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如何影響商業銀行負債結構?
——區分內外部金融科技的對比分析

2024-03-02 07:48黃素心王姿郁
經濟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負債存款競爭

黃素心,王姿郁

(廣西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8)

引言

近年來,中國經濟正處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關鍵時期,商業銀行是金融業穩定與發展的基礎和核心,當前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了全新機遇和嚴峻挑戰。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Finance Technology,簡稱Fintech)的切入點是技術,落腳點是金融,是由技術創新驅動的金融創新,即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和區塊鏈(Block Chain)等技術為支撐,革新傳統金融的業務模式。金融科技自2011 年在美國硅谷和英國倫敦被正式提出以來獲得各界高度關注。早在1993 年,美國花旗銀行就意識到科技創新可以應用于金融領域,并發起“ Financial Services Technology Consortium(金融服務技術聯盟)”的專業研究項目,說明金融科技早已進入我們生活。

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一方面金融科技的發展加速金融脫媒、弱化銀行中介職能,加速利率市場化進程壓縮銀行存貸利差,另一方面銀行通過運用金融科技實現技術進步、產品服務創新,優化市場結構和負債結構。李大治和徐奕晗(2014)[1]認為,金融科技不斷發展帶來多樣化的理財方式,引起銀行活期存款的流失,商業銀行轉向主動負債,更依賴銀行間市場的借款。從商業銀行發展金融科技的角度看,劉彥和徐冕(2019)[2]研究發現,金融科技的發展減少了商業銀行的存款獲得,倒逼銀行進行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多樣化、成本下降、收益提高、拓寬服務對象的范圍,影響銀行的負債業務。Delong 和Deyoung(2007)[3]認為,銀行將不斷發展的科技與自身業務相結合,通過提升信息的完整性與確定性,不僅可以提升銀行的利潤水平,還可以改變其存款業務結構和存款方式。王達(2014)[4]以美國為例研究發現,美國金融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倒逼傳統商業銀行進行債務工具的創新,通過增強其獲取資金的競爭力影響其負債結構,并以此為中國商業銀行應對金融科技發展給負債業務帶來的威脅提供經驗。但現有研究較少從金融科技企業和商業銀行兩個獨立視角分析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

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0 年中國153 家商業銀行的面板數據,運用系統廣義矩估計(SYSGMM),通過將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區分為外部金融科技①(Outside Fintech)和銀行金融科技②(Bank Fintech)(Cheng 和Qu,2020)[5],考察金融科技對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并檢驗存款競爭程度的中介效應。這對商業銀行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帶來的機遇應對未來的競爭和挑戰,維護金融系統的安全和經濟安全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一、研究假設

商業銀行主要通過信息優勢對接資金需求方和資金供給方以獲取中介利潤(于波等,2020)[6]。在金融科技發展的浪潮中,存款人、貸款人和商業銀行等主體主動求變,或是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而被動改變,進而對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產生影響。本文主要以信息不對稱理論、長尾理論、技術溢出效應等為基礎,從金融科技企業入侵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帶來的替代效應及商業銀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實現的技術更新、產品創新兩方面,探究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

(一)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存款市場力量的影響

金融科技主要是通過以下兩方面影響商業銀行的存款市場力量:一方面,通過增加銀行之間的競爭方式和力度影響各銀行的市場力量;另一方面,通過擴大銀行間的差距,淘汰未能適應環境變化的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市場力量產生影響,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

1.外部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存款市場力量的影響

外部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引發金融脫媒進程加快,減少了資金借貸雙方對商業銀行的依賴,增加了存款市場的競爭程度(趙巍華,2014)[7]。具體來說,外部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性,存款人以自身擁有的更多信息在更大范圍內選擇與自己預期更相符的投資理財產品,從而減少在商業銀行的存款,一方面直接造成存款競爭的加劇,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業以銀行間市場拆出資金獲取的收益支撐其提供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進一步造成存款市場競爭加劇?;诖?,本文提出假設1。

H1:外部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均衡了銀行在存款市場的力量,存款競爭程度增加。

