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個人信息世界的差異化信息素養教育研究

2024-03-04 11:04趙子琪
圖書館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信息源個人信息編碼

汪 煊 趙子琪 肖 曼

(1.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 100190;2.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圖書情報與檔案學系,北京 100190;3.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智能情報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0;4.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天津 300071)

1 引言

信息素養是信息社會公認的基本技能之一。從世界各地信息素養教育的實施狀況來看,圖書館是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承擔者[1]。在高校,負責信息素養教育的圖書館一般在每學年初,面向全校新生開設相關課程,其教育內容主要有信息意識激發與培養、信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和信息實踐等。雖然面向不同專業的信息素養課程通常會結合專業知識,在數據庫等信息源的選擇、檢索策略的設計等方面突出專業特色,但整體來看,目前信息素養教育采用的是同質而非差異化的培訓思路,即按照統一的信息素養標準,確定統一的信息素養外延,傳授相同的技能,最后按統一的評估標準評估學生達到的信息素養水平。一般來說,高校安排的信息素養教育是按照有關教學任務或者目標來組織實施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固定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并沒有完全考慮學生的需求和目的,也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顯而易見,這種思路同時假定學生擁有同樣的信息素養起點,可以接受同樣的信息素養教育并可以達到相同的教育結果。

然而在我國,通過高考進入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因其成長環境、家庭背景、中小學階段教育模式等的不同,對信息環境的了解和對信息能力的掌握都存在巨大差異。換言之,盡管進入同一所高校的學生滿足了接近的高考錄取條件,但從信息主體的角度來看,他們存在很大差異。在這樣的情境下,采用統一授課和布置作業的信息素養教育方式向所有學生灌輸相同的內容,結果就會形成“填鴨式教育”,使信息素養教育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信息素養教育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提供差異化的信息素養課程。

為此,筆者將探討以下問題:對于大一學生來說,他們在進入高校之前的個人信息世界存在怎樣的差異?這些差異對統一的信息素養標準和信息素養教育提出了怎樣的挑戰?信息素養教育應如何考慮到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個性化差異?即,信息素養培訓應該如何設計才能彌合學生已經存在的信息差距?

2 研究回顧

一些學者將信息素養教育內容和目標作了界定。Albitz[2]、Kasowitz Scheer等[3]認為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培訓涉及利用圖書館有效資源或使用不同信息的能力、有關信息使用的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維技能以及從中產生新想法的能力。Michael B.等[4]基于批判性思維設計了信息問題解決系統方案——“Big6技能”,主要包括了解問題、確認信息搜索策略、定位和搜索、選擇信息、利用信息、評價信息。鄧發云[5]認為信息素養教育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包括構建信息環境、分析問題以及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等。

信息素養教育離不開對教學方式的研究。Maitaouthong等[6]開發了一種教學模型,該模型將IL集成到了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中。教學方法包括演講、示范、基于問題的學習、案例研究和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評估。黃茜等[7]認為目前國內高校主要以開設文獻檢索或信息檢索、信息資源檢索等課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培訓,但這種教育適應不了信息化時代的需求,也缺少學校和專業特色等。徐春等[8]認為高校圖書館通過各類講座培訓補充信息素養教育,包括時間固定的專題講座、邀請數據庫管理人員進行的臨時講座、依托各種網站的在線講座及師生可預約的個性化講座。利用移動設備或者網絡進行信息素養教育也是現在的新形式。黃浩波等[9-10]介紹了如何使用微信更好地進行信息素養培訓的實踐案例。李明華[11]、葉小嬌等人[12]設計了線上慕課和線下面對面教學相結合的信息素養教育方式。在信息化時代,有學者建議通過標準的遠程學習程序,利用數字學習材料來提高教學效果[13]。王興蘭等[14]認為直播培訓可沖破時間、空間的束縛,應成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新手段。

針對不同人群,有學者也提出了要進行個性化的信息素養教育。王雄青[15]提出要基于農民群體需求,提供個性化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信息素養教育的“綠色服務”。楊友清等[16]在對美國社區大學圖書館的調研中,提到其專門針對教職工的一系列不同于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科研信息素養培訓。還有學者提出要針對不同教育階段開展個性化信息素養教育,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17-18]。

