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個平菇菌株栽培比較試驗

2024-03-11 06:44劉先超常培丹
食用菌 2024年1期
關鍵詞:母種原種平菇

劉先超 常培丹 彭 熙 伍 樂 杜 萍

(長江師范學院現代農業與生物工程學院,重慶涪陵 408100)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稱側耳、糙皮側耳等[1-2],是我國廣泛栽培的食用菌品種,為國內外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3]。

平菇栽培菌株(品種)繁多,名稱較為混亂,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現象嚴重,這為科研和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制約了平菇產業的健康發展。由于平菇菌株的性狀表現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同一菌株不同栽培條件或不同菌株在同一栽培條件下,其菌絲、子實體、產量等性狀差異較大。因此,生產上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平菇菌株非常重要[4]。筆者對6個平菇菌株母種、原種及在栽培料中的生長情況進行比較,考察菌絲生長速度、菌絲長勢、子實體農藝性狀、產量、生物學效率等指標,旨在篩選出商品性狀優良的平菇菌株,為生產中平菇栽培菌株選用提供參考,為雜交育種親本的選配提供理論依據,促進平菇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菌株

所用平菇菌株均保存于長江師范學院食用菌研究室,其中,菌株p39、yh2、yp2引自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菌株平x、平15和平2011引自延邊大學農學院。

1.2 試驗方法

1.2.1 供試6個平菇菌株母種培養試驗

PDA培養基配方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18 g,pH自然,水1 L。配方配好后121 ℃滅菌30 min,倒平板凝固后無菌接種,同時確保接種塊大小一致。每一菌株設5個重復。接種好的平板置25 ℃恒溫培養箱培養。定期觀察菌絲生長情況,以菌落為中心,分別向兩側測量菌落半徑,并計算菌絲生長速度,如有染菌平板應立即剔除。

1.2.2 供試6個平菇菌株原種培養試驗

原種培養基配方為98%麥粒,1%石膏,1%碳酸鈣。麥粒提前浸泡、煮制,撈出瀝干水分后與石膏、碳酸鈣混拌均勻,裝瓶,每瓶干麥粒250 g。每一菌株設5個重復。原種培養基126 ℃下滅菌90 min,后冷卻至室溫接種,每瓶接母種菌塊大小一致,接種后置25 ℃恒溫培養箱培養。每天觀察菌絲長勢,當菌絲長滿基質表面后開始每天固定時間從菌絲頂端劃線,測量菌絲生長量,記錄滿瓶用時,并計算菌絲生長速度。

1.2.3 供試6個平菇菌株栽培試驗

栽培料配方為78%木屑,20%麩皮,1%石膏,1%石灰,料含水量為60%~65%。采用常規拌料、裝袋與滅菌方法,每袋干料500 g。注意裝袋時上下松緊一致,避免壓料過于緊實,導致菌絲生長后期因缺氧而生長緩慢。待高壓滅菌結束后自然降溫,冷卻至室溫后將供試菌株原種接入栽培袋,接種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每個菌株接種15袋,重復3次。接種后置25 ℃左右培養室避光培養。發菌期間注意通風,觀察記錄菌絲長勢及滿袋時間,檢查雜菌污染情況并及時剔除污染菌袋。當菌絲長滿料面后隨機抽取5袋,每天固定時間從菌絲先端劃線,測量菌絲生長量,記錄滿袋時間,并計算生長速度。

當菌絲長滿料袋后立即移到15 ℃左右的室內,進行溫差、光照和通風刺激,提高空氣相對濕度并保持在85%左右,以促進現蕾,1周左右開始形成原基即可開口出菇管理。用壁紙刀直接切掉袋口出菇,出菇期間需提高空氣相對濕度至95%左右,加強通風,每天3~5次,每次20~30 min,避免形成畸形菇。詳細記錄供試平菇菌株原基發生時間、出菇及采收日期、轉潮快慢等情況。

1.3 測定指標及數據分析

菌絲生長速度(mm/d)=菌落半徑(mm)/菌絲生長天數(d)

生物學效率(%)=[鮮菇質量(g)/培養料干質量(g)]×100

菌絲生長速度、滿瓶用時、滿袋用時及產量等差異顯著性采用IBM SPSS 20.0軟件中Duncan式新復極差法進行分析(P<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6個平菇菌株母種培養結果

由表1、圖1可知,平菇菌株yh2在同樣培養條件下菌絲生長速度最快,為1.089 cm/d,菌絲濃密、菌落邊緣生長整齊,與其他菌株間的菌絲生長速度差異顯著;菌株yp2生長速度其次,而菌株平15菌絲生長速度最慢,僅為0.602 cm/d。