2.銀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存款市場力量的影響

在金融科技發展的浪潮中,具有前瞻性的商業銀行優先發展金融科技,擴大技術差距,增強市場力量,競爭程度降低。具體來說,商業銀行主動應用大數據等金融科技帶來的技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通過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提高信息獲取效率、風險控制能力等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有效地使用負債,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有利于銀行市場力量的增強(Berger,2003)[8];另一方面為滿足更多長尾客戶群體對金融資源配置的需要提供技術保障,有利于拓寬服務對象范圍(劉彥和徐冕,2019)[2],增加潛在客戶以增強自身市場力量。同時,銀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商業銀行以資源稟賦、人才儲備等為基礎更精確地制定符合自身條件的未來發展規劃,促進商業銀行開展錯位競爭(于波等,2020)[6]?;诖?,本文提出假設2。

H2:銀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了銀行存款市場力量增大,競爭減弱。

(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

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是其主要的負債業務,金融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降低、產品多樣化等優勢,可能會通過影響商業銀行優質存款的獲取進而影響其負債結構。

1.外部金融科技影響的作用機理

金融科技企業的繁榮發展帶來了多樣化的信息渠道及投資理財方式,滿足客戶的差異性需求,進而引起了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一方面表現在滿足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性需求、償付性需求和預期性需求,削弱了商業銀行對個人存款的吸引;另一方面表現在以其高收益、便捷性和低門檻(李敏,2015)[9]吸引了對于利率價格變化更為敏感的企業客戶,形成對商業銀行儲蓄存款的替代效應(劉瀾飚等,2013)[10],對商業銀行傳統存款業務的替代效應造成其優質存款的流失(王靜,2015)[11]。

金融科技企業將吸收的大量存款投入銀行間市場成為資金拆出方,獲得短期內活期存款與同業存款的利息差,商業銀行為彌補自身存款規??s減增加對期限短、成本高的批發性融資的需求和依賴。一方面通過消除分割市場下的資金成本差異,使得商業銀行失去了獲得差異化成本資金的機會,變相實現了部分存款利率市場化(林雪,2014)[12],增加資金成本(封思賢和郭仁靜,2019)[13];另一方面為金融科技企業提供較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提供支持,會進一步蠶食銀行優質存款的獲?。ɡ畲笾魏托燹汝?,2014)[1]。

商業銀行為彌補優質存款的減少,由被動負債轉向主動負債,增加對銀行間市場期限較短、成本較高的批發性融資的依賴進而導致商業銀行資金成本的提高(戴國強和方鵬飛,2014)[14]、存貸利差縮?。M媛媛,2016)[15]?;诖?,本文提出假設3。

H3:外部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

2.銀行金融科技影響的作用機理

商業銀行以其擁有的海量數據、龐大客戶群體等優勢為基礎,通過自主研發或與擁有先進數據處理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將大數據等尖端技術應用于傳統業務中,提高銀行金融科技水平。加之疫情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沖擊成為銀行發展金融科技的催化劑(肖宇等,2020)[16],能夠有效解決疫情對各產業鏈之間的物理隔斷(任碧云和鄭宗杰,2021)[17],促進銀行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為傳統的存款業務注入生機與活力、實現金融與科技互動的良性循環,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還可以增強雙方在存款市場的優勢,實現共贏,增加優質存款的獲??;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成本,推出創新性產品,提供多樣化理財產品,擴大業務范圍,增加優質存款的獲取進而減少對同業資金的依賴?;诖?,本文提出假設4:

H4:銀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

3.商業銀行存款競爭程度對其負債結構的影響

商業銀行對存款的競爭越激烈,各銀行在存款市場的力量越均衡,獲得的優質存款數量也較為均衡。商業銀行為增加資金來源,保持資金流動性,增加了對銀行間市場資金的需求,進而推高銀行間市場利率。這將引導存款流向銀行間市場,進一步減少了商業銀行優質存款的獲取,轉而由被動負債轉向主動負債,增加對同業資金的依賴?;诖?,本文提出假設5:

H5:競爭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

根據銀保監會③統計,截至2022年3月,我國商業銀行總數為1807 家,其中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 家,城市商業銀行129家,農村商業銀行1599 家④,住房儲蓄銀行1 家,民營銀行19家,外資銀行41家。由于部分銀行數據披露不全,本文選取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城市商業銀行135家⑤作為研究樣本,小計153 家。本文選用的樣本期間為2011—2020 年⑥,全部銀行數據均來自Wing 數據庫,并通過查找各商業銀行披露的年報進行補充,對于無法獲取的缺失數據,采用基于Python 的Sklearn機器學習框架中的隨機森林回歸予以補齊。

