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變革與實現路徑

2024-03-01 02:18葉海波闞軍常
體育研究與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育產業冰雪高質量

葉海波, 李 嘉, 闞軍常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我國冰雪產業進入到黃金發展期。冬奧效應對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推動力正在逐漸顯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后就成了‘寂靜的山林’。要積極謀劃冬奧場館賽后利用,將舉辦重大賽事同服務全民健身結合起來,帶動首鋼、延慶、張家口等重點區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盵1]從總書記對于冰雪產業的期許中可以看出,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必須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的強大推動力與我國消費全面升級的內驅力下,將遵循產業的發展規律,走中國特色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對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的研究成果豐碩。諸多學者從冰雪運動企業的空間布局[2]、冰雪經濟的高質量發展[3]、冰雪產業鏈的現代化發展[4]、中國大冰雪旅游模式[5]、冰雪運動產業的政策演進[6]、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7]、冰雪經濟區域發展[8]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冰雪產業的相關成果。筆者梳理發現,現有研究對于北京冬奧會我國冰雪產業的機遇和產業環境以及動力變革方面的研究還有待深入,因此筆者在深入了解冰雪運動項目發展規律和長期從事冰雪產業實踐的基礎上,在新發展格局下,對于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研究,以期為推動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1 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解析

隨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功舉辦,一系列推動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文件政策,為我國冰雪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氨煅┑匾彩墙鹕姐y山”的論斷為冰雪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全國各地新建的大量冰雪場,形成了東北區、華北區、西北區、西南區各具發展特色的冰雪產業空間格局,豐富的冰雪實踐預示著我國冰雪產業將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1.1 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從冰雪產業的范圍看,我國冰雪產業包含冰雪旅游、冰雪裝備制造、冰雪康養、冰雪培訓、冰雪競賽表演等多項內容。通過多元化的冰雪產品供給來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從而形成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9]。但是在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我國冰雪產業處于初級階段的現實狀態與體育產業從規模速度向追求治理效益轉變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卻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矛盾。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于冰雪運動的參與需求為重要目標的我國冰雪產業在后冬奧時代開啟了冰雪產業發展的新篇章,構建了奧運傳承的新范本。

從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來看,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是從數量到質量的追趕,從規模的擴展到結構的升級,從傳統要素驅動到創新要素驅動,從高碳增長到綠色增長的過程[11]。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構建我國高質量體育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就是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以構建現代化的冰雪產業體系為目標,在供給、融合、創新、治理的框架內建構產品供給高質量、市場主體高質量、產業融合高質量、創新驅動高質量和治理體系高質量五大體系的過程。

1.2 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能力分析

1.2.1 冰雪產業自身的發展優勢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作為體育產業的一個分支,冰雪產業在全球發展迅猛。全球1.15億的冰雪愛好者,足跡遍布80多個國家近2 000個冰雪旅游度假村[12]。從冰雪產業的結構來看,冰雪產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結構均衡。冰雪產業制造業由于受到冰雪運動項目本身專業性強的影響,冰雪產業制造業的科技含量比其他運動項目更高,同時由于自身的特點,冰雪產業能產生更多的業態融合,包含高端的冰雪教育培訓、滿足家庭需求的滑雪度假旅游和豐富多樣的冰雪競賽表演等。從而形成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對接更長的產業鏈與龐大的冰雪消費群體的冰雪大市場。冰雪產業包括冰雪度假村、中間機構、市場專家、網絡媒體等利益相關方等已經發展成為高度的結構化、商業組織化和利益驅動型的產業特征[13]??梢?冰雪產業有著自身的發展特征和優勢。

1.2.2 冰雪產業的發展填補了我國體育產業的重要空白冰雪產業是體育產業中季節性最明顯的產業項目,因此冰雪產業的發展填補了體育產業發展的季節空白。很多地區的體育產業僅限于春夏秋三季,而冰雪產業的發展使得很多地區旅游淡旺季的概念變得模糊,特別是對于南方地區的冰雪場地而言,冰雪產業的開展成為景區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成都的西嶺雪山冰雪場作為南方雪場的代表,已經成為西嶺雪山最耀眼的名片。西嶺雪山雪季(當年12月至次年3月)的游客數量及由此產生的旅游收入占全年的60%以上[14]。這些建在景區的冰雪場,成功地建立起景區+冰雪旅游的商業模式,成為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的獨特模式。

