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 “兩個責任”協同貫通的理論基礎、實踐困境及治理對策

2024-03-06 00:31金新姚志敏
關鍵詞:高校治理兩個責任教育現代化

金新 姚志敏

[摘 要] 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是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兩大系統的同頻共振,是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對高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政黨建設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治理責任理念、中國共產黨的從嚴治黨經驗、國外政黨的強黨治理做法為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提供理論源泉和經驗借鑒。適應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需求,從“五個向度”探索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善治對策:增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意識,優化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權力結構,完善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制度規范,強化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監督問責,加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隊伍建設。

[關鍵詞] 教育現代化;高校治理;從嚴治黨;“兩個責任”

[中圖分類號] G647;D262.6 [文獻標志碼]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2-4917(2024)01-0109-08

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即管黨治黨中的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以下簡稱“兩個責任”)協同貫通是新時代高校管黨治校的重大治理命題,是高校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事業發展的重要實踐。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是高校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兩大系統的同頻共振,是壓實管黨治校責任的現代大學之治。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注重科教興黨興國。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保?]《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強調:推進教育現代化首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2]?!吨袊伯a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規定,“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高校黨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健全高校黨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推動高校黨的建設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推動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實現高質量發展”[3]。高校黨委(黨組)作為黨在高校的基層組織,要深刻把握黨和國家關于教育及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壓實管黨治校責任,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推進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當前,高校發展面臨新的世情、國情、黨情、社情,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探索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善治對策,成為高校發展建設面臨的時代命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有助于為各領域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協同貫通提供學理借鑒。

一、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蘊意和理論基礎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第36條開宗明義,“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4]。這是黨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兩個責任”。隨之《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相繼對“兩個責任”做出規范,明確“兩個責任”的邏輯關系,即黨委、紀委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離開黨委的堅強領導,紀委的監督作用難以發揮;沒有紀委的監督,黨委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難以抓住?!皟蓚€責任”不是并列關系,黨委主體責任是“綱”,具有牽頭抓總、全面領導作用;紀委監督責任是保證,具有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伴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建立健全,高校黨的建設不斷科學化,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時代蘊意逐步深化。

(一)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蘊意

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是高校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兩大系統的同頻共振,是高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治理過程,是從嚴治黨與大學治理深度融合的動態交互,需要遵循管黨治黨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從兩個維度把握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蘊意,關鍵是要把黨對高校的領導落到實處,錨定職責定位、責任主體和責任事項,把握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雙向互動的核心要素。

高校黨委承擔主體責任的蘊意。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是對各級黨組織的政治要求,也是各級黨組織的法定職責,關鍵是要把黨的領導落到實處。從高校黨委主體責任維度考量,對照民主集中制、議事規則、“三重一大”制度要求,推動“兩個責任”協同貫通關鍵在于把握“三個落實”:一是落實高校黨委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確保全體成員在重大問題的決策或決定上權力平等,集體討論,并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決定,集體承擔責任。二是落實高校黨委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一把手”要堅持黨的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種好“責任田”,做好表率垂范。三是落實高校黨委分管領導班子成員的領導責任,結合分管業務抓好黨建工作,履行黨建工作“一崗雙責”。

高校紀委承擔監督責任的蘊意。紀律檢查機關是黨進行偉大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是管黨治黨的利器重器。紀委是“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專門力量”[5]。從高校紀委監督責任維度考量,堅持在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雙重領導體制下,對照黨章黨規、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要求,推動“兩個責任”協同貫通關鍵在于抓好“三個落實”:一是落實高校紀委協助責任,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協助黨委定期分析和研判政治生態,把管黨治黨責任分解到各項工作任務中,做黨委決策的參謀者。二是落實黨對紀律檢查工作的統一領導責任,通過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提出意見建議、述職評議及統籌審計、財務、巡察、工會等監督力量傳導履責壓力,推動學校各級黨組織、黨員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決定及學校重大工作部署,做監督的再監督者。三是突出落實高校紀委黨內專責監督職能,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嚴格正風肅紀,精準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嚴肅問責追責,做責任落地的保障者[6]。

