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的正義

2024-02-28 01:37劉火
文史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川菜

劉火

摘 要:屈小強先生新著《子規集》包含蜀學探索、唐宋論列和唐詩研究、近世與上古史的打通這三方面的內容。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學術正義的話題。

關鍵詞:三星堆銅貝;川菜;起居注;寫作狀態

《子規集》作為資深文史學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屈小強的新著,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理性的背景前,作者的情感得到了釋放。

《子規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版)是屈先生的自選論文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蜀學探索;二、唐宋論列和唐詩研究;三、近世與上古史的打通。

僅以蜀學為例,看屈先生這部新著的貢獻。

蜀學,是中國學術框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四川學人孜孜以求的研習和追問。屈先生的研習和追問,不再就蜀學談蜀學,而是把蜀學的對象置于全球視野之中。在《三星堆的海貝和銅貝》一文中,屈先生將“呂底亞(火案:Lydia,公元前1200—公元前546年小亞細亞中西部一古國,瀕臨愛琴海,位于當代土耳其的西北部)琥珀金”與三星堆銅貝予以比較研究,指出前者發行于公元前7世紀中葉,而后者的器物年代則在公元前13世紀至前12世紀之間,這也就是說,三星堆銅貝比呂底亞琥珀金幣要早上五六百年。接著,屈先生推論道:“這實際意味著,三星堆銅貝與晚商中原銅貝一道,極有可能就是世界金屬鑄幣之祖?!边@便顛覆了“歐洲中心主義”的說法,即呂底亞琥珀金幣是世界最早的鑄造幣。屈先生的這個觀點是一種全球史觀念的認知,是蜀學眼界的拓展。在這種認知和拓展下,三星堆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作為一位嚴謹的文史學者,屈先生亦指出:“當然,這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更深入的研究來作最后的結論?!薄蹲右幖防锏摹墩故九c弘揚四川餐飲文化的當代意義》一文,并非迎合某種商業文化,而是以“民食以為天”的“食”作為關節和支點,通過對四川古代特別是近古與近代的四川族群、人口、遷徙、餐具、食材以及戰亂與和平的考古,闡述四川原有的區域、族群、制度和生活習俗的變化史,特別在“食”這一方面去尋找四川悠久文化的傳承、再生和發揚的軌跡。筆者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在講述并厘清“川菜”的外來異物與本地食材的融合時,涉及到蜀學里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曾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四川盆地,竟然如此生機機勃勃,原因就是,蜀文化的包容和川人的大度。從上古蜀學文宗之一的揚雄的“調夫五味”到近世“廣采百味”;從《詩經》里的二十多種蔬菜到清宣統二年(1910年)三百九十種再到20世紀中期的上千種……川菜之豐、川菜之雜、川菜之美,使川菜之名播揚天下;而這則與蜀學得以長盛不衰密切相聯。一篇講川菜的文章,做成了蜀學里的一個重要學術成果。這體現出作者深厚的蜀學功力。集子里的《林盤與鄉愁》一文,雖短,卻將過去(歷史)與現在(居家),精神(鄉愁)與物化(林盤)結合起來,展示了當代四川人的風貌與面相,可以說是一種新的蜀學成果。

《子規集》里的一個現象最值得關注,那就是學術的正義話題。學術的本質在于就事論事,論事且中庸。但是,文史的學術與純科學純技術的學術畢竟不一樣。在《腹中貯書一萬卷 不肯低頭在草莽——略說唐代詩人的濟世情懷》一文中,屈先生在論初、盛、中、晚唐詩人時,指出“中唐詩人的群體精神就不如盛唐。他們以道自任、安貧守道的精神就更是差勁。除了柳宗元、劉禹錫等少數人以外,可以說大多數中唐詩人都在日益嚴峻的政治形勢和日趨糜爛的上流社會面前打了敗仗。中唐詩風的尚浮、尚蕩、尚怪,悲苦之音、末世情結、個人憂愁漸據詩壇”,并且大膽地批評了白居易晚年因生活的優渥,完全一副明哲保身的派頭,一首《凈土要言》五古“令人大跌眼鏡”。至于晚唐更歸于“暮色”。當然,評論四唐的詩人和詩風,各自各見,但是從這篇文章里,我們看到作者的正義所在?!稄睦顪Y父子的活動辨〈大唐創業起居注〉和新舊〈唐書〉》是一篇“翻案文章”,即推翻了新舊《唐書》里的抑唐高祖李淵揚唐太宗李世民的陳說,大膽地指出建唐的主要功績應歸唐高祖,而非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和曾是皇太子的李建成則輔助了李淵。在此基礎上,屈先生認為,奪取政權后的唐太宗強迫史官將一場血腥的玄武門政變寫成“周公誅管”的“義舉”。屈先生說:“皇帝的起居注自東漢明帝至唐高祖止,從來都是史官秉公實錄,備記善惡,相沿成習?;实郾救瞬坏米杂^?!被实塾^看并參與撰寫皇帝起居注的惡習,自李世民始。

對中國歷史文化進程中的一些是是非非,是不能回避、需要辯論的。勇于擔當,還其真相,這便是學術的正義。僅從上述涉唐兩文看,屈先生的《子規集》十分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是非立場;換句話講,從屈先生的《子規集》里,我們讀到了學術的正義,讀到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由此,我還讀到了《子規集》行文的另一種風度:壯懷激烈和激情澎湃。比如《論三峽文化精神》一文里,屈先生從巴人寫到楚人,從大禹寫到巴蔓子,從屈原寫到合川抗元,一路行云流水,慷慨悲歌……末了,如是作結道:

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三峽人民用熱血與生命,將“服從大局,舍生取義”的文化精神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感天地泣鬼神的大義大公的歷史活劇,創造出一個個璀璨奪目、令日月失光、山河減色的歷史奇跡!

類似言說充溢于《子規集》的字里行間,凸顯出作者用心若鏡、用情飽滿的寫作狀態,讓我們觸摸到蜀學或巴蜀文化綿延賡續的鮮活脈搏,感受到中國文史學者應有的學術正義的力量!

作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

猜你喜歡
川菜
川菜工業化四川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川菜”的由來
“怪味”川菜——棒棒雞
廚王爭霸賽——紅紅火火的川菜
川菜產業化和國際化協同創新中心簡介
陸游摯愛的老川菜
翠花,上川菜!
Faking It
第二道 川菜資格人
川菜產業化和國際化協同創新中心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