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針聯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前庭性偏頭痛的研究*

2024-03-08 03:09暖,時赟,吳
中醫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耳針氟桂利嗪前庭

楊 暖,時 赟,吳 萌

(1.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4; 2.信陽師范大學醫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前庭性偏頭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在臨床疾病分類中屬于眩暈,伴有偏頭疼的特征,多見于女性?;颊叨嗑驮\于神經科或五官科,診斷較為困難。研究[1]表明,VM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約為2.7%。該病臨床常表現為眩暈,多同時伴發眼震,嚴重者可出現頭痛及惡心嘔吐等癥狀。眩暈常持續5 min~72 h,伴有畏光、畏聲、耳鳴、聽力下降等臨床表現[3]。隨著病情的持續發展可導致失眠,嚴重者伴發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4-5]。目前,臨床治療VM多采用西藥,雖有一定療效但不良反應較多,且容易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預后較差,復發率較高。中醫外治法具有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操作簡便等特點。2022年1月—2022年12月,筆者采用耳針聯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前庭性偏頭痛41例,總結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擇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收治的VM患者8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治療過程中治療組脫落1例,對照組脫落2例。治療組41例,男14例,女27例;年齡20~57歲,平均(31.61±6.35)歲;病程1~9年,平均(3.42±1.85)年。對照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齡18~63歲,平均(30.78±8.85)歲;病程1~10年,平均(3.20±2.1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研究經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3 倫審 YJS—004)。

2 診斷標準

參照《〈前庭性偏頭痛診斷標準文件更新〉解讀》[5]相關標準,其中偏頭痛病史診斷標準參照參考文獻[6]相關標準。(1)中度以上前庭癥狀發作次數≥5次,持續5 min~72 h。(2)前庭癥狀出現時伴有偏頭痛癥狀≥1項:①頭痛表現為單側,搏動性,中度或重度疼痛,日常體力活動可加重;②有畏光或畏聲表現;③有視覺障礙先兆表現。符合①項和②③任意1項即可。(3)無法用其他頭痛或前庭疾病進行診斷。

3 試驗病例標準

3.1 納入病例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8~75歲者;③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3.2 排除病例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腦、腎等疾病者;②參與其他相關臨床試驗者;③不能清楚表達自己意識者;④依從性差者;⑤對耳針或鹽酸氟桂利嗪膠囊不能耐受或有不良反應史者。

4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由石家莊市華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產品批號175220103,5 mg/粒),5 mg/次,每晚1次,口服。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耳針治療。耳穴取神門、交感、腎、脾、肝、皮質下、額、顳、枕。消毒耳穴,將直徑0.20 mm、長度1.5 mm的一次性無菌撳針(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產品)固定在耳穴上并按壓。每次選穴3~5個,固定3 d,囑患者每日按壓10次,以有酸麻脹等感覺為宜。若患者耳部皮膚出現破損或紅腫,應及時予以治療并進行穴位調換。固定3 d后更換撳針及耳側,治療6 d休息1 d。

兩組以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5 觀測指標及方法

5.1 兩組眩暈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

觀察兩組治療前、治療2周及治療4周眩暈發作次數和每次眩暈發作時癥狀持續時間。

5.2 眩暈情況

采用眩暈殘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對治療前、治療2周及治療4周的整體狀態進行評估。該量表分為情緒狀態、功能狀態及軀體狀態3大項,共計25小項,每項由重、中到輕分別計4、2、0分。分值越高表示眩暈越嚴重。

5.3 頭痛程度

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治療前、治療2周及治療4周的頭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表示頭痛程度越嚴重。

5.4 腦部血流速度

采用經顱多普勒檢查對治療前、治療2周及治療4周基底動脈及椎動脈平均血流速度進行監測。

6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7]中相關標準。治愈:眩暈及頭痛癥狀未再出現。有效:眩暈及頭痛較前發作次數減少或持續時間縮短。無效:癥狀無改善。

7 統計學方法

8 結 果

8.1 兩組療效對比

兩組對比,經Ridit分析,u=2.11,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VM患者療效對比 例

8.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次數及持續時間對比

治療后,兩組眩暈次數較治療前均減少(P<0.01),持續時間較治療前均縮短(P<0.01),且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VM患者治療前后眩暈次數及持續時間對比

8.3 兩組治療前后頭痛VAS 和DHI評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頭痛VAS和DHI評分較治療前均下降(P<0.05或P<0.01),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兩組VM患者治療前后頭痛VAS和DHI評分對比 分,

