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視閾下基于項目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成長路徑研究

2024-03-07 08:08曾義聰王優優
職業技術 2024年3期
關鍵詞:青年教師院校職業

姚 佳,曾義聰,王優優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長沙 410004)

0 引言

《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2],培養具備過硬的思想素質、精湛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創新能力的“雙師型”教師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方向。隨著《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的實施,以及高職百萬擴招、現代學徒制教育的推廣和勞動教育的深入,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數量增長迅速,作為教師隊伍中潛力股和中堅力量的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的培養和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帶來了挑戰。

2020年,習近平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提出大力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倡議。新時代工匠精神包含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能力素質、協作共進的團隊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這些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構建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以及組建教學創新團隊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存在融合機理,青年教師工匠精神的養成與職業成長的過程具有一致性[3]。因此,在職教改革視閾下探索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工匠精神養成和職業成長的有效路徑,是促進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具體體現。

1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大國工匠的重要方式。青年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作為自己的使命,要自身踐行工匠精神,將工匠精神的養成與個人的職業成長相結合,以身示教,培養更多的能工巧匠,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然而,當前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在職業成長過程中工匠精神欠缺,存在職業專注度不夠、專業綜合素質能力較低、團結協作能力欠缺、創新能力不足等現實問題。

1.1 青年教師職業專注度欠缺,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還需深化

2021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完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完善工作體制機制,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建設政治素質過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師隊伍。青年教師大都處于職業生涯的初期和上升期,更應堅定理想信念,關注教書育人,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組成多為80后和90后,是伴隨著網絡新媒體時代成長起來的,社會上存在的個人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負能量對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職業信仰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有的青年教師對教書育人的工作應付了事,心浮氣躁,對教育的投入和專注度較低,把教師職業作為“第二職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業行業兼職以獲取更高收入;有的青年教師只注重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忽略了教育工作的“育人”本質,諸如課程思政、“第二課堂”育人等活動參與較少,不能做到以德施教、言傳身教,傳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有的青年教師由于缺乏長期的職業規劃以及多因素的限制,容易挫傷職業發展積極性,較早進入職業倦怠期,造成部分教師離職或者“躺平”,阻礙了高職院校的深層次發展。

1.2 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實操能力薄弱,精益求精的態度還需加強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學生專業能力的高低是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直接體現,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而專業能力需要專業教師通過課程和課堂進行培養?!蛾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的出臺,指明了同時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然而,當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實操能力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青年教師的入職培訓多為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的培訓,缺乏實踐的培訓,加之后續缺乏長期的培養計劃和目標以及效果跟蹤,導致許多青年教師的培養過程流于形式,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提升緩慢。

其次,雖然高職院校加大了企業技術能手、產業工匠的引進力度,但目前多數青年教師仍為“學校到學?!钡哪J揭M,部分學校由于缺乏教師,不能派遣全部青年教師赴企業進行頂崗實踐,派出頂崗實踐的部分青年教師還要兼顧一些非教學的工作,如班主任、帶學生企業實習等,無法保證全身心投入到企業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之中,頂崗實踐的效果較差。

最后,青年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把時間和精力主要投入課堂教學之中,較少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改革,導致教學實踐能力提升緩慢,缺乏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

1.3 青年教師分工合作意識淡薄,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還需加強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很容易產生“專業個人主義”,即教師擅長的研究領域和課程通常不希望別人進入,有較深的學科本位主義思維,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中缺少合作,青年教師更是如此,主要原因和表現如下:

首先,青年教師出生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個性一般較強,不愿意干預他人的工作,也不希望被他人干預,這導致青年教師潛意識里傾向于“單打獨斗”,分工合作意識淡薄。

其次,現有高職院校的績效工資考核制度、職稱評審制度等教師評價制度一般與工作業績直接掛鉤,致使青年教師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加之高職院校很多成果只認第一完成人,導致教師分工協作完成一個項目或任務的場合很少,團結共進的氛圍較差。

最后,雖然很多學校對青年教師采取了“老幫新、老帶青”等政策,但由于名師和有經驗的老教師自身的工作量也很多,幫扶帶動青年教師的機會較少,很多青年教師即使在團隊中也處于邊緣角色,所處團隊的項目大多是“掛名”而已,這導致青年教師對團隊協作的體驗不深,團隊精神欠缺。

1.4 青年教師創新能力滯后,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還需提升

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職業教育的熱點,學生職業能力中的創新能力越來越被企業看重,這就要求青年教師需提升自身的創新技巧和能力,但目前多數高職院校針對教師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仍不完善,主要表現如下:

首先,青年教師創新創業類課程教育理念落后,課程體系滯后且與專業結合不緊密。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教學團隊組成中,大部分由專業教師或輔導員兼任,且多為青年教師,很少接受系統專業的創新能力相關培訓,開發的課程體系通常為通識性的創新課程,專創融合性不強,教學理念落后。大部分的青年專業教師缺少創新設計的實踐訓練,普遍創新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欠缺,很難較好地指導學生參加創新類的比賽和實踐。