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產業發展體系。大型冰雪旅游度假區的建設將成為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冰雪旅游業是最具體驗性的旅游項目。通過家庭參與、身體運動、感受自然等項目的融合,對于旅游資源較少的冬季而言,以冰雪旅游作為主要誘惑力的度假式旅游將是未來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重點。雖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冰雪旅游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國人將越來越喜歡參與冰雪運動。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達到3.46億,冰雪運動參與率達24.56%?!皫?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愿景已成為現實[15]。在北京冬奧會的強大推動下,中國冰雪產業的發展改變了固有的世界冰雪產業的發展模式,因此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1.2.3 冰雪產業拓展了體育產業的地理空間冰雪產業的發展對于遠距離游客的吸引和集聚的能力不是一般體育產業產品能夠比擬的。從我國現有的冰雪產業目的地資源分析來看,我國的積雪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積雪日數較高地區也位于高緯度、高海拔穩定積雪區,包括東北地區、新疆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是我國能夠建設大型優良冰雪場的主要區域。我國現有的48家優良級的冰雪旅游目的地,都位于上述地區。此外,還有近幾年發展較快的張家口市和北京市。從調研來看,吉林和張家口的大型冰雪旅游度假區幾乎集中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冰雪旅游愛好者。所以冰雪旅游業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體育旅游市場的地理空間,特別是高鐵的普及,進一步促進了冰雪旅游業的發展。

1.2.4 冰雪產業將為我國鄉村振興和區域協同發揮自身力量冰雪產業的發展在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冰雪旅游業由于受到資源和地理條件的限制,往往適合在我國東北、西北和西南的高海拔或冰雪資源豐富的地區。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這些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成為阻礙地方經濟的劣勢條件,同時受到區位特征、資源稟賦和項目選擇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這些地區在產業選擇和經濟發展方面都面臨著較大的制約。發展滑雪旅游業能夠將這些不利于地方發展的劣勢資源和旅游開發相結合,打造成促進鄉村地區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新疆的阿勒泰地區滑雪旅游業的發展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萬科松花湖冰雪旅游度假區積極與當地政府合作,通過產權委托,季節用工增加當地村民收入,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冰雪產業在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中有著獨特的作用。2021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國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注入了新的內涵,同時也成為冰雪產業區域協同發展重要的行動指南[16],也為我國冰雪產業的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冰雪產業將朝著打造體育、文化、旅游等一體化的跨行業、跨地域的綜合產業鏈方向邁進。

2 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隨著冬奧會的舉辦,我國冰雪產業將迎來賽后發展的黃金期。目前,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雖然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但是在發展方式上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中小型冰雪場地多,業態傳統,同時冰雪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缺乏動力,并未形成強大的產業支撐。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將為我國冰雪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歷史機遇。

2.1 北京冬奧會加快了構建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我國以冰雪旅游、冰雪制造和冰雪文化為核心的冰雪產業新體系初步形成。冰雪消費場景的數字化打造、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和冰雪運動的業態融入,本土冰雪裝備制造業的崛起,都促進了冰雪產業新體系的建立。2018年至2021年我國建成的較大規模冰雪項目投資近萬億元。截至2021年1月,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覆蓋30個省份,較2015年增幅分別達317%和41%。在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期間,中央和各地政府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促進冰雪產業發展的制度體系。冰雪場地、冰雪人才、冰雪科技等多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改變了中國傳統冰雪產業的政府投資模式,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引領、市場參與、社會助力的冰雪產業發展新機制得以確立。

