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就工業互聯網“根”技術 實現工業智能化關鍵跨越
—— 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03-11 06:20翟萬江
中國科技產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工業科技

◎ 本刊記者 翟萬江

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土科技)成立于2000 年,2012 年創業板上市。公司致力于工業互聯網行業,深耕工業互聯網“根”技術,近些年強力聚焦“技術創新+國產化”,在工業互聯網底層控制、邊緣計算技術領域擁有系列主打的拳頭產品,是目前工業互聯網行業唯一實現操作系統、芯片,到工業網絡通信設備、邊緣通用控制器,完全自主可控、完全國產化的公司。

從“一無所有”到門類最齊全,中國已經連續11 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產業鏈工業體系的國家。

全世界遍布“中國制造”的身影,但難掩這樣的現實:每年海量進口核心元器件,核心工業軟件多為外資品牌,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更是難覓蹤跡。

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工業“肌肉”強壯了,“骨骼”壯大了,但“心臟”和“腦子”還要跟上!在數字浪潮下,讓工業互聯網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正是東土科技的突圍之路。

一直以來,東土科技致力于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創新技術的引領者。世界海拔最高鐵路——青藏鐵路集中監控系統、中國首條時速350km/h的高鐵——京津高鐵軌旁列控系統、我國首個百億方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SCADA 及安防的網絡系統、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集中環境監控系統、北京奧運會31 個主場館電力配電管理系統……東土科技的“根技術”解決方案,為國家重點項目持續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同時,東土科技爭做國際工業控制技術的變革者。美國堪薩斯州威奇塔市ITS 系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綜合系統、80 座烏拉圭智能變電站集成自動化系統……東土科技200 萬余臺設備不斷在全球工業版圖中綻放異彩。

國際范:軟件定義控制走向世界舞臺

工業互聯網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如何高效協同工作,是全球制造廠商一直以來的核心話題。

2019 年4 月1 日 至5 日,主 題為“產業集成——工業智能”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盛大開幕,作為工業領域的奧斯卡,這場展覽吸引來自全球75 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 家參展商競相關注。

在英特爾展臺,東土科技與英特爾聯合展出全球第一款由軟件定義控制的邊緣服務器——NewPre,方案搭載NewPre、INTEWELL 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MaVIEW 工業編程平臺、視覺軟件等組件,利用5G 和現場工業網絡提供數據通道。在展示現場,東土科技一臺邊緣服務器虛擬出20 個實時系統,完成AI視覺識別下的運動控制,成為劃時代之作。

該產品體現了東土科技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洞見與實踐的全新內涵:通過軟件定義技術,橫向融合邊緣計算、過程控制、工業視覺、運動控制、協議轉換等實時和非實時控制系統,縱向打通端邊網云的平臺,就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在下一階段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協同工作提出深刻見解,助力客戶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智能工業轉型,為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如今,很多領軍企業利用自己在特定行業里累積的深厚經驗和專業能力,結合創新技術打造平臺型企業,進而把平臺共享給同行業內的其他公司。東土科技基于創新的現場總線技術及軟件定義工業控制(SDC)和軟件定義工業流程(SDP)技術相結合的核心能力,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上與應用對接,向下連接硬件與數據,幫助企業加速實現IT 與OT 的融合、技術與商業的融合,與客戶和伙伴共同實現商業成功。

東土科技走向世界舞臺的腳步不止于此。2019 年9 月,在科技部、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的持續支持下,東土科技聯合儀綜所等科研單位制定的AUTBUS 國際標準成功立項。該技術是2011 年以來中國工業控制領域唯一獲得IEC 組織申請成功的國際標準,標志著我國在工業通信領域已步入技術領先的國家行列。

從AUTBUS 現場總線、全國產化工業網絡通信設備、軟件定義控制的邊緣控制器,再到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東土科技用多個“首創”逐漸證明中國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在某些領域擁有國際話語權。

換賽道:深耕工業互聯網“根”技術

一個優秀企業的創新發展,道阻且長,但緊要處往往就是那幾步。

時間倒退至2004 年,互聯網和通信賽道已經開始擁堵,在通信領域,已經產生華為、中興、大唐等領軍企業,但同質化競爭明顯。彼時,互聯網巨頭企業已經開始萌芽,工業互聯網在市場上還是空白,但一群懷揣夢想者有了模糊的意識。

在創業者李平看來,人類智慧在機器世界的延伸是大勢所趨,“人要重視這種不確定性的思想和沖動,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庇谑?,他發力要進軍工業互聯網。

自成立起,東土科技就一直在工業互聯網的賽道上前行。在近20年的爬坡過坎的拼搏中,東土科技曾多次遭遇十字路口的關鍵抉擇:2007-2009 年,公司面臨被收購的境地;2009 年,東土科技申報上市;2014-2015 年,著手布局工業互聯網的底層技術芯片和操作系統;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及關鍵技術領域的打壓……

東土科技團隊做好了與工業互聯網做持久戰的準備。尤其這幾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勢頭很猛,當IT企業和OT 企業蜂擁而上,企業董事長李平越來越意識到,過分重視云端層的“弄潮兒”會忽略根基的重要性。對于工業互聯網而言,工業操作系統、工業基礎軟件、工業芯片是中國工業亟待突破的三大“根”技術,這些“根”技術是中國發展的短板。

如果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就如同在消費領域華為要去發展“鴻蒙”、一舉改變Android 和iOS 系統爭霸的格局一般,在工業領域,東土科技必須與巨頭掰手腕,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創新貢獻中國力量。

