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優化對策研究

2024-03-06 00:31劉新穎徐麗曼
關鍵詞:民族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劉新穎 徐麗曼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這為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主線,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的必然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持續推動和深化“五個認同”教育,本研究以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不足為切入點,從頂層設計、教育模式、情感溝通機制、評價體系建設四方面探索優化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路徑,為持續提升“五個認同”教育實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做深做實做細提供借鑒。

[關鍵詞] “五個認同”教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優化;民族高校

[中圖分類號] 中圖分類號G641;C955.2 [文獻標志碼]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2-4917(2024)01-0117-08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嶄新篇章,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持續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穩步推進,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黨的民族教育方針得以落實鞏固。但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如:“五個認同”教育模式創新不足,未能深入結合和體現新時代要求,還存在形式化的弊端;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不足,學生的“內驅力”發揮不充分,圍繞“五個認同”教育的情感支持“共同體”建設不足;“五個認同”教育的特征和現實不足,評價體系不健全等?;谛聲r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現實問題,需要與時俱進,結合有關實踐經驗和教育理論,探索優化路徑,構建“五個認同”教育優化方案,提升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實效。

一、明確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頂層設計

明確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頂層設計,可以為“五個認同”教育落下重要先手棋,為新時代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指明前進方向,推動我國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爸υ鰪姟焙汀案幼⒅亍备母锏南到y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既體現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整體發展上,也體現在每項改革的發展舉措上[1]。盡管我國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的現實問題及其成因復雜多樣,每個地區以及不同辦學水平的民族高校也各自面臨一些特殊問題,但仍有必要在全國范圍內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頂層設計方案。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需要精細化的頂層設計方案。精細化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2],“因材施教”是擺脫以往粗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實效的必要手段。實現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細化管理目標,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五個認同”教育為著眼點,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特色,基于差異、突出共同性。在全國范圍內構建高質量的“五個認同”教育指導方案,能為我國民族高校教育體制健康發展夯實思想意識基礎、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的辦學目標。

(一)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頂層設計的目標方向

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頂層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從內容和體系等維度規范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進而形成高質量水平的方案或規范性文件,用于指導民族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其一,“五個認同”教育的頂層設計應當是貫穿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含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全階段的思想政治育人方案,注重學前至高等教育全教學鏈條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針對不同教育階段突出重點,凸顯各階段高質量育人的目標。其二,形成立法、政策和指南“三位一體”、相互協調支持的結構體系。任何“頂層設計”都是這個領域歷史性重大變革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工程[3],“五個認同”教育是我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其頂層設計并非單一的文件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多方面規范相互支持協調、共同搭建的體系。立法方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國發〔2015〕46號)對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關聯性較弱,還存在一定滯后性,可以嘗試通過制定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專門法規、條例,或在現有法規、條例中增加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專門章節及表述,完善我國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法制體系。條件具備時,在全國人大做好相關立法的基礎上,省級人大、較大城市人大等具有立法資格的地方人大,可以結合區域實際,開展具體立法,做好本區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法規制定。具體的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改革方案則需要在政策規范以及更加具體的指南中予以規定,至少包括“目標模式、體制機制、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和關鍵項目”的系列內容,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其三,采取多主體參與、共同謀劃和定期完善的路徑。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其頂層設計在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和政策框架指導下,既需要來自國家民委、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及其他相關職能部門思想政治教育專家的研究部署,還需要來自民族高校的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廣泛參與,尤其是來自后者的實踐經驗反饋,對于增進頂層設計的可操作性和問題回應性至關重要。結合“三全育人”的實踐要求,須廣泛汲取各方經驗智慧,形成全社會、全體制、全時空、全要素的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系統育人”大格局,對民族高校學生進行全方位教育引導。在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指導和人大部門立法基礎上,發揮國家民委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職責,指導強化學校頂層設計、系統設計,打破以往認為思政課教學僅是思政課教師的職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僅是學生管理部門職責的慣性思維,引導民族高校黨委切實履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體責任,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學校教學大綱,細化預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五個認同”教學計劃,與思政教育、專業教育同部署、同推進,形成校黨委負總責、教育管理部門重點抓、各教研單位具體負責的教學體系,通過自上而下的系統設計來全面夯實立德樹人的根基、鞏固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的核心地位。與此同時,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系列指導性規范還需要根據黨的政策方針和教育一線的反饋定期更新完善,避免規范與教育實際脫節。