2.2 北京冬奧會籌備期基礎設施建設與為我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河北和北京冰雪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冰雪基礎設施的提升、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以及旅游業的緊密融合,使得京津冀地區冰雪產業的發展成為我國冰雪產業的標桿,為各地冰雪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借鑒范本?!把┤缫狻薄把╋w天”“冰絲帶”首鋼滑雪大跳臺等冬奧會的明星場館不僅僅是我國美好的冬奧記憶,更是我國冰雪場館建設和賽后利用的完美典范。同時,冬奧會能將我國帶入全球冰雪產業的發展前沿,快速融入全球冰雪產業的發展格局,為我國冰雪產業發展帶來較大的國際影響力,同時對于拓寬我國冰雪發展產業鏈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鏈模式,從專業冰雪到各級的休閑冰雪,從各類賽事到研學旅行以及各類冬令營,北京和河北將成為我國最具魅力的冰雪產業發展地。大力發展冬季旅游、冰雪旅游和休閑度假,塑造冰雪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以質量為內核的現代冰雪產業體系,促使北京冬奧會場館的良好基礎設備條件,為京津冀地區冰雪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2.3 更高水平的冰雪公共服務新需求促進我國冰雪產業產品體系完善

作為全球最大的初級冰雪市場,中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在北京冬奧會的推動下,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隨著資本的涌入和先進的冰雪經營管理機構的進入,我國冰雪產業產品體系趨于完善,為我國冰雪產業的升級增姿添彩。特別是冰雪旅游業,集挑戰、運動、娛樂為一體的休閑旅游項目,越來越受到民眾的喜愛。北京冬季奧運會,進一步將冰天雪地轉變為金山銀山。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開始從游覽型轉變為體驗型,從休閑類的旅游產品轉變到度假類的旅游產品。特別是大型冰雪度假區的打造,如萬科松花湖度假區針對不同階層的冰雪人群開發出不同價位和體驗度的酒店??傊?更高水平的冰雪公共服務新需求將為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豐富我國的冰雪產品供給,進一步釋放我國冬季旅游的發展潛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產品體系,助力我國冰雪產業的轉型升級。

2.4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遺產成為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冬奧會為我國產業帶來的精神地標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北京冬奧會豐富的場館設施遺產將為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留下很多的旅游資源,文化和人才遺產將為我國冰雪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奠定較好的發展基礎。這些寶貴的遺產成為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冬奧的申辦、籌辦和舉辦過程中形成的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成為新時代中國人的奮斗目標,成為激勵全國人民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也理應是中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指向和精神動力。

2.5 冰雪產業的創新與融合為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隨著數字技術與冰雪產業的融合,冰雪運動新場景的多元化開發,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消費者提供了高質量的冰雪新體驗,實現了冰雪運動場景從“運動場”到“網紅打卡地”的轉變。數字體育對于冰雪產業全領域、全場景和全流程的創新和共創,成為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冰雪裝備的數字化生產、冰雪競賽的互動轉播、冰雪場景和電子競技的場景疊加,復合型冰雪消費場景的打造都激發了冰雪產業的消費活力。冰雪產業的跨界延伸不僅僅加速了消費升級,更加促進冰雪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從而提高了其產業的附加值。冬季奧運會的舉辦為冰雪產業與制造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融合提供了對應的路徑,多鏈融合的發展態勢促進人民對于冰雪的內在需求改變。

3 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變革

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在利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豐富遺產的基礎上,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17],將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冰雪國情的中國特色的冰雪產業發展之路。消費模式的變革,資本和技術促進了產業和消費的雙升級,為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冰雪產業的市場結構、服務流程、資源配置方式甚至市場商業邏輯都發生了重要變革。這為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圖1 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動力結構圖

