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優良家風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培育

2024-03-07 01:28謝惠麗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摘 要]齊魯優良家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大感召作用,對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齊魯優良家風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明確主要內涵,深刻領會兩者文化同根、內容相契、目標恰切的互通邏輯,著力探索有效現實路徑,營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濃郁氛圍。

[關鍵詞]齊魯家風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42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4) 02-0053-03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多次提出要“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1]的要求。高校大學生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要防止錯誤思潮對他們的滲透,高校要做好齊魯優良家風的宣傳教育工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文化涵育作用,提升育人質效。

一、齊魯優良家風文化的核心要義

(一)一心為公、忠義為本的家國情懷

“忠孝愛國”是齊魯優良家風家教的主題。在傳統“先賢家風”事跡中,有率先起兵抗擊安史之亂為國捐軀的顏真卿,有堅決抗倭保家衛國的戚繼光,有堅決抗日壯烈殉國的張自忠,這些英雄事跡彰顯了先輩們“治國平天下”的忠義精神;在革命“紅色家風”事跡中,有“沂蒙母親”王換于一家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的事跡,有“沂蒙六姐妹”等三代紅嫂用生命詮釋的紅嫂精神;在“新時代家風”事跡中,有軍人張楠忠誠守護國家利益,他在擔負我駐索馬里大使館警衛任務遭遇恐襲壯烈犧牲。這些事跡都展現了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情懷,這些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傳統文化,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遵循。[2]領悟歷史英雄人物的家國大義,追憶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學習宣傳新時代的文明家風,有助于大學生領悟齊魯人代代相傳的家國情懷。

(二)追求理想、堅定信念的家國使命

在先賢孔孟家風思想中,詩禮世家、樂善好學理念是為了塑造完善的人格,為政以德、王道愛民思想致力于家國繁榮,秉持“和為貴”大同社會理念則體現天下情懷。中國革命早期,王盡美致力于革命斗爭,其后代也紛紛走向革命道路;革命戰士董成森鐵心跟黨走,并激勵全家人報效國家;沂蒙紅嫂張淑貞家三代人愛黨擁軍情懷堅貞不變;新時代,顏炳罡教授在全球創辦儒學講堂,彰顯了極大的民族自信。

(三)道德修身、誠信敬業的處世原則

在“先賢家風”事跡中,從“孟母不欺子”的誠信教育,到“曾子殺彘教子”等故事,都彰顯了誠信不欺的美好品質;從《顏氏家訓》到《孝經》,自始至終貫穿著儒學重人倫、行仁義、遵禮教等德教思想;還有范蠡奉行的“富而好行其德”的處世理念,彰顯了誠信尚義的儒商精神。在先人的榜樣感召下,越來越多的美德楷模大量涌現,例如,現代山東商人劉麗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始終秉承以誠待人的精神品質,獲得周邊國家的信任,樹立了當代中國商人的光輝形象。山東人將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代代接力傳承,在新時代繼續秉持著先哲先賢們崇德敬業的價值追求,進一步彰顯了齊魯家風博大仁愛的社會處世觀。

(四)勤儉持家、孝悌為本的齊家理念

“孝文化”建設是齊魯傳統家風傳承的方面之一,是構成美德山東的重要內容。從先賢“仲由百里負米”,到“王祥臥冰求鯉”,從“江革行傭供母”,到漢朝“董永賣身葬父”,從“王裒聞雷泣墓”,到“曾參嚙指心痛”,生動展現了齊魯大地重孝尚義價值理念。在現代孝文化典型事跡中,陳慶理家庭以孝為本,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全國道德模范房澤秋信守承諾,傳遞了山東人的敬老精神。此外,山東婦女的賢良淑德品質也樹立起新時代的孝德楷模,諸如“好軍嫂”韓素云愛國擁軍支持丈夫獻身國防事業,“紅嫂”陳希永操勞幾十年成為家庭重要支撐,充分詮釋了勤儉持家、孝悌為本的美德,也是激勵大學生群體自覺踐行孝道的重要資源。

