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翻譯技術作用下翻譯模式的新發展探究

2024-03-09 07:48于莉
人民長江 2024年1期
關鍵詞:譯者研究

于莉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譯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隨著當代翻譯技術的日新月異,一種全新的翻譯模式正在悄然興起,它改變了傳統翻譯的流程、效率和質量,為翻譯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受到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推動,現代翻譯技術已經實現了從單純的文字轉換到語境理解、文化適應的跨越。機器翻譯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翻譯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語言障礙問題。然而,機器翻譯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譯,兩者在各自的領域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人機協同的翻譯模式逐漸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模式下,機器翻譯能夠快速處理大量信息,提供初步的譯文,而人工翻譯則基于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文化背景,對機器翻譯的結果進行修正和優化,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這種模式的出現,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翻譯效率,也保證了翻譯質量,使得翻譯行業能夠更好地滿足全球化的需求。此外,當代翻譯技術的發展也推動了翻譯教育的變革。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培訓機構開始將翻譯技術與翻譯教育相結合,培養出既懂語言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此,由王華樹撰寫的《翻譯技術研究》一書,對當代翻譯技術及其影響下的翻譯模式新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該書從技術視角出發,全面梳理了翻譯技術的歷史演進和最新發展動態,深入探討了機器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語料庫技術等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與影響。同時,作者還從文化、語言、認知等角度,對翻譯的本質和過程進行了重新審視,揭示了翻譯技術在提高翻譯效率和質量方面的巨大潛力。此外,該書還結合豐富的案例分析和實證研究,詳細闡述了人機協同、云翻譯、智能翻譯等新型翻譯模式的原理、特點和應用前景?!斗g技術研究》不僅為翻譯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也為翻譯研究者和教育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思路。通過該書,讀者可以深入了解當代翻譯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從而更好地應對全球化時代的語言交流挑戰,推動翻譯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第一,作者詳細梳理了翻譯技術的相關概念,對翻譯技術及其系統進行了深入的闡述。翻譯技術,作為連接不同語言文化的橋梁,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從多個角度對翻譯技術進行了分類,如按照活動類型可分為口譯技術和筆譯技術;按照活動角色可分為譯者使用的技術和非譯者使用的技術;按照任務類型可分為理解技術、表達技術和校對技術等;按照技術特征可分為規則技術、統計技術和神經網絡技術等;按照綜合要素可分為語言技術、文化技術和交流技術等。在闡述翻譯技術的屬性時,作者指出了技術的基本屬性,如客觀性、規律性、可重復性等,同時也強調了翻譯技術的本質屬性,即語言轉換和文化傳遞。這些屬性使得翻譯技術既具有一般技術的普遍性,又具有其獨特的特殊性。在探討翻譯技術的研究定位時,作者明確了翻譯技術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認為翻譯技術研究應以語言轉換和文化傳遞為核心,涉及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同時,作者也指出了翻譯技術研究的學科屬性,即它既是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

第二,作者對翻譯技術系統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討,從產業生態、生產關系、要素構成到結構層次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詳細解析。作者詳細描述了翻譯技術的產業生態:在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雙重推動下,翻譯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且相互關聯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涵蓋了翻譯服務、工具開發、教育與培訓以及翻譯研究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翻譯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繁榮。作者探討了翻譯技術的生產關系:在這個復雜的生產關系中,原文作者、譯者、譯文讀者等主體通過互動和協作,共同參與到翻譯過程中。作者深入分析了這些主體在翻譯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他們之間的復雜聯系和互動方式,從而揭示了翻譯技術生產關系的本質和內涵。作者還對翻譯技術的要素構成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將翻譯技術視為一個由多個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包括語言要素、文化要素、技術要素和人才要素等。這些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翻譯技術的整體框架和功能。作者闡述了翻譯技術的結構層次,將翻譯技術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技術層、應用技術層和集成技術層?;A技術層提供了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支持;應用技術層則針對具體的翻譯任務和應用場景開發實用的技術和工具;而集成技術層則將各種應用技術進行集成和整合,形成完整的翻譯技術解決方案。這種層次劃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翻譯技術的整體架構和發展趨勢。