8.4 兩組治療前后腦部血流速度對比

治療后,兩組椎動脈和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均較治療前變慢(P<0.01),且治療組較對照組慢(P<0.01)。見表4。

表4 兩組VM患者治療前后腦部血流速度對比

9 討 論

VM是眩暈疾病的一種,發作時三叉神經通路與前庭通路可發生重疊,同時激活傳入神經,表明VM發病機制與偏頭痛的發病機制有一定重合[8]。研究[9-10]發現,前庭眩暈與偏頭痛兩個通路之間存在較多交叉。三叉神經血管系統不僅支配內耳的血液供應,還與其他反射共同合作構建了相關反射系統[11]。內聽動脈的痙攣可能是外周前庭功能出現紊亂及VM病發的原因之一[12]。偏頭痛患者的前庭系統興奮程度高于正常人,其耳聲發射抑制功能降低,頭部運動感覺功能增強[13],其致病因素不僅有血管原因,還可有由神經源性炎癥[14]或基因遺傳[15]等。關于VM的具體發病機制目前尚需進一步研究,故臨床治療時藥物選擇較為困難,總體療效也不明確。

VM屬中醫學“風?!薄把灐薄邦^風”范圍,病位在頭部,風、痰、瘀、虛等是其主要病機。VM病因病機較復雜,風邪、體虛、火熱及痰瘀等均可引起該病的發生,即“無風不作?!薄盁o痰不作?!?。外邪侵襲使腦髓失于榮養,腎精不足,氣血不足,肝脾陰虛,“氣血俱虛……則令人頭痛”,同時又有“六淫外邪……而為痛矣”,可誘發頭暈、頭痛等臨床表現。

中醫學認為,耳者乃宗脈之所聚,人體全身經絡都在耳部匯合。耳穴是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耳郭產生相互聯系的特定區域,故當人體臟腑經絡等功能出現問題時便會表現在相應耳穴上,如變色、水腫等。刺激耳穴可平衡經絡,調理臟腑,促進氣血運行,最終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目前,耳針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劉娟等[15]運用耳針聯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復合包裝治療腎虛肝郁型圍絕經期失眠療效顯著,焦慮、失眠等癥狀明顯改善。王博林等[16]采用耳針配合針刺治療高血壓合并失眠,結果發現該法能夠對血壓進行有效調節,并明顯改善睡眠質量。杜燕等[17]運用耳針聯合自擬中藥治療中風后抑郁,可明顯緩解抑郁情緒,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所選用的耳穴中,神門、交感、皮質下均為神經系統穴位,皮質下為調節大腦皮質功能的要穴,可緩解大腦緊張狀態;交感可調節自主神經;神門有鎮靜安神、止暈之效。以上3個穴位共同調節陰陽,協調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改善患者頭暈頭痛等癥狀。VM部位多在顳部,又可向額、枕部放射,故選用顳、額、枕3個穴位以促進經絡疏通,改善頭部血供。肝穴可疏肝利膽,祛風舒筋止痛;脾穴能夠健脾益氣;腎穴可益精填髓。脾腎兩穴合用可達先天之本與后天之本相結合之效,進一步化生血氣,充養腦髓,鎮痛止暈。諸穴合用,共奏通經活絡、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滋養肝腎之效,促進機體免疫反應,加快機體代謝,改善神經調節功能。鹽酸氟桂利嗪為鈣離子拮抗劑,可阻擋鈣離子內流,增強腦血流量和供氧量,以改善腦部缺血缺氧狀態及微循環,降低血黏度,抑制抗5-羥色胺及抗組胺等作用,阻止降鈣素基因相關肽釋放,從而緩解頭痛。

本研究結果表明,耳針聯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較單一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能夠減少眩暈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改善眩暈、頭痛癥狀,操作簡便易行。

猜你喜歡
耳針氟桂利嗪前庭
豁痰定眩方治療痰濁上擾型前庭陣發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鹽酸氟桂利嗪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老年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遠離眩暈一運動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學習通“刺法灸法學”在線教學體會——以“耳針法”章節為例
氟桂利嗪聯合丹參多酚酸鹽治療急性偏頭痛的療效研究
鹽酸氟桂利嗪聯合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成人偏頭痛的臨床觀察
前庭電刺激在前庭周圍性疾病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復在急性前庭神經炎治療中的效果評價
鹽酸氟桂利嗪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偏頭痛的效果及其對血清hs-CRP水平的影響
高職高專針灸學耳針的學習障礙與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