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集書會里的曲藝盛宴

2024-03-03 11:50張代生
走向世界 2024年6期
關鍵詞:書會曲藝藝人

張代生

兩樹之間拉塊布,扎個簡易臺子,鼓聲陣陣,弦聲淙淙。年過花甲的藝壇前輩,風華正茂的后起之秀,你方唱罷我登場。西河大鼓、山東落子、三弦、快板……眾多曲種輪番亮相。觀眾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每年正月十二,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民間藝人匯集在濱州市惠民縣胡集鎮,參加一年一度的胡集書會,一幕幕精彩的曲藝大戲就此上演。

胡集書會始于宋元,興于明清,迄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兩大民間傳統書會之一,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的胡集書會,分為前節、正節、偏節。年初一到正月十一,是胡集書會的前節。以前,交通不便,很多藝人要靠腳力走到胡集,“吃完年初一的餃子,帶著衣服、書鼓、器具就要動身了?!崩纤嚾嘶貞浀?。

藝人們邊趕路邊給沿途村民說書,順便掙點盤纏。正月十一晚上,各路藝人齊聚胡集。正月十二到十六,是胡集書會的正節。正月十二還是胡集大集開集的日子,一大早,所有的說書藝人會集合在一個特定的地方,擺好場子,開始說書。正月十七到二十一是胡集書會的偏節。這段時間,藝人們被各村請去,繼續演出,直到正月二十一。

竹板聲、琴弦聲、說唱聲,南腔北調,說古論今。每年,過完年到胡集書會聽書,是方圓幾十里群眾的一件樂事。書會上,山東快書、京韻大鼓、陜西快書、山東琴書、單弦、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幾十個曲藝曲種同時上演。

臺上擊鼓弄弦,彈拉說唱,臺下擊掌叫好,鼓勁加油。一個胡集書會能讓喜愛曲藝的群眾過足戲癮,有“一日能看千臺戲,三天讀遍萬卷書”的說法。

“嫁到胡集,不圖宅子不圖地,就圖胡集能看戲?!闭f起胡集書會,村民路克娥說。歷史上,胡集是魯北地區的交通重鎮和經貿重鎮,有著濃厚的曲藝表演習俗與氛圍。在當地,村民對胡集書會的喜愛深入到了骨子里。有的老人堅持每年來書會聽書,即使腿腳不好了,也要讓孩子用輪椅推著來。

聽大書,賞小曲,每年春節過后,勞作了一年的村民,為能美美地享受這送到家門口的文化大餐而自豪?!霸敢飧蛇@個事兒,每年一次,和久違的朋友見見面,像閨女走娘家一樣?!睙o棣縣東蘆馬村的朱延安說。

藝人們也非常愿意到胡集書會演出。過去沒有汽車,有的藝人騎著自行車,后架上綁著被褥就來了。演出時,兩人一檔,一個彈大三弦,一個擊鼓演唱,演唱者把矮腳鼓架往自行車后面的被褥上一放,鼓鍵子嘣嘣一敲,扯開嗓門就唱起來。

為了給藝人們提供更好的演出場所,1985年,當地政府修建了可容納800多人的曲藝廳。當年,著名表演藝術家劉蘭芳第二次到胡集演出,當時房頂上坐滿了人,院子里也全是人,甚至把院墻都擠倒了。很多人被踩掉了鞋,演出結束后,足足撿了三大筐的鞋。

全國許多曲藝表演藝術家都曾到過胡集書會,如山東快書藝術大師、高派山東快書創始人高元鈞,楊派山東快書創始人楊立德,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唐杰忠等。

“胡集這片土地,養育了說書藝人,說書藝人也滋潤了胡集這方土地。因為有眾多喜愛聽說書的,藝人們才敢來,才愿意來;也因為藝人們常來,使得胡集這片土地的民俗文化變得更加豐富,人們也更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焙傇幕菊鹃L胡同利說。

走進新時代,胡集書會也煥發了青春。在當地有關部門的積極策劃下,胡集書會不斷展現出新氣象,如今雖沒有了正節、偏節的說法,但書會開始之前的一些內容還都保留著。

2019年的胡集書會吸引了300余名藝人前來,集中展示了32個曲藝曲種,15萬人次現場觀會。書會上,籍薇、種玉杰、紀鳴亮、陰軍等曲藝名家紛紛登臺表演,觀眾大呼過癮。其中,內蒙古、江西等地藝人帶來的烏力格爾、信河道情等地方特色曲種首次亮相,優美動人的唱腔、細膩入微的表演,帶著草原特色及濃郁贛州的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主會場外,在不遠處的街道兩旁,工作人員借助行道樹搭起了臺子。30多個臺子沿街擺開,一時間,絲弦悠揚,鼓聲鏗鏘,各個臺前觀者如潮,熱鬧非凡。