(二)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理論基礎

政黨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國家政權是在政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政黨本身具有監督與完善政治運作的責任。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是政黨之治的延伸,要遵循政黨自我完善的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政黨建設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治理責任理念、中國共產黨的從嚴治黨經驗、國外政黨的強黨治理做法,這些思想、理念、經驗、做法為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提供理論源泉和經驗借鑒。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政黨建設思想

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政黨建設思想是高校 “兩個責任”協同貫通的重要依據,他們的政黨建設思想倡導的責任是關乎國家、人民命運的責任,是為了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主義偉大目標的責任。

馬克思、恩格斯的政黨建設思想體現在《共產黨宣言》及其系列經典著作中,系統地闡釋了“什么是無產階級政黨、為什么要建立無產階級政黨以及怎樣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問題。馬克思、恩格斯主張民主建黨,同時強調集中和紀律對工人階級政黨的極端重要性,指出“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7]?!豆伯a黨宣言》強調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8]?!豆伯a主義者同盟章程》和《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中,都制定了嚴格的紀律,并要求每個成員堅決執行,否則,黨的領導層有權執行紀律,直至將其開除出組織[9]。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實行有效的黨內監督,離不開廣泛的民主和批評。民主是監督的前提,沒有民主,監督就必然流于形式。恩格斯認為:“批評對于黨來說,一定要比任何無批判的恭維更有益處?!保?0]

列寧的政黨建設思想涵蓋執政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列寧認為履行黨的責任要從細處入手、盡職盡責,只有這樣才能勝任自己的艱巨任務。列寧主張堅持黨內監督制約,以更好地防止黨的權力被濫用,包括被各級黨組織濫用和被黨的少數負責人濫用,在他的主張下俄共(布)成立了監察委員會,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執政黨黨內監督的首個專門機構。列寧提出:“黨內的一切事務是由全體黨員直接或者通過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無例外的條件下來處理的?!保?1]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受歷史條件限制,沒有提出“兩個責任”概念,但他們的政黨建設思想主張嚴格履行政黨責任、民主與集中、治黨與監督等,其中蘊含的政黨治理邏輯,對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具有跨時空的指導意義,對壓實高校黨組織集體責任、一把手責任及紀委監督責任有重要的實踐指引。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治理責任理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治理責任思想,是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協同貫通的文化源泉。全面從嚴治黨的許多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舉措都可溯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二十大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保?2]

儒道釋三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其主張雖有不同,但殊途同歸均認同人道即天道、人類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相一致的價值觀。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倡導“禮”治國、“仁”修身,在社會組織方面稱“禮”,闡釋重建社會秩序的方法;在個人方面稱“仁”,闡釋推己及人的價值觀。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和諧共生”的責任倫理,主張重視慎獨自律、正己修身、仁政愛民、天人合一等價值觀念?!洞髮W》開篇提出“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道家通過探索萬物生化的過程,主張反本還源,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道法自然,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齊物論》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釋家奉行“眾生平等”“依正不二”,主張萬法唯心,三界本空,去除苦厄須從破我執、法執下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個人責任、家庭責任、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之間的善治邏輯,具有獨特的價值體系,閃耀著豐富的家國治理、修身立世、和合共生思想。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需要汲取其治人治事、敬天循道等治理思維,特別是汲取儒道釋思想中“知天、知人、知己”道理,壓實集體責任、個人責任,推動“兩個責任”同頻共振。

3.中國共產黨的從嚴治黨經驗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從嚴治黨的傳統,不斷完善黨的建設。中國共產黨人相繼提出“思想建黨”“制度建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毛澤東注重思想建黨,提出“三大作風”和“兩個務必”,主張堅持實事求是和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作風建設的重點,強調黨的領導,認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13]。鄧小平注重制度建黨,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主張“整頓”黨組織、“黨員要合格”,認為“我們要改善黨的領導,除了改善黨的組織狀況以外,還要改善黨的領導工作狀況,改善黨的領導制度”[14]。江澤民注重“依法執政”,提出“三個代表”和“三講”,認為“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民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干部依法決策、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15]。胡錦濤注重執政理論建設,提出“科學發展觀”“五種執政能力”,認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16]。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和“三個務必”,主張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黨治黨,強調“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17],認為“維護黨中央權威,絕不是一般問題和個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則性問題,是黨性,是大局,關系黨、民族、國家前途命運”[18]?!包h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19],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精準繪制全面從嚴治黨路線圖,不斷完善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體系和督責機制。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保?0]