(五)公私分明、不搞特殊的生活作風

在“先賢家風”事跡中,“晏嬰廉政家訓”倡導以廉治國,自己也身體力行嚴守禮制規范;羊續作為東漢第一廉吏“懸魚拒賄”的故事以及拒絕喪葬補貼遺言同樣令后人稱道,這種清廉的精神品質也在中華子孫后代身上延續。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原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堅持與群眾一起勞動,不占公家便宜,嚴格省吃儉用來解決生活困難,同時要求家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援藏干部孔繁森堅持人民公仆本色,兩袖清風,將一腔熱血奉獻給了藏區人民;原山東壽光縣委書記王伯祥實心實意為老百姓干事,端正黨風、嚴于律己、不辦私事,展現了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形象。

二、齊魯優良家風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邏輯機理

(一)文化同根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重要根魂

兩者文化同根,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要源泉。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價值,是齊魯家風得以產生發展的重要根基。比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忠義情懷,直接轉化為一心為公、服務人民的家風;又如,傳統文化強調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是熱愛勞動、誠信敬業處世哲學的基礎?,F在我們介紹“周公誡子”“岳母刺字”等家教故事及各類家訓典籍,本意都是為了進一步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強調社會主流價值,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個人層面提出的各項要求得到踐行,其固有的根本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其精髓要義在新時代的創新表達。

(二)內容相契性:彰顯高尚“德行”的價值追求

齊魯優良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上互相恰切,二者本質上都彰顯了對于高尚“德行”的價值追求。齊魯家風強調修德養身,既是對自身和每個小家的素質要求,同時也承接整個社會公德規范,為人處世上重視仁愛和善,品德修養上強調慎獨自省,社會秩序上注意誠實守信等,集中彰顯以“德”為主線的內核意蘊,突出表現出引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價值取向。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也是“小德”和“大德”的綜合,蘊含著培養德才兼備時代新人的價值追求。兩者作為德性育人的重要文化資源,在內容上體現了崇德向善的高度耦合,這就表明了它們之間內容相契且一脈相承。

(三)目標共通性:構筑文明和諧社會的理想

從小家角度講,好的家風具有嚴明家規的作用,從民族角度講,家風可進一步折射為民風,好的家風能夠推動社會和諧風氣的形成。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盵3]在被稱為“第一家訓”的《錢氏家訓》中,強調“信交朋友、惠普鄉鄰”,表明家風即是個體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層面交往的遵循。在新歷史條件下,家風文化進一步升華,在價值取向上更為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體、社會、國家三個層面提出了規范要求,目標是凝心聚力致力于形成個體道德和社會風尚的升華。

三、齊魯優良家風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踐路向

自古以來齊魯文化十分重視家庭教育,高校要積極探索齊魯優良家風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具體路徑,增強育人實效。

(一)找準著力點:發掘“多面互通”資源

其一,發掘齊魯家風原始資源?!褒R魯家風”涉及詩書文化、孝道文化、誠信文化、廉政文化、家國情懷等。[4]原始文化資源價值極高,應通過多種渠道來發掘,例如尋找名人后代或革命經歷者,通過采訪回憶和物件收集,不斷豐富原始資料。黨和政府應加大開發家風教育基地力度,高度重視老一輩優秀共產黨人故居、紀念館等思政陣地的教育意義。

其二,推進齊魯家風研究工作。一是高校成立齊魯家風研究中心,充分挖掘本地域家風文化資源,并與當地研究部門合作,不斷深化理論研究。二是組建一支包括專家、學者、各級各類教師參加的齊魯家風研究隊伍,發揮多方面力量形成育人陣地。依托研究隊伍形成一批高質量理論成果,為家風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其三,開發齊魯家風文化產品。一方面,高??赏ㄟ^組建文化社團、拍攝校園微電影等,生動活潑地宣傳家風建設主題。另一方面,市場主體要加大齊魯家風文化產品開發力度創造好的作品,例如紀錄片《齊魯家風》創造性地闡釋家風文化,教育意義很強,讓大學生在大歷史觀和時代視野中明確正確的人生價值導向。

