案”,巴以才有和平可言。只有巴勒斯坦的建國權、自決權,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回歸權都得到公平對待,才能實現國際公平正義,奠定和平穩定的基石。只有建立一個領土連貫、獨立、主權的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才會具有和平相處的政治基礎和現實環境。

新一輪巴以沖突不斷拷問人類良知,國際社會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目前來看,和平力量正在匯聚,中美俄歐和有關國家都在密集發聲,支持“兩國方案”,維護聯合國的權威性和國際法的有效性,重振“兩國方案”再次迎來歷史機遇。

然而,落實“兩國方案”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確保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亟須解決耶路撒冷歸屬、難民回歸、邊界劃定、安全保障等諸多棘手問題。這需要巴以雙方拿出足夠誠意,在實現?;鹬箲?、阻止戰爭外溢擴大升級的前提下,客觀理性地坐下來談判,在已達成國際共識的“兩國方案”基礎上醞釀出各方都能接受的實施路徑。

在長期相處過程中,巴以雙方都已經明白“沒法也不可能消滅對方”的道理,巴解組織和以色列實現相互承認是巨大的進步,也為落實“兩國方案”奠定了基礎。未來,巴以雙方必須放棄對暴力解決分歧的依賴,樹立共同安全理念,通過建立雙方的合作機制、安全協議和信任關系確保兩國在和平、安全的環境中共存。

2024年1月23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巴以問題高級別公開辯論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上表示,以色列政府拒絕“兩國方案”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巴以雙方在中東和平進程中曾是有共識的,1967年確立的“土地換和平”原則、1991年馬德里和會以及1993年《奧斯陸協議》開啟的和平談判,都一度改變了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落實“兩國方案”,應該在此前各項協議的基礎上,落實“土地換和平”原則并繼續完善和談機制,各方都要作出一定妥協,系統性考慮領土、難民、安全等問題,召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有關各方參加的國際和會,凝聚更大國際共識,達成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解決方案。這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推動巴以雙方重回談判桌,回到政治解決巴以問題的軌道。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有關各方要以更宏大視野超越歷史局限,以更大的政治勇氣、政治智慧謀劃地區發展新愿景,以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行動落實“兩國方案”,最終才會實現巴以和平,才能實現中東地區的長治久安。

猜你喜歡
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建國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你是我最牽掛的人
天下
巴勒斯坦 女孩
囚犯日
巴勒斯坦沖突再起
Yarn Qualit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Knowledge-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巴勒斯坦發生校車事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