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認知講解教學模式探索
——以山東理工大學思政課堂“鄉情講解”活動為例

2024-03-03 11:58關利平
吉林教育(黨建與思政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理論內容教學模式

關利平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49)

如何有效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理論聯系實踐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對于以教師講授為主且學生人數較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課堂,做到這一點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1]。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以舉行課堂五分鐘鄉情講解活動為例,探索通過學生講解自己的實踐認知活動,來激發更多的學生自主學習實踐,進而培養理論聯系實踐的思維習慣。這對豐富高等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拓展高等教育的教學理論很有意義。

一、實踐認知講解的內涵、來源和特征

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課堂講課和學生課堂回答問題不同,實踐認知講解體現了學生參與講解活動的自愿性和講解內容的自主性。準確把握實踐認知講解,需要了解其內涵、來源和特征。

(一)實踐認知講解的內涵

實踐認知講解是基于以學生為本和自主學習的理念,由學生依據個人興趣和個人條件,自主獲取對所學理論在實踐應用方面的認知,并講解給其他學生,實現理論聯系實踐及激發個人和群體學習興趣的目的,從而鞏固和深化理論教學效果。從目標上來看,實踐認知講解活動旨在促進學生的發展;從主體上,實踐認知講解強調以學生為主,師生共同參與;從內容上,實踐認知講解必須與課堂教學密切聯系;從過程上,實踐認知講解貫穿于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整個過程;從結果上,實踐認知講解活動評價計入學生個人課程考核成績。

(二)實踐認知講解的來源

實踐認知講解有兩個來源:一是來源于思政課教學實踐;二是來源于教學理念對理論教學的拓展。

1.教學實踐來源。以山東理工大學思政課堂“鄉情講解”活動為例。2015 年,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團隊在講授“建設美麗中國”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專題時,開始嘗試在課上舉行學生鄉情講解活動。早期采用的是依據學生點名冊抽查的形式,要求抽到名字的學生隨堂對自己家鄉變化的感受和思考進行發言。這種形式激發了發言學生對自己家鄉變化的自豪感,也引起了其他學生對發言學生家鄉的好奇心。隨著活動的開展,主動要求發言的學生逐漸增多,活動的形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首先,改變的是發言學生選擇的形式。發言學生的人選由抽查的形式變成自愿申請為主、學生推薦和教師抽查為輔。其次,擴展了學生發言的內容。學生發言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自己家鄉的變化,增加了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名勝古跡保護情況、對當地風土人情的看法等。再次,豐富了發言的形式。學生在發言中增加了表演的成分,出現了圖片、視頻和實物展示的材料,也有群體表演和互動環節等形式。最后,限制了發言的時間。學生發言的時間由早期的不定時改為限制時長五分鐘。特別是在疫情居家上網課期間,學生自發用融媒體等形式展示實踐認知內容,使這個活動參與的學生積極性更高,內容更加吸引人,展示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方面更豐富,提升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F在這種教學活動在課前準備、課上實施和課后評價等方面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流程和內容范圍。

2.教學理論來源。首先,實踐認知講解基于以學生為本和學生自主學習兩個重要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強調教育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主動、有個性地可持續發展[2]。在以學生為本上,這種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以追求學生發展為活動的目的,立足于學生自身的想法和條件,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活動需要,強調學生在活動上的主動權;教師在活動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對結果的評價也是以學生的評價為主。自主學習的特征是能動性、有效性和相對獨立性,自主學習需要自我意識、內在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意志控制等內部條件[3]。在學生自主學習上,這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實踐體驗的興趣,保護學生探索理論應用的好奇心,沒有活動壓力,沒有批評和指責,自愿組織和參與活動、自主決定講解的內容和形式,群體內互相鼓勵和支持,營造群體愉快和積極的情緒氛圍,調動學生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其次,實踐認知講解拓展了情境認知理論和翻轉課堂理論。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并與他人、環境等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個體形成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社會水平的過程[4]。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離不開環境的情景性,主張把知識與使用知識的具體情境聯系起來。實踐認知講解引導學生,在生活觀察中主動將理論知識和理論應用的具體情境相聯系,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觀察和思考,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情境認知理論認為認知總是在具體的情境中影響著實踐活動,并且具有普遍性和意向性。實踐認知講解在不同課程的教學中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上又有十分明顯的效果。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實踐認知講解找到了一條在具體教學中落實情境認知理論的有效路徑,豐富了情境認知理論的實踐內容。

