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圖書館紙電融合服務研究*
——以遼寧省圖書館“智慧條碼”閱讀平臺為例

2024-03-04 11:04張恩銘
圖書館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電子圖書條碼館藏

李 欣 張恩銘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67)

1 引言

隨著電子圖書和數字閱讀的快速普及,實現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的融合(紙電融合)已成為新時期圖書館館藏文獻建設的重要任務,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希望通過紙電融合服務提升館藏文獻服務效能,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然而,電子圖書目前存在品種少、新書發行滯后、知識產權和與紙質資源匹配等問題,給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的充分利用與融合設置了障礙。圖書館如何實現紙電融合服務,將紙本圖書與各種數字資源進行精確匹配和廣泛鏈接,為讀者提供高效、便利、精準的智慧型閱讀服務,是當下圖書館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2 研究背景

圖書館紙電融合服務研究主要基于對當前讀者多元化閱讀需求的滿足以及優化圖書館館藏文獻結構的需求。我國各類型圖書館在經歷了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階段后,都擁有了一定數量的數字資源。然而,大多數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文獻服務時,紙本圖書與數字資源依然呈分離狀態,不能完全滿足讀者對數字資源獲取的需求[1]。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更新迭代,圖書館也在積極探索和開發各種數字資源,為讀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閱讀服務,以便與當今信息化社會閱讀方式的改變相適應,這也是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重要內容。

紙電融合是圖書館對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實施同步購買、同步采編,最終實現讀者對不同閱讀載體的自由選擇。這種模式旨在創新讀者服務手段,提高讀者閱讀體驗,滿足其對不同閱讀載體的需求。然而,要實現紙電同步采購、編目,也面臨著諸如采購審核預授權、電子圖書質量等一系列問題。而國內大多數圖書館采購的電子圖書通常是以包庫租賃的形式,導致電子圖書與館藏紙質圖書無法建立關聯。因此,筆者著重探討紙電圖書的關聯與融合,以期為讀者提供高效、便利、精準的紙電融合服務。

3 圖書館開展紙電融合服務的必要性

3.1 滿足讀者多元化閱讀需求

紙電融合服務是圖書館為了滿足讀者在新媒體時代多元化的閱讀需求而實施的一種創新型服務模式。通過紙電一體化服務平臺,讀者可以隨時獲取與紙質圖書相關聯的電子圖書和數字資源,并根據自己喜好的閱讀方式自由選擇。如,深度閱讀或研究型閱讀的讀者可以選擇紙質版本,休閑閱讀和需要頻繁檢索詞條、記錄和注釋的讀者可以選擇電子版本。根據2022年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8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3本[2]。從調查數據中不難發現,電子圖書閱讀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的融合服務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紙電融合服務為讀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閱讀模式,讀者可以體驗閱讀紙質圖書帶來的沉浸感,也可以享受電子圖書所帶來的便捷性,從而滿足讀者在閱讀方面的不同需求。

3.2 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和服務效能

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對館藏文獻的結構和功能不斷進行優化調整,數字資源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紙電融合服務強調以讀者需求為主導,注重紙電協同發展,實時關注讀者對紙電資源的需求,及時調整各種文獻采購種類和采購比例,從而優化館藏資源結構。同時,注重挖掘各類館藏數字資源,將紙本圖書、電子圖書、隨書光盤、知識型數據庫和閱讀大數據高度融合,讓讀者了解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并加以利用,以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和服務效能。

3.3 紙電融合推動圖書館服務理念創新

一是整合不同形態的資源。圖書館實現紙電融合服務,首先要對館藏的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這兩種不同形態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二者的廣泛鏈接,為讀者提供高效、便利、精準的融合型文獻服務。二是知識獲取多元化。紙電融合平臺可以根據讀者閱讀需求,讓其選擇借閱紙質圖書或是選擇電子圖書、有聲圖書、隨書光盤和相關知識信息,擴大了讀者獲取知識信息的覆蓋面,構建了新的文獻服務體系。三是個性化數據服務。紙電融合平臺可根據讀者的借閱記錄、閱讀偏好進行數據采集,通過數據分析,向讀者精準推薦所需要的紙電文獻,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實現紙電融合互補。