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梳理,可以看到國內外學者在信息素養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化、具體化和可操作化,也認識到信息素養教育需要考慮到個體差異性,但如何考慮個體差異性尚缺少具體的闡述,大多數研究都側重于從宏觀整體上探討信息素養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缺少從個體微觀角度就信息素養教育具體實施辦法的研究。

3 研究設計

3.1 理論基礎

個人信息世界概念作為信息不平等研究的基礎性概念提出,其狀態需要從內容、邊界和動力3個要素來確定[19]。

對應波普爾三個世界理論,個人信息世界的內容要素是指人在活動中所涉及的物理上存在著的可及的信息源、可獲取的信息源、常用的基礎信息源和信息資產??杉靶畔⒃词侵笇τ谛畔⒅黧w而言,信息源在物理上是可及的。在可及信息源的基礎上,信息主體有意愿、有時間和有能力獲取的信息源是可獲取信息源。在可獲取信息源中,信息主體習慣性使用的部分信息源則是基礎信息源。被信息主體吸收利用的基礎信息源則是信息資產。

個人信息世界的邊界要素包括時間要素、空間要素和智識水平。時間要素是指個人有意識進行信息活動的時間,個人進行信息活動的時間長短不同,分配的時段不同(零散空余時間或專門進行信息活動的時間)??臻g要素是指信息主體活動的空間場所??臻g上的差距表現在量和質兩個方面,不同信息主體可利用場所的數量不同,同時,這些場所是否為專門為信息活動而設立的也需考慮。智識水平是指個人在信息實踐中達到的智力和知識水平,包括認字與計算能力、語言能力、分析能力、信息檢索能力等。

個人信息世界的動力要素是指個人開展的信息活動,包括無意識的信息活動、知覺性信息活動和目的性信息活動[20]。無意識的信息活動是指信息主體為了其他目的進行某一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偶發性獲得了信息。知覺性信息活動是指信息主體為了實現一般的信息目標而開展的活動,如學習某一領域的知識或對某一動態持續關注。目的性信息活動是信息主體為了解決某一具體問題而開展的活動。

研究表明,個人信息世界會因年齡、教育水平、經濟狀況、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職業目標、受教育模式等各方面的不同而不同[21-22]。大一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他們的家庭狀況、學習生活環境、接受的教育、學識和能力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他們的個人信息世界也不相同,在內容、邊界和動力各方面的表現都會存在差異。

3.2 研究對象與方法

筆者采用訪談法,對大一學生剛入學時的個人信息世界情況進行半結構化訪談。選擇大一學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信息素養教育主要針對大一學生,調查大一學生的個人信息世界更有助于為信息素養教育提供有針對性地建議;二是新生在入學初期的個人信息世界差異較大,更具有參考性。筆者共訪談了22位大一新生(不包括進行飽和度檢驗的3位同學),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訪談對象具體信息

3.3 數據收集

根據個人信息世界的界定和信息素養的相關概念,訪談提綱大致從信息意識、信息源、信息活動分配時間和空間、信息能力等方面設計問題。筆者在進行正式訪談前進行了一次預訪談,根據預訪談對象的具體情況和建議,對訪談提綱中意義辨別不明確和受訪者不易理解的專業化術語進行修改。訪談問題包括:您在什么情況下想要獲取信息,在您生活或學習地點周圍有什么可以獲取信息的地方、工具或人,影響您選擇獲取信息渠道的原因是什么,您經常利用到的信息資源類型有什么,您會利用獲取的信息做什么,您每天有意識地獲取信息的時長是多少,您經常在哪些場所會有意識地獲取信息,您盡可能詳細地描述一下印象比較深刻的信息獲取經歷等。之后根據已確定的訪談提綱進行正式訪談,采用電話訪談形式。