中國共產黨的從嚴治黨思想,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由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全面從嚴治黨涵蓋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等黨的建設各個領域,為管黨治黨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探索和堅實的歷史積淀,為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提供了重要的施工路線圖。

4.國外政黨的強黨治理做法

縱觀世界政黨政治運行實踐,各國政黨為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加強政黨建設,積極應對國內外的局勢變革,積累了許多有效做法。

一是加強理論引領,凝聚思想共識。例如越南共產黨、朝鮮勞動黨、老撾人革黨、古巴共產黨汲取蘇東共產黨教訓,注重黨員干部思想教育。歐洲一些社會黨也強化黨員教育培訓,將本黨的綱領、理論、知識和組織紀律等作為培訓內容。二是完善組織建構,擴大社會基礎。例如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南非非國大分別開展“恢復基層組織運轉”和“回歸基層”運動,恢復基層組織的建制和職能,加強對基層組織的資源投入。日本共產黨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建設,在地方、企業、學校等廣泛設立黨支部。三是加強制度治黨,優化監督權力運行。例如英國保守黨、工黨都設立了針對本黨在議會的督導員(黨鞭)制度,約束本黨黨員,優化監督權力運行。德國制定了全球首部《政黨法》,全面約束規范政黨行為[21] 。納米比亞人組黨制定了黨內的《行為準則》,規范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從政行為。四是加強反腐敗治理,增強政黨純潔性。例如越南共產黨將貪腐視為“國難”和自身執政面臨的“四大危機”之一,強調黨紀面前人人平等,肅風反腐直指高層。古巴共產黨強調通過“以心治國”的方式,開展廉政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頒布《國家干部道德規范法》,旨在增強黨員干部廉潔意識。

各國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做法是政黨適應國家政體而采取的強黨之治,是推動政黨責任落實的善治舉措。這些實踐蘊含豐富的管黨治黨責任思想,對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二、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實踐困境

高校管黨治校是一項系統工程,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體現在學科建設、師資水平、人才培養、反腐倡廉建設諸多方面,管黨治校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科建設等方面深入推進的重要保障。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是反腐倡廉的標本之治,但實踐中面臨諸多壁壘。

(一)高校黨員干部對“兩個責任”認知不充分

少數高校黨組織、黨員干部對落實“兩個責任”認識不充分,權責不明晰,部分干部管黨治黨意識薄弱,缺少“管業務必須管黨風廉政”的意識,“一崗雙責”意識淡薄,尤其到二級學院、系部、基層黨支部層面,重業務、輕黨建的思想嚴重。其實質是對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高等教育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引擎,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具有重大現實意義,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高校的落地成效,關系到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關系到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它有助于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延伸,形成高校廉潔新生態;有助于滿足高校服務教育強國戰略的現實需求,推動高校治理效能轉化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助于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黨政協同機制,推動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有助于推動黨建和思政工作與教學科研管理、學校發展深度融合[22]。

(二)高?!皟蓚€責任”貫通制度體系不完備

伴隨高校管黨治校實踐的飛速發展,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健全,但大多數高校關于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統一和聯動機制還沒有充分建立,特別是在選人用人、考試招生、財務管理、科研經費、建設工程、招標采購、師德師風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缺乏及時溝通和資源共享機制。有些高校黨委與紀委溝通協調、會商聯動等相關制度尚未建立健全,有些高校雖然出臺了相關制度,但制度具體內容缺乏科學性、程序性、可操作性。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制度建設不完備,導致從嚴管黨治校成效打折扣,責任壓力傳導不徹底,重點領域廉潔風險比較突出,“四風”問題治而不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然突出,甚至個別高校發生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

