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2024-03-02 06:29邢孝兵戴曉穎
關鍵詞:高技術貿易中心

邢孝兵, 戴曉穎

(安徽財經大學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引 言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我國立足高科技自主研究的戰略需求,培養創新性技術人才,集中力量開展了許多具有創新性、先導性的科研活動,努力破解“卡脖子”技術等發展難題。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實現轉型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技術等高級生產要素更是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主要支撐力。技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新時代各國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驅動力,被認為是衡量一國實力的有效指標,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但目前我國仍面臨自主創新不足、關鍵技術有限等問題,解決技術創新難題迫在眉睫。

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和進出口貿易等國際貿易活動是影響各國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其中帶動本國技術進步的關鍵來自國際貿易中產生的技術溢出效應[1]。而當今更加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關系也會使得各國的技術創新活動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為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更高質量的發展,必須重視貿易網絡對技術創新的作用。目前已有許多國內外學者將社會網絡分析法引入對國際貿易網絡的分析中。由于各國在國際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根據貿易網絡聯系的緊密程度,可以將國際貿易網絡體系劃分為不同的層次[2]。世界整體貿易聯系雖然日趨緊密,但貿易網絡結構的不對稱性卻也表現得更加明顯,貿易網絡的主導權仍掌握在貿易大國手中,貿易小國經常與貿易大國進行貿易[3]。點度數較高的貿易大國往往能夠通過頻繁的貿易往來,接觸和吸收到更好的技術[4]。在貿易網絡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國家有獲取技術的優先權[5]。居于網絡中心位置的節點對網絡關系和知識技術流動的控制能力也更強,貿易網絡更是一個促進知識和技術等高級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的網絡[6]。因此,在當前國際貿易爭端不斷的環境下,貿易網絡地位對發展中國家提高技術創新水平,擺脫發達國家對技術要素流動的控制和封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目前已有不少以貿易網絡中心地位優勢的視角展開的研究,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一是對高技術行業創新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二是大多數研究注重全球整體層面,較少考慮區域異質性問題。為彌補現有文獻的缺陷,本文通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借助網絡市場勢力的視角來探究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并引入區域異質性分析,以期對高技術行業的技術創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二、文獻綜述

縱觀國內外文獻,探究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還是比較新穎的課題,少有文獻將貿易網絡和技術創新放入同一框架下進行研究。再者,即使是對兩者的關系進行研究,大部分也集中于研究技術創新對貿易網絡地位的影響,而少有分析一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對其技術創新的影響?,F有的相關文獻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貿易網絡地位的研究

世界貿易網絡被定義為由世界貿易關系組成的網絡,國家為網絡中的節點,兩國間的貿易聯系為網絡對接,進出口貿易為有方向的網絡對接。Smith和White較早使用社會網絡對國際貿易的格局和特征進行分析。首先,他們提出世界存在“核心-半邊緣-邊緣”的等級貿易體系,并且認為各國在貿易網絡中處于不同的階層,因此它們在國際分工中的配置也各不相同[2]。除部分地區外,貿易一體化尚未完成,各國在貿易伙伴選擇上存在顯著差異[7]。人們能夠明顯判別出一國是處于核心地位還是邊緣地位,且這種“核心-邊緣”的貿易網絡結構性質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定[8]。

除了分析世界貿易網絡的結構外,學者開始運用網絡分析法研究貿易網絡地位對不同產品類別的影響。比如,提高一國在農業貿易中的網絡地位,對其在全球農產品價值鏈的分工中具有可靠和顯著的激勵作用[9]。在對服務貿易的分析中,不僅各國的貿易往來日趨緊密,而且服務貿易網絡強度的提升也被證實能夠促進一國在全球價值鏈中位置的上升[10]。此外,學者還運用網絡分析法研究不同組織成員國貿易網絡地位所產生的影響。在金磚國家范圍內,仍然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貿易網絡中心度和網絡強度對貿易分工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不同之處在于,金磚國家的貿易網絡符合冪律分布,具有層次性[11]。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也能得到貿易網絡地位的提升對母國的技術進步有著正向的促進作用的相似結論[12]。