3.1 供需平衡動力:雙向驅動下的冰雪體育需求多元化

新供給和新需求成為驅動冰雪體育產業發展的兩大動力。十四五期間,我國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將進入到需求驅動期。消費升級倒逼我國冰雪產業市場需求結構加速調整,雙減政策和體教融合的雙向推動,促使數量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和青少年群體勢必成為我國冰雪體育產業的主要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體驗化和享受型的市場需求將有效地牽引供給,創造新需求。從近年飛豬等互聯網公司披露在雙11的滑雪旅游產品預訂中,各類冰雪旅游產品的預訂呈現爆發式增長。冰雪旅游度假將成為冰雪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同時冰雪產業開始和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物流產業等進行深度融合。如長白山的冬季漂流和滑雪、王者榮耀加入的冰雪峽谷和冰雪皮膚、德邦物流的“雪具達”等融合產品都從微觀的角度滿足了人民群眾對于冰雪運動的參與需求。

冰雪運動項目和服務的多元化發展拓展了冰雪體育產業的多元化范圍。冰雪項目的拓展、冰雪俱樂部的迅速成長和冰雪運動培訓市場的多元化和專業化運營將有力地推動冰雪體育產業結構的優化。

3.2 市場主體支撐動力:營商環境優化和資本驅動下的市場主體壯大

國家政策釋放推動,人均消費能力的提升和資本的大力簇擁成為推動我國冰雪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包括融創文旅等頭部房企為代表的資本開始瞄準室內滑雪場,說明冰雪培訓業和冰雪科技類企業逐漸成為資本青睞的對象。自2021年1月起,已有奧雪文化、SNOW51、極限之路、滑唄、GOSKI等滑雪創業公司獲得數千萬元融資,累計融資額逾3.4億元。其中滑雪智能科技公司“滑唄”由高瓴資本創投獨家投資4 000萬。12月10日,滑雪培訓機構雪樂山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1億元人民幣,由正心投資領投。資本的密集投入正改變冰雪體育產業的格局。政策與資本的助力,冰雪與零售、教育、旅游的交叉融合驅動了冰雪體育產業的轉型。

在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下,冰雪資源大省都加大力度改善自身的冰雪體育產業營商環境。黑龍江省密集發布一系列政策,聚焦冰雪體育產業營商環境改善;吉林省高層推動和政策協調聯動,統籌各個部門職能,在用地、投融資、財稅、教育、交通等方面提出多項優惠政策;河北省重點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突出發展冰雪旅游業。我國冰雪體育產業的市場環境、政務環境、人才環境的有效改善,激發了冰雪體育市場主體活力。據天眼查官方統計,截至2021年10月,我國目前有超8 000家企業從事冰雪相關運動,狀態為在業、存續狀態,其中約55%的企業成立于近5年。

3.3 要素驅動轉換動力:要素結構變動為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資源

新經濟增長理論指出,經濟發展的質量提升是在要素稟賦和制度環境雙重作用下,通過技術管理的創新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品質,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要素結構作為產業發展必備的行動資源,要素結構的變動對于冰雪產業質量提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制度環境的保障下,高技術含量的資本、高素質的勞動力、高效的數據處理方式等都為冰雪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行動資源,從而推動了產業服務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從而促進冰雪產業的結構優化,實現產業的高端化,提升產業的關聯度[18]。我國冰雪產業在冬奧會申辦成功后,社會資本大量涌入冰雪產業中。我國冰雪產業現有的發展方式、驅動方式以及對于區域經濟的推動而言,都有著極大的改變。作為冰雪產業發展上游產品的大型冰雪旅游度假區和冰雪用品裝備都從生產要素方面影響著冰雪產業的發展。新的技術在冰雪產業中的應用,科技助力冬奧產生豐碩的成果,先進的冰雪場館、全程4K超高清格式轉播、360度回放的沉浸式觀賽等先進技術都為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助力[19]。從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實際來看,生產要素的驅動和投資方式驅動相結合,促進了我國冰雪產業的升級。我國大型冰雪旅游度假區的投資主體以社會資本為主,因此我國冰雪產業的升級方式和模式都與投資主體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正相關。從我國現有的生產要素變動情況來看,我國冰雪產業在政策驅動、事件驅動、科技驅動、發展方式驅動等驅動下,冰雪產業以極快的發展方式呈現與其他產業的快速融合。智慧體育、體驗消費等理念都極大地豐富了冰雪產業的發展方式。從現有的調研來看,我國冰雪產業呈現出自身的發展特色。如萬科松花湖冰雪場和萬達長白山冰雪場一直在探索四季冰雪場的發展模式,涵蓋餐飲、住宿、培訓、旅游等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在北京和河北的冰雪產業中,冰雪用品銷售和冰雪培訓業的發展、冰雪競賽表演業的火爆是其他區域不能比擬的發展優勢。從世界各國冰雪產業的發展來看,創新發展一直是各國冰雪產業發展的主題。歐美各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很大部分還是依賴于本國游客的推動,因此各國都會將娛樂、時尚、文化和冰雪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因此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也將走與休閑、體驗、文化等產業的綜合發展之路。

