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碰撞出什么?

2024-03-04 13:08焦鈺茹
大學生 2024年2期
關鍵詞:交叉學科交叉專業

焦鈺茹

南京大學國家一流社會實踐課程“未來編輯部”的選課學生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1級本科生

近年來,國內出現了學科融合的趨勢,不同院校嘗試開辦一些“交叉學科”,將兩個不同的常規學科交叉融合,旨在培養復合型人才。

當土地遇上經濟,生物醫學遇上工程,英語遇上國際傳播,人工智能遇上法學不同專業的相遇、不同思維的碰撞,會激起怎樣的火花?

讀交叉學科壓力大嗎?

1930年,SSRC(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在一份文件中最早使用了“跨學科活動”的說法,20世紀60年代,以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師為首的專家提出過早地將學生限制在某一領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大力促進交叉學科的設置。

劍橋大學的HSPS(人文、社會和政治科學?)和PBS(心理和行為科學)、牛津大學的PPE(哲學、政治和經濟),多年來形成多學科交叉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優秀學生。

徐小含是劍橋大學土地經濟學大二學生,高中就讀于復旦附中國際部。在國際IP課程體系的培養下,她上大學前就學習過經濟學。在申請大學時,她最初準備的方向是經濟方面,但咨詢時發現了“土地經濟學”。

土地經濟學的學習內容包括金融和法律。金融方面,除了設置一般經濟學專業開設的微觀、宏觀經濟學外,還開設金融與投資基礎等就業導向的課程。在法律方面,設置了環境法、合同法等課程,為同學們提供去法律行業實習的基礎。

兩個“硬核”專業的課程兼修,給徐小含帶來不小的學習壓力。大一時學的都是基礎課,課程跨度大,難度大,與預想的“融合”不一樣。大二學生選課自由度增加,經濟和法律的課程有所結合,課程也從比較抽象的法律概念分析演變到根據具體案例或政策進行分析。隨著年級的提升和基礎的夯實,兩個學科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與雙專業或三專業不同,交叉課更多強調的是“融合”,而非“深耕”,追求的是廣度而非深度。一學期的時間畢竟有限,跨學科意味著在有限的時間對兩個專業的學習內容進行取舍。

在劍橋沒有“保研”一說,每個專業計分方式不一樣,土地經濟學只有第三年的分數算在“最后的成績里”。在徐小含看來,盡管有一定的學習壓力,但人文社科相對于理科來說,社交活動多,壓力相對要小一些。

機會還是“天坑”?

除了交叉學科,還有“交叉學?!?。兩個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項目并不少見,如清華大學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聯合培養生物學博士研究生項目、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聯合培養國際關系雙碩士項目、南京大學與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雙碩士項目等。但針對本科生的交叉項目相對較少。

2021年9月,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學院針對本科生的聯培班,迎來了首批學生,旨在“滿足國家在高端外語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上的重大戰略需求,向國際組織輸送專業人才”。

聯培生須修滿172學分才能夠獲得由兩所學校聯合授予、印有兩所學校公章的一本學位證書。其中,在高考志愿填報中選擇了中國政法學籍的學生將被授予法學學士學位,選擇了北外學籍的學生將被授予英語學士學位。

在校學習過程中,該專業實行小班制授課,約15人一班,大一時在各自學校上課,英語課程量與法學課程量相當,大二統一在北外上課,主要學習英語課程,大三統一在中政法上課,主要學習法學課程。

目前就讀本科二年級的法大學生小琺是該項目第二屆學生。小琺高中時對英語有興趣,因高一班主任的宣傳,對法大有好感,在高三填寫理想院校時,她寫下“中國政法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填寫志愿時,她驚奇地發現:“這兩個學校居然有一個聯合培養項目!”于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作為聯培生,小琺在學習生活上享受了很多便利。在課程設置上,聯培班相比其他專業,置入課程更多,需要搶的課更少。當然,置入課多意味著沒辦法上一些熱門課程,在專業保研上,兩個學校有著不同的保研策略,法大為聯培生提供了100%的保研率,在法大攻讀聯培方向的學生都將保研至本校的國際法方向兩年制法學碩士。北外則沒有明確的細則與承諾。

在校風上,法大嚴肅內斂,北外開放自由,給聯培生帶來雙倍大學體驗。這份差異是小琺成長路上一份獨特的禮物,“法大教會我嚴謹,北外則教會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盡管需要兼修兩個專業,小琺卻認為壓力不大,同學們擁有豐富的課余生活,社團、運動、旅游樣樣不落。目前,聯培項目已經迎來了3屆學生。小班制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保研政策為法大聯培的學生們提供了兜底保障,讓大家能夠更安心地感受大學生活。

現在,國內交叉學科的試驗越來越多。但接受采訪的幾位同學都建議,同學們在報考專業時要明確自身興趣,“不要只是為了避免激烈的競爭選擇交叉專業”,肖曉說。

交叉學科,就業好嗎?

2021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試行)》,交叉學科進入大眾視野。由于交叉學科培養模式興起不久,國內暫時還沒有太多的畢業生。但是提起“交叉”“跨專業”,人們總覺得這類學生掌握技能更多、專業知識更硬、能夠勝任多元復雜的工作,是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不過生物醫學與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肖曉卻不這么認為?!八袞|西都淺淺學了一點,就算是就業,市場能夠提供的崗位也十分有限?!?/p>

大學4年,肖曉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拔覀兯械恼n都是一環扣一環,高數(高等數學)學完大物(大學物理),學完大物學電路,學完模電(模擬電路)學數電(數字電路),緊接著就是醫學圖像、醫學成像、醫學電子信息和數字信號處理?!睂W校并沒有因為交叉課降低課程難度。

但掌握多學科知識反而將他們推向了尷尬的境地——沒有獨立的學科競賽、沒有特別的保研政策,甚至由于專業過新,還沒有建立博士點。談起升學,肖曉更多是無奈,“其實只有考研占優勢”,依托多樣化的本科生課程讓他們擁有更多研究生方向選擇。但考研競爭激烈,對于高考憑高分進入交叉培養學科就讀的學生,當年的選擇顯得并不“劃算”。

多專業的培養雖然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路徑,但“多而不精”使得學生走向社會時缺乏底氣。

不過,交叉學科意在培養學生擁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鍛煉學生多線程、多方法地處理問題。如果能夠頂住壓力,在某一領域精耕細作,競爭力會慢慢凸顯。

在國內取得生物醫學以及法學雙學士學位,畢業后去國外修讀了第三專業的小可,在經歷了高強度的學習后,依托跨學科背景做好職業規劃,目前在醫療咨詢行業扎根。

(注:文中所提人名均為化名)

(本文系作者的課程作業。巴格江·才利克、王帥玲、王欣怡、張慧鳳等4位同學對稿件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刁雅琴

猜你喜歡
交叉學科交叉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中醫文學雜志》交叉學科征稿函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作為交叉學科的法治文化專業教學改革初探
《中醫文獻雜志》交叉學科征稿函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連一連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項消除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