然而,各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是不斷變化的,貿易網絡的中心位置正在向亞洲經濟體靠近與轉移。美國的核心程度在下降,而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和金磚國家的貿易網絡核心度在增加。次貸危機后美國的衰退更加明顯,而金磚國家的增速幾乎是危機前的兩倍[13]。加入WTO以后的十年間,中國的點入度、中間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呈現出占據中心地位的增長趨勢,體現了中國在國際貿易網絡中地位和實力的提升,但貿易網絡核心度仍低于美國、德國等貿易大國,這反映出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有待進一步加強[14]。

2.關于技術創新影響因素的研究

技術創新可分為研發階段和企業增效階段,其中研發階段效率是制約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整體效率的主要因素[15]。在企業增效階段,不同方面的因素對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具有較高的異質性,其中創新資金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等投入因素對技術創新產生積極影響,而政策與市場等環境因素分別具有顯著和非顯著負向影響,外部創新因素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影響較強[16]。技術創新往往很難實現研發和增效兩個階段的平衡。企業管理層和企業員工的自主創新傾向連同企業整體的創新氛圍對技術創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自主創新研發階段,企業對資金和勞動力的投入力度也會直接影響技術創新,金融發展對提升技術創新績效尤為重要[17]。對外開放度、研發稅收、所有制結構對技術效率有關鍵影響,也應予以重點關注[18]。

3.關于貿易對技術創新影響作用的研究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技術創新是核心驅動力。國內外許多文獻已通過實證研究在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方面有了較為深入的見解。Coe和Helpman開創性地從實證的角度印證了在貿易方面的技術溢出可以大幅提高進口國全要素生產率(TFP),得出進口國的技術進步與貿易開放度呈正相關的結論[19]。在此基礎上,很多學者利用多個國家跨時期數據也支持了貿易有利于技術進步的觀點,其中不乏很多中國學者做出的貢獻,如金成國等基于PVAR模型,利用 2009-2019 年的省際面板數據,創新性地在高技術產業領域對中國的進口貿易與創新產出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雖然短期內存在吸收與消化外來技術的時滯效應,但從長遠來看,貿易通過技術溢出顯著促進國家整體的技術創新水平[20]。但也有許多學者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結論,認為貿易沒有顯著改善技術創新,甚至會起到抑制作用。產生兩種不同觀點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類別的產品(主要包括資本品、中間品與消費品)貿易受影響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很難得出較為統一的結論。如陳維濤等從企業角度出發支持了貿易自由化能夠促進企業創新的觀點,但同時發現放開中間品的進口貿易不利于公司創新,甚至可能降低生產率[21]。綜上所述,雖然國內外學者對貿易與技術創新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而且還應加強對不同產品類別貿易與技術創新關系的研究。

另外,在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貿易網絡地位與技術創新兩者的關系時,大多數文獻更多側重于討論技術創新對貿易網絡地位的影響。自主創新相比于技術引進,是一種更為優化的能夠實現一國貿易網絡地位突破的途徑,并且對主導貿易網絡的國家具有更大的激勵作用[22]。

4.文獻評述

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可以看出,大部分學者對于國際貿易網絡以及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究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對于一國在貿易網絡中地位的衡量指標雖然并沒有比較統一的標準,但仍然能從不同方面反映一國在國際貿易網絡中的地位演化趨勢。對于技術創新影響因素的研究也相對較多,但將兩者放入同一維度進行影響探究的文獻還較少。與梳理的文獻相比,本文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邊際貢獻:第一,基于網絡市場勢力的視角,考察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效應,豐富和拓展對貿易網絡影響效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第二,在研究數據上,相對于此前研究中大多使用的城市以及企業等微觀層面數據,本文使用最新可獲得的高度細化的“國家-產品”維度的宏觀貿易網絡數據,實證分析中包含2012-2021 年58個樣本國家的86 種高技術產品,觀測樣本較為廣泛和全面。第三,本文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法,選取2012-2021年109個樣本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數據來構建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不僅對世界貿易網絡特征進行整體分析,還進一步刻畫各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個體特征。第四,在研究內容上,本文實證檢驗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和內在機制,關注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有何影響,并探討貿易網絡地位是如何通過網絡市場勢力作用于技術創新的?;谑澜缳Q易格局的不斷變化和高質量發展對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迫切需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更好地將貿易網絡地位優勢轉化為技術創新優勢,對中國的貿易發展戰略提出有效建議,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