(二)提升保障力: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

其一,形成互動的教育機制。大學生家風教育是一個開放體系,需要形成良性互動機制。首先,高校與學生家庭達成溝通,學校及時公開教育動態和措施,便于家長了解情況,可通過創辦育人互動論壇,舉辦與學生家長的座談聯誼等活動加強聯系。其次,構建高校與社會各方的互動機制,例如合作開展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可與大眾傳播機構建立合作聯系。

其二,形成科學的評價反饋機制。家風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要通過科學指標衡量育人效果。首先是將家風建設工作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考評體系中,可通過問卷、訪談等收集反饋信息,在動態中不斷優化評價機制;其次是注重黨員教師群體的帶動教育作用,并發揮黨員學生的力量,從而形成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

其三,形成組織和政策保障機制。領導層面要高度重視,形成可靠的組織保障,配套相關政策措施,例如形成良好家風建設的物質保障機制,推進理論科研、家風精品課程、家風示范基地、家風模范評選等項目高效落實,使各項活動具有持久性。在社會方面政府要積極完善老年人日?;顒釉O施,建立老年人口健康追蹤檔案,注重婦女兒童群體權益維護,進行精準分類服務。

(三)用好主抓手:建立“四維互動”體系

其一,以家庭為根本發揮核心育人功能。要重視發揮原生家庭場域優勢。首先是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氛圍。父母要提高道德修養,充分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教育責任。其次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育方法,以優良家風高尚道德規范自身言論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

其二,高校在立德樹人中發揮關鍵作用。高校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域,首先要利用好課堂推進家風建設。要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對教師的家風文化與課堂教學融合能力的專題培訓,完善理論認知。其次是通過培訓、座談等方式,強化大學生家風意識,組織大學生參觀家風建設教育基地,實地感受身邊好家風。

其三,重視社會力量發揮合力教化功能。拓展社會教育空間,多元并舉促使全方位聯通。首先是重視傳播媒介的宣傳功能,讓優秀家風文化在“互聯網+”時代活躍起來。其次是依托以社區志愿服務為載體的教育實踐,例如舉行家風誦讀會、宣講家風小故事、評選表彰模范等,打造祥和文明的社會環境。

其四,強化國家層面的基礎保障作用。齊魯家風作為道德文化力量,是國家發展富強的重要支撐。黨和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比如通過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舉辦“最美家庭”表彰活動等,進行典型示范宣傳,加大推廣力度,發揮政府的文化教育功能,營造家風文化的有利發展環境,健全法律制度,設立婚姻家庭社會輔導、司法疏導等服務機構,使家風教育切實得到宣傳和落實。

(四)把握推動力:打造“一主三翼”陣地

其一,改進理論教育,深化大學生對齊魯家風認知。首先是內容上要尋找齊魯家風與思政理論課和課程思政的契合點,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道德原則。其次是在方法上針對大學生接受新事物的特點,通過學術研討、理論座談等形式,把家風教育貫穿于素質提升全過程,保障理論教學的實效。

其二,推進實踐教育,增強大學生對齊魯家風的體悟。高校要結合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如開展“追尋家風足跡”“重溫紅色經典”等主題實踐活動,近距離訪談模范人物,傳承模范人物精神內涵;可以開展“身邊思政課”沉浸式品牌活動,如帶領學生參觀“曲阜三孔”、沂蒙革命紀念館、青島黨史紀念館等,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認知。

其三,利用網絡教育,推進線上線下協同育人?!盎ヂ摼W+”時代高校要善用融媒體。一是思政教育者要創新視頻、圖片、文字等新媒介手段,構建“網絡+課堂”教學模式。二是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形成“互聯網+教育”模式,以VR、微視頻等形式,生動展示優良家風的文物、場景等,滿足大學生多樣化學習需要,做好齊魯優良家風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8(02).

[2]唐含芳.以家風建設為載體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D].廣東?。呼吣洗髮W,2019.

[3]習近平.推進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13/c408849-28945758.html.

[4]劉德才.齊魯優良家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20(03):92-95.

(責任編輯:王義祥)

基金項目:2022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青年項目“齊魯優良家風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義、機理和路向”(L2022Q06170096)。

作者簡介:謝惠麗(1996—),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黨史與黨建。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思考
淺析高校大學生思想咨詢模式的構建
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特點研究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研究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