(二)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本文將銀行對同業資金等批發性融資的依賴程度作為商業銀行負債結構考察的變量??紤]到部分銀行通過同業市場從事拆借同時拆出的套利行為,參考Dinger 和Hagen(2010)[18],選擇銀行同業負債與銀行同業資產的差值占銀行資產的比重,即銀行同業凈負債占比作為銀行負債結構的代理變量。該指標越大,表明銀行越依賴同業資金,即拆借市場的需求大于供給。同時,為了避免指標的選擇存在誤差,選取了同業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進行穩健性檢驗。

2.解釋變量

(1)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本文以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數字金融普惠發展指數[19]為基礎,構建商業銀行的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Outside Fintech),具體步驟如下:①統計2020年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各個省份的機構數量;②計算每個省份擁有的該銀行的機構數量占該銀行總機構數量的比例;③以i銀行為例進行計算:

其中:Q2020代表i銀行2020 年擁有的機構總數;QP,2020代表i銀行2020 年在p省份擁有的機構數量;Fintechp,t代表p省t年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④由于城市商業銀行的服務范圍較小,本文根據該銀行開設機構的縣市確定其服務范圍,以其服務的地市或省份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作為其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Outside Fintech)。

(2)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水平。本文參考沈悅和郭品(2015)[20]、Cheng 和Qu(2020)[5]的研究結果,利用文本挖掘法,構建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水平(Bank Fintech)。具體步驟如下:首先,結合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篩選關鍵詞;其次,計算各銀行各年度的關鍵詞詞頻;最后加總詞頻并作對數變換合成指標。

3.中介變量

參考Jiménez 等(2013)[21]用Lerner指數作為商業銀行存款競爭程度的代理變量,用LernerD表示,公式如下:

其中:rt表示銀行間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的月度平均值;rDit表示銀行存款利率,用銀行利息支出占總存款的比例衡量。該指數越大,銀行的市場力量越強,競爭程度越低。

4.控制變量

結合相關領域文獻,采用的實證模型使用到的控制變量總結如表1所示。

(三)研究設計與方法選擇

根據前文的理論分析,金融科技可能會直接影響商業銀行負債結構或通過存款競爭效應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因此,借鑒溫忠麟和葉寶娟(2014)[22]對中介效應模型及檢驗方法的介紹,通過逐步回歸法探究商業銀行存款競爭程度的中介作用。同時,在實證檢驗過程中,考慮到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變動具有較強的持續性,本文將被解釋變量的滯后一期引入模型,采用系統廣義矩估計(SYSGMM)解決內生性問題,設定模型如下:

1.金融科技與銀行負債結構

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對傳統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主要來源于金融科技企業入侵銀行的傳統業務進而對其造成的“擠壓效應”和商業銀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兩方面。為了檢驗外部金融科技與銀行金融科技分別給銀行負債結構帶來的影響,構建如下模型:

其中,LS代表銀行的負債結構,OutsideFintech 代表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BankFintech 代表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水平,Control為控制變量,i表示銀行,t表示時期,下同。

2.金融科技與銀行存款競爭

為了驗證假設1 和假設3,即關于外部金融科技、銀行金融科技對銀行存款競爭的影響,構建如下模型:

其中,Lerner代表商業銀行存款競爭程度,下同。

3.檢驗金融科技發展是否通過銀行市場力量影響銀行負債結構,構建如下模型:

三、實證結果分析

本章對模型(3)至模型(8)進行回歸以檢驗外部金融科技(Outside Fintech)和銀行金融科技(Bank Fintech)分別給商業銀行負債結構帶來的影響,以及存款競爭程度(LernerD)是否在金融科技影響商業銀行負債結構中起到中介作用。以下用SYSGMM對模型進行估計的實證結果的AR(2)檢驗對應的P 值均大于0.1,表明擾動項差分不存在二階自相關;且Hansen 檢驗值介于0.1 和0.25 之間,通過Hansen 檢驗,且不存在工具變量過多而引起Hansen 檢驗效果變弱的問題,表明不存在工具變量過度識別問題。因此,本文構建的動態面板模型具有合理性。具體實證結果如表2至表6所示。

