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門戶在移動端的布局調研分析與啟示*

2024-03-04 11:04商依婷
圖書館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頁面欄目公眾

商依婷

(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24)

1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移動設備來訪問互聯網。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較2021年12月增長191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4.4%,較2021年12月提升1.4個百分點。同時,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10.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另外,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為26.7%,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33.3%、32.6%和27.6%(見圖1)[1]。

圖1 中國互聯網網民設備分布

2 高校圖書館網站在移動端的適配情況

在用戶使用移動端設備訪問互聯網非常普遍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網站在移動端的服務開展得如何?有學者對南京地區43所高校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服務內容、欄目設置等進行了調查研究,指出當前移動圖書館服務從類型上分為3種:短信服務、WAP網站服務和移動端軟件服務,其中WAP網站服務中存在欄目設置混亂、服務內容不夠豐富等問題[2]。丁枝秀對江蘇省已開通或正在試用移動圖書館的15所高校進行了調查研究,當時的移動圖書館分為WAP版、Android版、IOS版,用以適配不同的手機終端型號,通過對各個版本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研究,提出了以用戶為中心,建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移動圖書館的建議[3]。劉愛華對118所江蘇省高校圖書館的智能移動服務進行調查,發現有59所開通了App客戶端或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并對其服務內容進行了詳細研究[4]。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站技術實現了通過代碼識別終端尺寸來加載不同的網頁樣式和內容模塊,從而適配不同終端訪問的效果。楊義臣論述了響應式布局的概念,實現響應式布局的技術手段,以及運用響應式布局來建設圖書館網站的優缺點[5]。

筆者對2022年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前百位大學的圖書館網站進行了不同設備的訪問調研(調研時間為2022年7月)[6],重點關注各高校圖書館網站在移動端和電腦端的差異。其中采用響應式布局適配移動端的達到50所,占比50%;不針對移動端體驗進行改良,直接采用頁面平鋪的有36所,占比36%;在電腦端網站和移動端網站采用兩套不同代碼分別進行建設的有6所,占比6%;此外,不適配尺寸和校外無法訪問的圖書館網站各有3所。

2.1 響應式布局適配

響應式設計布局概念最早由伊?!ゑR科特(Ethan Marcotte)在2010年提出[7],他將英國建筑師克里斯多夫的設計理念引入網頁設計中,設計可以兼容多個訪問終端的網站,而不是為每個終端做一個特定的網站。這個概念的提出,為解決在移動智能終端不斷涌現的時期,如何讓網站在不同終端上有更好的呈現提供了一種思路[5]。隨著網頁開發的多項技術(HTML、CSS、JavaScript等)不斷發展,前端網頁開發中逐漸涌現出許多響應式的框架技術和組件開發流派,如Bootstrap、MontageJS等。網站無論采用何種技術手段來實現響應式布局,均可以通過識別終端的尺寸,用一套代碼來自動調整、彈性伸縮、重新排列內容區塊,或加載不同尺寸的元素,使其適配終端屏幕,達到最佳的網站瀏覽體驗。如圖2所示,網頁在電腦端打開時頂部導航欄平鋪展開,但在尺寸有限的手機屏幕上訪問時,導航欄自動折疊為手風琴樣式,點擊才能展開導航列表。網站各項服務入口圖標在電腦端和手機端保持一致,各模塊內容元素也成比例縮放以適配手機屏幕,內容樣式上保持高度一致的風格,使用戶體驗在各平臺保持完整統一和流暢。

圖2 圖書館網站響應式布局在電腦端與手機端的瀏覽效果

2.2 頁面平鋪適配

頁面平鋪適配指簡單根據終端設備的尺寸來等比例伸縮元素。如圖3所示,網站頁面在電腦端恰如大小的瀏覽效果,到了手機端為了適配手機寬度,字體及元素均進行相應的縮小。同時受限于頁面寬高比,手機端頁面高度遠小于屏幕高度,造成視覺區域浪費。該網站頁面平鋪適配了電腦屏幕尺寸,在手機端繼續按寬度平鋪。

圖3 圖書館網站平鋪適配在電腦端與手機端的瀏覽效果

2.3 移動端和電腦端分別加載

當技術識別到移動端訪問時,跳轉另一套和電腦端網站完全不同的代碼和設計,也可以達到網站適配移動端的效果,但需要分別設計和開發電腦端網站和移動端網站,有較大的設計開發成本。在調研中,重慶大學等6家高校圖書館采用了這樣的適配方式。

