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基于遼寧省發展經驗

2024-03-01 02:18
體育研究與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育競賽體教冰雪

楊 旭

1 問題的提出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驅動下,我國3.46億人參與了冰雪運動,18歲以下居民參與冰雪運動人數為0.46億[1]。隨著體教融合理念的不斷深入,以冰雪競賽為軸心的青少年體育參與格局基本形成,一方面為競技體育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另一方面通過青少年的參與培育了貼近大眾生活的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相關產品和服務,提振了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學術界對體教融合的研究集中在體教融合助力后備人才培養[2~5]、體校體教融合改革[6~7]、體教融合政策分析[8~9]等領域,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方面的研究較少,偶見于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10~11]等研究中。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理論研究成果鮮有,難以為后冬奧時期鞏固體教融合理念助力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持續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因此,筆者基于AHP-SWOT分析法,以遼寧省發展經驗為例,探討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分析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戰略,并據此提出發展路徑優化策略,期望為后冬奧時期冰雪運動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2 遼寧省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2.1 優勢分析

(1)冰雪運動體教融合深入開展。遼寧省利用北京冬奧會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建設。截至2022年,遼寧省共有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特色學校108個。這些學校積極開展了滑雪、冰球、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冰雪項目。(2)青少年冰雪賽事資源較豐富。沈陽積極申辦、承辦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等項目的國內外高水平賽事,通過賽事涵養大批優秀青年雪上運動員。(3)冰雪文化基因深度融入校園冰雪運動發展。近年來,受北京冬奧會影響,遼寧省冰雪文化的群眾積淀得到迅速發酵。據統計,遼寧省有2 300萬人次參與了冰雪運動,排名全國第四[12]。青少年是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群體之一。數據顯示:目前,沈陽市中小學生初步掌握了冰上、雪上項目基本技能的人數達到30%以上[13]。(4)校園冰雪競技人才資源愈發豐富。隨著體教融合的深入開展,冰雪進校園、青少年冰雪競賽的廣泛開展,培養出更多的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如沈陽文藝二校有100多名學生經常性參加冰球運動,為區一級單位培養了大量冰球后備人才。

2.2 劣勢分析

(1)學校開展冰雪運動的軟硬件支撐薄弱。遼寧省一些學校的冰雪課程的體育教師并非專業出身。他們對冰雪運動的教學規律缺乏有效認識,教學經驗不足[14]。冰雪運動對場地的要求較為嚴格,占地面積較大,耗費資金較多,單純依靠學校力量難以支撐巨額開銷。(2)學校教學、訓練、競賽的聯動體系尚未有效建立。冰雪運動教學受到學校冰雪運動軟硬件條件的影響,其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并不高;由于將課后訓練委托給相關企業,學校難以追蹤學生訓練的基本情況。(3)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消費成本高。參與滑雪運動僅購買滑雪鞋或者滑雪板等裝備就需要花費上千元。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參與冰雪運動將造成比較大的經濟壓力,這也導致家長對孩子參與冰雪運動的情緒冷淡。

2.3 機遇分析

(1)東北對全面振興冰雪經濟發展寄予厚望。東北振興離不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2022年,遼寧省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遼寧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建設冰雪經濟強省,冰雪經濟的增速要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的目標。(2)雙減政策對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及競賽創造了條件?!半p減”政策發布后,有40余萬名學生參與了沈陽市寒暑假期間開展的區級體育賽事活動,改變了學生的生活、學習方式。(3)后冬奧效應的持續釋放。北京冬奧會期間,遼寧省0.2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遼寧省運動員獲得一金一銀兩枚冬奧獎牌,極大提振了遼寧省發展冰雪運動的士氣。(4)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大。2022年《遼寧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文件要求培育國內外賽事活動,包括申辦2027年全國冬季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等大型冰雪賽事。