(二)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頂層設計的基本結構

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頂層設計應當是一個結構科學的體系,是集目標設定、運行機制和項目建設于一體的有機整體,由主要負責部門牽頭,組織民族高校制定并不斷完善,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建設指引功能,對全國民族高校提出普遍適用的規范要求,又能夠為不同區域和辦學層次的民族高校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間,有利于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目標設定上,應當分為時序上的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把“五個認同”教育的工程建設和育人實效進行精細化的目標安排,以便督促民族高校貫徹落實。在目標內容上,“五個認同”教育的直接目標應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目標保持一致,應在

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內涵正確認知基礎上,

有意識地影響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產生積極的情感、態度與認同,形成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以及支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關實踐活動話語體系與行為自覺的建設[4]。另一方面,通過以“五個認同”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豐富和拓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及廣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間接實現對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成效綜合評價中教育實效的綜合考察。頂層設計的目標有具體的體制和機制落實,其中民族高校是主體,其黨團組織、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專業課教師和輔導員是“五個認同”教育的直接承擔者。民族高校的教育主管部門是“五個認同”教育的督導機構,對此,相關責任部門可以組織全國少數民族高校負責人,在全國范圍內的民族高校開展調研和論證工作,制定規范和指導民族高校落實頂層設計方案。督導機構在對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開展實地調研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向高校反饋,可以在指南中對共性的問題統一說明、對優良做法向其他民族高校推廣。除目標設定和運行的體制機制外,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作為一項意義重大且有待深入研究的教育領域,其頂層設計還需要注重對相關研究的投入。具體而言,在政策制定層面,如前所述,加大黨內法規、行政法律法規、教育法及相關條例的制定力度,形成可參照、可執行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加強全國民委、地方民族事務管理機構及各級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工作部署和執行督導。各級黨委宣傳部門也應加大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管理力度,強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在執行層面,可以在機構設立中增加或強化相關職能,在“三定”(定部門職責、定內設機構、定人員編制)中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職責。同時,可以設立一批相關的調查研究和建設示范項目,有傾向性地加大支持力度,如在民族高校中普遍設立“五個認同”教育系列建設項目,使教育公共資金在民族高校中發揮普惠性建設支撐功能。當然,還需要注意這些項目資金投入后的監督執行和建設反饋機制,保障項目資金真正用到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建設中。

二、拓展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的教育模式

目前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模式存在與新時代新要求不適應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創新不足,導致“五個認同”教育流于淺層階段,與“認同”教育要求深入學生精神層面進行塑造存在較大差距?!拔鍌€認同”教育未能深入結合和體現新時代要求,還存在形式化的弊端,雖然從形式的多樣性拓展角度看,較過去大有提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活動選擇精準度的把控,存在活動泛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不良傾向。對教學方法的探索不夠,主要依靠教師單向度的輸入,缺少學生“認同”上的主動理解和接納。民族高校未能依據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實時豐富和調整教育載體,如文化載體、活動載體、網絡載體,其時代性、針對性、綜合性、有效性有待加強和提升。創新“五個認同”教育模式,需要挖掘教育深度,全面豐富“五個認同”教育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載體。

(一)提升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兩個深度”

針對目前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廣泛存在的無法提升認同層次這一突出問題,需要通過提升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深度”尋求突破,可從“深度學習”與“深度體驗”兩種教學模式入手?!吧疃葘W習”,是指基于淺層學習之上由內在動機驅動的學習方法,它將表層認知的內容通過理解分析融入經驗、思考甚至情感、性格之中,進而通過批判性思考建構起具有個人意義的解釋框架,這些框架將指導個人作出決策與解決問題[5]?!吧疃润w驗”,是將個人體驗向群體認知轉化的過程,即實踐向理論轉化的動態過程,重點是教育者注重選取學生參與度更高的教育路徑,引導學生從可感知的經驗進行反思和抽象,上升到“五個認同”的理性認知層面。簡言之,就是將傳統教育模式中由教師施教、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學生向教師反饋學習成果和提出思考問題。從“深度學習”和“深度體驗”兩個方面增進學生對“五個認同”的理解,其共通之處都在于超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常見的說教和填鴨式教學,重在個性化的啟發式教學,將較為抽象的“五個認同”與學生的經驗相聯系,學生的參與度越高,其主動思考并走向“認同”的深層次意識形態塑造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不斷豐富教育主體施教的“工具箱”