(三)高校權力配置及運行結構性失衡

高校黨內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民主權力配置及實際運行存在結構性失衡,各類權力界限不清晰,責任劃分不科學,重大事項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分離不到位,“一把手”及關鍵少數人權力制約不力,教育教學運行涉及的人、財、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權力配置及運行缺乏科學規范,存在權力尋租和產生腐敗的風險。當前,高校反腐敗斗爭已形成高壓態勢,但在招生、基建、合作辦學、科研、選人用人等領域腐敗案例依然頻發。有關統計顯示,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128名高校領導被中央紀委通報。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共通報了61名高校干部被查處的消息,涉及55所高校。截至2021年10月,有17名高校領導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其中黨委書記6名,校長(院長)7名;共11名高校領導被“雙開”或開除黨籍,涉案高校數量多、層面廣,分布北京、上海、廣西、黑龍江、廣東、云南、吉林、山東、安徽、內蒙古、四川等10余地區。2023年,有20余名高校領導被調查,既有綜合類院校,也有音樂、警察、師范、醫學、財經、理工等專業類院校,其中職業院校最多,有6所[23]。高校違紀違法行為治而不絕,甚至出現“塌方式”違紀違法。

(四)高校治理監督和追責問責力度不大

履責受監督,失責要問責?!坝掠谧晕腋锩?,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保?4]高校出現違紀違法行為,有個人思想原因、有制度約束不足,更有監督和追責問責不力因素。對不履行“兩個責任”或者“兩個責任”履行不力的,應當嚴肅追責問責。新時代十年,中國共產黨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實踐中,高校落實“兩個責任”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的層層衰減現象。高?!按蟊O督”格局尚未形成,高校黨委全面監督、紀委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和黨員民主監督融合施力不足。高校紀檢監察機構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問責“四種形態”不足,追責問責力度不大,個別高校追責問責存在“寬松軟”,警示震懾成效不突出。

(五)高校紀檢監察隊伍內生力不足

伴隨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入,加強高校紀檢監察隊伍建設需求更加凸顯。實踐中,“三轉”之后部分高校職責銜接不力,多數高校紀檢監察機構建設未能滿足全面從嚴治黨形勢需要,紀委委員作用發揮不明顯,專職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較少,高校所轄學院等二級黨組織的紀檢監察隊伍力量薄弱。整體而言,高校紀檢監察隊伍內生力不足。主要表現為高校紀檢監察隊伍政治站位、業務能力、紀法水平不能適應當前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和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求,缺乏紀法皆通的“專才”,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成效不足,制約了高?!皟蓚€責任”的協同貫通。

三、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治理對策

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是高校循道之治。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方法論,遵循管黨治黨規律及教育發展規律,破解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面臨的實踐困境,可以從“五個向度”探索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善治對策。

(一)增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意識

立足政治屬性,用積極的意識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增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意識。管黨治校成效關乎“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和“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25]。各級黨組織要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體現黨的領導[26]。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主動適應新時代要求,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推動“兩個責任”協同貫通、同頻共振。

高校黨委、紀委要增強落實“兩個責任”的政治自覺,牢固樹立“兩個責任”協同貫通意識。突出加強高校政治建設,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國之大者”對教育工作的要求,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嚴格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認真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把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橫向協同協作與縱向壓力傳導結合起來。強化高校黨委主體責任意識、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意識,強化校、院及系部黨組織負責人“第一責任人”意識,強化高校紀委黨內專責監督意識,高站位擔當作為,推動構建“一把手統領全局、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紀檢部門組織協調”的“兩個責任”協同貫通工作格局,持續提升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以高校全面從嚴治黨縱深延伸成效,層層壓實“兩個責任”。