2.4 挑戰分析

(1)全產業鏈協同推動冰雪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格局尚未形成。2021年遼寧省擁有滑雪場32座,有14座滑雪場擁有高級道,但遼寧省缺乏像黑龍江亞布力、長白山萬達此類的大型滑雪場。(2)冰雪相關政策的系統性、針對性還需提升。遼寧省發改委等部門共同發布《遼寧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給出了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但文件并沒有基于全產業鏈視角,對冰雪競賽表演產業的發展進行系統部署和安排。(3)大型冰雪競賽表演活動相對較少。2023至2024年,北京首鋼大跳臺、云頂滑雪公園及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迎來多項世界杯和洲際大賽,如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等。相比之下,遼寧省大型冰雪競賽表演活動相對較少。(4)冰雪運動的季節性特征制約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目前,遼寧省冰雪競賽表演活動多在冬季室外舉行,特別是滑雪比賽。相較而言,其他季節室內舉辦的比賽相對較少。(5)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經濟效益轉化不充分。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活動由政府部門、協會主導發起,如全國“冰輪之星·滑起來”系列賽事活動由中國滑冰協會、遼寧省冰雪運動協會指導,沈陽師范大學主辦。這些賽事盡管達到了培養冰雪運動后備人才的目的,但其經濟效益卻相對較弱,產業經濟效益轉化并不充分。(6)承辦國內外大型賽事的冰雪場館設施不足。遼寧省缺乏高質量冰雪場館設施,造成難以承辦大型國內外冰雪賽事,制約了遼寧冰雪競賽表演產業的發展。如承辦高山滑雪、跳臺滑雪等國內外賽事需要滑雪場地有超過800米的落差,遼寧省暫時沒有一家滑雪場能夠滿足。(7)冰雪運動的科技創新及轉化較為薄弱。遼寧省在冰雪運動科技創新與轉化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如缺乏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產品,鼓勵重大技術創新方面的白線補貼、推薦產品目錄等還不完善,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對接仍不緊密,使得冰雪科技成果的創新轉化較為困難。

3 遼寧省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發展戰略

3.1 SWOT因素篩選

結合專家訪談意見,初步形成體教融合賦能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SWOT分析結果,其中內部優勢4條、內部劣勢3條、外部機遇4條、外部挑戰7條。為進一步確定影響因素的構成,使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邀請領域內不同職業的5位專家再次對18個因素的影響強度進行0至5分打分,根據專家打分情況,按照各影響因素的算術平均數,進行因素強度篩選(見表1)。為保證各因素的有效性,結合專家打分結果,將強度低于3.0的指標刪除,最終形成內部優勢4條、內部劣勢3條、外部機遇4條、外部挑戰5條,構成了構建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定量模型的指標體系。

表1 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因素強度表

3.2 AHP-SWOT定量模型構建

確定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影響因素后,從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構建定量模型。目標層為體教融合背景下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準則一層為優勢、劣勢、機遇、挑戰,準則二層為各影響因素;方案層為開拓型、爭取型、抗爭型、保守型四種戰略,具體見圖1。

圖1 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模型

3.3 組間和組內判斷矩陣構建

基于德爾菲法,由領域專家對各影響因子進行1~9分打分,具體見表2。為采用方根法獲取各數值特征向量,構成矩陣。由此,得到SWOT準測層判斷矩陣表3、準則一層優勢組判斷矩陣表4、劣勢組判斷矩陣表5、機遇組判斷矩陣表6、挑戰組判斷矩陣表7。通過以上矩陣,構建出組間和組內判斷矩陣。

表2 重要性對比評價表

表3 準則層判斷矩陣

表4 優勢組判斷矩陣

表5 準則一層劣勢組判斷矩陣

表7 挑戰組判斷矩陣

3.4 矩陣權重與一致性檢驗

為判斷專家主觀偏差對各因素的影響,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的計算過程為先計算矩陣的權重(Wi);再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最后計算出一致性指標的數值(CI)。以表3準則層判斷矩陣為例,其矩陣權重和一致性檢驗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首先,計算判斷矩陣中每一行元素的乘積,得出Mi值,即:

其次,計算Mi的4次方根,

之后,對得出的結果進行歸一化處理,即演算出矩陣中各因素的權重,即求出Wi值。

AWi=[0.540 4,1.618 8,1.219 8,0.660 8]。

再次,最大特征值λmax計算結果為:

最后,求出一致性指標CI。通過查詢RI表,4階判斷矩陣的RI值為0.9,推算出平均一致性為0.014 6,小于0.1。因此該數據通過一致性檢驗。具體過程如下:

CR=CI/RI=0.013 1/0.9=0.014 6(CR<0.1)

按照以上步驟,筆者對內部優勢、內部劣勢、外部機遇、外部挑戰組內判斷矩陣進行矩陣權重的計算和一致性檢驗。經過計算,各因素的λmax、CI、RI、CR值具體結果見表8。通過表8的結果不難發現所有子因素CR值均小于0.1,都通過了一致性檢驗,證明專家打分數據符合本研究要求。

表8 組內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結果

3.5 矩陣權重排序

計算出準則層各因素的權重后,可以分析出各子因素對上一層因素的比重。通過對不同層次因素權重相乘,可以計算出各子因素對目標層的綜合權重。按照綜合權重對各因素進行大小排序,能夠較為清晰地比較出各因素的權重大小。具體數據見表9。

表9 SWOT各因素的綜合強度排序

通過表9不難發現,外部挑戰方面,“冰雪相關政策的系統性、針對性待提升”具有較高權重,這是影響體教融合背景下遼寧冰雪體育表演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東北全面振興”是促進體教融合背景下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第二個影響因素;外部挑戰方面“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尚未形成”是權重排名第三的因素。整體上看,外部挑戰具有最高權重,外部機遇高于內部劣勢,內部優勢權重最低。

3.6 構建四邊形矩陣

基于準則層及其子因素權重的排序,勾勒出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策略的基本樣態,通過對各因素的評分,可以進一步構建出體教融合賦能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戰略四邊形,具體如圖2。

在戰略四邊形不同象限中,形成了SAO、OAW、WAT和TAS四個三角形。這四個三角形面積,形成了體教融合賦能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通過計算,各三角形面積分別為0.020 2、0.024 7、0.032 7、0.026 8。意味著體教融合賦能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戰略選擇依次為WT保守型戰略、ST抗爭型戰略、WO爭取型戰略、SO開拓型戰略。為進一步明確體教融合賦能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戰略重心,需要計算出戰略重心P的位置。P的計算公式為:

經過計算,P(X,Y)=(-0.007 4,-0.024 6)。計算出戰略重心P的位置后,為了得出具體的戰略方向,可以繼續計算其戰略方位角,即:tanθ=Y/X=arctan(0.007 4/0.024 6)≈29°(0≤θ≤2π),θ值處于第三象限,因此,保守型體教融合賦能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確定戰略方向后,要對戰略的強度進行計算。戰略正強度A=O′*S′=0.040 4;戰略負強度為B=W′*T′=0.065 5;戰略強度系數ρ=A/(A+B)=0.381 4,ρ的取值范圍為[0,1],可以判斷戰略類型的強弱。由此,得出坐標(θ,ρ)=(29°,0.381 4)(如圖3)。戰略方位角θ的數據落點處于挑戰和劣勢之間,所以體教融合賦能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應采用回避型戰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戰略強度ρ小于0.5,采取戰略的實施強度弱。

4 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路徑優化策略

4.1 把握東北全面振興歷史機遇,系統優化政府關于冰雪運動發展的頂層設計

(1)從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聯動發展視角,制定系統化的政策措施。除制定關于推動遼寧省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的文件外,還要制定冰雪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2)建立推動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委員會。通過專班形式,打通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部門職能割裂、資源難以共享、合力發揮不暢等發展障礙,實現全省一盤棋發展冰雪運動的格局。(3)依托相關協會或事業單位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市場、學校、其他社會組織、社會公眾等共同參與的治理平臺,合理化配置政策、資本、人才、其他資源,加強不同主體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提升工作的效率和針對性。(4)深化冰雪運動體教融合,聯合教育部門和體育等部門共同制定關于遼寧省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的制度安排,以有機銜接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人才培養的渠道,形成符合遼寧實際的冰雪后備人才培養全新模式。