充分利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邏輯框架,著力將“五個認同”教育的素材充分整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將“五個認同”各方面最新的教學素材和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民族高校要在不斷深化傳統思政課的基礎上,結合民族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新精神,結合辦學特殊性和生源特點創新思政課,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體系,增設有民族高校特色的思政課程。民族高校要提升對網絡媒介的運用和掌控能力,不斷豐富“五個認同”教育傳播載體,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增強信息的吸引力,滿足學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同時,增強政治敏銳性和信息鑒別力,對于可能出現的影響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負面輿情做好預判,引導和鼓勵學生做新時代正面信息的傳播者。堅持內外課堂相結合、內修與外化相統一,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充分挖掘各類資源,提升育人合力,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加強課程思政的建設,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合“五個認同”教育的內容,積極構建每名教師都是“思政教師”、每門課程都是“思政課”、每名教師都上“思政課”、校園就是思政課堂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三)“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

“因材施教”是基于對學生“材”的因應,從而指示教育者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因材”和“施教”是前后承繼的邏輯關系?!拔鍌€認同”教育也要從民族高校學生的主體性角度出發,秉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全面了解和衡量民族高校學生的客觀情況是“因材施教”的邏輯起點,清楚地把握學生群體和個體的差異性,對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的充分了解和認知是“五個認同”教育的實踐原點。建立在充分調研學生情況基礎上的“五個認同”教育的實踐經驗,是進行教學反思、提煉指導方案的重要依據,有助于避免“五個認同”教育過度理論化、抽象化,脫離教育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根本宗旨。

但“因材”的差異性不否定“施教”的規律性,著眼于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拔鍌€認同”教育要繼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開展仍應遵從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的科學規律,是將后者的規律性認識運用到多種多樣的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群體之中。另一方面,著力提升“五個認同”教育的“因材施教”水平所面臨的障礙主要在于民族高校短時間內難以擺脫規?;逃?,集中表現為有限的教師和課堂資源與學生多樣化的“五個認同”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個體化的學生差異越清晰、越具體,這一矛盾就越突出。教育規?;c個性化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智能時代教育改革發展尋求突破,通過技術驅動,由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四方育人主體協同實施,充分尊重學生身心差異、文化差異、環境差異等,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智能化、個性化教育,促進每個個體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6],破解“因材施教”與規模教育的矛盾。

三、完善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機制

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是理性和感性兩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其中感性因素對于學生的理性認同發揮著催化劑的主要作用。理性層面的基本知識的傳道、授業、解惑,能強化學生對“五個認同”的理論認可和理性認知,提升“五個認同”的思想認同。教育者和學生長期交往及有效的情感溝通,能夠與他們建立更為長期的、更深層次的信任關系,可以促進學生的情感模仿和行為模仿,進而深化學生對“五個認同”的情感認同和實踐認同。目前民族高校在“五個認同”教育中,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欠缺,教育者關注學生對“五個認同”的知識理解,甚至是狹隘的課業成績,卻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及情感在“五個認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對學生個人情況及其需求的體察。在教育者團體上,育人合力凝聚不足,圍繞“五個認同”教育的情感支持“共同體”建設不足,難以實現廣泛的情感溝通覆蓋面。以情感為基礎和依托的教育,要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以“打動人心”的方式方法取得實效[7],但當前的教育者在決定情感溝通效果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情感素質三個方面都還缺少情感因素,情感培育的意識不足,并未意識到“五個認同”教育需要情感共鳴,不能很好地分析和把握不同時代、區域成長起來的學生的情感需求差異。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缺少情感方面的體驗,對提升學生們的被尊重感、被欣賞感和友好互助的情誼重視不足。在教育技能素養上還缺少情感溝通方面的自我完善。因此,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既需要解決師生情感溝通空間缺失、教育共同體建設不足等客觀問題,還需要處理好貫徹人本理念和心理建設等更為復雜的主觀層面的問題。完善內容更具體、操作性更強的情感溝通機制,需要夯實師生雙方主體的認知基礎,提升情感溝通的雙向反饋,優化情感溝通的客觀環境。

