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田間效果試驗初報

2024-03-05 02:31徐云珂李寬
上海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病指粒劑株數

徐云珂 李寬

(1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箬陽鄉人民政府,金華 321000;2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植物保護和耕肥管理站,金華 321000)*為通信作者

水稻紋枯病又稱云紋病,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是浙江省金華市水稻生產中的常發性重要病害,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生。水稻紋枯病是一種高溫、高濕型病害,主要為害水稻葉鞘和葉片,發病嚴重時病菌可侵入水稻莖稈并蔓延至穗部,易造成水稻倒伏[1]。近年來,隨著粗稈型水稻品種的推廣和栽培方式的改變,水稻播種量加大,田間郁閉度較高,水稻紋枯病的發生日益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品質[2-3]。

生產實踐表明,適時防治水稻紋枯病,不僅可以取得顯著的防治效果,還具有省工等優勢。一般情況下,在水稻分蘗末期、孕穗期進行防治,可較好地控制水稻紋枯病的發生[4];或在發病初期結合其他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預防,也可有效延遲和抑制水稻紋枯病的發生。在此背景下,為探明不同藥劑對水稻紋枯病的具體防效,筆者特于2022年進行了不同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田間效果試驗,以期為水稻紋枯病防治藥劑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F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概況

試驗于2022年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下楊村的單季稻田內進行。供試田塊地勢較為平坦,常年種植水稻,土壤種類為沙質壤土,土壤肥力為中等偏上水平,田塊面積為2 000 m2,田內栽培管理條件一致。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甬優8540’。供試藥劑為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美國世科姆化學貿易有限公司)、20%井岡霉素可溶性粉劑(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德國拜耳股份公司)、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山東中新科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噻呋·己唑醇懸浮劑(江蘇三山農藥有限公司)。

1.3 試驗設計

試驗依據施用藥劑不同,設處理(每667 m2藥劑施用量):(1)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20 g;(2)20%井岡霉素可溶性粉劑44 g;(3)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0 g;(4)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15 mL;(5)20%噻呋·己唑醇懸浮劑40 mL;(6)清水對照(CK)。每處理重復3 次,每小區面積為110 m2。

本試驗共施藥2次,第1次施藥時期為水稻分蘗末期(7月20日),第2次施藥時期為水稻破口期(8月16日),均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每667 m2兌水30 L 進行葉面噴霧。

1.4 調查方法

于水稻乳熟期(9月17日)調查試驗田水稻紋枯病的發生情況,采取平行跳躍式取樣法,以株為單位,每小區調查10 個點,每點面積為0.11 m2,記錄調查水稻的總株數、病株數、各病級的株數,計算病株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依照G B / T 17980.20—2000的標準對水稻紋枯病危害嚴重程度進行分級[5]。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測定各處理實際產量,計算增產幅度。

計算公式:病株率=(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級值)÷(調查總株數×9)]×100;病指防效=[(清水對照區病情指數-藥劑處理區病情指數)÷清水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施藥后不定期觀察各藥劑處理區的水稻是否有藥害現象出現,如有,記錄藥害癥狀及程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不同藥劑對水稻紋枯病的田間防治效果不同。處理(1)的病株率最低,為6.2%;其次是處理(3),病株率為6.3%;處理(2)的病株率最高,達到13.9%。處理(5)的病情指數最低,為0.63;其次是處理(1),病情指數為0.64;處理(2)的病情指數最高,達到1.77。處理(5)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最好,為90.7%;其次是處理(1),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為90.6%;處理(3)、處理(4)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分別為88.9%,89.2%;除了處理(2)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顯著低于其他處理之外,其他藥劑處理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無顯著差異。水稻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處理(1)、處理(3)、處理(4)、處理(5)、處理(2)、CK。其中,處理(1)、處理(3)的水稻產量顯著高于其他藥劑處理,分別較CK 增產20.2%、19.7%;處理(4)、處理(5)間水稻產量差異不顯著,均較CK 增產在17%左右;處理(2)的水稻產量顯著低于其他藥劑處理。

表1 不同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田間效果

2.2 安全性

據試驗期間調查,各藥劑處理的水稻生長正常,且與CK 相比,水稻葉片未發現有異?,F象,表明供試藥劑對水稻生長安全。

3 結 論

試驗結果表明,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20%噻呋·己唑醇懸浮劑對水稻紋枯病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接近90%,其中20%噻呋·己唑醇懸浮劑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最好,達到90.7%;20%井岡霉素可溶性粉劑對水稻紋枯病的病指防效較差,僅為73.9%,這可能是由于該藥劑多年使用,導致藥效下降。從水稻產量來看,施用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的水稻產量較高,其次為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的水稻,施用20%井岡霉素可溶性粉劑的水稻產量較低。

水稻分蘗末期是水稻紋枯病的水平拓展高峰期,破口期是水稻紋枯病的垂直擴展高峰期,這兩個時期均是防治水稻紋枯病的關鍵時期。本試驗結果表明,在水稻分蘗末期和破口期,每667 m2施用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20 g 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0 g,均可有效防治水稻紋枯病,且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

猜你喜歡
病指粒劑株數
2021年稻瘟病防控藥劑有效性監測試驗報告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劑的配方研制
我院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感染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劑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防治馬鈴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劑的制備
績溪縣水稻紋枯病發生特點及防治意見
優質米水稻品種龍稻18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玉米銹病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空心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