三、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及其特征刻畫

1.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構建

在貿易網絡中,各個國家是節點,各國之間的貿易聯系是節點之間的連接或者說是邊。貿易網絡的結構取決于各個節點(國家)之間連接的數量以及連接的強度,前者代表貿易關系是否存在,后者代表貿易規模的大小。用大小不同的節點代表不同貿易網絡地位的國家,節點越大代表該國在貿易網絡中的貿易流(邊)越多。這些大小不同的節點與邊構成的集合組成了貿易網絡,各個國家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取決于貿易網絡的結構以及該國與其他國家之間連接的數量和強度。在具有“核心-邊緣”結構的貿易網絡中,作為核心節點的國家不僅彼此之間都有貿易關系和較大的貿易規模,而且與邊緣國家之間也有貿易關系和較大的貿易規模,但邊緣國家卻幾乎只與核心國家有貿易聯系和較大的貿易規模,邊緣國家之間則沒有貿易聯系或者雖然有貿易聯系但是貿易規模很小。一個具有“核心-邊緣”結構的網絡見圖1所示,其中A、B、C、D是核心國家,E、F、G、H、I是邊緣國家。

圖1 “核心-邊緣”結構

為了更好地揭示錯綜復雜的貿易網絡,本文將選取的109個樣本國家抽象成節點,將國家間對于高技術產品貿易的流動抽象成邊,構建了無權貿易網絡,以便直觀地判斷各國之間是否存在貿易關系。隨后,為了觀測各國貿易關系的強弱,本文又構建了加權貿易網絡。借鑒Fagiolo等的處理方式,用向量U=[u1,u2,…un]表示出口國,用向量V=[v1,v2,…vn]表示進口國[8]。用鄰接矩陣A=[ai,j]n×n描述無權貿易網絡,表示兩國之間的貿易關系,當ui國和vj國之間存在貿易往來時,則ai,j=1,否則ai,j=0,其中ai,j=aj,i。用權重矩陣W=[wi,j]n×n來表示ui國和vj國之間的貿易量,其中wi,j=wj,i,當兩國報告的進出口額存在差異時,本文對各國間的貿易量wi,j進出口額進行取均值處理,即wi,j=(exporti,j+importi,j)/2。在此,選取2012-2021年109個樣本國家關于高技術產品的雙邊貿易進出口數據,構成一個由多個國家節點組成的典型的復雜貿易網絡,即加權有向網絡。本文參考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選取包括航空航天、計算機-辦公設備、電子通信、藥品、科學儀器、電子器械、化學品、非電子機械以及武器在內的共9類高技術產品,具體產品貿易代碼見表1所列。

表1 高技術產品種類及其識別號

2.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整體特征分析

網絡密度是社會網絡分析法中用作揭示各國貿易關系緊密程度的代表性指標。網絡密度越大,表示國家間的貿易關系越緊密。因此,本文利用UCINET軟件,對109個樣本國家2012-2021年間高技術產品無權貿易網絡密度進行計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2012-2021年109個樣本國家高技術貿易網絡密度

2012-2021年,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密度整體維持在0.662~0.842之間,且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2012年樣本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密度僅為0.662,為樣本時間段的最小值。這主要是因為貿易保護主義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有明顯的抬頭趨勢,遏制了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此后隨著經濟復蘇,各國貿易聯系又密切起來,各國高技術產品整體貿易網絡密度呈穩速上升的趨勢。2012-2014年網絡密度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2013年的網絡密度為0.712,2014年仍然維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密度達到0.763。2015年的密度與2014年的密度持平,2016年密度上升至0.780,但增速開始放緩,2017年后每年都呈穩步增長的趨勢,至2021年達到十年間的最大值0.842??傮w而言,樣本國家的貿易網絡整體結構基本維持不變,密度值持續上升,這不僅反映出2012-2021年間樣本國家整體貿易結構較為穩定,且表明樣本國家在高技術產品方面的貿易關系在逐漸加強。

本文利用Gephi軟件對樣本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當一國的貿易伙伴越多,計算出的網絡中心性指數也會越高,在可視圖中則表現為節點越大、顏色越深。從圖3a中可以看出,2012年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存在明顯的“核心-邊緣”結構,其中,中國、美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印度等在貿易網絡中占據核心位置,烏茲別克斯坦、科摩羅、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則位于邊緣位置。圖3b為2021年高技術貿易網絡圖,對比2012年可以看出,“核心-邊緣”結構更加強化,其中,中國、美國、日本、英國等在貿易網絡中占據核心位置,尼加拉瓜、摩爾多瓦、圭亞那、博茨瓦納等則處于邊緣位置。