3.4 制度環境動力:政策環境的優越奠定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根基

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產業之路,必須堅持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引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市場的主導力量,同時也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從而推進我國冰雪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實現冰雪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冬奧會的推動下,國家從冰雪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頒布了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政策體系,從而促進我國冰雪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在后冬奧時代,政府應繼續發揮在冰雪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引領者和協調者作用,政府進一步制定推動冰雪運動開展的政策,從制度和法制層面為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制定監督機制。同時政府也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我國冰雪產業的市場環境,避免我國冰雪產業內部的惡性競爭,從而在制度環境上為冰雪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好的保障機制。在東北和華北以及西北等冰雪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各省都針對自身實際制定了相應的產業政策,為當地冰雪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冰雪產業是一個極具融合力的產業。它具有和其他行業融合的機制和動力。政府需要引導冰雪產業和旅游、文化產業的積極融合,加大對于資源的統籌安排,更大限度地激發第三產業的附加值。

3.5 科技創新動力:新經濟驅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與創新變革

在數字技術和智能科技為基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下,技術和數據等新型要素為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后疫情時代對線上場景和非接觸式消費需求的增加使得冰雪體育產業與數字經濟開始緊密結合。數字化旅游新基建、冰雪消費場景、數字化目的地品牌營銷、全產業鏈數字化、互聯網+電商+航空+冰雪旅游產業鏈聯動機制、智能冰雪產品都成為催生冰雪電商機遇的重要引擎。同程旅游依靠其強大的平臺能力,通過技術創新的手段,推動冰雪產業的數字化進程,促進冰雪旅游產品的銷售。冰雪消費新場景構建了全新的冰雪體育產業發展圖景。室內滑雪場、旱雪場、滑雪模擬器、氣膜冰場、冰雪綜合體、冰雪直播都成為新的消費場景。冰雪產品新零售驅動線上線下的融合。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和現代物流、金融的深度融合,都革新著冰雪體育產業的商業模式。如德邦快遞“雪具達”、中國銀行的滑雪通系列產品都創造出了較好的收益。

4 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我國冰雪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應該將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其價值引領,貫穿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體育強國的全過程。

4.1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化的高質量冰雪產業發展體系

我國冬季項目發展的資源稟賦和冰雪運動傳統都不足以像北歐、北美以及阿爾卑斯山沿線國家走冰雪運動的資源和傳統促進之路,也不能走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的冰雪發展之路。我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經濟基礎決定了我國必須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產業發展之路,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市場激活的中國特色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