(一)夯實情感溝通的認知基礎

目前,民族高校教育者對“五個認同”的理論本身的知識儲備較為充分,但是對于如何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進而為提升“五個認同”教育實效奠定情感基礎,還缺少明確的途徑方法。對此,民族高校的教育者有必要對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認知,發展同理心,促進師生間的尊重、理解和共享。首先,“五個認同”教育需要上升到心理和精神互動的層面?!罢J同教育”本質上區別于一般的知識性教育,“五個認同”教育固然有知識邏輯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上升到少數民族學生內心世界塑造的層面,“五個認同”的理性認知需要積極的情感體驗的推動。伴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的資源越來越趨向于均等化,這意味著教育質量供給側的差異主要來自教育者的態度。其次,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溝通需要兩者之間形成和諧相伴的人際關系。民族高校教育者需要與學生之間取得意向目標的一致,獲得更多的共同語言與“合拍”行動,努力夯實信任基礎,獲得學生的認同感。讓教育者的“五個認同”教育走進學生心里就需要兩者建立較高水平的師生情誼關系,唯此,才能夠讓學生愿意傾聽和接納來自教育者的信息。最后,加強對情感認同教育的方法研究和運用。情感溝通的教育實踐探索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教育者自身角度出發,反思創新教育情感溝通方式,設計多元化的溝通渠道;二是從學生角度出發,根據民族高校學生的群體特征,通過師生情感溝通活動,培養學生與“五個認同”相適應的人格[8]。

(二)提升情感溝通的雙向反饋

“五個認同”教育是學生與教育者之間精神互動的過程,教育者“個體”的情感、意志深深地影響受教育者,彰顯出教育過程中人的重要性[9]?!拔鍌€認同”內容本身具有廣泛的認知空間和深度,如何在相對較短的學習生活期間內,將“五個認同”進一步深化和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自覺、情感自覺和行為自覺,對教育者的“教”和學生的“學”也相應提出了要求。首先,民族高校教師對其教育職責和“五個認同”教育具有較高水平的積極情感投入,將被動的“我應該做什么”轉變為能動的“我能夠做什么”,“五個認同”教育的困難和挑戰越大,對教育者的職業倫理的要求就越高,并集中體現為其是否具備積極主動的教育情感。與教育者的情感相對應,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其情感在教育活動中至關重要。在對“五個認同”有全面認知的基礎上,要促進學生在教育活動中主動學習、積極理解、正面評價,將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能動的“我要學”,形成情感上的認同和呼應。其次,“五個認同”教育需要遵循教育學,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規律,這要求教育者對相關教育理論和方法有全面的認知和熟練把握。為此,教育者需要將“五個認同”教育和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以受教育者的可接納程度為參考依據,將教育者自身的認知傳輸給受教育者。學生作為受教育者,需要在主觀上對接受和掌握“五個認同”具有全面、完整、清晰、理性的認知,并與自身學習和生活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升接納能力。最后,根據教育學的一般原理,教育者在明確“五個認同”教育的意向基礎上,還需要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解決教育意向在傳播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偏差;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隱蔽措施,不將“五個認同”的教育意向過于明白展示,處理好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平衡問題。這都需要教育者著重以問題為導向,并試以“對話和交往”為教育信息傳播路徑,通過相關教學內容的呈現、師生溝通來潛移默化地實現教育意向。相應地,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受教育意向也是影響教育實施的關鍵所在。

(三)優化情感溝通的客觀環境

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夯實“五個認同”教育的情感溝通基礎,還需要通過優化客觀環境來營造民族高校師生溝通的情感意愿,不斷為提升“五個認同”教育實效創造更多客觀條件。一是民族高校思政課程教師應注重在授課過程中融入樂情教育。所謂“樂情教育”是“以情優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樂”是快樂與興趣統一的情緒狀態[10]。強化樂情教育有助于促使教師抓住課堂教學這一認同教育的關鍵載體,使教師努力回應學生的情感需求,豐富師生之間情感聯結的基點。建立在符合學生興趣基礎上的“五個認同”教育,才會吸引學生體悟其中的理論知識,由情及理,達到內心深刻認同的理想教育效果。但樂情教育理念并非簡單地迎合學生的樂趣,而是要求民族高校教師站在學生視角結合“五個認同”的內涵,尋求能夠直擊心靈的信息理解和傳播方式,由此也促使教師加深對“五個認同”及其教育方法的研究創新。二是民族高校教師還需要在課堂內外積極回應學生的情感需求。在學生心目中建立信任和共同體意識并非一蹴而就,民族高校應格外注重建立師生溝通的機制,為師生溝通創造更多機會,讓教育者走近學生、深入學生中間,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此外,師生之間內心主觀上的情感溝通,以及在此基礎上增進學生的“五個認同”,可以經由外部客觀上的文化和物質載體予以強化,還可以通過育人情境的營造、內容的革新、平臺的搭建、形式的創新等途徑提升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11]。本質上,這是對顯性的“五個認同”教育的延伸,通過隱性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教育之外、在潛移默化之中,加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

