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2024-03-01 03:16高英黎瑩張瑜戴世安李華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陜西西安710018
安徽建筑 2024年2期
關鍵詞:思政生產工程

高英,黎瑩,張瑜,戴世安,李華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通過課程建設“主戰場”和課堂教學“主渠道”,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均勻地融入各類課程,發揮好各類課程協同育人的功能,實現對學生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提升三者的有機統一,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2]。在“新工科”建設中,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直接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樹立大思政育人觀念,建立大思政育人體系[3],將課程思政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是應該時刻關注的課題。土木工程教育是典型的工程技術教育,生產實習是所有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學會在實際工程實踐活動中鞏固和驗證,增強在工程實際生產實習過程的感性認識[4]。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基本的工程素養,引導學生加強專業技能訓練,將專業知識落實到實際工程項目中,在工科多元化新形態背景下,成為綜合新型建筑類工程應用人才[5]。

1 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要求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驗證、鞏固和深化專業理論知識,基于OBE 教學理念,以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和挑戰能力、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結合的創新能力[6]。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對于“傳道、授業、解惑”,無論校內指導教師還是校外導師,都重“授業、解惑”輕“傳道”,即注重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價值塑造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從而導致“蹺蹺板”效應。另外,當前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相對舒適,在土木工程生產實習時,“企業和崗位”成了“學校和課堂”,簡陋的“食堂”成了學校的“餐廳”,學生進入實習工地后,抱怨住宿條件和施工現場環境艱苦,這與學生十幾年來一直所處的校園環境形成很大的反差[7],多數學生沒有做好吃苦的準備,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因此,為了打造有溫度有情懷的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環境,避免“蹺蹺板”效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和模范踐行者,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導師,應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發現并思考工程實踐中的工程倫理問題,把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相繼融入生產實習過程中,有效地將顯性教育-理論知識傳授作為主要載體,幫助學生構建動態的知識架構。始終從工程教育的本質出發,以動態適應和塑造未來為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型高素質工程人才。

2 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思路

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教育的宗旨是同向同行的。以“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育人的有機統一”為目標,在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時,應在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傳授過程中,將正確的價值理念落實到工程實踐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職業責任感與使命感[8-9]。因此,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導師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情與理相結合,從實際工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巧妙地依托土木工程專業理論知識點的傳授,使核心價值觀浸潤和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傳授同頻共振,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育人效果。

2.1 挖掘

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校內教師從課堂課外聯動,結合當前社會發展時勢,從“國家情懷、社會發展、專業精神”三個方面挖掘有關土木工程專業方面的人文精神,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懂得“大道理”的同時,結合生產實習中的工程實際和未來專業發展,明白“小道理”。另外,校內教師應優化不同學科間的教學資源配置,找準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和思政教育的契合點——以工程倫理的視角挖掘生產實習中生動感人且具有真實思想的工程問題,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2.2 融合

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校內指導教師應注意發揮自身言傳身教和思想情感的感染教育效應,以“落細、落小、落實”的原則,研究如何將思政元素以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滲透到生產實習過程中。

校內指導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內化,辯證分析工程實際中的思政元素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啟發學生在實際工程中注意結合具體工程的特點,通過充分調研,在不違背工程倫理的情況下做出合理的抉擇,從而提高學生的工程倫理決策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艱苦的工程實踐活動中學會尊重他人并能吃苦耐勞的品質。

3 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與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是由“學生、校內指導教師、校外導師”三者共同協作完成的實踐教學過程,即校內教師和校外導師緊緊圍繞思政教育的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將大學前三年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從書本學習過渡到實際工程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最終形成專業素養的過程(如圖1)。通過校園建筑景觀、工程案例、專家講座、實地參觀及角色扮演,讓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項目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形成一定的專業能力,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圖1 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思政教育目標

3.1 校內指導教師將思政元素的種子埋到學生的意識中

“師者,范也,言行動靜皆可為式?!弊鳛椤坝欣硐胄拍?、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指導教師,應將正確的價值理念、工作態度、創新精神等融入到整個生產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的人生價值觀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他們是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工程人才的引路人。在進行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前,如何將思政元素的種子埋到學生的意識中,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案例教學法。由校內指導教師搜集與專業理論知識相關的工程案例或具有代表性的虛擬工程案例,引導學生按照“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討論剖析項目工程設計思路、施工工藝、所遇難題及解決方案。學生通過此過程的歷練體驗,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鍛煉了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

校內教師引導學生不僅要關注工程案例,還要關注案例的關注點、工程思維以及與案例相關的政府、企業、工程師、社會個人等不同角色的背景。學生對不同的角色感同身受,就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解決遇到工程問題時的倫理困境和存在的矛盾,并將倫理規范內化并達成倫理共識,從而提高專業素養,培養學生的工程倫理道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達成立德樹人的預期情感目標。

3.2 校外導師使思政元素的種子在學生的意識里發芽

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導師要全過程參與生產實習。校外導師介紹工程概況、施工工藝及施工特點等內容時,要結合工程進展,適時參與互動交流討論,自然地嵌入工程倫理,促進知識傳授與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合,并引導、啟發學生在實際工程中結合具體工程特點,充分調研溝通,提出解決工程倫理的決策,從而保證職業道德天平的平衡。例如,學生在西安八號線大白楊地鐵站實習時,校外導師首先講解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發展歷程,在地下隧道內講解一代代土木人在世界工程史上譜寫的偉大工程,如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秦嶺隧道、惠州地下水封油庫等重難點工程;向學生介紹工程專家勇挑重擔、牢記使命、不畏艱難,利用專業知識服務國家、造福社會的事跡,實現思政內容與專業內容的同頻共振。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將生產實習和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增強學生敢于挑戰勇于創新的自信心。