3.4 智慧服務建設的需要

紙電融合是圖書館智慧化建設中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未來圖書館文獻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紙電融合服務能夠最大限度滿足讀者不同的閱讀需求,在資源上取長補短,讓讀者有更多的選擇。以遼寧省圖書館“智慧條碼”閱讀推廣服務平臺為例,讀者使用手機掃描紙質圖書的館藏條碼,通過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書目數據庫提取200題名字段可檢索館藏電子圖書、館藏有聲圖書、隨書光盤、閱讀數據和相關數字資源,讀者根據需求選擇資源內容,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智慧的閱讀模式,促進圖書館文獻服務的智能化發展,推動傳統服務的優化升級,以創新思維引導新的文獻服務模式。

3.5 全民閱讀推廣的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全民閱讀已成為國家戰略。當前,全民閱讀呈現出閱讀載體為全媒體、閱讀內容豐富且碎片化、閱讀方式多樣化、閱讀時空隨意等新特點[3]。紙電融合服務契合當前“互聯網+”環境下的閱讀特點,通過新媒體平臺將紙本圖書、電子圖書、知識數據庫和閱讀大數據有效整合、同步推廣,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多層次的閱讀內容,助力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深化發展。

4 圖書館紙電融合發展現狀與困境

4.1 紙電融合的態勢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迭代,圖書館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的融合取得了一定進展。根據數字資源館藏狀態的不同,電子圖書可以分為單品種挑選的館配電子圖書和包庫租賃形式的電子圖書。目前,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出版社如商務印書館、科學出版社、中華書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等開始以數據庫形式進行市場發行,或將電子圖書交由第三方平臺部分放開發行[4]。從應用層面上看,安徽省圖書館和魯東大學圖書館推出了館配電子圖書“紙電同步”服務,即對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同步購買、同步采編,同步推出,實現了讀者對不同閱讀載體的自由選擇。2020年,遼寧省圖書館推出了“智慧條碼”閱讀推廣服務平臺,是以包庫租賃形式的電子圖書為資源與館藏紙質圖書相整合。讀者使用手機掃描紙質圖書的館藏條碼即可實現檢索該館館藏的電子圖書、有聲圖書、閱讀數據和相關知識庫,擴大了讀者閱讀覆蓋范圍,提升了閱讀推廣服務質量。

4.2 面臨的困境

社會化數字轉型發展為紙電融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路徑,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4.2.1 館配資源和電子圖書種類較少

相比紙質圖書,電子圖書品種較少,發行滯后。由于擔心電子圖書的出版會減少出版機構紙質圖書的銷量,很多出版商在發行電子圖書時會推遲出版或拒絕提供,導致紙電圖書不能同步采購。如國內紙電同步出版比較好的人民郵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書3300種,其中有1500多種新書能推出電子版,紙電同步率也才達到50%左右[5]。尤其是學術性出版物,經常出現圖書館無書可采,讀者無書可讀的尷尬局面。

4.2.2 電子圖書版權問題

由于電子圖書相比紙質圖書更容易被盜版,導致一些出版機構和作者對授權出版電子書比較謹慎甚至抵觸。當前,我國電子書產業仍然存在上下游業務交叉重合,行業存在惡意競爭,這對電子圖書版權保護產生了負面影響。加上電子圖書的易復制性、易傳輸性,僅僅依靠立法保護電子圖書版權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電子圖書的版權保護需要從法律層面和技術層面同時發力,才能有效解決電子圖書版權問題。

4.2.3 紙電資源匹配問題

目前,我國每年出版的大部分紙質圖書都沒有配套的電子圖書,特別是新版圖書和學術類圖書。也就是說,紙電圖書出版沒有做到同步,絕大多數圖書館仍以紙質圖書為主。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在館藏資源建設中各自獨立,仍然呈分離狀態,無法滿足讀者在閱讀紙質圖書的同時對相關數字資源獲取的需求。因此,從圖書出版發行角度看,只有真正做到紙電同步,才能優化圖書館的館藏體系。

