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究

2024-03-01 06:34彭玉茹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彭玉茹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生活經驗較少,知識積累較為薄弱,寫作通常會出現記人敘事雷同化、抒情感懷空泛化、議論說明套路化等問題。對此,語文教師應敢于“放手”,注重對生活素材的運用,發散學生的思維;搭建平臺,讓學生有寫作場。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提升教師的寫作教學水平,構建高效的語文作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讓學生愿意寫作、樂于寫作、愛上寫作,是貫穿語文課堂教學的主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解決學生不愿寫作、寫作難的問題,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當前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尋找相應的解決策略,真正達到讓學生快樂寫作的目的。

一、小學階段學生的寫作存在的問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制定的總目標包含“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是檢測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參考標準。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種簡單、高效且能精準評估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方法。學生在作文中對詞語的運用,句子的組織與架構,修辭手法的運用,名言警句的引用,等等,不僅能反映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還能讓教師通過學生作文的立意與觀點,感知學生洞察世界的視角,以及學生認識世界的深度與廣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做到立意新穎,觀點鮮明,暢抒己見。然而,現實的寫作教學情況往往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收效甚微。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文章風格大同小異、缺乏個性特征、缺乏真情實感、寫作內容千篇一律等問題。這些問題表明學生對作文的撰寫形式、內容、結構、手法等存在固有思維,常常受限于課文內容或指定閱讀書目,選材范圍較為狹窄,敘事缺乏新意,缺少自身真實的經歷和感悟,更談不上真情實感。此外,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嘤凇盁o話可說,無事可記”,只能將教材文章、范文、閱讀書目進行生搬硬套,究其原因都是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寫作內容單一,寫作手法匱乏,寫作創意缺失。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對小學生而言,寫作儼然變成了一件枯燥的事情,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寫作產生厭煩之心,也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二、學生無法呈現佳作的原因

學生厭倦寫作,從教學的方向尋找原因,應歸結為教師沒有完全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作文教學通常以教師的喜好、應試的標準為出發點和終結點,教師的指導與訓練沒有喚醒學生的寫作動機,沒有讓學生進入全身心“浸潤式”的寫作狀態。

(一)作文教學方式單一,習作訓練束縛過多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帶領學生分析寫作的主體、行文結構、寫作手法的運用,但是往往忽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將生活素材融入作文。這種習作訓練對學生寫作內容、寫作方式的束縛較多,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如何適應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習基礎和心理需求,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所欠缺的。另外,教師普遍將“范文模仿”“好詞好句積累”等方法奉為圭臬,忽視對學生思想上的充實,造成“空中樓閣”的假象。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應充斥名目繁多的機械性訓練或表面熱鬧的語文活動,而應貼合學生言語生命的律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言語潛能,喚醒學生的言語表現欲望,讓學生體驗言語表現的幸福和言語創造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愛上寫作。

(二)評價標準過于單一,未能考慮學生實際情況

首先,在小學語文寫作評價中,教師往往將注意力放在作文的量化考核中,通常是結合課文,讓學生進行重復、機械的寫作訓練。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教師通常會將寫作教學與考試要求進行連接,忽視了學生作為個體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對作文的選題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是否貼近生活實際等問題置若罔聞。從考試層面上開展作文教學,給學生帶來的是膽怯、害怕,讓學生陷入不良的學習狀態,影響學生長期的語文學習。其次,在作文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在作文評語上“潑冷水”居多,對學生缺少鼓勵和正面的引導,這種教學方法會引發學生對習作的“恐懼感”。再次,在作文評價中,教師通常壟斷了作文評價的話語權,評價的標準獨斷且專一,缺乏多樣化的評價機制。在評價時習慣于求全責備,缺乏分層、多元、橫向、發展性和激勵性的評價,評價語言也過于概括、抽象、同質,缺乏針對性。面對千篇一律的評語,“隨大流”成了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的“最優解”,導致學生隱藏了真實的寫作想法,寫出的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實感。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要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教師就要“對癥下藥”,自覺踐行“以生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真正把“以學定教”落在實處。

