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脊髓轉移1例

2024-02-28 10:18鮑艷紅徐小平安素紅蘇芳姜貽乾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免疫治療單抗脊髓

鮑艷紅,徐小平,安素紅,蘇芳,姜貽乾

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放療科,浙江 杭州 311200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和癌癥相關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因起病隱匿,疾病發現時多數已是晚期。肝癌遠處轉移的部位最常見為肝內轉移,其次為肺、腦、骨等,轉移至脊髓者極少見,現將我科收治的1例肝癌脊髓轉移病例報告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男,66歲,乙肝病史30余年,因“發現AFP>1 000 ng/mL 2 d”于2021年10月16日查肝臟增強CT示右肝兩枚占位,考慮肝癌。肝臟MRI:考慮肝細胞肝癌可能,伴周圍子灶形成,肝內轉移。排除介入治療禁忌,予2 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后行2 個周期派安普利單抗200 mg免疫治療,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復查AFP、CT療效評價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 PR),經多學科聯合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討論后于2022年1月13日行肝癌切除術。術后病理:肝癌TACE術后,肝組織內見結節4個,最大者5.5 cm× 5 cm×5 cm,切緣陰性。未見腫瘤殘留、脈管癌栓、神經侵犯。術后繼續派安普利單抗免疫治療1周期。3月18日復查CT提示右側胸壁伴肋骨轉移,予右胸壁穿刺,病理:低分化癌伴壞死,免疫組化:CK(+),G1ypican-3(+),Hepar1(+),Syn小灶(±),Ki-67(80%+),CgA(-),CD34(-),CK7(-),TTF(-),CK5/6(-),CK19(-),GPC3(-)。結合病史及免疫組化結果,考慮轉移性肝細胞肝癌。3月22日至7月4日予派安普利單抗200 mg/3周+侖伐替尼8 mg qd治療5個周期。7月20日復查CT:兩肺多發轉移瘤、右側胸膜及胸壁轉移瘤并右側第7肋骨病理性骨折考慮。予胸膜轉移瘤放療30 Gy/10 f。9 月9 日出現雙下肢無力,劍突以下皮膚感覺消失,排尿困難,活動后氣急,后背及雙側肋弓處疼痛。頭顱MRI未見異常,胸椎+頸椎MRI示:頸髓、胸髓廣泛異常信號,考慮轉移(圖1)?;颊咭蛞话闱闆r差,拒絕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予激素減輕脊髓水腫、對癥止痛等治療,患者病情控制不佳,于2022年9月29日死亡。

圖1 頸椎、胸椎段MRI圖像(脊髓內見廣泛異常信號影)

2 討論

脊髓轉移瘤(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metastasis, ISCM)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轉移瘤,原發病以肺癌最多,其次為乳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腎癌[2]。ISCM以肝癌為原發性腫瘤極少見,國內外罕見相關病例報道。脊髓各節均可發生ISCM,可單發或多發,常發生于胸椎(占42.3%),其次為頸椎(占35.0%)、腰椎(占22.8%)[3]。ISCM轉移途徑目前尚不明確,可能由淋巴管或血液學播散、腦膜播散或直接侵襲等模式[4]。ISCM患者中55.8%伴有腦轉移,而該患者MRI檢查未見顱內轉移灶,其轉移模式考慮可能與動脈血行轉移有關[5]。ISCM往往進展很快,研究表明75%的ISCM病例可能在診斷后1個月內出現完全性麻痹[6]。本例患者初起即出現雙下肢肌力0級,劍突以下皮膚感覺消失,大小便失禁,與患者轉移髓段相符。

ISCM的診斷主要依賴MRI檢查,ISCM在T1WI多為低信號或等信號,T2WI多為高信號,增強后病灶呈結節狀、環狀或不均勻強化[7]。本案例患者頸胸段出現ISCM,為多發性轉移,病灶在MRI上表現與文獻報道一致。

ISCM預后差,生存期平均只有3~4個月,而本病例從癥狀出現至死亡僅20 d。ISCM治療手段主要有放療、化療、手術和應用糖皮質激素等[8]。放療聯合激素可能是最常用治療方案,然而,因脊髓最大輻射劑量的限制,關于放療的效果及風險存在爭議[9]。激素主要通過緩解脊髓水腫,減輕硬脊膜張力以緩解疼痛和改善神經功能[3]。ISCM較少采用單純化療,有學者認為化療并不能給患者帶來任何生存獲益,因為血-腦屏障的存在[10]。當ISCM患者出現神經功能缺損嚴重惡化時,應考慮手術作為脊髓減壓和組織病理學診斷的治療選擇之一。手術可能有助于改善或維持神經系統狀態[11]。POJSKI?等[12]報道了1例肺腺癌髓內轉移患者經顯微手術切除術后,左臂運動能力得到改善,保持非臥床狀態,并將生存時間延長至非手術治療的兩倍。OKI等[13]報道了1例乳腺癌髓內轉移到馬尾的病例,手術后行走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改善。因手術過程中容易損傷脊髓,導致術后神經功能受損,且癌癥晚期多發生ISCM,患者多伴有全身多發轉移,一般情況較差,不能耐受手術,所以目前運用手術治療ISCM較少。免疫治療作為新興療法被廣泛用于腫瘤治療,但有關免疫治療ISCM病例有效仍稀少,PHILLIPS等[14]報道了1例用納武利尤單抗治療實現了持久反應的肺癌ISCM。于慧敏等[15]報告了1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經放療、度伐利尤單抗及貝伐珠單抗治療后,獲得了自確診脊髓轉移后7個月生存期。本案例中患者接受將近1年的派安普利單抗免疫治療卻仍出現了ISCM,考慮可能與WNT/CTNNTB1體細胞突變促進肝細胞癌免疫逃逸有關[16]。

綜上所述,臨床上ISCM少見,疾病進展迅速,且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MRI檢查在ISCM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ISCM預后差,生存期短,當前治療手段欠佳,對于更有效的治療需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猜你喜歡
免疫治療單抗脊髓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人工3D脊髓能幫助癱瘓者重新行走?
腫瘤免疫治療發現新潛在靶點
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
姜黃素對脊髓損傷修復的研究進展
腎癌生物免疫治療進展
使用抗CD41單抗制備ITP小鼠的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25例
間歇導尿配合溫和灸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30例
西妥昔單抗聯合NP方案治療晚期NSCLC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