四、推進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評價體系建設

教育評價是教育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于教育實踐具有顯著的導向作用[12],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要提質增效,就必須構建一套有針對性、規范性的評價體系,衡量和評價民族高校的“五個認同”教育實踐。目前,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評價體系缺少頂層設計,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評價的探討還需進一步走深走實,全國范圍內缺少值得分析的樣本或案例,評價體系建設沒有完全達到改革預期的效果,尚未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同時,教育評價的側重點也存在一定偏差,更多側重關注“五個認同”的教育成果展示,以此作為考核、評比的主要依據,忽略了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本質。因其過于重視知識性評價,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的綜合評價,故不能準確衡量學生對“五個認同”的接受程度?!拔鍌€認同”教育評價體系兼具保障和改善的功能,即在頂層設計中,在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總體指導下,評價體系要反映和落實總體設計的要求,還需根據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實踐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一)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

構建科學合理的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評價體系首先應明確其基本原則,“五個認同”教育的根本目的依然是“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由此確立“為何而評”的價值目標?!拔鍌€認同”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為了增加學?;蛘呓處煹拿u,而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培養質量。在實踐層面,構建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評價體系應秉持“以評促改”的原則。教育評價作為一種教育實踐的回溯機制,主要是遵循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對教育實效進行分析,得出評價性的結論。顯然,這是對民族高校既往教育實踐的事后反思,既有頂層設計方案與特定高校執行的縱向比較,也有民族高校之間的橫向對比。盡管這一思想政治領域的教育評價也存在一定的督促、表彰的功能,但是與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評價仍有明顯區別,即直接目的在于發現問題,指導特定民族高校教育改善實踐操作,從教育一線總結實踐經驗,為“五個認同”教育頂層設計的完善提供指引。在評價規則設計上,應堅持反映民族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特質的原則。從頂層設計方案到教育實踐的評價體系都需要結合新時代背景,突出新時代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特征?!拔鍌€認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的復合體,其評價體系自然應當遵循這三個方面的教育規律。與此同時,盡管教育的主角是民族高校學生,但是高等教育承載著科學研究的任務,因而民族高校對“五個認同”教育的教學研究和創新做法也是評價體系中應當關注的內容。

(二)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評價體系的實踐邏輯

民族高校學生“五個認同”教育評價體系可從價值衡量、評價方法、評價技術、評價主體、評價結果反饋等方面展開實踐探索。一是“五個認同”的教育評價內容首先需要在價值選擇上取得廣泛的平衡,使之兼具個人本位—社會本位、手段—目的、定性—定量、個體—團隊、統一—多樣等多元價值體系,才能最大程度上獲得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教育界以及整個社會的認可。這意味著學生自我價值、就業發展、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心理干預、優秀教師、師資團隊、科研成果等廣泛內容都應納入“五個認同”的教育評價體系之中。二是在評價方法上,既要適當保留量化評價、同行評議的部分,更要將評價的重心轉移到結構性和客觀性方法上,要設法運用綜合的、客觀化的證據來衡量“五個認同”的教育。對評議信息的提供提出要求,包含統一要求的“結構性證據”,如關鍵數據、主要成效的證據、證據鏈、證據可鑒性和可循路徑等[13],這些“證據”多來自廣泛的學校內調查和畢業后的跟蹤調查?!敖Y構性”意味著對“五個認同”教育的衡量應當是分類、多維、延續性的,從而反映“五個認同”的豐富內涵、本人和社會對民族高校學生的認可,以及民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成長過程。三是在評價技術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教育評價的智能化轉型創造了契機,運用先進的調查統計技術是確?!拔鍌€認同”教育評價客觀準確、廣泛認可的重要手段。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教育評價支持高質量評價反饋,將評價結果以直觀、簡潔的方式實時反饋給相關利益主體[14],可就公共數據進行寫實性分析,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得出較為客觀中立的分析結論,不僅民族高校作為被評價者可以及時獲得評價反饋,有助于優化調整教育方法,而且評價結果可以作為教育主管部門的監測依據,及時調整頂層設計,協調民族教育的整體安排。四是在評價主體上,注重多元主體參與,除了來自政府和高校的評價之外,廣泛的社會性評價意義顯得格外重要。政府、學校與社會不僅是教育評價主體,而且是政策有效執行的有機鏈條[15],要形成政府主導、學校自主、社會反饋和民眾監督的多元協同評價機制。五是在評價結果反饋上,注重合理運用評價結果,相關評價結果的運用要回歸民族高校立德樹人的辦學根本,作為改善教育實踐和政策方針的寶貴資源。要淡化評價結果的利益負載,最大限度地降低評價的利益名利捆綁負載[16],可以對教育成效顯著的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經驗予以總結和推廣,但不可將之與經費撥款、評優評先相關聯。