翻轉課堂理論來自對傳統教學形式的反思。傳統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正常傳統授課,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的,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練習或者實踐來完成。翻轉課堂顛覆了這種形式,知識傳授在課前通過信息技術等手段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上通過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完成[5]。實踐認知講解與翻轉課堂的聯系是課前由學生自己準備材料,課上以學生講解為主、教師指導為輔。但是二者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在目標上二者雖有很大相似性,但實踐認知講解更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理論學習仍然是教師講授完成的;在主體角色上,實踐認知講解占用課堂時間少,整個課堂上大多數時間以教師講授為主,師生角色沒有轉變;在教學活動內容上,實踐認知講解不僅強調理論學習,更強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的體驗和認知,促進教師授課效果提升;在時間安排上,翻轉課堂主要是課上時間完成的,實踐認知講解由學生自主決定利用課下時間還是課上時間,教室內外都可以完成。實踐認知講解在教學目標、內容、過程、手段、條件等多方面實現了對翻轉課堂的拓展。

(三)實踐認知講解的特征

實踐認知講解起源于數字經濟和融媒體發端的信息時代,被稱為互聯網原住民的新生代開始就讀大學的時期?;顒拥闹黧w特點和大環境決定了與以往常見的教學模式進行比較,實踐認知講解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在教學目的上,實踐認知講解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不同于其他教學模式單純以學生獲取知識為目的。其次,在教學主體上,實踐認知講解給予學生很大的自主權,教師在活動中幾乎是放任自由的,只給予必要的引導。不同于其他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者或者指導者。再次,在教學內容上,學生講解的材料完全由自己準備,自己決定展示的形式,有很大的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藝。不同于其他教學模式以課本知識為主,教師為內容設定范圍。在教學的條件和環境上,實踐認知講解給學生很大的自由選擇空間,在時間上可以選擇課上,也可以選擇課下。在地點上,可以選擇教室,也可以選擇在宿舍或者校外等活動方便的地方??梢栽诨ヂ摼W等平臺上,也可以面對面交流。不同于其他教學模式對學習時間和地點有嚴格的要求。

二、實踐認知講解提升教學效果的機理

學生在學習新理論時總會有些困難。一方面,來自建立新理論與原有知識體系聯系的困難,另一方面,來自理解和掌握新理論帶來的心理緊張和疲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解決這兩個問題以教師講解為主要手段。教師在上課開始的幾分鐘通過復習上次課講的理論知識,或者導入本次理論課的應用案例,來幫助學生建立新理論與已有知識的聯系。這個過程是很抽象的理論知識關系構建。教師通過講解新理論應用的特例來降低學習難度。這又容易造成學生對新理論的片面理解。這種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對新理論產生形象的認知。學生處于被動位置,不利于激發他們對新理論產生樂趣和好奇心。實踐認知講解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兩方面的困難,其作用機理如圖1 所示。

圖1 實踐認知講解教學模式的機理

學生準備和參加實踐認知講解活動,一定會主動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并與新理論的實踐應用建立聯系。這個過程學生自愿參加,自主決定自己的行為,學生自己量力而行,所以不會感到太困難。依據學生自己的條件去獲取新理論的實踐認知,對學生沒有太大的麻煩。沒有像作業和考試那樣限定時間和有具體的內容要求,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小。對新理論實踐應用認知的興奮和對新理論一知半解帶來的好奇心能激發起學生對新理論的學習興趣。

學生參加新理論的實踐認知講解活動,再聯系自己已有的相關知識體系,就形成了學生學習新理論的認知環境,具備了理解和掌握新知識的有利條件。學生在這種條件下接受教師講授的新理論,就容易掌握新理論。