產業體系的建構是引領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要堅持標準引領、市場運作、營造健康產業環境,就應該做到:(1)利用后冬奧的產業機遇期,堅持高質量發展,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產業推動力。將冰雪運動發展與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結合,擴大冰雪旅游市場規模,推進冰雪產業供需結構改革,構建中國特色的冰雪產業體系。通過市場配置冰雪資源,同時引入資本和企業進入市場運作,營造可持續的生態環保的產業環境;加快產業融合,開發全產業鏈產品,加快文化和科技與冰雪運動的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冰雪體育產品體系,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統,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從更高水平推進以“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為主要內容的冰雪產業融合體系,形成以資源、資本、產業、創新為載體的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20]。(2)以青少年為突破口,大力推動冰雪消費升級。抓住重點人群,升級冰雪運動的青少年推廣普及方式,聚焦以冰雪運動為核心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在建立青少年冰雪運動保障基礎制度的同時,引導冰雪運動文化真正融入青少年群體,從而推動冰雪運動消費升級。(3)打造冰雪消費場景,優化產業供給。推動冰雪產業滿足新需求,特別是要繼續推動冰雪旅游的大眾化,就必須注重體育場景的打造,冰雪產品向主題公園、冰雪小鎮發展,植入當地人的生活場景。另外將一些知名冰雪旅游城市的生活資源轉化成旅游資源。(4)利用數字經濟,構建多鏈融合的大冰雪產業體系。通過數字經濟、元宇宙等先進的技術構架冰雪產業新的業態和模式。通過打造冰雪運動新消費、新體驗、新場景,從而延長冰雪產業的鏈條,進一步利用先進的手段革新冰雪營銷和傳播的方式,打造冰雪產業經濟的發展體系。(5)制定冰雪產業國家標準,包含基本術語標準、賽事培訓標準、度假區評價標準,冰雪技術分類標準,用標準管理規范指導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

4.2 提高效率,規范職能,建設協同高效的一流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作為冰雪產業發展的基礎工作,它對經濟發展起著保障性與引領性作用,是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1)構建契合冰雪產業發展實際的營商環境體系。將冰雪產業流程再造作為提高效率、規范職能、轉變作風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摒棄大而空的政策規劃,制定切實可行、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措施,保障政策橫向能對接,縱向可延伸,促進冰雪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2)營造優化冰雪產業發展的法治和市場環境。完善冰雪體育產業的法治體系,切實解決立法與營商實際工作脫節的問題,加大冰雪企業周邊秩序整治,共同構建有利于企業經營的營商環境;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利用數字經濟手段打造全程跟蹤,助力冰雪產業服務的新模式;通過建立冰雪產業服務基礎數據庫,提升冰雪產業的服務質量,構建智慧化數字化的營銷模式。(3)構建支撐產業發展的金融環境。優質資本形成、創新驅動以及消費刺激是金融支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從政策設計層面強化金融支持政策的內容與落實力度,為金融支持冰雪體育產業提供政策依據;實現冰雪體育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的聯動與配合,為資本有序進入和產業穩定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政府體育產業基金信息平臺,加強與地方金融機構合作,充分發揮產業基金“四兩撥千斤”的功效;重點針對冰雪體育中小型企業開展個性化信貸服務,提高信貸產品靈活性,實施金融的創新模式。(4)全力建設冰雪產業市場監管體系,營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建設市場監管機制,提高公務人員的執政執法水平。根據冰雪市場不同業態選擇適當監管手段,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實施動態監管。

4.3 加強健康引領,豐富供給類型,建設服務人民的冰雪體育公共服務體系

冰雪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是指政府和相關公共管理部門以提供公共產品的形式,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冰雪需求的系統。冰雪體育公共服務是建立服務型政府背景下政府履行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冰雪體育基本需求的體現。冰雪體育公共服務的精準化供給必須發揮市場在公共冰雪體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冰雪體育公共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是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也是后冬奧時代持續推進“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重要抓手。通過政府、市場、社會三方面的合力,構建多元協同的冰雪體育協同治理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的冰雪服務,為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實踐根基。(1)建設適應群眾健康休閑需要的冰雪場館設施,培育更多的新項目、新產品、新業態,如氣模冰場、天然冰場、商業冰場等,同時加強區域系統,優化冰雪產業空間布局,構建冰雪設施的新供給體系。(2)持續推動冰雪用地政策的開放。對于冰雪體育設施項目中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當辦理劃撥用地手續,調動社會力量投資冰雪場館的熱情;完善冰雪體育場館、氣模場館、冰雪體育小鎮的建設用地標準,依法依規辦理用地手續;通過縮減程序解決廢舊廠房轉變為體育經營用地程序復雜的問題;通過減免土地出讓金和土地稅等方式,降低冰雪企業用地成本。(3)降低冰雪體育社會組織成立的條件,在其冰雪服務供給中給予金融、稅收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傾斜。鼓勵政府采用項目制的資助方式扶持和培育冰雪體育社會組織,促進體育社會組織自治能力提高。(4)建立多元的賽事活動體系。建議冰上賽事和輪滑賽事的聯合舉辦,依托輪滑賽事帶動北冰南展。雪上群眾性賽事要重點扶持影響力大、參與程度高、引領作用強的精品賽事。(5)完善冰雪運動的培訓體系和賽事體系。通過吸收各國冰雪指導員培訓認證體系的經驗,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體育指導員認證和培訓體系,優化冰雪人才供給。(6)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俱樂部”四位一體的協同培養的冰雪運動培育模式,強調興趣培養和技能獲得。青少年是冰雪運動發展的基礎和未來,要將青少年放在第一重要地位。