其次,青年教師專業課程教學創新不足。專業課程是教學的核心,其創新和改革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由于高職擴招,青年教師大量引進,很多非師范畢業的青年進入高職教師隊伍,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的理論知識比較欠缺;加之教學工作量大,缺乏進行教學改革創新的理論指導和時間精力,導致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等方面多照搬以往的模式,教學內容陳舊、方法老套,不適合高職院校學情快速多變的現狀。

2 工匠精神視閾下職教改革助推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成長的邏輯

近年來,職業教育進入了高質量的快速發展期,“雙高計劃”推動了高職院校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高職院校百萬擴招計劃豐富了高職的生源類型;現代學徒制教育已經成為全國推廣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勞動教育成為常態化的教育活動,這些對高職院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雙高計劃”激發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

“雙高計劃”提出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服務平臺,著力培養技藝高超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發展。這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培養出專業技能水平高的學生,要求青年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要過硬,深入行業企業調研和學習,了解產業行業發展,熟悉企業典型工作流程,將企業真實的項目引入課程教學,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其次,服務行業和產業的發展,重點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要求青年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訓練新技能,精進自身的技藝,以產業和行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4]。在“雙高計劃”的大背景下,青年教師在提升專業綜合能力的同時激發自身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

2.2 百萬擴招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2019—2021年高職院校連續三年實施百萬擴招計劃,不同職業群體的人員可進入高職院校學習,豐富了生源類型,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首先,非高中畢業生群體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將成為常態,這些學生大部分是有工作崗位和實踐經驗的,畢業后想在更高的平臺發展,這就要求他們有創新的思維和意識,因此學校創新創業類的課程要更有針對性,要加強實踐操作環節,真正做到“專創”融合,對青年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百萬擴招的學生多數學歷較低,經歷各不相同,年齡層次跨度大,學習能力差別大,對于這些學生的教育不能采用普招學生的模式。課程的教學方式要多采用項目教學、行動導向教學,增加實踐內容等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這對青年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教學方法創新能力、教學載體開發運用能力等提出了高要求。在百萬擴招的背景下,青年教師在提升專業教學能力的同時促進自身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2.3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強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

現代學徒制教育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種有效模式,具有雙環境、雙主體、雙身份的特點。

首先,現代學徒制的學生一般是在學校和企業分階段交替進行學習,在教學上廣泛采用項目制教學,所做的項目多以產品、作品、方案等形式來呈現。為了使學徒在校內階段的學習與企業的學習無縫銜接,青年教師和企業的師傅需形成教學團隊,共同商討教學內容、制訂教學計劃,特別是課程教學項目和載體的選取,要做到避免內容類似和重復,以提高教學效果,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其次,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內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青年教師有更多機會進入企業技術團隊,企業師傅也能作為學校外聘教師,進入學校教學團隊;在團隊合作機制下,青年教師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會有大幅提升。在現代學徒制廣泛推廣的背景下,青年教師在提升專業教學能力的同時可強化協作共進的工匠團隊精神。

2.4 勞動教育提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202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提出要弘揚勞動精神,增強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進行勞動教育。

首先,勞動教育已經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勞動精神和勞動價值是勞動教育的本質。作為勞動教育傳道者的青年教師首先自身要明白勞動教育的真諦,踐行勞動精神,做立德樹人的表率,熱愛這份職業,遵循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潛心教書育人,在開展勞動教育中發揮示范作用。

其次,勞動教育提出的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培養目標與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勞動教育的實踐內容、行動導向的專業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具有相通性,將勞動教育、課程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的過程,也是個人的勞動過程與個人職業價值統一的過程。在勞動教育開展的背景下,青年教師在進行勞動教育教學的同時可提升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3 基于項目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成長路徑

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任務,兼具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是高職院校未來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廣義的項目是指為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體系化的工作。高職院校普遍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的項目制教學,以項目作品或成果的形式呈現是體現教學效果的方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技能水平。同理,在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采用項目制可以目標明確,較快地產出和積累項目成果,獲得職業成就感,快速提升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且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培養了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工匠精神,促進了青年教師的職業能力成長,從職教新人快速成長為職教“雙師”和名師?;陧椖康那嗄杲處熉殬I能力和工匠精神養成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青年教師職業能力和工匠精神養成邏輯關系圖

3.1 突出青年教師“育人”功能

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育人,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才能更好地學習知識和技能,做到以德立身、德技互促。青年教師與學生的年紀相近,成長環境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與學生的關系亦師亦友,更容易獲得學生的信任與支持,從而正確引導學生成長,因此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3.1.1 “三全育人”項目引領全局

“三全育人”精品項目引領,青年教師全員“育人”。一是完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向縱深發展,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二是創建“三全育人”精品項目,設置各類育人項目,各青年教師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特點進行申報,學校組織評審、過程考核、項目成果考核,青年教師人人參與,學校對項目進行過程管理,并以項目成果為驗收導向,促進青年教師產出育人成效,固化成果。