實踐認知講解教學模式的可行性是因為它充分調動了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的。在實踐認知講解活動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在學習興趣上,實踐認知講解的講解內容大都脫離了課本,往往需要到校外獲取材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換了一種自己更感興趣的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方式。學生選取的主題和材料都是他們自己感興趣的,聽他們講解的同學和他們經歷差不多,所以講解的題目和材料也是大家都感興趣的?;顒託夥蛰p松活潑,群體參與感和互動性強,不同于傳統的課堂學習,學生能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樂趣。第二,在自主安排上,學生在個人自愿的基礎上參加活動,講解人也是由學生自愿報名或自主組隊,再由學生推薦選定。學生講解的內容和展現的形式由講解人自己決定。學生講解的時間和地點也由學生自己選擇決定。第三,在自我能力上,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講解的內容和形式。組隊參加的學生根據個人能力不同,合作展示講解內容。由講解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展示使用圖片、視頻、曲藝或者歌舞。這樣展示的學生不會感到有太大難度,其他學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第四,在有利條件上,學生獲取新理論的實踐應用資料主要依靠自己身邊的資源。多數選材是自己的親身經歷,還有一些來自父母或者親朋好友提供的材料。依據自己有利的條件選擇反映新理論應用的某個側面,所以獲取材料上一般沒有太大困擾。第五,在滿足需求方面,實踐認知講解充分滿足了融媒體時代年輕人展示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講解獲得同學們和老師的認可,可以擴大學生的社會交往和贏得更多尊重。實踐認知講解完全具有活躍課堂氣氛、休閑娛樂和促進交流溝通的功能。多數學生參加實踐認知講解活動,除了獲取知識,還可以實現其他想法??傊?,實踐認知講解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模式。

三、實踐認知講解教學模式的設計

落實實踐認知教學活動從時間維度可以分為活動前準備、活動中實施過程和活動后評價總結三個階段(見表1)。每個階段學生和教師都有不同的小目標及行為要點、行為原則。整個活動目標是實現學生具有新理論實踐認知的情境。學生課上實踐認知講解的時間;杜絕學生展示過程中存在人身安全事故隱患;審查可以防止學生講解內容出現錯誤的政治觀點;消除活動中出現負面輿情的隱患;在重要的地方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

表1 實踐認知講解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的目標是講解者完成個人實踐認知講解的展示,其余參加的學生獲得理論實踐應用的認知。

(一)活動前

教師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實踐認知講解的準備活動。教師的具體行為有:學情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重點引導;提供課程進度安排計劃,讓學生參照課程進度準備實踐講解內容;提出實踐講解的流程和制度,并與學生討論活動細節和制度調整;提供往年學生的優秀實踐認知講解資料,以此啟發學生準備實踐認知講解內容。

學生的目標是完成個人實踐認知講解的內容準備并爭取到講解機會。學生的具體行為有:查閱課程計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實踐認知講解主題;查閱課程理論實踐應用講解資料,啟發自己準備講解內容的思路;依據自身有利的社會條件,搜集個人課程理論實踐應用講解資料;根據自己的資料,設計自己的實踐認知講解內容和形式,決定自己是否組團隊參加活動;向同學們提出自己的申請講解內容和申請講解時間;根據班級申請情況,向同學推薦課堂講解人;沒有申請成功的同學,組織課下講解、融媒體視頻講解或者資料展示等。

(二)活動中

教師的目標是確保實踐認知講解活動不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錯誤。教師的具體行為有:提供學生的具體行為有:集體推薦主持人和講解人;主持人主持和控制活動進程;講解人展示自己的理論實踐認知;提問和解答的互動環節;沒有競選上課堂講解的學生課下選擇時間、地點和方式講解展示。

(三)活動后

教師的目標是記錄講解人課程平時成績和總結講解資料。教師的具體行為有:根據學生們的評價,記錄講解人因為這次講解獲得的課程平時成績;整理學生的講解資料并放入網絡學習平臺的課程資料庫,以便于學生后期的討論和下個年級的學生查閱;記錄這次活動的反思,總結規律,評判是否有必要優化活動制度。