3.4 數據分析

按照定性數據的分析方法,筆者根據個人信息世界的概念,通過多輪編碼,逐步完成對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描述、分類、比較。共對22份訪談文本(不包括進行飽和度檢驗的3份文本)進行了4次編碼。

3.5 效度檢驗

在完成以上22份訪談文本編碼后,按照編碼結果分析預留的3份文本,發現所有文本都可以用已有概念和范疇進行編碼,因此可以認為編碼的飽和度良好。

4 大一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差異

4.1 大一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表現

4.1.1 初始編碼

通過Nvivo軟件對訪談內容進行初步了解后,先利用個人信息世界現有界定概念對訪談材料進行編碼(編碼結果見表2)。由于發現了可以對個人信息世界進行區分的其他因素,因此對個人信息世界現有概念不能揭示的材料進行了再次編碼,形成了信息道德與倫理、信息意識、信息檢索工具、信息知識4個新的編碼(編碼結果見表3)。

表2 利用個人信息世界現有界定概念進行編碼的結果

表3 對個人信息世界現有界定概念無法揭示的材料進行編碼的結果

其中,信息道德與倫理是指在信息活動中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信息意識是指人的信息敏感程度,在信息意識驅動下能夠意識到信息需求,它是引發信息搜尋和信息使用的動力和源泉。信息檢索工具是指用于查找、存儲文獻或信息的工具或設備。信息知識是指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

4.1.2 二次編碼

第二輪編碼的目的是考察上輪編碼得出的新的4個要素的特征,并將它們關聯進個人信息世界概念。分析發現,信息知識、信息倫理與道德、信息檢索工具本質上都與認知和理解信息相關,因此他們更適合納入智識維度中;而信息意識則是引起信息搜尋、信息獲取等行為的動因,因此更適合歸為動力因素。由此將個人信息世界的維度和要素補充為表4所列的內容。

表4 二次編碼結果

4.2 大一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差異

4.2.1 三次編碼

第3次編碼主要是針對學生在每個個人信息世界概念上的差異進行編碼。在動力上,根據學生進行信息實踐的主動或被動,分為無意識信息實踐為主導、意識不敏感,知覺性和目的性信息實踐為主導、意識敏感,目的性信息實踐為主導、意識敏感。

在內容上,根據學生的可及信息源和基礎信息源的種類和數量,可及信息源和基礎信息源可編碼為貧乏、較少、較多、豐富;根據學生利用信息資產的種類,信息資產可分為休閑型主導、知識型主導、功利性主導。

在邊界上,時間邊界編碼為短、較短、較長和長;根據訪談者表述,一些訪談者傾向于在家或在街邊獲取信息,而一些訪談者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專業信息服務機構獲取信息,據此將空間邊界編碼為場所單一且非專業、場所較少但專業性強、場所較多但非專業、場所較多且專業性強;根據信息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將信息實踐成果轉化為個人的知識的能力,將智識水平編碼為高、中和低。

根據以上劃分,對受訪者進行了定性。如,對01號受訪者編碼為:信息實踐具有無意識性,信息意識不敏感,可及信息源較少,基礎信息源貧乏,信息資產以休閑型為主導,時間短,場所較多且非專業,智識水平中等。

4.2.2 四次編碼

根據每個人個人信息世界的不同情況,對學生個人信息世界進行了分類討論。將21位受訪者的個人信息世界類型分為全面發展型、整體貧困型、內容貧乏型、動力不足型和邊界受限型5類。5類個人信息世界有各自的特征和表現,見表5。

表5 受訪者個人信息世界的分類

通過以上編碼,將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的個人信息世界分為5類,其個人信息世界有共性也有個性。

(1)目的性信息需求較明確

大一學生基本會在有具體需要的情況下意識到信息需求并嘗試尋找所需信息。但是一些學生大部分的信息需求是在休閑娛樂中無意識地被滿足的,如在“追星”或者與別人聊天中順便獲取信息,有明確信息需求的情況較少;而少部分學生會有長期固定的關于某一方面信息的需求,如時事或競賽培訓。