在工業互聯網的金字塔中,“軟件定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就像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的“播種機”,在金字塔的各個層級的領地中,將基礎硬件數字化、虛擬化和應用軟件的管理可編程、平臺化進行廣泛播種。

綜觀全球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德國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計劃都在盡可能地保留之前的技術底層,中國有機會從上到下創造出一個全新的體系。在這個全新的金字塔體系里,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它是工業互聯網體系里的“三駕馬車”。

經過多年發展,東土科技現已擁有包括全國產化網絡交換芯片、兩線制寬帶實時總線、有線/無線工業通信網絡產品、邊緣通用控制器等一系列完整的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制造業垂直領域。

芯片是工業互聯網的“心臟”。沒有自主芯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難上大臺階。從2014 年開始,東土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就堅決“錨定”自主可控、全國產化目標,開啟了自主研發網絡交換芯片和網絡設備的艱難歷程。

在東土科技中央研究院核心骨干的帶領下,東土芯片團隊本著“以最快速度推出自主研發芯片,設計流片風險降到最低,快速搶占自主可控市場”的原則,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完成了從芯片研發到流片投產的全過程。

如果說芯片是工業互聯網的“心”,那么操作系統就是它的“魂”。2017 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東土科技發布了“INTEWELL 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歷經20 年迭代研發,廣泛用于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慧防務等領域,成為中國工業控制技術實現全球領先、構建中國自主工業控制體系的保證,對提升我國工業控制技術整體實力和支撐我國工業制造體系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抓痛點:打通工業互聯網“最后一公里”

工業互聯網作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現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共同選擇。

與偷稅相接近的稅務概念還有“漏稅”一詞。漏稅是指納稅人(包括代繳義務人)由于過失沒有按照稅法的規定繳納或足額繳納稅款的行為。漏稅是一種過失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由稅務機關責令補繳?!抖愂照鞴芊ā返谌粭l規定:因納稅人、口角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少繳納稅款的是典型的漏稅行為。

美國、德國、日本分別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工業4.0 委員會、工業價值鏈促進會,并分別提出先進制造業領導戰略、工業4.0 戰略、互聯工業戰略。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與美、德、日等發達國家基本同步啟動,互存優勢、各具特色。

2020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約為3.1 萬億元,占GDP 比重為2.9%,工業互聯網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約為2.5 萬億元。工業互聯網細分領域眾多、標準化難度大,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僅需要新的思路,還需要更多細分領域企業的支持。

東土科技的研發團隊認為,目前很難有一家企業能夠覆蓋整個工業互聯網的范圍,東土科技將深耕自己擅長的細分市場,打造協同生態。生產、供應、倉儲、物流及產融結合,在互聯網的聯動下將帶來新商業模式和新業態。

創新也有路徑依賴?!叭绻疾辉敢庾鲈紕撔?,不愿意花力氣筑牢地基,整個產業就會像是在沙灘上建高樓?!痹诙麻L李平看來,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工業互聯網是一種行業的系統解決方案,需要相關產業、技術同步創新,還涉及市場、經營、政府等方面。

要爭做工業互聯網“根”技術的領軍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力,協同創新是關鍵。東土科技深耕產學研合作,以企業自籌資金為主要資金來源,持續以每年固定的營業收入比例投入技術研發和產學研合作中,實現工業互聯網核心“根”技術的自主可控及創新引領。

目前,東土科技已成為中國第一家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單位,并持續、有效地促進生態鏈合作;發起成立了北京國科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以其為運營實體,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用產品落地,該研究院被北京市科委立項成為軟件定義工業控制技術創新中心;2021 年4 月,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領域底層技術信創工作組在京成立,東土科技成為首任組長單位。

東土科技通過建立產學研聯合項目群,鏈接多方位工業應用,開展了多個項目群的合作,包括以下內容:

與東北大學流程工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工信部儀綜所、中鋼集團等產學研機構開展工業互聯網控制系統、工業互聯網架構方面的合作研發與產業化;

與清華大學、西安郵電大學、中國聯通、中興通信等開展5G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應用的研發合作;與儀綜所、中國石油、和利時等開展工業現場寬帶總線及IEC 國際標準的合作;

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重慶郵電大學、交控科技等開展TSN 時間敏感網絡應用的研發合作;

與北方工業大學、重慶大學、南方電網、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開展在智能交通、智能電力、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工業互聯網架構下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合作。

近二十年的努力,化作沉甸甸的榮譽:2019 年,工信部主辦中國首屆工業互聯網大賽,東土科技中央研究院智能制造團隊從1009 個方案中脫穎而出,憑借“基于軟件定義控制和流程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摘獲一等獎;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與福布斯聯合在中國舉辦的首屆全球工業智能領域“湛盧獎”評選活動中,東土科技獲得“湛盧獎”技術創新獎。

雖有榮譽加持,卻沒有讓東土科技變得“張揚”。東土科技秉承科學創新的精神和態度,只為沉心靜氣、腳踏實地地做一件事——為中國工業互聯網貢獻自己的力量。

東土科技在創新實踐中始終堅信:工業互聯網姓“工”,制造類企業需要聚焦解決工業現場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問題,打破傳統工業互聯網的壁壘,在新型的解決方案下,讓大量的工業企業解決各種各樣現場應用的問題,利用智能化改造使企業真正感受到工業互聯網帶來的價值。

創新向來是九死一生。工業互聯網的生態建設也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國需要更多的“東土科技”勇往直前。

猜你喜歡
工業科技
筆中“黑科技”
誰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BAT”?
工業互聯網,在路上
工業人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4.0”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