綜上所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的必然要求。要優化頂層設計、教育模式、情感溝通機制、評價體系建設,全面持續提升“五個認同”教育實效,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做深做實做細。民族高校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教育引導各族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心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盧曉中、劉新秀:《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發展的十年探索》,《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2年第10期,第14—19頁。

[2] 周海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細化管理PSR模型的指標體系研究》,《教育學術月刊》2019第7期,第41—48頁。

[3] 王建民、狄增如:《“頂層設計”的內涵、邏輯與方法》,《改革》2013年第8期,第139—146頁。

[4] 曹能秀、馬妮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融入學校教育研究》,《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第122—131頁。

[5] 王艷、劉毅:《“兩個深度”教育模式:創新民族高?!拔鍌€認同”教育路徑》,《民族學刊》2020年第4期,第66—73+133—135頁。

[6] 楊現民、張瑤:《教育規?;c個性化矛盾何以破解?——數據驅動規?;虿氖┙痰倪壿嬁蚣芘c實踐路徑》,《中國遠程教育》2022年第8期,第42—52+79頁。

[7] 焦敏:《習近平“守望相助”思想對高校民族團結教育的啟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第24—27頁。

[8] 馬莎·L.科塔姆、貝思·迪茨-尤勒:《政治心理學(第2版)》,胡勇、陳剛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頁。

[9] 胡冰、李小魯:《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職業態度》,《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第89—93頁。

[10][11] 青覺、王敏:《認知、情感與人格: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政治心理建構》,《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第26—36頁。

[12] 石中英:《回歸教育本體——當前我國教育評價體系改革芻議》,《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第4—15頁。

[13] 林夢泉、任超、陳燕等:《破解教育評價難題 探索“融合評價”新方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12期,第1—6頁。

[14] 閆志明、朱友良、劉方媛:《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教育評價:價值訴求、現實問題與建設進路》,《現代教育技術》2022年第11期,第34—41頁。

[15] 楊聚鵬:《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政策的實踐困境與推進策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6期,第181—190頁。

[16] 時艷芳:《高等教育評價結果:困境、反思與改進》,《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第108—120頁。

Optimization of the “Five Identities” Education Path for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or Minorities in the New Era

LIU? Xinying,XU? Liman

Abstract: During the Ninth Collective Study Session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underscored in his important speech the need to 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dvanc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 This provides fundamental guidance and points the way forward for work related ethnic group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 Conduct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is sense of community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guideline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national work. To solidify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consistently promote and deepen the education on the “Five Identiti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 path of the “Five Identities” f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focusing on four aspects: top-level design, education mod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deficiency in “Five Identities”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research strives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ve Identifications” educatio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Five Identities” education;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education optimization; universities for minorities

(責任編輯 香敏;責任校對 孫俊青)

[收稿日期] 2023-11-14

[作者簡介] 劉新穎(1988—),女,遼寧大連人,大連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徐麗曼(1979—),女,遼寧朝陽人,大連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猜你喜歡
民族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高腳競速運動引入民族類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民族地區高校體育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的內涵研究
團結穩疆視閾下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