表2 外部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

(一)金融科技對負債結構的影響及存款競爭的中介效應檢驗

表2和表3列出了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列(1)為金融科技對銀行同業凈負占比的影響,列(2)為金融科技對存款競爭程度的影響,列(3)為金融科技、存款競爭程度對銀行同業凈負債占比的共同影響。下面將分別闡述外部金融科技與銀行金融科技帶來的影響。

表3 銀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

表4 穩健性檢驗: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影響

1.外部金融科技的影響

表2結果顯示,外部金融科技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且存款競爭程度的中介效應顯著。具體來看:列(1)的外部金融科技對銀行同業凈負債占比的影響系數為0.0784 且通過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列(2)的外部金融科技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列(3)同時包含了解釋變量外部金融科技和中介變量存款競爭后,兩者的系數均顯著,說明直接效應顯著。觀察β2*δ3與δ2的符號,兩者同號,證明部分中介效應顯著。說明隨著金融科技企業的快速成長,收益高且便捷性的理財產品增多,與商業銀行的優質存款形成競爭,造成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并主要通過強化存款競爭進而增加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其中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重為83.61%。

批發性融資相較于存款而言具有期限短、成本高的特點,可能會造成商業銀行存款期限錯配的風險,同時較高的成本容易增加商業銀行對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的偏好,且批發性融資在市場波動時的迅速撤離都會增加銀行的脆弱性,不利于銀行健康持續發展。但外部金融科技推動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將資金從存款市場引向銀行間市場,有利于居民個人福利的提高。

2.銀行金融科技的影響

表3結果顯示,銀行金融科技降低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且存款競爭程度的中介效應顯著。具體來看:列(1)中銀行金融科技的系數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銀行金融科技降低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存貸期限錯配的風險等,促進了銀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列(2)的銀行金融科技系數和列(3)的存款競爭系數均通過了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根據列(3)結果可知,同時加入解釋變量銀行金融科技和中介變量存款競爭后,銀行金融科技的回歸系數為-0.00651 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將三列數據對比發現,存款競爭在銀行金融科技影響其負債結構的過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部分中介效應顯著。β2*δ3與δ2同號,應按中介效應解釋。銀行金融科技通過降低存款競爭減少對同業負債依賴的中介效應占總效應比重為3.26%,銀行金融科技通過商業銀行存款競爭影響其負債結構的力度較小。原因可能是盡管銀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其創新負債產品、拉大銀行間實力差距,但這些變化通過引起銀行在存款市場上力量的變化到影響其負債結構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在短期內銀行金融科技可能主要是通過直接效應對負債結構產生影響。

(二)穩健性檢驗

為了防止單一指標不能全面代替銀行負債結構導致實證結果不穩健,此處使用同業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重,即同業凈負債(LS2)作為被解釋變量衡量銀行負債結構,并檢驗存款競爭的中介效應。實證結果表明: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水平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而銀行金融科技的發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銀行減少對同業資金的依賴,且依據中介效應的檢驗流程,存款競爭的中介效應仍然存在,與前文的實證結果保持一致,表明回歸結果較為穩健。

(三)異質性檢驗

考慮到不同規模的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環境、享受的政策規模、服務對象等均有較大差異,因此以商業銀行2018 年、2019 年、2020 年3 年的資產規模為基礎對銀行進行分類(表5),以探究不同規模商業銀行對金融科技沖擊的反應程度。

表5 銀行分類標準

回歸結果如表6 所示,外部金融科技在不同程度上顯著增加了不同規模的商業銀行對批發性融資的依賴,銀行金融科技在不同程度上顯著降低了不同規模的商業銀行對批發性融資的依賴。與大中型商業銀行相比,金融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給小型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最大。從外部金融科技的角度看,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大型商業銀行在資產規模、市場占有率等方面的優勢強化了其抵抗外部金融科技對其傳統業務沖擊的能力;二是大型商業銀行擁有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風險偏好較小的高端客戶,同時這類高端客戶憑借其規模、資產和信譽等無需依靠金融科技也可順利融資,因此外部金融科技對大型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沖擊較小,這有利于社會穩定。從銀行金融科技的角度看,對中小型商業銀行影響較大,可能是由于大型商業銀行在存款市場的占有率相對較高,客戶較為穩定,對應用金融科技創新負債產品而獲取優質資金的需求較小,主要是將金融科技應用于資產業務而增加收益。