(二)優化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權力結構

優化權力結構配置,完善學校內部治理,以治理的整體性夯實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基礎。教育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事業,教育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吨袊逃F代化2035》明確提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任務的重要保障措施?!案骷夵h委要……協調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強各級各類學校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深入推進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保?7]推進管黨治校源頭治理,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科學優化高校權力運行機制,厘清不同治理主體的功能定位和權責劃分,做到分解到崗、落實到人、具體到事,同時推動各類權力主體協同發力,夯實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基礎,確保管黨治校的管人權、管事權、管物權能運行暢通,一貫到底。

把整體性、系統性治理思維貫穿管黨治校全過程,加強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優化配置管黨治校權力。站在“點”上看“面”、看系統,突出治理的整體性與協同性,重點關注教育教學運行涉及人、財、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構建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的權力運行體系:一是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優化政黨權力,提升黨的各級組織管黨治校成效。二是改變高校少數人掌控大量公共資源的不合理現象,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群團組織、學生“三代會”等相關主體作用,明確基本職責、基本權力以及相互之間的監督制約協同機制,激發全體師生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增強師生監督權和話語權。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學校治權運行,實現協同共治、成效共享,推動系統治理、長效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

(三)完善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制度規范

完善制度建設,增強制度執行力,以治理的可持續性規范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機制。制度具有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是善治的根本?!耙⒅斡畜w,施治有序,零打碎敲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保?8]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制度治黨,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高校治理的各領域各環節,引領構建以大學章程為核心的現代大學管理運行制度體系;推進黨務、校務公開,建立權力運行公開機制和流程管理制度;完善“兩個責任”協同貫通配套制度,明確“兩個責任”協同貫通的實體內容和程序流程步驟;完善考核、激勵和責任追究機制,“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發揮制度約束、指引、評價和督促功能,形成“兩個責任”協同貫通長效機制,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圍繞合理劃分學校、機關、院系的權責邊界,建立學校與學院、機關各部門之間、機關部門與學院以及學院內部機構之間權責分明、銜接流程暢通的管理體制。完善“兩個責任”協調貫通四類保障機制:一是重大問題、重點任務、廉政風險防控協同貫通機制;二是師生廉潔教育協同貫通機制;三是紀委對同級黨委及其領導班子成員監督協同貫通機制;四是監督檢查、考核運用、線索處置、問責追責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兩個責任”協同貫通相關會商制度、溝通制度、通報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聯合調查制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及政治生態研判制度等,強化制度執行力,確保制度有用、管用,能夠準確體現黨的主張和師生意愿,立得住、行得通,以制度機制的力量和作用,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

(四)增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監督問責成效

以治理的威懾性增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成效。用精準監督和嚴肅追責問責釋放管黨治校威懾力,倒逼各類責任主體擔當作為,形成高?!皟蓚€責任”協同合力,推動高校管黨治校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高校黨委、紀委要提升監督效能,用好問責追責利器。一方面,貫通各類主體構建“大監督”格局。做到行使權力事前有規矩、事中有程序、事后有痕跡。堅持問題導向和問題意識,找準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的突破口、落腳點,加強“一把手”監督,創新監督思維,整合監督力量,讓師生參與監督,加強對招生、招標、基建、財務、資產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推動審計監督、巡察監督、民主監督與紀律審查聯動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另一方面,強化查辦案件治本功能,緊盯師生“身邊事”,堅持“一案雙查”,糾治違紀違法行為,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及時采取談話提醒,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紀律審查建議書、提醒函等方式,督促推動共性問題整改,舉一反三。完善案件通報機制,適時公開通報,對檢舉控告失實的,積極穩妥做好澄清工作,消除不良影響,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強化嚴管厚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讓師生時刻牢記黨規黨紀的約束,感受到管黨治校的治理成效。

(五)加強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隊伍建設

管黨治校人才是關鍵,以治理的關鍵性壯大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力量?!盀檎?,莫先于用人?!秉h的各級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黨治國理政的骨干,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這個“硬”就是錘煉自身、淬煉隊伍、提高先進性的要求。

