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熱養陰法阻斷社區獲得性肺炎轉化重癥的回顧性分析*

2024-03-07 07:12袁思成芮慶林王毅軍
中國中醫急癥 2024年2期
關鍵詞:重癥住院中藥

張 旸 袁思成 芮慶林 蔡 蕊 王毅軍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目前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門急診呼吸道系統的主要疾病,2019年全球共發生4.89億例下呼吸道感染[1]。在美國每年有150 多萬成年人因CAP 住院[2]。CAP 是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3],若因各類原因而加重為重癥肺炎(SP),出現嚴重的肺部和全身炎癥,將會導致膿毒癥和器官衰竭,研究發現接受機械通氣的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將達到30%[4]。因此,如何預防和減少SP 則是CAP 治療的重要目標,及早地預防和阻斷顯得非常關鍵[5],這與中醫學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傳”的治未病內核相似。目前國內也提倡“中醫藥補充抗生素”理念[6]。結合中醫藥預防、截斷思維,以及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的療效優勢[7],早期中醫干預將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越發重要。清熱養陰法治療CAP 是由我院名老中醫團隊,在繼承吳門醫學、孟河醫家溫熱理論與臨證備要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群體質特點總結而成。團隊完成了多項省級、國家級項目,發現采取以清熱為主、養陰生津為輔的治法,對CAP和SP的預后有極大幫助[8-9],并形成了國家重點??频膬瀯莶》N和臨床路徑,目前在臨床上規范運用,但是否可以有效早期抑制CAP 至SP,尚未系統性的觀察。本研究將作用點聚焦于“截斷”,聚焦于非重癥的CAP院內發生SP的影響因素,進行回顧性的研究?,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西醫診斷參照《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 版[10]CAP 非重癥和重癥的標準。中醫診斷及證型參照《社區獲得性肺炎中醫證候診斷標準》[11]2011 版。納入標準:符合CAP 非重癥診斷,為避免干擾,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住院時間≥5 d;年齡18~90 歲;中醫診斷證型為衛氣同病或氣陰兩傷證。

1.2 臨床資料 從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住院資料中提取2018 年6 月至2023 年3 月間入院符合CAP 的患者2 052 例,并根據上述標準,最終納入1 235 例,納入流程見圖1,收集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疾病、中醫證候情況,記錄肺炎嚴重度評分(PSI)評分、感染、免疫學指標、中藥治療情況和最終院內14 d內進展為SP 的發生與最終療效情況。本研究經江蘇省中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NL-028-05)。

圖1 納入過程圖

1.3 研究方法 錄入信息: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病、中醫癥候,PSI 評分[12](PIS 評分為年齡、基礎病、體征、指標等4 大類。中危:91~130 分。低危:Ⅲ級71~90,Ⅱ級<70 分)、CT 情況、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降鈣素原(PCT)、超敏C反應蛋白(CRP)、膽堿酯酶、免疫學指標(CD4、CD8、CD4/CD8)、中藥治療情況和14 d內發生SP 與最終療效情況,病歷表由2 名人員填寫,并由另2 名人員審核,4 人均在盲法與隱藏情況下進行數據錄入。分析思路:首先比較發生重癥與非重癥的指標,后回歸分析院內發生SP 的因素,并根據住院期間前5 d是否完整運用清熱養陰方中藥治療分為中藥組660例和對照組555例,在比較基線后,進行1∶1 傾向性匹配(PSM),在PSM 后比較兩組SP 發生率及最終療效。治療:對照組根據指南[10]要求,經驗性抗菌后結合病原學結果予精準抗菌,必要時予止咳化痰、吸痰、抗感染等對癥處理。中藥組在基礎治療上予清熱養陰法治療,住院前5 d完整運用清熱養陰法中藥治療即歸為中藥組(因臨床情況復雜,回顧性研究很難明確患者是否真實服藥,以病歷系統醫囑顯示前5 d均有相關中醫方藥醫囑;患者入院時需要進行中醫診斷,但因為個人意愿或依從性等問題,存在不服中藥或已開具中藥醫囑,服藥后要求停止等情況)。具體如下:清熱養陰方加減治療[9],主方為石膏30 g,金銀花30 g,連翹10 g,淡竹葉10 g,西洋參15 g,淮山藥30 g,茯苓15 g,北沙參15 g,麥冬12 g,生地黃12 g,熟地黃12 g,玉竹10 g,女貞子15 g,甘草6 g。每日1 劑,煎煮成400 mL,早晚各1次(口服或鼻飼),每次200 mL。

1.4 評價指標 轉化SP 率:住院14 d 內病情惡化,出現SP,符合1 項主要標準或≥3 項次要標準,相關標準參考指南。臨床療效評價: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3],在患者出院時評估。治愈:咳嗽、咯痰癥狀及肺部啰音消失,體溫正常,感染指標正常。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體溫正常,感染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感染指標未見明顯降低。惡化:癥狀未改善,感染指標升高,甚至病情加重,選擇放棄出院或者院內、外周轉延長治療。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6.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正態性分布者以(±s)表示,呈偏態分布者以中位數(25%,75%)表示。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組獨立、正態、方差齊者進行t檢驗;偏態者用Mann-Whitney U 檢驗;危險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 回歸分析,先進行單因素分析,以P<0.05為標準,再進行向前逐步分析,確定影響因素。PSM 按照1∶1 比例進行,容差0.01,均采取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臨床資料比較 見表1。1 235例CAP 住院患者,其中14 d內轉化為SP79例,經兩組比較發現轉化為SP的患者,年齡≥65 歲比例更大,初始存在低氧血癥、肝腎功能不全比例更高;患者PSI 評分更高,在影像學上多肺葉的病變,也提示更差的預后,同時,感染指標、免疫指標也提示了更差的預后,如WBC、CRP、PCT、D-二聚體、CD8 指標更高,膽堿酯酶、CD4、CD4/CD8 等指標更低等。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2.2 CAP 院內重癥轉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見表2、表3、圖2。對連續性變量(WBC、CRP、PCT、膽堿酯酶、CD4、CD8、CD4/CD8、PSI評分)、分類變量(年齡≥65歲、CT 病變、肝、腎功能不全、低氧血癥、低蛋白血癥、中藥治療等15個因素)進行單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標準,發現除低蛋白血癥、腎功能不全外的13個因素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遂將此13個因素再與結局進行逐步向前分析,發現年齡≥65 歲(OR=3.673)、中藥治療(OR=2.656)、低氧血癥(OR=5.788)、WBC(OR=1.592)、PCT(OR=0.491)、膽堿酯酶(OR=0.998)為影響中低危CAP院內發生SP轉化的相關因素。