5 紙電融合閱讀平臺規劃與設計

5.1 應用需求分析

2020年,遼寧省圖書館推出的“智慧條碼”閱讀推廣服務平臺,強調以讀者多元閱讀需求為主導,構建紙質圖書與數字資源融合閱讀服務,以提升文獻服務效能。平臺以紙質圖書的館藏條碼為引線,整合紙質圖書、電子圖書、有聲圖書、知識庫、閱讀大數據等資源,讀者使用手機在微信端掃描圖書的館藏條碼即可實現該書與各種館藏數字資源的廣泛鏈接,實現了紙電協同的文獻服務新模態。

5.2 基本理念與思路

“智慧條碼”閱讀推廣服務平臺將紙質圖書作為館藏相關數字資源獲取的離線入口,依托元數據搜索引擎(跨庫檢索系統),通過API授權的方式建立數字資源的異構整合平臺(見圖1)。當讀者使用智能手機登錄微信端“智慧條碼”平臺后,掃描紙質圖書的館藏條碼,平臺既能實現在Interlib書目數據庫中檢索對應的MARC數據,又能提取設定的MARC字段作為檢索條件(如200$a題名子字段、200$f責任者子字段、010$aISBN子字段)查找館藏電子圖書、視聽資源、隨書光盤、知識庫等數字資源[1]。

圖1 “智慧條碼”平臺結構拓撲

5.3 總體目標

“智慧條碼”閱讀推廣服務平臺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基于館藏紙質圖書,實現電子圖書、有聲圖書、隨書光盤、知識數據庫、閱讀大數據等多種數字資源的有機整合,通過構建集成、高效的關聯與檢索機制,建立紙質圖書與各種數字資源的廣泛鏈接,為讀者提供高效、便利、精準的一站式閱讀服務。

5.4 具體實踐及效果

以“智慧條碼”為核心構建的“紙電融合”服務平臺,在遼寧省圖書館經歷了三年的實踐檢驗。實踐證明,該平臺充分整合了各種來源的館藏資源,如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視聽資源等,實現了圖書館多載體資源的資源集中展示,極大方便了讀者充分了解館藏資源,成為閱讀推廣的重要路徑,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圖書館資源的綜合利用效能?!爸腔蹢l碼”服務平臺為圖書館不同的資源建立起潛在的關聯,可為讀者提供一種跨越多個數據庫的精準搜索路徑,方便用戶在閱讀過程中自由地選擇所需要的資源。在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可根據需要隨時對用戶借閱數據和文獻借閱歷史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及時發現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變化規律和相關特征,為圖書館有針對性地布局資源和調整服務策略提供了依據?;诖髷祿治霁@得的量化數據便于圖書館深入了解讀者閱讀偏好和熱點,為圖書館有針對性地開發館藏資源、深化個性化推薦服務提供了參考?!爸腔蹢l碼”平臺不僅有助于用戶發現新的館藏資源,也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普遍認可。在圖書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以“智慧條碼”為核心的“紙電融合”閱讀服務是智慧圖書館服務的重要體現和有效舉措。其應用實踐已充分驗證,能有效融合并拓展圖書館傳統的文獻檢索功能,有效提高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增強了讀者體驗,促進了知識傳播利用,加速了數字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的轉型發展進程。

6 結語

智慧圖書館和智慧服務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融合服務又是智慧圖書館發展的主形態。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各有優勢,二者相互補充、融合發展是今后圖書館文獻服務發展的必然模式。在新興技術和創新思維的驅動下,圖書館應深入推進紙電一體化服務,解決目前文獻服務模式單一的問題,滿足讀者多元閱讀需求,擴展獲取知識途徑,優化館藏文獻服務,提升館藏文獻服務效能,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造新的增值點。

猜你喜歡
電子圖書條碼館藏
中國條碼技術與應用協會
條碼微站
館藏
熱線互動
博物館的生存之道:館藏能否變賣?
知還印館藏印選——古印篇
出版社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出版的價值鏈比較
介紹兩件館藏青銅器
基于固定條碼與電子標簽比對設備的設計
電子書是否會取代傳統圖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