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濃度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浸種對水稻種子發芽率和惡苗病防效的影響初探

2024-03-05 02:31徐柳關洪丹張美英許佳君朱愛萍黃蓓榮
上海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惡苗株數乳劑

徐柳 關洪丹 張美英 許佳君 朱愛萍 黃蓓榮

(上海市崇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202150)*為通信作者

水稻惡苗病俗稱徒長病,是具有嚴重危害的種傳病害,在水稻秧苗期到抽穗期均可發生,水稻受害后表現為植株瘋長、結實率降低,嚴重影響水稻產量,一般甚至會導致水稻減產10%~20%,病害發生嚴重的田塊水稻甚至會減產50%以上[1-2]。目前,種子處理是預防水稻惡苗病較為經濟、有效、簡便的方法,其中用戊唑醇·乙蒜素進行浸種對水稻惡苗病有較好的防效[3-4]。在此背景下,筆者研究了不同濃度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浸種對水稻種子發芽率和惡苗病防治效果的影響,以期為科學防治水稻惡苗病提供理論依據?,F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滬早香軟1號’。供試藥劑為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由揚州市蘇靈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玻璃溫室大棚內進行,依據浸種所用藥劑濃度不同(分別是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500倍液、800 倍液、1 000 倍液)設3 個浸種處理,依次命名為處理(1)、處理(2)、處理(3),另以清水浸種作為對照(CK),命名為處理(4),共4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 次。

于2023年3月24日開始浸種,采用二次稀釋法,先將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用少量水稀釋,再加入適量清水配成不同濃度的溶液,充分攪勻后浸入稻種,72 h 后撈出,于3月27日開始悶堆催芽,3月31日在秧盤中播種,秧盤規格為60 cm×30 cm,每盤播種量為100 g 濕稻谷,每處理重復4 次,秧盤土為稻田土拌入商品有機肥。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1.3.1 發芽率和出苗情況調查

各處理隨機選取400 粒浸種后的水稻種子,采用紙上(TP)發芽法進行標準發芽試驗。每個發芽盒內置種100 粒(400 粒水稻種子分為4 個重復),然后將發芽盒移入30 ℃恒溫光照智能培養箱,發芽期間始終保持發芽盒濕潤。試驗期間,逐日觀察培養箱中水稻種子的發芽情況,在發芽試驗的第5天記錄各處理水稻種子的發芽勢,第7天分別按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死種子、新鮮不發芽種子和硬實種子進行分類計數,記錄發芽率。不定期查看水稻種子出苗和秧苗生長情況,于定苗后調查水稻出苗率。

1.3.2 惡苗病防效調查

于水稻種子播種后18 d(秧苗期),調查各處理秧盤中的秧苗總株數和惡苗病發生株數,計算病株率和株防效。計算公式:病株率=(病株數÷總株數)×100%;株防效=[(對照區病株數-處理區病株數)÷對照區病株數]×100%。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藥劑浸種對水稻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的影響

由表1 可知,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CK 的水稻種子發芽勢分別為59%、77%、78%、75%。其中,處理(3)的發芽勢最強,比處理CK 高3 個百分點;處理(1)的發芽勢最弱,比處理CK 低16 個百分點。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CK 的水稻種子發芽率分別為76%、91%、88%、87%。其中,處理(2)的發芽率最高,比處理CK 高4 個百分點;處理(1)的發芽率最低,比處理CK 低11 個百分點;處理(3)的發芽率與CK 相近。4 個處理的死種子比例分別為0、0、1%、7%,其中處理CK 的死種子比例最高,且出現霉爛的種子數量較多,表明藥劑浸種可在一定程度上殺滅水稻種子表面附著的病菌。

表1 不同處理的水稻種子發芽情況

2.2 藥劑浸種對水稻種子出苗的影響

由表2 可知,處理(1)的水稻種子出苗率最低,僅為38.6%;處理(2)和處理(3)的水稻種子出苗率基本持平,分別為58.3% 和56.0%;CK的水稻種子出苗率最高,為67.6%。另據播種后調查發現,處理(1)的水稻種子出苗最晚,比其他處理約晚1 d,且處理(1)的水稻種子出苗數最低,比CK 低11.62%;處理(2)的出苗數最高,比CK 高9.68%;處理(3)的出苗數與CK 相近,比CK 低3.20%。

表2 不同處理的水稻種子出苗情況

2.3 藥劑浸種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

由表3 可知,CK 的水稻惡苗病病株率較高,為11.60%,而各藥劑處理的水稻惡苗病病株率均在0.5%以下,明顯低于CK,表明藥劑浸種對水稻惡苗病有一定的防效。其中,處理(1)對水稻惡苗病的株防效最高,為99.0%;其次是處理(2),對水稻惡苗病的株防效為98.7%;處理(3)對水稻惡苗病的株防效最低,為97.0%。3個藥劑處理對水稻惡苗病的株防效差異不顯著。

表3 不同處理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使用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500 倍液、800 倍液、1 000 倍液進行水稻種子浸種,對水稻惡苗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均在97%以上。但是,使用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500 倍液浸種,對水稻種子發芽和出苗均會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用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800倍液、1 000倍液浸種則不會抑制水稻種子出苗,反而對水稻種子出苗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水稻生產中使用32%戊唑醇·乙蒜素微乳劑浸種時,應注意藥劑使用濃度,建議使用濃度為800倍液或1 000 倍液,切不可隨意加大用藥量,以免對水稻種子發芽、出苗產生不良影響。

猜你喜歡
惡苗株數乳劑
滅菌唑與氰烯菌酯復配對水稻惡苗病菌的抑制活性
水稻惡苗病抗性研究進展
我院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感染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江蘇鎮江地區水稻惡苗病菌分離鑒定與對咪鮮胺的抗性分析
優質米水稻品種龍稻18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巧解“植樹問題”
張渠集中處理站破乳劑篩選與評價
破乳劑對化學驅采出液的作用規律
重質高酸原油高效破乳劑研究
春季保護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數與栽培密度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