4.4 夯實開放理念,增強科技助力,建設創新融合低碳發展的冰雪產業市場機制

冰雪產業市場機制是市場運行中的實現機制,通過市場中價格、供求和競爭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冰雪體育產業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市場績效。(1)發揮價格、供需和競爭三大機制的協同作用,提升市場績效。充分認識冰雪體育市場供需關系變化,通過供求機制為指引,促進冰雪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競爭機制促進技術的改進和經營理念的更新,促進冰雪體育市場的合理化運行,從而推動冰雪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重視冰雪產業的創新和融合行為。數字經濟、元宇宙等新一代技術創新將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生產方式的創新,精準調節供需匹配。冰雪產業作為最受年輕人喜歡的體育項目,冰雪產業和新經濟的結合,將促進更多的產業融合機會,也將成為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路徑[21]。新科技和大眾需求應打破原有的冰雪產業結構,新服務內容、新場景、新的產品、新模式將會是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的新變革。(3)促進冰雪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新技術、新模式將賦能推動冰雪體育產業的減碳節能,從而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4.5 建立支撐冰雪產業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

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的規模、水平和配置都會直接影響到產業的發展。冰雪人力資源是現代冰雪產業體系發展中強大的智力支持。應構架符合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人力資源系統,加速人才的培養和流動,改善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為冰雪產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充足的高素質和實用型人才,從而優化人力資源,真正起到冰雪產業的支撐作用。(1)利用高校資源加強對冰雪產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和體育院校、綜合院校的經管院系和旅游院系構建冰雪人才的培養體系。(2)利用職業教育的發展機遇,加大冰雪場館專業技術人才和運動裝備人才的培養。(3)完善冰雪退役運動員的培養體系,有效保障運動員向教師、教練員、裁判員等冰雪體育職業人才“轉型”之路通暢。(4)加大冰雪項目社會指導員的規范培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項目社會指導員培訓體系,將培訓工作標準化,提升冰雪項目社會指導員的社會認可度。

4.6 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全球冰雪產業格局

全球化是影響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雙循環發展格局下,要以冰雪產業更高水平的開放為牽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的冰雪產業新體制。積極參與國際冰雪體育治理,不斷提升我國冰雪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協同交互為拉動,狠抓“走出去”,做好“引進來”。加強冰雪體育設備和用品的科技創新和品牌打造,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冰雪合作,借助跨境電商、共享經濟等新業態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同時也要不斷推動冰雪體育服務貿易的高質量國際合作,積極引入知名的冰雪體育賽事。

5 結語

在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北京冬奧會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加快建設中華體育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十四五期間,北京冬奧會的強勢推動、制度優化帶來的強大動力、消費升級引發的產業潛力、新經濟帶來的業態創新構成我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動力來源,因此推動我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后冬奧時代的必然之舉,分析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并據此提出實踐路徑是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研究的重點。

猜你喜歡
體育產業冰雪高質量
逐夢的“冰雪一代”
擁抱冰雪向未來
點燃“冰雪”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取經美國體育產業發展
2017年全球體育產業人物風向標
關于《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