(2)個人信息世界邊界問題不一

學生在上大學之前的個人信息世界邊界都不夠成熟,存在或多或少、程度不一的能力、知識或道德倫理方面的問題。一些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從未接受過信息方面的教育,缺乏相關的信息知識,信息檢索停留在簡單檢索的層面上,信息獲取困難;一些學生則是進行信息行為的時間較短且零散,對于信息獲取的渠道和場所選擇單一、缺乏專業性。另外,在智識邊界上,不同學生在信息能力、信息知識和信息道德上的表現程度也不相同。

(3)信息源差距明顯

受學生所在地區、家庭經濟狀況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可及信息源方面有較大的差距。部分同學擁有圖書館、書店、手機、電腦等各類信息獲取渠道和工具,也可以從老師、同學或一些專業人士處獲取所需信息;而另一部分同學則可能由于多種原因無法接觸到圖書館或接入互聯網等。此外,由于個人習慣或信息能力、偏好等原因,即便可及信息源較豐富,但一些學生也不會選擇從書店、圖書館這類信息源獲取信息,導致他們對基礎信息源的利用與其他學生相比較為貧乏。在信息資產的積累中,一些學生偏向小說、散文等休閑型為主導的信息;一些學生偏向雜志、科普等知識類的信息;另一些學生則更局限于課本、教材等專業性較強的信息。

(4)學生個人信息世界表現兩極化,不同學生個人信息世界表現不一

一些學生具有多樣化和長期的信息需求,愿意且有條件長時間在專業或非專業場所獲取信息,可以熟練借助圖書館、書店、網絡等多樣的信息源,并且可以利用各種信息搜索工具獲取并辨別所需信息,在獲取信息后實現信息的有效利用,在整個信息獲取過程中,困難較少,信息獲取過程較為順利。而另一些學生只在具體有信息需求時去獲取信息,可利用的信息源較為局限,在信息獲取過程中其智識水平難以支持其獲取到滿意的信息。另外,學生在同一維度上具有不同表現,差異較大。

5 個人信息世界的差異對信息素養教育提出的挑戰及建議

5.1 個人信息世界差異對信息素養教育的挑戰

如上所述,由于學生進入大學前的成長環境及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存在差異,其個人信息世界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同屆學生或許具備相近的高考錄取條件,但作為信息主體,他們卻站在不同的起點上。這意味著,縱使他們可以接受相同水平的專業教育,卻不適合接受相同的信息素養教育。以2000年美國ACRL發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為基礎,比較不同類型學生與標準的差距。

全面發展型的學生在各個標準中表現較為良好。在信息素養教育中要注重信息素質能力的深度培養,查漏補缺,實現信息素養的進一步提高。

內容貧困型的學生能夠意識到信息需求,批判性評價信息及其來源,對新舊信息和知識進行整合,利用信息達到某一特定目的。但在信息源的確認和信息獲取的成本與效益上考慮不足,選擇合適的調研方法或信息獲取方法受限,無法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這類學生在信息素養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提高對信息源的認識和利用,積累信息資產,掌握各類信息源的使用方法和途徑。

動力不足型的學生具備有效且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批判性地評價信息及其來源、把所遴選出的信息與原有的知識背景和價值系統結合起來的能力,并在過程中能夠遵守公德和法律,但是在確定所需信息的性質和范圍上表現不夠好。這類學生在信息素養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其定義和表達信息需求的能力,使其能夠明確信息需求,并能根據信息需求系統地闡述問題。

邊界受限型的學生可以定義和表述信息需求,確認各種不同類型和格式的潛在信息源,確定所需的性質和范圍,但在信息獲取過程中因為檢索能力、理解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問題,導致無法有效而又快速地獲取所需信息,利用信息達成某一目的時存在困難,在獲取過程中也易忽視隱私安全或知識產權問題。因此,這類學生在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要注重能力、知識和道德的培養,使他們學會不同的調研方法和檢索策略,并能將獲取的信息與原有的知識背景和價值系統結合起來,高效地獲取和利用信息。