(一)貼近生活,讓學生發散思維

陶行知先生提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毙抡n程改革倡導的作文教學理念是引導學生以生活為資源,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實現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事。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受息息相關,豐富的生活經驗積累,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源泉。小學生的生活充滿樂趣,教師應引導學生投入生活,熱愛生活,全身心感受生活,努力尋找生活中的美。通過對自然與生活的捕捉、體驗與觀察,學生能從中積累寫作素材,生發寫作靈感,進而以文字的形式表達自己獨特的感想,在奇幻的想象世界中書寫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在作文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強調作文和學生生活的連接;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不斷發散思維,拓寬思維空間。只有深入思考,才能不斷生發創作的靈感,使自己“文思如泉涌”。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篇推薦某人的作文時,筆者特地把放大鏡帶到課堂。首先,筆者說:“在放大鏡下,每一個字都很大。我們看一個人,平??赡芸床坏竭@個人的優點,而像放大鏡那樣觀察,相信你一定有所發現。瞧!我就發現小健同學勞動認真,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痹诠P者的啟發下,學生能發現身邊同學的優點,并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比如,有的學生說:“我發現小樂愛發言。雖然他的聲音很小,但是他比以往的自己進步了,我們要寬容地對待同學,要看到同學身上的微小進步?!痹诖嘶A上,筆者趁熱打鐵,提出:“同學們,要想讓你推薦的人得到大家的認可,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理由寫具體,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他的特點?!痹谶@樣的課堂中,學生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觸、所感寫進作文,記錄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有豐富想象力的年紀,于他們而言,教學的重點不應該是束縛,而是解放和引導。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勇敢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當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寫作自主權時,學生就不會懼怕寫作文,還能生出各種奇妙的想法,有想法、有創新才能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和發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二)注重觀察,讓學生樂于表達

觀察與思考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學會觀察與思考,學生才能提取生活中的亮點,將生活素材進行加工提煉,并將其融入寫作中,充實作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的角度、方法,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觀察、接觸事物,使學生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真切認識與表現事物的特征,從而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以觀察體驗類作文為基礎,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元感官,讓學生感知世界,體驗生活,并用文字記錄自己豐富的體驗與感受,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一次寫作課中,筆者引導學生從仙人掌的顏色、形狀、外觀、質地等方面進行觀察。但是,關于仙人掌的質地,學生卻難以通過視覺來認識,這需要學生觸覺的參與,方能知曉。于是,筆者讓學生嘗試觸摸仙人掌,學生通過觸覺,最終得出仙人掌的特點,可謂順理成章。

(三)創新作文評價,讓學生獲得自信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創新作文評價,樹立全新的作文評價觀,注重差異化的評價,不搞“一刀切”的評價標準,盡可能做到分層點評。在評價語言上,教師要在公正、客觀、合理的基礎上,以鼓勵和肯定為主,多用正面評語,讓學生既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又能樹立寫作的信心。對習作心理障礙較大的學生,教師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將自身的寫作水平做縱向比較,盡量多鼓勵學生。細微的進步同樣值得肯定,讓學生多體驗被鼓勵的感覺。

例如,在教學《我班的辯論會》這篇作文時,A學生的作文評上優秀等級,屬于模范作文行列。而B學生作文起始水平與A學生相差甚遠,獲得的評價也比A學生差一個等級。但考慮到B學生克服了習作心理障礙,寫這篇作文花費了很多心思,完成度較高,且取得了相應的進步,筆者破例給B學生一個“優”,不僅如此,筆者還對B學生進行了表揚。這樣不僅提高了B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給其他學生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教師更關心的是每個人的作文水平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并非一次作文的評優。這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寫作水平,并保持積極探究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教師的鼓勵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提升寫作能力的助推劑。

(四)搭建交流與展示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

沒有讀者的寫作是沒有生命力的寫作。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搭建交流與展示的平臺,讓學生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自豪感,從而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驅動學生的語言表達。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可以依托班級的班風建設工作,開展優秀作文展示活動,將學生寫的優秀作文進行展示,并將其融入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寫作氛圍。其次,可以借助新媒體,將學生的佳作發布在公眾號上。最后,可以定期開展征文比賽,設計一定的獎勵機制,并進行不同形式的頒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班級是一個公共輿論空間,這樣的輿論空間,既可以起到相互激勵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教師的責任是通過“鼓勵講真話,說自己的話”,設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激勵機制,在班級中營造健康的氛圍,形成正確的寫作導向,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發揮想象。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應當明確小學生的真實學情,不可急于求成,避免“唯優秀論”,要讓學生敢于“我手寫我心”,愿意寫作,樂于寫作,善于寫作。

參考文獻:

[1]王永成.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3,(35):148-150.

[2]管桂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10):37-38.

[3]賁克琴.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3,(36):49-53.◆(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大通路小學新海校區)

猜你喜歡
作文教學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