圖3 2012年與2021年109個樣本國家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

3.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個體特征分析

(1) 測度一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特征的指標 為考察一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及其影響力,需衡量4個指標:一是該國的貿易伙伴數量,即與該節點直接相連的節點數量,用點度中心度(Degree)來表示。二是與其他節點的距離,用接近中心度(Closeness)來表示。在貿易網絡中,兩國之間的距離是用兩國之間含有節點數量最少的連接路徑表示的。如果兩國之間有直接貿易往來,那么兩國之間的距離最短。如果兩國之間沒有直接貿易往來,但可通過其他國家開展間接貿易,如圖1中的國家E和國家H,那么兩國之間距離取決于間接貿易往來包含的中間節點的數量。如果兩國之間既無直接貿易,也不能開展間接貿易,那么兩國之間的距離無限大。三是對貿易資源的控制程度,即該國出現在其他各國之間最短路徑中的次數,用中間中心度(Betweenness)來表示。四是與該節點位置接近的其他節點的數量與影響能力,用特征向量中心度(Eigenvector)來表示。指標結果均采用UCINET軟件計算整理所得。

(2) 測度結果分析 本文以2021年的點度中心度超過均值為排序標準對樣本各國高技術貿易網絡中心性進行測度,結果見表2所列。

表2 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心性排名分析(2021年)

首先,樣本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點度中心度均值為 89.615,其中中國的點度中心度為99.091,表明中國的貿易規模較大以及貿易強度較高,反映出中國在世界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處于重要地位。以中國、美國、德國、日本、法國以及加拿大為代表的33個國家名列前茅,說明這些國家在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處于核心階層。而布隆迪、斐濟、烏茲別克斯坦、科摩羅等的點度中心度均低于80,說明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連接度較低,位于貿易網絡中的孤立位置。

其次,樣本各國高技術產品網絡的接近中心度均值為48.034,共有67個國家在這條平均水平線以上,表明這些國家能夠通過比較短的路徑與許多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處于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空間的中心位置。從中間中心度來看,樣本各國關于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中間中心度均值為0.079,高于這一均值的共有62個國家,它們為無直接貿易往來的國家搭建橋梁,在促進其他國家進行間接貿易聯系的過程中,這些國家也自然而然地擁有對貿易往來資源的控制權。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的中間中心度高達0.124,在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對技術資源的控制程度較強。此外,圭亞那、布隆迪、斐濟、科摩羅等的中間中心度極低,甚至未達到0.020,在其他國家的間接貿易中只能掌握和控制極少的資源。

最后,從特征向量中心度來看,樣本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達到平均水平13.294的共有68個國家,表明在世界貿易網絡中與其他國家建立較強的間接貿易關系的已經占據多數。

4.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分析的經濟意義

綜上分析,貿易網絡分析描述了網絡中節點對技術資源獲取的影響程度,直接反映了節點影響網絡的能力[9],因此,當一個節點具有更高的中心性時,貿易網絡關系更廣泛,影響其他節點交往的能力也會更強。尤其是在高科技產品貿易網絡中,如果一國貿易網絡中心度較高,它就處于核心位置,擁有更廣泛的貿易關系和更多的貿易伙伴。此時,該國不僅能從貿易關系中獲取知識和技術資源,還可優先選擇與最具優勢的貿易伙伴加強貿易合作來提高技術水平。此外,其他國家也會對貿易中心度較高的國家產生依賴心理。當一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參與程度越高,其被依賴程度也會隨之越高,從國際貿易中獲益并提高技術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

一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主要體現為“規模效應”“競爭優勢效應”以及“交易成本降低效應”。

(1)規模效應 技術創新活動具有資源投入大和風險高兩大特點,這意味著實現技術進步需要持續且足夠的創新資源支持。一般來說,企業進行創新活動的內部資金主要來源于壟斷利潤,這就要求技術創新活動主體具有一定的市場勢力[23]。當一國的貿易網絡地位更高,就擁有更多的貿易伙伴和更大的貿易規模,這意味著具有更強的市場勢力。在關于高技術產品的貿易中,市場勢力較強的國家更容易用它與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來替代它與市場勢力較弱國家之間的貿易,進而其他國家會加強對貿易網絡地位較高國家的依賴。