4.2 以青少年成長成才為中心,全方位拓展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鏈

(1)依托遼寧重工業基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打造各類型冰雪裝備,特別是適合兒童使用的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鞋、護目鏡、各類滑冰鞋和維護裝備、冰壺賽道等基礎裝備,突破國外滑雪裝備的壟斷格局。(2)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以更加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運作方式和更加現代化的傳播渠道,吸引包括家長在內的觀眾的積極參與,持續擴大賽事在省內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打造以冰雪運動項目為導向的、不同類型的青少年冰雪競賽品牌。(3)依托專業冰雪運動隊強化冰雪科研、先進冰雪裝備制造、運動員知識學習,推動產學研一體化進程。將產學研一體化成果向學校冰雪運動隊轉移,提升學校運動員的專業化訓練水平,提高冰雪裝備的質量,學習冰雪專業知識并明晰未來發展的可能路徑,為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后備人才。

4.3 升級冰雪進校園活動,多層次筑牢學校冰雪競賽發展基礎

(1)總結北京冬奧會期間遼寧省開展冰雪進校園活動的經驗和教訓,面向全國第十五屆冬運會的籌辦和舉辦,優化冰雪進校園的形式,加強冰雪專業師資、優秀冰雪運動員、創新性冰雪設施設備進校園的頻次和質量,組建專業團隊指導冰雪特色校開展科學化的冰雪教學、訓練、競賽,組織冰雪師資培訓,開展全省校園冰雪文化節等,提升冰雪進校園的質量,擴大冰雪運動的影響力。(2)結合不同學校實際情況和冰雪運動項目特點,幫助學校發展特色冰雪運動項目,以市、區為單位布局冰雪運動的校際發展;打包各級校際競賽,吸引社會力量適時組織開展區級、市級、省級冰雪競賽活動;通過層層選拔,篩選出優秀青少年運動員。(3)按照省冰雪運動項目的整體布局,舉辦各類冰雪運動項目師資培訓,幫助學校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教授科學化訓練的方式和方法,傳授冰雪競賽知識和技能,強化基層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冰雪教學、訓練、競賽的能力。(4)聯合相關院校、體育協會,開展冰雪進校園的實踐活動和社會調研,參與冰雪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裁判等各項工作。與此同時,制定冰雪特色校推進冰雪運動發展的評價標準,加強評分較低的特色校與相關院校、體育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對接,強化對其指導與幫助,進而全面夯實冰雪進校園基礎。

4.4 以冰雪運動項目的市場化為導向,建立資本、資源、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一體化發展的機制,推進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模式改革

(1)具有較高品牌成熟度的賽事活動,逐步按照市場化運作標準進行宣傳和推廣,并在賽事舉辦中嘗試引入社會資本進行賽事的市場化運作。對市場化程度暫時不成熟的冰雪競賽活動,可以在全國第十五屆冬季運動會籌辦階段舉辦一系列冰雪體育競賽活動,在競賽活動中對其市場價值進行評估。(2)聯合社會資本舉辦大眾體育賽事,出讓部分賽事的品牌權,以激發社會力量參與賽事的積極性。同時允許它們對賽事進行商業化開發和包裝,發揮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力量,打造體育自媒體新勢力,持續擴大賽事的社會影響。(3)建立政府、市場組織、社會組織等有效互動平臺。針對不同主體在推動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聯合發布科研選題,尋求破解。(4)建立包含中小學、科研院所、冰雪企業、協會、政府部門在內的校企聯盟,對接中小學課后服務、科研院所人才培養和咨詢服務、企業市場發展、協會賽事服務等促進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的多元訴求,通過合理配置公益性和市場性資源,推動產學研教一體化發展,加速遼寧省冰雪體育競賽表演產業改革發展的步伐。

猜你喜歡
體育競賽體教冰雪
逐夢的“冰雪一代”
擁抱冰雪向未來
點燃“冰雪”
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思考——對《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詮釋
我國學校體育競賽活動開展管理現狀研究
高校課外體育競賽對大學生健康干預機制的研究
體育運動學校如何落實體教結合辦學模式
冰雪幽默來襲
陜西省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體教結合的完美典范——英國拉夫堡大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