說不盡的勸人方,唱不完的報母恩。書會上,除了傳統曲目,藝人們也與時俱進,自編自演了一些歌頌新人新事新風尚的節目。正所謂,鼓聲陣陣頌盛世,弦聲淙淙惹人醉。2021年、2022年,胡集書會連續兩屆在線上舉辦,同樣受到熱捧。2022年的“云端”展演,因為報名異常踴躍,優秀節目眾多,舉辦方臨時將原計劃的3場展播增加到4場。

內蒙古準格爾旗的烏蘭牧騎演員賈文強曾經多次到胡集書會參演。他的作品對口呱嘴《百年華誕慶繁榮》借助傳統曲藝,將愛國之情和紅色精神相結合,深受群眾歡迎。賈文強說:“胡集書會是跟老百姓近距離接觸的演出,非常接地氣。作為烏蘭牧騎的演員、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我愿意把好的藝術獻給最接地氣的觀眾?!?/p>

2023年,闊別三年的線下胡集書會強勢回歸,以“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為主題,首次實現線上線下“雙演”合璧,800多年老湯熬成的文化大餐令人回味無窮。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千百年來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沿襲傳承,正因如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長盛不衰。作為中國北方純粹的民間自發形成的演藝活動,胡集書會也是研究中國民間曲藝發展的一個窗口。

為保護、弘揚、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政府從2000年開始為藝人發放路費補助,2007年起進一步改為政府付費買單,請藝人們進村演出,此舉受到藝人和村民的普遍歡迎。自2014年開始,胡集書會每年正月十一舉辦擂臺賽以及新人專場,鼓勵吸引更多曲藝新人前來說書獻藝。2017年,胡集書會文化展廳建成使用。

胡集當地竹板兒三弦老藝人白曰華感嘆道:“說了幾十年書,有感情了。就是不吃飯,也得說書。盼著能多培養一些喜歡說書的年輕人?!边|寧許氏西河大鼓創始人許同貴幾乎每年都來胡集書會參加演出。他說:“中國曲藝要變革,要創新,繼承是基礎,創新才是出路?!?/p>

近年來,在舉辦書會的同時,當地還同時舉辦非遺展、民俗展、攝影展、元宵節燈展、曲藝論壇等。

編輯/魏偉

Starting in Song and Yuan, thriving in Ming and Qing, the Huji Quyi Gathering, with a history of over 800 years, is one of China’s two traditional folk Quyi gatherings, known as the“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Folk Art”. In 2008, it was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12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every year, folk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gather in Huji Town, Huimin County, Binzhou to attend the annual Huji Quyi Gathering, where a series of Quyi plays will be performed.

I n h i s t o r y , H u j i w a s a m a j o r town in traffic, economy and trade in northern Shandong, and had a Quyi performance custom and a strong Quyi atmosphere. In the town, villagers showed a great fondness for the Huji Quyi Gathering. Some old people have watched these artists perform at the gathering every year. Even though they had difficulty in walking, they ask their children to put them in a wheelchair, and then take them to the gathering.

To provide a better performance venue for artists, in 1985, the local government built a Quyi hall that could accommodate over 800 persons. When Liu Lanfang, a famous performing artist, gave a perfor- mance in Huji for the third time, both the roof and the yard were full of people, and even the wall collapsed under pressure. Many people lost their shoes. After the performance, three baskets of sho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new era, the Huji Quyi Gathering has regained youth as well. Under the active planning of local authorities, the gathering continues to take on a new look. In recent years, during the gather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hibitions, folk custom exhibitions, photography exhibitions, and lantern exhibitions might be held simultaneously.

猜你喜歡
書會曲藝藝人
發掘消失的明代曲藝——《金瓶梅詞話》所載明代曲藝探賾
曲藝名城張家港 曲苑魅力揚四方
一本書
南宋永嘉“九山書會”研究
老藝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藝人
簡論元代“書會才人”
淺談曲藝的創作與表演
基于Flash技術的曲藝動畫設計與實現
淺談宋代瓦子勾欄的興盛及對書會形成與發展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