因此,一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越高,說明該國市場勢力越強,在貿易中所占的規模越大,進而增加資本積累,加速創新效率的提升。

(2) 競爭優勢效應 國際貿易網絡不僅是各國進行跨國貿易活動的網絡,更是一個促進知識和技術等要素跨國流動的網絡[6]。在兩國的貿易中,市場勢力的差異使得貿易雙方產生不平等交換,市場勢力弱的一方會有價值的流出,而市場勢力強的一方會有價值的流入。網絡地位越高的國家在高技術產品貿易中具備較大的優勢,其他國家需要通過該國進行信息和技術的交流,從而使得該國具有影響信息和技術在整個網絡傳播的能力。同時,這也意味著該國在整個貿易網絡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選擇權,進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主導創新成員的選擇、創新任務的分配和技術知識的轉移,這些都會影響創新產品的種類和品質。

因此,一國可以通過提升貿易網絡地位來獲取競爭優勢,在創新分工中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分工模式,從而通過提升創新成果轉化效率促進技術創新。

(3)交易成本降低效應 各國企業之間的高技術產品創新分工和生產分工也存在高額的交易成本,較高的貿易網絡地位意味著該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信息和技術交流的時間更短、交易成本更低。尤其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勢力較大國家的企業對信息和技術的控制力使得核心企業能夠節約更多的信息搜集成本,并且不受其他國家的影響。在高技術產品的生產高度依賴于信息和技術的情況下,高技術產品交易成本的降低意味著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效率的提高,即創新效率的提升。

因此,一國的貿易網絡地位越高,越能通過降低高技術產品交易成本活躍技術市場,激發創新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如圖4所示。

圖4 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機制

由此,本文提出假說1:

H1:一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能夠通過提升創新效率,進一步顯著提高技術創新水平。

此外,對技術水平要求相對較高的產品及其零部件的生產和貿易主要集中在少數技術水平較高的國家。同時,各國貿易商品結構的差異又會通過創新資源積累等途徑加劇全球技術創新活動的空間差異[24]。在吸收知識和技術方面,高收入水平和中高收入水平國家相較于低等收入國家往往具有更多優勢,因此貿易中心度的提高對高收入水平和中高收入水平國家的技術進步作用更為明顯[12]。

由此,本文提出假說2:

H2:一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的提升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具有較為明顯的異質性。

五、實證方法與數據

1.模型的構建

為檢驗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心位置對一國技術進步的影響,本文建立以下跨國面板數據模型:

(1)

(2)

(3)

(4)

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的提升能夠使一國形成市場勢力,并通過大規模占據高技術產品貿易市場獲取競爭優勢、降低交易成本來提高創新效率,從而實現技術創新?;诖?本文借鑒溫忠麟等提出的逐步回歸法[25],進一步構建了以下模型:

(5)

(6)

其中:i表示國家;t表示年份;ln patentit為專利申請量,用于度量技術創新能力;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心性由加權貿易網絡中的點度中心度(degreeit)、 接近中心度(closenessit)、中間中心度(betweenessit)以及特征向量中心度(eigenvectorit)表示,分別用于衡量直接貿易和間接貿易的中心地位;創新效率(tfpchit)為中介變量,表示的是國家i在t時期的創新效率,由DEA方法測算出的Malmquist指數表示;xit為一系列影響國家技術進步的控制變量,包括金融發展水平(financeit)、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ln fdiit)、產業結構(industryit)、城鎮化水平(urbanit)和貿易開放度(openit);εit為隨機干擾項。

2.變量說明

(1) 被解釋變量 考慮到創新產出對一國技術創新水平的體現更為直觀,本文采用一國專利申請數量作為被解釋變量技術創新的度量指標。其中,專利申請量(ln patentit)采用世界各國居民專利申請數量(patentit+1)的對數形式。