學生的目標是完成對講解人的評價打分,將個人實踐認知應用到新理論學習中。學生的具體行為有:學生利用網絡平臺給講解人的講解評分;講解人整理展示資料并上傳到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學生結合新理論的學習,可以進一步討論相關問題。

整個活動過程應該堅持的原則有:活動以學生為主,學生自主自愿參加,提倡互動、互助、交流,沒有批評,可以提建議。教師以引導學生為主,不要過多干預活動,但要預防活動出現大的錯誤。這里最大的錯誤是指出現學生安全事故、政治觀點錯誤和惡劣的社會影響。

四、實踐認知講解教學模式的實踐及反思

山東理工大學思政課教學團隊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了五分鐘鄉情介紹的課堂講解活動?;顒拥囊话氵^程如下:首先采用計入平時成績的教學網絡平臺作業的形式,鼓勵學生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家鄉發展情況、風土人情、先進事例等與課本理論相關的社會調查,并把調查結果做成PPt 提交到網絡平臺;然后由學生集體討論并推薦內容優秀的小組,在課堂上用五分鐘時間講解調查內容;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們的評價計入講解人和團隊的平時成績。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確定課堂實踐認知講解的時間和引導學生講解的內容,使活動與教學的進度相適應。教師根據教學進度,一般提前一周與學生溝通講解的時間,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打磨材料和展示訓練。沒有獲得課堂展示機會的調查成果,由教師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閱讀并評價這些成果。教師引導學生如何突出材料和理論的聯系點,區分并去除不利于傳遞實踐認知的內容。指導學生展示時應該控制的內容要點和規避的風險。教師還要關注活動過程,防止出現重大問題。教師通過影響活動時間和重要內容,讓活動圍繞新理論的學習開展。

實踐認知講解活動對學生的要求體現在講解的內容范圍和個人活動的參與度上。因為活動的目的是為學習新理論服務,所以要求學生必須結合課本上的理論,聯系當前的政策來講解自己家鄉的變化。學生一般會選擇自己感興趣又能打動同學的內容講解。常見的講解內容有鄉親的當前生活、家鄉的美景或特產、非物質遺產的技藝、地方歌舞戲劇等。由于資料來源真實可靠,講解內容準備得充分,能夠激起學生對相關新理論學習的興趣。因為活動是計入平時成績的,所以要求學生必須參與一定的活動才能拿到較好的成績。成績依據學生對于講解質量的評價、個人對講解內容的貢獻、個人參與對講解評價的次數等。通過參加活動,學生鍛煉了發現現實問題并探索理論依據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新理論的學習。

“概論課”采取了課堂五分鐘鄉情講解的活動后,課堂授課時學生的抬頭率、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討論問題的活躍程度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從最終學生的考核成績上也能看出采用課堂五分鐘鄉情講解的班級平均成績明顯好于沒有采取活動的班級。這種活動還培養了學生主動調查社會、積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顒又兴茉炝藢W生團結合作、互助友愛、熱愛家鄉、理論聯系實踐等精神。這種活動還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從應用和理論兩個方面反思實踐認知講解活動。在應用上,學生展示的實踐內容與課本理論的聯系不明顯,一般需要增加導入詞,幫助學生建立理論和實踐的聯系。在新事物方面學生和教師有時有不同的理解,造成了教師引導學生的障礙。申請課上講解展示的學生多,時間有限,還需要建立更好的機制協調決定上臺講解人選上的矛盾?;顒訒a生一些費用,現在由學生自己承擔。如果能獲得資金支持,活動的效果會得到提升。有一些實踐調研成果具有很好的社會應用價值,現在還沒有探索到合適的推廣渠道。在理論上,這種教學模式的心理學研究還需要深化,相關的學生心理要素和學習因素的調查數據還在整理中。這種教學模式在部分理工科理論教學實踐上是有效果的,但理論上也需要進一步地拓展研究。

猜你喜歡
理論內容教學模式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主要內容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