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城里,少不了的“龍”

2024-03-05 02:21程子
現代蘇州 2024年3期
關鍵詞:龍橋五龍蘇州

記者 程子

在人們的記憶里,蘇州雖然人杰地靈,但并不是帝王的“龍興之地”。然而地處魚米之鄉的江南古城內外,也不乏龍的元素。

帶“龍”的街巷,暗示著臥虎藏龍

在中國文化中,龍通常被視為吉祥、權威、高貴的象征,因此在許多地方中會使用到龍的名稱。擁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蘇城內,自然也少不了龍的元素。在古城中心兼具了傳統與潮流的十全街邊,就有一條五龍堂。它位于十全街西側,南通羊王廟,北出十全街。巷內原有五龍堂廟(靈濟廟),故名。盧熊《蘇州府志》《蘇州城廂圖》等均作五龍堂巷,《吳縣圖》標作五龍堂。五龍堂舊時有陸宣公祠,祀唐宰相陸贄。五龍堂的“龍”,與中國傳統神話中能降雨的龍有關。清代的《吳門表隱》(卷一)記載:“石龍在烏鵲橋東,名龍壇,闔閭所造,今為五龍堂。庭外池中,以石板覆五井,或云壓太湖水怪,遇旱啟板即雨?!边€有傳說,這里曾有一座始建于唐代貞元年間的龍堂廟,因為宋淳熙十年祈雨靈驗,被皇帝下詔書賜廟名為靈濟廟。其中《長洲縣志》記載得尤為詳細:“五龍堂,在縣東南,唐貞元中建。宋淳熙十年郡守耿秉以久旱齋祓祈雨,越三日,有小龍如蜥蜴,見于神位前香案果饤上,蜿蜒不去。秉與約:‘三日內雨,當奏請廟額?!魅沾笥?,事聞,詔賜額靈濟,自是凡遇水旱,守官投鐵牌于祠前潭中,必獲響應?!蔽妪執脧R還有一口水井,井壁上刻有“長壽泉”三字。從1951年起廟址改為民宅以及避雷器元件廠,同時五龍堂巷東側都劃歸南園賓館。1966年改稱南林弄,1980年恢復了“五龍堂”的巷名。

不遠處的平橋直街邊,還有過一條蒼龍巷,如今被并入一個名為南林苑的小區。這條巷子長128米,寬2.3米,北面出口在醋庫巷。如今即便已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巷子模樣,作為樓房間的通道仍保留了蒼龍巷巷名。巷名里的“龍”是怎么來的呢?古代這里有個名為蒼龍堂的寺廟?!豆锰K志》記載:“水仙廟古蒼龍堂,在子城西南,神即柳毅也,巷當以堂得名?!薄短K州城廂圖》《吳縣圖》《蘇州圖》《吳縣志》均將這里標作蒼龍巷。巧合的是,此處還住過名字帶“龍”的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喜歡讀古代通俗小說的人自然對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相當熟悉,而蒼龍巷則也流傳著關于他的傳說。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最重量級的,與龍有關的街道,竟然是這座城市的主干道。古時,人民路就叫做“臥龍街”。它像一條長龍,伏臥于蘇州城中?!褒垺弊值挠蓙?,在傳聞中與范仲淹建府學有關。據傳范仲淹任蘇州知州時,想找一塊風水寶地建造自己的宅第。風水先生看到了今天文廟這塊地,表示這里是個龍頭,有兩口井是龍眼,土地是龍腦,門口的大街是筆筆直直的龍身,北字塔則是高高翹起的龍尾巴。范仲淹一聽,立刻放棄了在這里建自家宅邸的打算,而是建起了府學,也就有了現在的文廟。而門口的大街則被命名為“臥龍街”。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時,官員和百姓等在此等候迎接、護衛皇帝,因此改稱為“護龍街”。新中國成立后,隨著香花橋至平門橋一段“平門路”的并入,逐漸更名并形成了如今的人民路。保持著千年棋盤格布局的蘇州,中心主干道帶“龍”,難怪千百年來富庶繁華,名人輩出。

五龍堂藏著祈雨靈驗的傳說

“臥龍”的古橋,預示著風調雨順

除了街巷帶“龍”,蘇州還有不少古橋也有龍元素。

干將路上有座升龍橋,南偏西與唐家巷相直,北偏東與挹秀苑小區相對。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當時橋北有一座萬壽寺,所以古橋曾被叫做“萬壽寺前橋”。之后古寺毀于元末明初,而古橋仍存,改名為“昇龍橋”。明正德《姑蘇志》稱:“萬壽寺前橋,寺廢,今改為昇龍橋?!鼻迥?,訛稱升龍橋為“興龍橋”。新中國成立后,恢復升龍橋原名。1980年與1984年重修。1994年改筑干將東路時,北移10米,按原結構重建,橋面嵌有刻圖紋長方石一塊。升龍橋其實非常扎眼,因為它是干將路上唯一的舊石階石拱橋。

干將路上還有一座與龍有關的橋,盡管如今叫作乘馬坡橋。乘馬坡橋的北堍與乘馬坡巷相直。其始建于明初,名為“青龍橋”。明《姑蘇志》載,弘治年間,知縣鄺璠移橋于縣學學門西,改名“青云橋”。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吳縣知縣曾如君再移橋至文廟廟門東側,改稱“狀元橋”。1993年改建干將路時,該橋重建,并以正對乘馬坡直巷而改現名。雖不扎眼,但也很有寓意。