第三,該書對翻譯技術的發展階段、生命周期及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在回顧機器翻譯的發展歷程時,作者詳盡地闡述了從基于規則的機器翻譯到基于統計的機器翻譯,再到現今占主流的基于神經網絡的機器翻譯的演變過程,并指出了神經機器翻譯在翻譯質量和效率上的顯著優勢。同時,作者也介紹了計算機輔助翻譯(CAT)的演進,從早期的本地化工具到現今的專業翻譯工具,CAT技術的不斷擴展,如術語管理、翻譯記憶、質量保證等功能,極大提升了翻譯的效率與品質。在討論翻譯技術的生命周期時,作者深入分析了推動其發展的多重動力,包括技術進步、市場需求、政策支持等,并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和應用領域的擴展,翻譯技術的生命周期將持續延長。作者認為翻譯技術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資源的持續整合,通過優化和整合各種翻譯技術資源,將形成更高效、更便捷的翻譯服務;功能的不斷拓展,翻譯技術將適應更多樣化的需求,開發出新的功能和應用場景;從人譯到機譯的轉變,隨著機器翻譯技術的日益成熟,機器將在簡單文本翻譯中逐漸替代人類;從桌面到云端的遷移,未來的翻譯技術將更加依賴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以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翻譯服務。

第四,該書對翻譯技術的研究發文趨勢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并針對當前的研究狀況提出了富有啟發的建議。在分析翻譯技術領域的研究狀況時,作者深入剖析了研究人員、研究機構和研究方法的現狀。他指出,隨著翻譯技術的日新月異,這一領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機構,共同構建了一個多元化、充滿活力的研究生態。同時,各種研究方法也在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如實證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較研究等,為翻譯技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銳利的分析工具。對于研究主題和趨勢,作者認為當前的研究聚焦于機器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語料庫翻譯等核心主題,這些主題涵蓋了翻譯技術的多個維度和層面。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新的研究主題和趨勢如神經機器翻譯、智能翻譯等也正在嶄露頭角?;趯Ξ斍把芯繝顩r的全面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他首先強調了建設完善的翻譯技術研究體系的重要性。這一體系應包括研究團隊、研究機構、研究項目、研究成果等各個要素,為翻譯技術的研究提供堅實而全面的支撐。其次,倡導加強研究主體間的聯動與合作,包括研究人員、研究機構和企業等,以構建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研究模式,加速翻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進程。此外,作者還呼吁促進研究方法的創新和加強翻譯技術教育,從而推動翻譯技術研究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

第五,該書詳細論述了翻譯技術的作用對象及其對應的手段,同時也闡述了翻譯技術的作用主體。作者明確了翻譯技術的主要作用對象,并對其典型類別進行了分類,指出翻譯技術的主要作用對象是各種文本和多媒體內容,這些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檔、網頁、音頻、視頻等。針對不同的作用對象,翻譯技術也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和工具,如機器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語音翻譯等,以實現高效、準確的翻譯。作者進一步探討了這些手段和工具在翻譯過程中的優勢和局限性,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和效果。作者詳細闡述了翻譯技術的作用主體,為翻譯技術的作用主體主要包括翻譯人員、審校人員、項目經理、技術工程師、排版工程師和語言資源專員等。這些人員在翻譯過程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共同協作完成翻譯任務。其中,翻譯人員負責將原文翻譯成目標語言,審校人員對譯文進行校對和修改,項目經理負責整個翻譯項目的協調和管理,技術工程師提供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排版工程師負責譯文的排版和美化,語言資源專員則負責語言資源的收集和管理。作者還強調了這些作用主體在翻譯過程中的相互依賴和協作關系。他們通過不斷地溝通、協調和合作,確保翻譯項目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的完成。同時,作者也提到了這些作用主體在職業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并抓住機遇的建議。