3.1.2 課程思政項目貫穿全程

課程思政項目貫穿全程,青年教師課程“育人”。一是青年教師通過參與專業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項目,加深對專業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的認知,自身的職業精神也得到提升。二是通過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項目、課程思政案例遴選等項目,使青年教師在教學中真正實施課程思政,使課程思政貫穿專業課程,落實課程“育人”效果。三是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種課程思政教學競賽項目,通過比賽促交流、促思考,讓青年教師在比賽過程中提升個人境界。

3.1.3 勞動教育項目抓落實

勞動教育項目抓落實,青年教師實踐“育人”。一是將勞動教育以項目的形式落實到專業實踐類課程中,勞動教育的核心是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一些專業類的實踐課程中,很多教學項目或教學載體的實施本身就是很好的勞動教育,如理工科專業的金工實習課程。二是落實到學生寢室管理項目中,在個人衛生標兵評選、優秀寢室評選、優秀班級評選中多加入勞動教育的考核內容,將勞動教育落實落細。青年教師在進行勞動實踐教學過程中對自身也是一種勞動教育過程,勞動教育項目抓落實,加強過程管理和考核,可有效提升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

3.2 提升青年教師“教書”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5],教師是這一任務的執行者,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改革創新能力是教學能力的三個主要方面,通過設計相應的項目可有效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達到培養高素質學生的目標。

3.2.1 企業頂崗項目學技能

企業頂崗項目學技能,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的主流,當前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以應屆畢業生為主,專業知識較強,但普遍專業實踐能力比較薄弱,企業頂崗是一個很好的方式[6]。

首先,學校設置半年以上的脫產頂崗項目,青年教師可以學習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將企業的項目內容、6S管理、職業素養等引入教學之中,提升專業實踐能力。

其次,利用假期參加企業組織的培訓項目,這類企業組織的培訓一般專業領域性很強,青年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參加合適的項目,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3.2.2 教學比賽項目練能力

教學比賽項目練能力,促進青年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首先,學校設置各種教學能力比賽項目,如教案比賽、教學設計比賽、課堂教學比賽、實訓設備操作比賽等,通過參與這些項目,鍛煉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學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

其次,參加省市各級教學比賽項目,如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職業院校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比賽等,青年教師通過與其他同類院校教師的同臺競技,可拓寬自身的視野,找到差距,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水平。

3.2.3 教學改革項目探路徑

教學改革項目探路徑,激發青年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

首先,高職院??蔀榍嗄杲處煷罱ń虒W改革研討平臺,設置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參與項目的教師定期進行教學活動展示,青年教師相互學習,應用到自身教學中,不斷打磨提升教學創新能力。

其次,有能力的學??梢栽诓糠謱I中引進國外職業教育先進模式,以項目的形式來進行。青年教師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通過吸收新理念、新方法,并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可以較快地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影響和帶動更多的教師進行教學改革,促進學校整體師資質量的提升。

3.3 增強青年教師“創新”擔當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但同時也需服務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其職業成就不僅體現在教學方面,還體現在科研和社會服務方面。青年教師是伴隨著科技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發現解決處理復雜問題、進行創造性勞動的科研能力是職業發展的必需;同時部分科研項目可以轉化為教學項目,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兩者相互促進,提升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能力。

3.3.1 縱向課題拓領域

縱向課題拓領域,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

首先,設置縱向課題教師激勵管理辦法,將校級、市級等縱向課題多向青年教師傾斜,省級以上課題青年教師多參與,增加青年教師主持和參加縱向課題的機會,提高積極性。

其次,組建縱向課題跨專業研究團隊,現有的教學研究是多學科的交叉融合研究,組建不同專業的青年教師研究團隊,可以拓展團隊研究領域,有助于多產生成果,并形成各級各類教學創新團隊。

3.3.2 橫向課題強技術

橫向課題強技術,增強青年教師的專業創新能力。

首先,學校出臺“橫向課題專項資助計劃”項目,支持教師服務行業企業產品升級和技術改造,鼓勵將橫向課題轉化為教學項目。

其次,采用企業“導師”制度,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和技術能手擔任青年教師企業師傅,教師參與企業項目研發,幫助青年教師聚焦自己的專業技術技能方向,增強專業創新能力。

3.3.3 創新項目訓思維

創新項目訓思維,激發青年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

首先,設立創新創業導師培養項目,培訓青年教師成為雙創導師,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專業類的創新比賽和綜合類的創新創業比賽,培養青年教師的創新思維。

其次,設立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支持青年教師進行專創融合研究,將創新創業項目轉換為專利、科研論文,鼓勵進行成果轉化,培養青年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

4 結語

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的生力軍和潛力股,是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高職院校應結合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高度關注青年教師職業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工匠精神為引領,通過項目制不斷完善現有的青年教師發展路徑,提升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和專業教學能力。學校需建立并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和長效管理體系,打造具有堅定職業理想、專業教學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青年教師隊伍,在職業院校改革發展的背景下,更好地服務學校內涵水平建設,提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水平。

猜你喜歡
青年教師院校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職業寫作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我愛的職業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