圖1 供試6個平菇菌株母種平板生長狀態

表1 供試6個平菇菌株母種菌絲生長情況

2.2 供試6個平菇菌株原種培養結果

由表2可知,菌株平15在原種培養基中菌絲生長速度最快,12 d即可長滿原種瓶,與其他5個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差異顯著;菌絲生長速度較快為菌株p39、yh2,需13 d長滿原種瓶;而菌株平2011、yp2在原種培養基中菌絲生長速度最慢,需17 d才能長滿原種瓶,這與在母種培養基中的菌絲生長情況有些差異。供試平菇菌株菌絲長勢均較濃密、粗壯、潔白(圖2)。

圖2 供試6個平菇菌株原種生長狀態

表2 供試6個平菇菌株原種菌絲生長情況

2.3 供試6個平菇菌株栽培結果

由表3可知,菌株平2011在栽培袋中的菌絲生長速度最快,為0.490 cm/d,但與菌株平x、平15的生長速度差異不顯著,而與其他3個菌株差異顯著。菌株yp2菌絲生長速度最慢,且菌絲前端不整齊(圖3),其他菌株菌絲前端生長整齊或較整齊,菌株平15、平2011的菌絲長勢稍弱。

圖3 供試6個平菇菌株在栽培袋中的生長狀態

圖4 供試6個平菇菌株的袋栽出菇狀態

表3 供試6個平菇菌株菌絲在栽培袋中的生長情況

由表4可知,供試平菇子實體的顏色差異較大,菌蓋長度為2.64~7.52 cm,形狀多為不規則漏斗狀及貝殼形。由表5可知,菌株平x現蕾最早,菌絲長滿袋后6 d即現蕾,因而采收最早,其次為菌株p39、平2011,子實體采收時間為4月下旬,其中,菌株p39 6—8月均不出菇,為低溫型菌株;菌株yp2現蕾時間最晚。菌株平15出菇時間為5月中旬至9月,在最炎熱的8月仍有少量出菇,為中高溫型菌株;其子實體為鼠灰色,朵中等,片薄、脆嫩,轉潮快。菌株yh2子實體米黃色,朵中等,出菇期為5—7月,而秋季氣溫下降后于9月還可出菇,為中低溫型菌株。中高溫型菌株子實體顏色較淺,而低溫型菌株顏色較深。

表5 供試6個平菇菌株栽培農藝性狀

所有供試平菇菌株的產量主要集中在頭潮和第二潮菇,第三潮后產量下降。菌株yp2的產量最高,總產為6 584 g,與其他菌株產量差異顯著,生物學效率為87.8%;其次為菌株yh2,但其與菌株平x的產量差異不顯著;而菌株平15的產量最低,生物學效率只有50.3%,與除菌株yp2、yh2外的其他3個菌株產量差異不顯著。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試驗平菇菌株yp2相較于其他菌株長勢更好,產量和生物學效率最高,總產量達6 584 g,生物學效率達87.8%,具有開發應用潛力,適于進一步規?;痉对耘?。

供試平菇菌株母種、原種和栽培料中的菌絲生長速度并不一致,其中,母種、原種的培養結果較一致,均表現為菌株yh2>菌株p39>菌株平x>菌株平2011,而菌株平15母種培養基中菌絲生長速度最慢,但在麥粒原種培養基中的生長速度卻最快;菌株平2011在母種、原種培養基中的菌絲生長速度幾乎是最慢的,但在栽培料中的菌絲生長速度卻最快,且與菌株平x、平15差異不顯著。6個平菇菌株子實體產量高低次序總體與母種培養基中菌絲生長速度趨勢較一致,且在栽培料中無論是菌絲生長速度還是產量都表明菌株平2011、平x和平15差異不顯著。由此可以得出,菌絲日均生長速度快的菌株,產量不一定高,兩者沒有相關性,這與王振河等[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供試6個平菇菌株溫型不一致,導致其菌絲生理后熟時間、原基形成時間、出菇時間、采收時間差距較大。探究供試平菇菌株的溫型和栽培農藝性狀,將為下一步平菇優良品種的選育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猜你喜歡
母種原種平菇
平菇生長記
“川山×蜀水”原種保種技術及效果
“7532B”母種不同系統性狀比較
家蠶原原種“871”“872”種性變化分析
黑木耳菌種母種復壯培養基的篩選
平菇種植記
不同保育單位“781”“7532”母種性狀比較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種整體質量
羊肚菌菌種比較試驗
平菇冬季提溫發菌效果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