整體貧困型的學生在所有標準上的表現都有所欠缺。他們需要更高強度、更全面具體的信息素養教育,根據標準的具體要求進行培養。

不同的個人信息世界水平意味著要有不同的信息素養教育方式才能達到應有的信息素養標準?,F有信息素養教育方式默認學生信息素養起點相同,無疑有失妥當。

5.2 基于個人信息世界差異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建議

通過對受訪者的個人信息世界進行分類可以看到,大一學生的個人信息世界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不同類型的學生個性化表現突出,因此在信息素養教育中應當將學生的個性化表現考慮進去。

5.2.1 了解學生個人信息世界

在針對大一新生開展信息素養教育之前,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預先了解該屆學生的個人信息世界情況,以及學生對信息素養教育形式和內容的期待和偏好。調研結果可以作為該年度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參考,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和規劃所要開設課程的方式、課時、時長等。

5.2.2 改善信息環境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應當加強數字資源閱覽室建設,完善影視聽區域的設計和規劃,注重開放獲取、機構知識庫等開放資源的管理與應用,為高校新生提供更前沿的信息環境,這有利于他們接觸到更加豐富的信息源,也能夠激勵他們更積極地使用圖書館資源和設備,不斷提升個人信息世界的水平。

5.2.3 整體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相結合

從目前整體教學情況來看,文獻檢索類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在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方面有較大的幫助??紤]到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差異化問題,高校圖書館在開展整體教學之外,應當對不同類型的個人信息世界學生群體開展不同形式和方式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個人信息世界有深入了解和把握。筆者以2000年美國ACRL發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為基礎,比照了不同類型的學生與該標準之間的差距,高校圖書館可以以這些差距為依據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能力。

針對內容貧困的學生,可以通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對信息的關注度和敏感度,增強他們獲取、分析、判斷與使用信息的意識,介紹各種可利用的信息資源,并且通過提高學生在計算機、搜索引擎、多媒體等設備上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他們對于信息的辨別能力和評估能力。針對動力不足的學生,主要是提高學生對信息的關注度和敏感度,加強信息意識的培養,發展穩定長期的信息需求,結合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多種能力的綜合培養,使其個人信息世界得到進一步豐富。對于邊界受限的學生,在保持他們對信息敏感度的基礎上,著重信息源利用和信息能力的培養。此外,也要注重能力、知識和道德的培養,使他們能夠高效地獲取信息,并在信息獲取過程中遵守法律與倫理。對于全面發展型的學生,在信息素養教育中要注重信息素質能力的深度培養,查漏補缺,除了基礎的檢索類課程以外,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加高階的信息素養教育,如信息分析類課程,同時也要重視這類學生群體的信息道德與倫理認識。

5.2.4 關注個人信息世界落后的學生

個人信息世界相對貧困的學生是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群體,這類學生除了需要積極參與各類信息素養培訓的課程之外,還要提高其信息素養的培訓強度。通過對各種信息檢索工具、信息搜索引擎、搜索工具書、人際信息源和物質信息源等介紹,包括特點、使用方法和適用環境,使學生學會利用各種信息源,在不同環境下能夠選擇合適的信息工具進行信息活動;注重信息意識的培養,在學習生活中養成獲取信息的習慣;尤其要重視各類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識的培養。

6 結語

要推動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真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需要考慮學生個人信息世界的差異,滿足其信息素養教育的個性化需求。筆者以大一新生為訪談對象,對22位大一新生的個人信息世界進行了調查,并通過多輪編碼對其進行了分類。研究結果表明,大一新生的個人信息世界確實存在差異,應當進行差異化的信息素養教育。受條件限制,調查對象的專業集中在管理學領域,在未來研究中可以擴大樣本覆蓋范圍,增加樣本多樣性。同時,也可以對個人信息世界的維度做進一步劃分,進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信息源個人信息編碼
突發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選擇多樣性研究:概念內涵與測度方法*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睡眠者效應
睡眠者效應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編碼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配準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子帶編碼在圖像壓縮編碼中的應用
新媒體時代,記者如何正確使用信息源
警惕個人信息泄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