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要抓住“人”這個關鍵要素。面對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社情的深刻變化,高校黨委、紀委要保持高度政治清醒,教育引導干部始終牢記共產黨員身份,涵養政治品格。一方面,高校黨委要做好選人用人工作,以更嚴的標準、更實的措施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從嚴教育管理監督干部,不斷提高干部素質。同時,黨委要加強對紀委的領導,特別要結合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際,不斷完善紀委組織架構,針對各高校及二級學院設置情況,健全高校紀檢監察機構,配好班子,建好隊伍,激活紀檢監察隊伍內生力,壯大監督執紀問責力量,支持紀委統籌力量開展追責問責。另一方面,高校紀委要引領紀檢監察干部樹牢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運用紀法研習、專案輪訓、專題調研等平臺,強化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涵養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提升監督執紀業務能力,精準適用紀律審查權,有效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護航高校育人事業健康發展。

四、結語

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作為一個緊迫的歷史課題,探究高?!皟蓚€責任”為什么要協同貫通,高?!皟蓚€責任”怎么協同貫通,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具有深厚的理論根基和充分的現實依據。把脈高?!皟蓚€責任”實踐困境,溯源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理論基礎,啟迪創新思維,以“五個向度”構建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善治對策,這是遵循管黨治黨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的探索,亦是科學運用治理思維推動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探索。

高?!皟蓚€責任”協同貫通的具體方法、路徑還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領域,高校黨委、紀委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時刻緊繃管黨治校的弦,守正創新治理思維和治理方式,深入推進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參考文獻]

[1][12] 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8、15頁。

[2][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eqid=fa1253a4000435ad000000036433c5ca。

[3]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頁。

[4]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頁。

[5]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頁。

[6] 謝輝:《新時代高校黨委落實“六項職責”的內涵與路徑》,《中國高等教育》2021年第17期,第24—26頁。

[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3頁。

[8]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1頁。

[9]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7頁。

[10]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9頁。

[1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頁。

[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頁。

[1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頁。

[1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622、334頁。

[1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頁。

[17]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頁。

[1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84頁。

[19]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4頁。

[2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頁。

[21] 程浩、樊樹才:《國外政黨嚴格自身治理的做法和經驗》,《理論探討》2016年第1期,第126—130頁。

[22] 梅萍:《全面從嚴治黨視閾下中國共產黨執政倫理建設新探》,《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年第5期,第116—124頁。

[23] 佟西中:《今年20余名高校領導被查,“象牙塔”反腐有何深意》,《中國新聞周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844023789470493&wfr=spider&for=pc。

[24][26][28] 習近平:《論黨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獻出版社2023年版,第172、118、115頁。

[25] 仲偉通:《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意蘊,困境與出路》,《理論導刊》2021年第4期,第44—48+72頁。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the Synergistic Implementation of “Two Responsibilities” in Universities

JIN? Xin1,YAO? Zhimin1,2

Abstract: The synergistic implementation of “Two Responsibilities” in universities involves the resonance of the two major systems of Party Committees main responsibility and Disciplinary Inspection Commissions supervisory responsibility. It represents a crucial pathwa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hold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cit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rom Marxist classic authors on party building, governance responsibility concepts from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trict governance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practices from foreign political parties provide theoretical sources and experiential references for the synergistic implementation of “Two Responsibilities” in universities.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study explores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the synergistic implementation of “Two Responsibilities” in universities from “Five Dimensions”: enhancing awareness, optimizing power structures, refining regulatory systems,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accountability, and reinforcing team building.

Key words: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ict Party governance; “Two Responsibilities”

(責任編輯 編輯齊立瑤;責任校對 劉永?。?/p>

[收稿日期] 2023-08-30

[基金項目]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項目“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及其里程碑意義研究”(項目編號:23LLMLA001)。

[作者簡介] 金新(1986—),男,山東棗莊人,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通訊作者:姚志敏(1978—),女,河北滄州人,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高校治理兩個責任教育現代化
智慧教育平臺助推大連教育現代化
完善高校治理結構的管理之思
淺談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實踐
宜賓縣:定責夯責追責 層層壓實“兩個責任”
高校治理視角下內部審計職能定位研究
高校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監管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