(2) 解釋變量 一國在貿易網絡中的中心性由加權貿易網絡中的點度中心度(degreeit)、接近中心度(closenessit)、中間中心度(betweenessit)以及特征向量中心度(eigenvectorit)來衡量,其中加權權重為貿易金額。選取的4個指標均可反映各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區別在于它們的衡量側重點不同。其中,點度中心度主要反映與該國進行直接貿易往來的國家數量,刻畫一國與其他國家的直接貿易往來情況,后3種中心度指標則負責描繪間接貿易往來情況,接近中心度反映了該國與其他貿易國的最短距離中所包含的中間國家的數量,中間中心度則更側重于該國出現在其他各國之間最短路徑中的頻率,特征向量中心度則是以與該國位置接近的其他國家的影響能力來衡量該國的網絡地位。本文綜合選取4個指標來衡量貿易網絡地位,更為全面和準確。本文的點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間中心度以及特征向量中心度均采用UCINET軟件計算得來。

(3)中介變量 創新效率(tfpchit)表示的是國家i在t時期的創新效率,對各國創新效率的核算借鑒王謝勇等的效率評價方法[26],選取經典DEA模型中的BCC模型。此外,本文引入Malmquist指數法測算效率變化值,選取知識產權使用費作為投入指標;同時,為避免內生性問題的出現,拋棄以往多數學者選取居民專利作為創新產出指標的做法,選取以現價美元計算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以及科技期刊文章作為產出指標,計算得到Malmquist指數,即綜合效率指數,來衡量一國的創新效率。

(4)控制變量 金融發展水平(financeit)用金融部門提供的國內貸款總額占GDP比重衡量。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ln fdiit)選取流量作為衡量指標,單位為美元,為減小異方差問題,對數據進行取自然對數處理。其中,由于流量值存在負值的情況,因此本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數據為負值的全部取值為0,再用全部數值加1(fdiit+1)后的對數形式衡量。產業結構(industryit)用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衡量。城鎮化水平(urbanit)用城鎮化率,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衡量。貿易開放度(openit)用貿易額占GDP的比重衡量。

3.數據來源及描述性統計

基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最終選取58個樣本國家2012-2021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衡量網絡中心性指標的原始數據來源于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其余變量數據均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庫(WDI),所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3所列。

表3 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

六、實證結果與分析

1.基準回歸結果分析

本文分別以點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間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作為解釋變量,考察2012-2021年內58個樣本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進步的影響,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對方程進行回歸,基準回歸結果見表4所列。

表4 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進步影響的基準回歸結果

在控制一系列影響國家技術進步的變量之后,表4列(1)~(4)顯示貿易網絡地位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明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的提升顯著促進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說,點度中心度每增加1%,導致母國的技術創新水平提升0.062%;接近中心度每增加1%,導致母國的技術創新水平提升0.305%;中間中心度每增加1%,導致母國的技術創新水平提升2.383%;特征向量中心度每增加1%,導致母國的技術進步提升0.469%。點度中心度衡量的是樣本內一國與其他國家直接貿易對母國技術創新的影響,而后三者衡量的則是一國與其他國家間接貿易對母國技術創新的影響。

就控制變量而言,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在為各國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也自然地在資本跨國流動中為母國帶來先進知識和技術,有利于母國進行技術創新。產業結構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明產業的協調發展能夠促進母國的技術進步。城鎮化水平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明配套公共服務及設施的完善也對母國的技術進步有著促進作用。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的回歸系數為負,但不顯著,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對母國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沒有明顯影響。貿易開放度的回歸系數為正,但不顯著,表明貿易開放度對母國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沒有明顯影響。

2.異質性回歸結果分析

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進一步將國家劃分為高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以及低收入國家,分別檢驗貿易網絡地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具體回歸結果見表5、表6、表7所列。

表5 貿易網絡地位對高收入國家技術創新的回歸結果

表6 貿易網絡地位對中高收入國家技術創新的回歸結果

表7 貿易網絡地位對低收入國家技術創新的回歸結果

可以發現,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的4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心度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而低收入國家的貿易網絡中心度的回歸系數為負,但不顯著,說明貿易網絡中心度主要促進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的技術創新,假說2得以驗證。原因可能在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的網絡中心度一般較高,意味著這些國家的貿易規模更大、貿易強度更高,控制的技術資源也會更多。此外,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對技術資源的利用能力以及對技術知識的消化能力更強,此時網絡中心度的提高能較大程度地促進母國技術進步。