綜合上述幾種網頁適配移動端的不同方案,響應式布局因其設計風格統一,自適應終端屏幕尺寸而受到大部分調研高校圖書館的青睞。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網站在升級之后采用了響應式布局的方案來適配不同終端,頁面平鋪適配的圖書館網站多是內容較為精簡、首屏頁面承載所有功能內容的網站風格。手機端和電腦端加載不同UI來適配不同的終端屏幕也不失為解決多終端訪問網站的一種途徑,但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幾種UI的設計風格應保持統一,用戶使用不同設備訪問網站時瀏覽和使用體驗完整流暢。

3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情況

高校圖書館除了通過官方網站向用戶提供服務外,也積極使用社交媒體為其提供更易觸達的移動端服務,其中以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最為巨大。郭順利等人研究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影響力的評價體系,采用信息傳播等相關理論進行構建,提出微信公眾號在運營維護時應注重發布信息的質量和時效性,通過鼓勵用戶轉發分享等來提高傳播效果[8]。相甍甍等人進一步對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的組成要素、過程、傳播效果進行了研究,為公眾號運營管理提供建議[9]。張曉娟等人對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評價進行了研究,組合賦權確定指標權重排序,并對服務進行分層和聚類,為公眾號服務評價提供新方法[10]。姚鵬以“985”工程高校為例,對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欄目設計、推文時間、活動策劃等進行了深度調研,為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營提供優化對策[11]。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作為圖書館提供移動端服務的重要門戶之一,除了公眾號推文帶來信息傳播的影響力外,公眾號的菜單設計、功能設置、用戶體驗等布局因素也影響用戶對圖書館服務的感知和使用意愿。

筆者對36所A類“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欄目設置、欄目內容、展示方式進行了調研統計(調研時間為2022年11月)[12],期望找到公眾號建設和設計的通用邏輯,為高校圖書館移動端服務建設提供思路。36所高校圖書館公眾號在欄目設計上有3所為一欄設計,1所為兩欄設計,其他32所均將公眾號菜單設計成了三欄。在一欄和兩欄設計中,主要提供的是微主頁或微門戶的統一入口,通過入口頁再進入具體服務。在最主流的三欄目設計中,每個主欄目下的子欄目服務個數從1到5不等,子欄目為1的情況頻次有22次,為2的有5次,為3的有15次,為4的有27次,為5的有31次,對所有子欄目名稱進行詞云統計分布,如圖4所示。

圖4 微信公眾號菜單子欄目詞云

36所高校圖書館在公眾號子欄目的掛載鏈接中,每一所都掛載了網頁鏈接,5所掛載了小程序,16所掛載了微信公眾號歷史推文。36所高校圖書館公眾號的子欄目累計個數為342個,其中網頁鏈接286個,小程序7個,公眾號歷史推文鏈接49個。

4 高校圖書館微信小程序情況

高校圖書館除了通過微信公眾號向用戶提供移動端的服務外,也可通過微信小程序提供服務。微信小程序是一種在微信內掃描二維碼或搜索點擊即可打開使用,無需下載安裝的“應用程序”。劉鋆在2017年微信小程序上線不久后便對其在高校圖書館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要重視移動服務、提高服務性能、拓寬傳播渠道的建議[13]。嚴棟從圖書館微信小程序存在數量、應用場景、服務推廣方面提供解決對策[14]。郭放論證了圖書館開發微信小程序的必要性,給出圖書館微信小程序模式的發展策略[15]。

在對36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調研中,發現有5所高校圖書館的公眾號掛載了7個小程序: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搜索”,清華大學圖書館的“未圖”,哈工大圖書館的“語林學習云”,廈門大學圖書館的“圖時光”“學術成果”“云打印”,華南理工圖書館的“朗讀亭”。在微信中以“大學圖書館”為關鍵字搜索小程序,顯示結果有北京大學圖書館、湖南大學圖書館、中南大學圖書館等。北京大學圖書館小程序主要提供館藏搜索,其他大學圖書館小程序多為數字資源閱讀平臺。

微信小程序基于統一框架,通過調用框架內的標準方法二次開發,定制自身服務。與微信公眾號的建設不同,一般的運營人員可以在公眾號后臺完成菜單設計,但小程序建設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且開發的頁面內容僅局限于小程序內使用,無法在其他網頁或App等產品中復用,跨平臺利用率較低。

5 高校圖書館App情況

在移動App剛興起之時,高校圖書館曾積極布局移動端服務,如丁枝秀和劉愛華分別在其調查分析中提到了高校圖書館在移動端App的建設情況[3-4]。

在IOS系統下的App store應用市場里搜索“大學圖書館”(搜索時間為2023年2月),顯示有國家數字圖書館、超星移動圖書館,以及繁體字的長庚大學圖書館、南華大學圖書館等。Android系統下選取華為手機應用市場進行“大學圖書館”搜索(搜索時間為2023年2月),相關顯示有超星移動圖書館、國家數字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未見一流高校圖書館身影。雖然不排除有用其他名稱作為圖書館App名字導致搜索未見的情況,但仍然可以得知移動App不是目前高校圖書館提供服務的主要途徑。