表6 金融科技影響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異質性檢驗

四、主要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主要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外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和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相關指標,分析外部金融科技和銀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及存款競爭程度的中介效應,并基于2011—2020 年銀行微觀層面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表7)。

表7 實證檢驗結果匯總

首先,檢驗了外部金融科技和銀行金融科技分別對銀行負債結構的影響,結果顯示:外部金融科技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支持了假設3的判斷;銀行金融科技降低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支持了假設4的判斷。

其次,對存款競爭程度在金融科技影響銀行負債結構時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結果顯示中介效應顯著,且證明了外部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通過增強存款競爭程度,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但銀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通過促進銀行市場水平的提高即競爭程度的下降,進而降低商業銀行對同業資金的依賴的中介效應存在,但中介效應占總效應比重較小。假設1、假設2 和假設5成立。

再次,通過將同業凈負債作為被解釋變量衡量銀行負債結構,并檢驗存款競爭的中介效應對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通過了穩健性檢驗。

最后,進一步探究了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是否會因自身規模的不同而產生差異,結果顯示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的提高對不同規模的商業銀行影響均顯著,但給小型商業銀行的影響更大。

(二)對策建議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給商業銀行帶來一定沖擊,但金融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給商業銀行帶來全新的機遇,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不斷提高自身金融科技水平提升競爭優勢,促進自身發展。為在金融科技背景下促進我國商業銀行持續健康發展,搶占數字經濟發展的先機,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基礎科技研究

金融科技創新產品與服務體現了金融科技的應用,而基礎科技創新才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前提。只有創新基礎科技才能作金融科技的引導者,而不是追隨者,才能保證金融科技的全面發展,不受制于人。因此,要引導鼓勵金融科技企業和銀行加大對基礎科技的研究力度。第一,注重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教育優勢,在高校內開展相關課程,充分利用其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興趣,夯實學生專業理論基礎,為創新基礎科技儲備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第二,對進行基礎科技研究的企業、銀行等給予政策傾斜,并通過將高校、銀行、企業等多方資源進行整合,攻克研究難點;第三,完善專利制度,加強對金融科技知識產權的保護,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2.培養金融科技人才

高素質的金融科技人才是我國銀行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從國家政策層面看,可以通過在高校中設立金融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專業的同時,協助高校設計培養方案,與高校開展有關金融科技項目的合作研究,促進學生專業素養與技術水平相融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金融科技人才。從商業銀行層面看,增加商業銀行的高科技素質人才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面實現:第一,通過開展針對現有職員的培訓班,學習先進經驗,激發潛能,促進員工實現業務內容、信息技術等多種知識的融合;第二,擴大人才的引進范圍和渠道,以創新性的招聘方式選拔人才;第三,完善員工激勵制度,對迫切需要的金融科技人才給予政策傾斜,留住高素質人才。

3.加快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融合發展

商業銀行擁有龐大客戶基礎優勢,商業銀行一方面可以通過將金融科技與自身優勢相結合,借鑒金融科技企業或其他商業銀行的先進經驗,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提高客戶體驗等穩定老客戶、吸引新客戶,提高客戶的穩定性,擴大優質資金的來源;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優質的產品、服務和高效的運營等,有效使用負債,增加商業銀行的利潤。

注釋

①外部金融科技是指金融科技企業使用的金融科技,主要是通過競爭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等方式對商業銀行產生影響。

②銀行金融科技指的是商業銀行使用的金融科技,有利于商業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

③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指出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基礎上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④農村商業銀行雖然數量較多,但其主要服務于農村經濟建設,客戶群體較小,擁有的貸款規模在商業銀行總貸款規模中占比較小,且數據缺失較多,因此,未將農村商業銀行納入研究樣本。

⑤此處統計的是截至2022 年3 月我國現有的商業銀行數量。而本文選取研究樣本的期間為2011—2020 年,期間存在機構新設和退出的情況,因此,后文商業銀行數量存在與此處不一致的現象。

⑥2011 年,金融科技發展步入第二個階段:互聯網金融階段;且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網民數量自2011 年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口基礎。

猜你喜歡
負債存款競爭
追回挪走的存款
負利率存款作用幾何
你的負債重嗎?
生命的存款
感謝競爭
徹底解決不當負債行為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競爭
徹底解決不當負債行為
加強公立醫院負債管理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