第六,該書全面論述了翻譯技術與翻譯客體、翻譯主體、翻譯能力、翻譯模式、翻譯倫理以及翻譯教學等多個方面的關系。作者闡述了翻譯技術與翻譯客體的關系,包括翻譯業務結構多元化和翻譯文本類型多元化,指出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譯業務結構越來越多元化,涉及領域廣泛,如商務、法律、醫學等。同時,翻譯文本類型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包括文檔、網頁、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這些多元化的翻譯客體對翻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翻譯技術不斷適應和創新以滿足不同領域和形式的需求。作者探討了翻譯技術與翻譯主體的關系,認為隨著翻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翻譯主體從單個譯者向群體譯者、從人類譯者向機器譯者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提高了翻譯效率和質量,還改變了譯者的角色和職責。作者進一步指出,這種轉變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問題,如機器翻譯的準確性和可信度、人機協作的效率和效果等。作者闡述了翻譯技術與翻譯能力的關系,認為隨著翻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翻譯能力也逐漸向翻譯技術能力轉變。這種轉變要求譯者不僅具備語言和文化素養,還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和工具使用能力。同時,作者也提到了從人工翻譯到機器翻譯譯后編輯的轉變,這種轉變要求譯者具備對機器翻譯結果進行評估和修改的能力。作者還探討了翻譯技術與翻譯模式的關系,介紹了傳統翻譯模式、新型筆譯模式和新型口譯模式的特點和應用場景,指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型筆譯模式和新型口譯模式逐漸興起并得到廣泛應用,這些新型模式不僅提高了翻譯效率和質量,還為譯者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發展空間。在探討翻譯技術與翻譯倫理的關系時,作者指出傳統翻譯倫理問題主要涉及人際關系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然而,隨著機器翻譯的廣泛應用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機倫理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包括機器翻譯的準確性和可信度、數據隱私和安全等方面,因此呼吁業界和學術界關注這些問題并制定相應的倫理規范和標準以確保翻譯的公正性和準確性。作者詳細論述了翻譯技術與翻譯教學的關系,認為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將翻譯技術納入翻譯教學課程體系是必要且迫切的,還提出了翻譯技術教學設計原則、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具體建議。

第七,該書還全面論述了翻譯技術現有研究框架以及其在新時代的重構,展現了翻譯技術研究領域的前沿動態和未來發展趨勢。作者回顧了翻譯技術研究的國內外發展歷程,詳細闡述了國外和國內翻譯技術研究框架的演進過程,指出隨著信息技術和語言學理論的不斷發展,翻譯技術研究逐漸從單一的語言學視角向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指出了現有翻譯技術研究框架的局限性,如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研究內容相對零散、研究方法不夠成熟等。針對這些局限性,作者提出了新時代翻譯技術研究框架的重構思路,認為未來的翻譯技術研究應該構建一個包含翻譯技術本體研究、翻譯技術要素研究、翻譯技術標準研究、翻譯工具評估研究、翻譯技術能力研究和翻譯技術倫理研究等多個子框架的綜合性研究框架。其中,翻譯技術本體研究主要關注翻譯技術的本質、屬性、功能等基礎理論問題;翻譯技術要素研究則涉及翻譯過程中的各種要素,如原文、譯文、譯者、讀者等;翻譯技術標準研究致力于制定和推廣統一的翻譯技術標準,以提高翻譯質量和效率;翻譯工具評估研究則關注如何科學評估各種翻譯工具的性能和質量;翻譯技術能力研究著眼于提升譯者的翻譯技術能力,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而翻譯技術倫理研究則關注翻譯技術應用中的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知識產權等。在闡述新時代翻譯技術研究框架的主要特征時,強調了整體性、關聯性、目的性和開放性四個方面。整體性要求將翻譯技術研究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和片面性;關聯性則強調各種研究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要求研究者具備跨學科的知識背景和綜合分析能力;目的性要求研究者明確研究目標,確保研究成果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和社會意義;而開放性則鼓勵研究者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研究視野,積極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推動翻譯技術研究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基金項目:

2022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新文科背景下翻譯技術教師能力培養研究”(220601549203232)

書評人簡介:

于 莉,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翻譯、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譯者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對譯者的影響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