從控制變量來看,對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來說,金融發展水平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金融發展是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技術創新水平提升的主要推動力;中高收入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對中高收入國家的技術創新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對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技術進步無顯著影響。高收入國家的產業結構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產業結構的優化能夠顯著促進高收入國家的技術創新。但對于中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來說,產業結構的回歸系數為正,但不顯著。中高收入國家城鎮化水平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明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高收入國家的技術進步,但對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技術進步無顯著影響。貿易開放度對中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回歸系數為正,但不顯著,對高收入國家的回歸系數為負,但也不顯著。

3.內生性檢驗

本文首先采用解釋變量的滯后一期作為新的解釋變量來進行回歸,回歸結果見表8所列??梢钥闯?表8列(1)~(4)中,4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心度滯后一期系數通過了 1% 的顯著性水平檢驗且系數符號符合預期,這與基準回歸模型的結果相一致,表明本文實證結果相對可靠。

表8 滯后一期內生性檢驗結果

同時,本文為克服模型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采用動態面板系統GMM方法對模型進行回歸,基準回歸結果見表9所列??梢园l現,在GMM模型中,表9列(1)~(4)的回歸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水平檢驗且系數符號符合預期,這與基準回歸模型的結果相一致,進一步表明了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的提升有利于一國進行技術創新。

表9 GMM內生性檢驗結果

4.機制檢驗

機制檢驗結果見表10所列。表10列(2)中解釋變量點度中心度對中介變量創新效率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10列(3)中中介變量創新效率對被解釋變量專利申請量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創新效率的中介效應存在,且為部分中介效應,因此假說2得以驗證。

表10 機制檢驗回歸結果

七、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研究了世界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總體布局和特征,并得出以下結論:總體而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2012-2021年,世界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整體密度呈上升趨勢,貿易網絡的連接性趨勢由松散變緊密。隨著世界高技術產品貿易關系的逐步深化,世界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核心-邊緣”結構發生了比較顯著的變化。其中,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仍是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核心,世界貿易網絡中有6成以上國家與其他國家有著密切的間接貿易關系。同時,高技術產品貿易結構存在結構性差異,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仍以少數發達國家為中心,大多數仍處于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邊緣。雖然中國處于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前沿,但其核心資源和貿易網絡的競爭力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關于高技術產品的貿易對其他核心國家的依賴性是顯而易見的,貿易往來往往受限制。

此外,本文利用2012-2021年58個樣本國家的雙邊高技術產品貿易數據,實證研究了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對母國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貿易網絡中心性對母國技術創新水平的提升有顯著影響。其中,相較于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對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更強。此外,異質性估計結果還發現,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貿易網絡地位的提高對母國的技術進步作用更為明顯。

基于上述研究,一國貿易網絡的地位對其技術創新具有重要影響。相關政策建議如下:首先,加強與他國的高技術產品的貿易強度,進一步降低關稅,節約貿易成本,為國與國貿易創造有利條件,適度提高貿易自由度,改善世界貿易網絡的整體結構。其次,嚴格把控高技術產品的生產質量,提高高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水平,多開展與他國高技術產品的貿易往來活動,提高本國在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的地位,以減少對特定國家的貿易依賴。前文的中心性分析結果顯示,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處于高技術貿易網絡的核心。因此建議在世界貿易網絡中處于邊緣位置的國家積極與上述高度中心國家建立貿易合作關系。最后,各國應倡導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推動貿易合作往更深層次發展。各國應鼓勵相互增加貿易份額,通過貿易網絡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術,從而促進本國的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對于非中心國家,應采取更積極主動的貿易開放戰略,不僅要與更多國家建立貿易關系,更要重視與他國貿易份額的增加,特別是具有更高貿易網絡地位的國家。這不僅將直接受益于貿易伙伴的技術溢出效應,也將增加間接貿易的商業紅利。對中國來說,需充分利用當前有利的地緣政治環境,繼續推進對外開放,加強與他國的貿易合作,提高高技術產品的貿易份額,促進中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地位的提高。此外,中國還應調控貿易伙伴區域分布的多樣化和分散性,減少對一些國家的貿易依賴,增強高技術產品的風險承受能力,切實提高技術創新水平。

猜你喜歡
高技術貿易中心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2021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貿易統計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歐陽明高技術控的產業情懷
北上廣操心“副中心”
貿易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