水面盤龍,有吉祥之意。在靠近盤門處,有一座南北走向的高大石橋蟠龍橋。據說,這座橋因門樓雕有飛龍而得名,并且是從不遠處的胥江邊棗市橋脫胎而來。1981年,棗市橋因年久而被拆除,并在南門河段整治工程中“移建”于此,被命名為“蟠龍橋”。該橋為三孔人行石拱橋,全長56.8米,中孔跨徑15米,兩邊孔跨徑各9米。登上橋身,往西可以看到吳門橋,往東則是人民橋,在環古城河上遙相呼應,成為古城一景。

蟠龍橋成了環古城河一景

而談及運河上與龍有關的橋,不少人還會想到位于吳中區的五龍橋以及五龍橋公園。五龍橋是蘇州城南面的太湖之水進入口,也是蘇州城的東南屏障?!版i鑰鎮三吳下飲長虹規半用;枝條鐘五水遠通飛騎扼全湖?!边@副橋聯就是如實地說明了它的地理意義。曾經,五龍橋畔還有個五龍橋鎮,清朝末葉始建鎮,現為龍橋社區居委會?!褒垬颉币幻惨恢毖赜弥两?。

當然,現在蘇州人,特別是吳中區的居民更熟悉的是美食一條街龍西路。從新疆烤羊肉到貴州牛肉粉,從東北燒烤到藏書羊肉,這里是舌尖上的天堂,吳中區夜生活的聚集處,十足的龘龘生氣。

屬“龍”的名人,講述著歷史傳奇

蘇州名人燦若繁星,其中不乏屬龍的人士。

明代四大才子中,唐伯虎是屬虎的,文徵明屬虎,徐禎卿屬豬,祝允明是屬龍的。祝允明,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相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但也不妨礙他成為明代著名書法家。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后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甚至其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于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他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代表。祝允明的書法,其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到了晚年,他下筆十分重視變化,所留下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草書詩翰卷”等皆為傳世墨寶。

舒適舊居位于盛家浜5 號

同樣屬龍的書法家,還有生于1904年11月的顧廷龍,他同時為后人所熟悉的,則是其圖書館事業家、古籍版本目錄學家、古文字學家的身份。顧廷龍,號起潛,蘇州人,1931年畢業于上海持志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33年畢業于北京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39年,他與人共同創辦上海合眾圖書館,任總干事,后兼任暨南大學、光華大學教授。新中國成立后,顧廷龍歷任上海歷史文獻圖書館館長、上海圖書館館長、華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主編、文化部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著有《說文廢字廢義考》《四當齋書目》《顧廷龍書法選集》等。顧廷龍對圖書事業的貢獻極大,“七七事變”后,他不忍江南文物遭日本侵略者肆意擄掠,毅然辭職回上海,與文化名人張元濟、葉景葵等創辦私立合眾圖書館,借以保存瀕臨毀滅的文獻典籍。新中國成立后,他將十余年來收集的合眾圖書館近30萬冊古籍及近代中外珍貴文獻悉數捐獻給國家,使之成為上海圖書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更是從造紙廠廢紙堆中搶救出數以萬計的家譜文獻。執掌上海圖書館后,顧廷龍提出孤本不“孤”的印書計劃,還主持了宋刻《唐鑒》《韻語陽秋》等30余種館藏珍貴孤本的編印,使之公諸于世。

如今,位于姑蘇區十梓街116號的“顧廷龍故居(復泉山館)古宅活化項目”也已啟動。故居承載輝煌的歷史,完好保留著清代“四朝元老”潘世恩題寫的磚雕門樓,該古宅活化項目將依托顧廷龍故居整體打造一個集美術館、藝術眾創空間為一體的全新藝術基地,通過藝術展覽、藝術交流、講座、研討會、產業孵化基地、顧氏陳列館等方式將老宅“活化”,為提升蘇州文化軟實力作出貢獻。

說到屬龍名人的老宅故居,還有位于盛家浜5號的舒適舊居。舒適生于1916年4月,原名舒昌格,原籍浙江慈溪,出生于北京,童年在蘇州居住,后隨父遷居上海,為著名演員、導演,中國民主同盟成員,中國影協第三屆及第四屆理事。 舒適1938年起從事戲劇、電影活動,主演過《白衣天使》《浮生六記》《清宮秘史》《雞毛信》《李時珍》《紅日》等影片,并導演《林沖》《綠海天涯》等影片。在他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中,以《清宮秘史》中的光緒帝,《林沖》中的林沖,《紅日》中的張靈甫為代表。其表演善于掌握人物的心理節奏,刻畫鮮明的人物性格。2009年,舒適舊居被市政府列為第六批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在保護更新,屬龍的名人也將在未來不斷誕生,蘇城里,與龍有關的傳奇正在繼續。

猜你喜歡
龍橋五龍蘇州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蘇童《米》中城市對人性的異化
流亡與虛無:《米》中五龍人生悲劇研究
游依山寺
五龍廟環境整治工程——文物環境設計的新探索
蘇州一光
蘇州十二憶
青海五龍溝金礦成礦時代的進一步研究和確定
瀘州龍橋成因考
說個好蘇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