表2 非重癥CAP院內重癥轉化的單因素回歸分析

表3 多因素回歸分析

圖2 森林圖

2.3 一般情況及重要因素比較 見表4、表5。結合回歸分析結果,中藥治療均為影響SP 發生的重要因素,為進一步探究其對院內SP 轉化的影響,分為中藥組與對照組,在基線比較時,發現兩組在PSI 評分、低氧血癥、PCT、CD8、CD4/CD8 等指標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遂結合臨床實際與回歸分析結果,以PSM 進行混雜因素控制,以PSI 評分、低氧血癥、PCT、CD8、CD4/CD8 等5 個主要因素進行匹配,容差0.01,結果完全匹配為0;模糊匹配為497。再進行一般資料比較,發現重要的因素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一般資料比較(匹配前)

2.4 SP 發生率比較 見表6。匹配前,中藥組(5.3%)明顯低于對照組(6.0%),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匹配后,兩組比較差異仍有統計學意義(P=0.041),反映早期運用清熱養陰法可減少中低危CAP院內發生SP的概率。

表6 兩組SP發生概率比較[n(%)]

2.5 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7。匹配前,中藥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惡化率低于對照組(P<0.001);匹配后,中藥組與對照組相比,不具有臨床療效優勢(P=0.081)。但是兩組未愈+惡化病例,中藥組為43例,對照組為65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7 兩組最終療效比較[n(%)]

3 討 論

CAP 作為目前呼吸系統的主要疾病,可分非重癥與重癥,目前大部分門急診患者為非重癥的輕度病變,但仍舊需要積極的抗感染干預和免疫恢復。隨著相關微生物藥物與非抗生素療法的不斷發展,大部分的CAP 可在門急診或者短期的住院內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會進一步加重為SP,甚至出現感染性休克[14],于是本研究定位于中低危的CAP 住院患者?;仡櫺苑治霭l現,如果在入院時PSI 評分更高,則風險更高,這和PSI 的長期臨床運用的成熟性是一致的,同時此類患者存在低氧血癥的現象,有轉化為SP的更高風險。早期的清熱養陰方干預可降低SP 的發生,相關研究與目前中醫藥在SP 各個階段的治療研究的結果接近[15]。本研究也關注到年齡大于65 歲的CAP 群體有惡化的風險,這是CURB-65 評分的主要內容;年齡會一定程度影響免疫、基礎代謝等多方面的情況[16]。同時WBC、PCT 等炎癥指標高水平的群體風險越大,也影響到膽堿酯酶水平。膽堿酯酶作為感染與免疫相關的指標,與SP 的發生發展存在相關性[17],這均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結合相關研究,對于高齡、存在低氧血癥的患者,要更加警惕SP 的發生,并動態觀察感染指標。

清熱養陰法治療CAP 是我院名老中醫團隊,在衛氣營血理論基礎上的運用與發揮。臨床及研究證實其治療呼吸道感染疾病療效顯著[9]。針對SP 的治療和研究同樣具有療效優勢,并在相關的指南與共識中得到推薦。在外感高熱階段,患者易耗氣傷津,易熱入營血,故清熱養陰生津為主要的治療方向。溫病學理論認為,早期CAP 若不及時祛邪外出,可使溫邪入里,化燥傷陰,耗氣傷津,若正氣不復,易發閉、脫之癥。清熱養陰方重點祛邪清化,方中金銀花、連翹、竹葉、石膏解熱散邪,西洋參、南北沙參、生地黃、熟地黃、女貞子補陰生津,以茯苓、山藥補土生金。本方重養護津液、清熱化痰,為提前截斷之思維,可防止溫邪深入。本研究發現清熱養陰法不僅可促進CAP 的康復,更可以有效阻斷院內惡化和SP 的發生,降低臨床死亡率,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基于真實世界方法分析了1 235 例中低危CAP 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結合PSI 評分來進行病情分層,并記錄住院轉化SP 的情況與最終預后,以評估清熱養陰法在CAP 群體中阻斷病情惡化的遠期優勢,收到了良好療效。但此次研究雖然回顧性地分析了相關數據,但仍不如RCT 的前瞻性和客觀隨機對照,患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收集的信息也僅集中在患者的基礎病情與PSI 評分,以及部分常規的血清學結果,對于結果的變化無記錄,對于其他的干預措施和評分也沒有詳細的記錄。同時本研究對于5 d 后兩組臨床中醫藥的具體使用情況未有詳細記載,或許對14 d 的預后存在一定的影響。這需要更加精確的記錄、更全面地分組和敏感性分析,這是之后的研究中需加強的部分。相關的療效機制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猜你喜歡
重癥住院中藥
媽媽住院了
上海此輪疫情為何重癥少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醫,不僅僅有中藥
中藥貼敷治療足跟痛
舌重癥多形性紅斑1例報道
QCC在預防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的應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院擔啥責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