其次,校外導師結合近年來城市地鐵、山嶺隧道等工程出現的災害事故案例,講解地下工程常見的災害及其原因,培養學生意識到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對工程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道德判斷和倫理決策的主體意識,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結合日本阪神大地震和四川汶川地震,讓學生了解地震導致地下工程的破壞特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懂得敬畏生命,珍愛生命,最大限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最后,校外導師就大白楊地鐵站講解所用到的防災減災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創新,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另外,校外導師陪同學生在生產實習過程中與現場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導師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為將來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3.3 思政元素的小苗被施肥、澆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在學生意識里茁壯成長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生是生產實習的主體。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手段,讓學生在生產實習過程以及實踐體驗中增強職業道德感和專業自豪感,達到思政教育預期目標。在生產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注意收集實習過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以“識別、反思、內化”為價值取向,討論分析與思政教育相關的工程問題,用辯證的工程思維思考并解決問題。例如,代表“中國速度”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工程,是我國強大基建能力的完美體現,兩家醫院從項目設計施工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僅用了10 天,為患者提供2600 張床位,在武漢抗疫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分析討論醫院建設過程中有關土木工程專業所涉及的問題,切實體會工期如此緊張的大型項目是如何按期保質保量完成的,充分體現了我國面對突發情況的應急綜合調度能力和經濟實力,從中增強學生對祖國繁榮富強的認同感和專業自豪感。另外,學生在施工現場體驗了工程論證、設計、施工、驗收全過程,以小組為單位,就實習過程中某一興趣點或思考點進行角色扮演,通過不同角色的演示,充分感受到工程實踐的復雜性以及思政教育在工程實踐中的重要性。

4 建立科學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機制

堅持精細化的定性與定量考核方式[10]。定量考核方式主要借助互聯網工具——“校友邦”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強生產實習過程監管,實時跟蹤學生每日學習情況。定量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出勤、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及小組答辯。首先,要求學生每日在“校友邦”平臺實時定位打卡簽到,出勤情況占總成績的15%;其次,要求學生每日在實習結束后,提交實習日志,占比30%;另外,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提交一篇實習報告,占比20%;最后,以3~5 人為一小組進行答辯,占比35%。在傳統實習定量評價方式上,改進生產實習效果評價方式,在考勤、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和小組答辯基礎上,增加思政教育考核模塊,開展定性評價。定性評價主要通過“情感和素養”兩個角度評價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思政元素的表現、參與度、主動性以及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結合程度。

情感:生產實習不是簡單“想”的問題,而是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下“做”的問題,引導學生鍛煉在正確工程意識下解決工程問題所引發的主體責任、利益沖突、環境倫理等專業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任何工程問題的出現均離不開一定的實際工程情景,工程情景的真實性與嚴謹性對生產實習的效果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工程情景的目的是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工程問題環境中,由學生扮演某個“真實”工程角色,用辯證的眼光分析工程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工程價值觀的目的。因此,情感方面主要考查學生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實際工程中,遇到工程問題對待責任的公正與偏袒、承擔與推脫、適當與失當的職業態度;考查學生主動參與案例思考與探討的積極態度;考查學生在工程情景的角色扮演過程中,遇到各種工程問題是否具備不同工程崗位所需的職業責任感與使命感;考查學生達成預期思政元素的情感目標。

素養:校內指導教師應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精神追求,在校內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注意思想引領,為學生錘煉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高尚的職業素養奠定基礎。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生產實習活動后,已經認識到任何一個工程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需要考慮社會、環境及經濟等眾多影響因素,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設計、施工及監理通力協調溝通,任何工程都需要不同崗位的成員相互協作,才能高效完成施工任務。因此,生產實習結束后的小組答辯環節,能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增進學生的互動交流情感。學生完成實際工程生產實習后,在加強專業理論課程思政研修的基礎上,在完成工程案例與情景分析過程中,對不同的角色感同身受,能從不同的角度考慮解決遇到工程問題時的倫理困境和抉擇矛盾,并能認識到只有不斷地適應艱苦的施工環境,發揚吃苦耐勞的專業精神,才能成為真正的有專業素養的工程人才。

5 結語

在新工科大背景下,我國對有效的工科教育模式和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需求迫切,不僅對工科類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要求高,而且對工程技術人才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新要求[11]。傳統教學中以思政課程育德、以專業課程育智,兩者割裂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此應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相結合,寓德育和美育于智育當中,從而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12]。而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基本工程素養和專業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和處理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為了加強有溫度、有情懷的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避免“蹺蹺板”效應的產生,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校內指導教師和校外導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以理論教學改革和生產實習相融合,要求學生做到知行合一。注意挖掘思政元素,加強思政元素在生產實習過程中的有機滲透,建立定性定量的考核方法,檢驗學生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結合程度,能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使學生成為具備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及專業素養的土木工程應用型新人才。

猜你喜歡
思政生產工程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