在復雜的動畫展示和人機交互場景上,App有體驗優勢,但使用App需要下載、安裝、注冊新用戶等一系列操作,在一般需求可以通過網頁鏈接完成的情況下,App難以驅動用戶的下載和注冊使用意愿。同時,對于服務提供者來說,App的開發分為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使用兩種系統開發語言技術成本較大,App的發布與上線要通過應用市場的審核,Android應用市場根據手機廠商而有多種不同渠道,上線與更新維護的成本也較大。

6 結論與建議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高校圖書館面向用戶提供移動端服務已是必然。據筆者調研,高校圖書館面向用戶提供移動端服務的主要途徑為門戶網站適配移動端、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少部分高校圖書館也提供了微信小程序和移動端App的服務。

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適配移動端的方法分為:通過響應式布局自適應移動端尺寸;通過設計電腦端和移動端不同的UI布局,根據不同屏幕尺寸進行加載;以及頁面平鋪伸縮進行加載。調研發現響應式布局自適應成為最主流的門戶網站適配移動端的方案。

“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菜單設計一般為三欄,三欄之下的子欄目個數在1到5個不等,子欄目數量為4和5的累計占比58%。子欄目掛載鏈接中,84%為網頁鏈接,14%為公眾號歷史推文,2%為小程序。當網頁鏈接成為微信公眾號的主要內容,適配移動端的網頁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基于調研結論,筆者為正在升級圖書館門戶或即將打算建設移動端門戶的高校圖書館提供以下建議。

6.1 優先考慮適配移動端的門戶網站設計方案

移動端設備的尺寸較電腦端相比更為緊湊,使得瀏覽體驗難以深度聚焦,但移動設備的便攜使得交互體驗更頻繁。因此,在設計移動端門戶網站時,應把常用的服務功能以顯眼的入口設計,置于用戶最先注意的第一屏,利用交互設計來完善用戶的服務體驗。許多門戶網站內容也會二次掛載在微信公眾號上,因此所有的內容頁面設計應盡可能考慮移動端的瀏覽體驗。

6.2 移動端布局加強對已有頁面資源的整合與復用

用戶使用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時,可以方便地在微信公眾號、移動端網站等進行跨平臺跳轉瀏覽,且各頁面內容均已適配移動端的屏幕尺寸,無需二次調整。因此,在對移動端進行內容布局和設計時,對已有頁面資源的整合與復用顯得尤為重要,并非所有的頁面元素都需要重復開發。

微信公眾號的推文是高校圖書館進行業務宣傳和服務的常用手段,如節假日開館時間調整通知、新生信息素養課系列培訓、圖書館數據年度大盤點、特色資源介紹、新開通服務的宣傳等都常以微信公眾號的推文推送給用戶。公眾號歷史推文中積累了圖書館大量的宣傳材料和頁面展示資源,但其只在推送之時第一時間觸達用戶,如果當時沒有引起讀者用戶的注意,推送過后容易被其他公眾號推文資訊覆蓋,難以起到持續宣傳的效果。在公眾號的菜單子欄目中,通過鏈接跳轉到公眾號經典推文,或持續更新的系列推文,可將公眾號的推文資源分類整合到固定的展示頁面中,方便用戶每次從固定入口進入,找到同一主題的推文合集,獲取想要的信息或服務。

除了微信公眾號歷史推文資源的整合與復用,圖書館還有許多特色服務的自建頁面、采用第三方工具設計的宣傳頁面或調查問卷等資源可以進行整合?;谪S富的已有頁面資源,在移動端門戶的布局設計上,則需要考慮為哪些常用服務提供入口,為哪些特色資訊提供系列宣傳,以及入口圖標排列的設計邏輯等問題。

6.3 選擇更開放、更易融合、更便于優化的技術生態

高校圖書館門戶承載著圖書館各項業務系統的功能入口、資訊通知的展示入口、圖書館特色資源和主題活動的宣傳入口等服務。各項服務的原始建設頁面可能在微信公眾號的推文中、網站鏈接頁面上或第三方自建系統內等。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各項服務和功能在不斷地優化迭代,服務之間的訪問調用與數據交互也在不斷加深,因此,進行圖書館門戶平臺建設時,產品生態的開放集成和融合成為不可忽視的重點。

猜你喜歡
頁面欄目公眾
刷新生活的頁面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關于欄目的要求
欄目主持人語
“大師問答Ask the Guru!”欄目問答精選(二)
欄目制,為什么這樣紅
網站結構在SEO中的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