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斷裂時代的文學與批評

2024-03-12 08:38黃子平
南方文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同班同學當代人作家

我的學生去做概念的譜系學搜尋,說我在1983年的時候為趙園的那本《艱難的選擇》寫過一個很短的小引,在小引里邊就已經提到“同時代人”這個詞。其實是我年輕的時候讀“別車杜”(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讀來的。那年頭除了讀馬列文論,就剩下“別車杜”可以讀。我聽說北大考研究生,問“別車杜”是誰,答得上來的不多,也難怪,年代太久遠了。這三位的著作,里頭大量出現“同時代人”這樣的概念,因為19世紀俄羅斯突然冒出來很多人,提到一個就必須提到另外一串,所以這個概念用得很多。到現在我們還是能夠讀到《同時代人回憶契訶夫》,或者《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類似這樣的著作。到了我四十年前寫小引的時候,時代背景就很類同,也有一些人突然成群結隊地冒出來,多多少少意識到我們不是一個人,用那首被廣泛引用的詩來說,“我不是一個人站在這里”,或者“也不是一個人倒下”。那時候顧城會用《一代人》這樣的題目來寫一首詩,或者舒婷寫過《獻給我的同代人》,沒有人覺得他們用這樣題目來寫詩是一種愚妄,所以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集體的(潛)意識。

為什么我在前幾年開始重新提出這么一個概念來討論呢?有一年,我在上海碰到一個70后的作家,也是一位大學教師,他問我為什么你不再寫當代文學批評了?他說的“當代文學”指的就是像他一樣的70后。我就愣住了,不知怎么回答他。我后來想一想,真的,我好像連閱讀都只是讀到蘇童、格非他們為止,后來的作家幾乎不太讀,更不用說寫評論了。最后我找到什么理由呢?想來想去,覺得我跟他們已經不是“同時代人”了,用這個理由來抵擋一陣子??墒恰巴瑫r代人”這個概念的內涵已經跟80年代很不一樣了。舉一個很切身的例子,我的77級的同班同學,陳建功,現在是著名的作家,另外一個同學叫梁左,梁左的媽媽叫諶容。按照規矩,同班同學陳建功應該叫諶容為阿姨,但是陳建功跟諶容是同期出道的北京作家,所以就大大咧咧直接叫諶容。當然77級同班同學的年齡差距很大。但那時候的標尺是以“出道”作為一個時間標準,到了這位70后作家來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那個標準就變成出生證明書了,你是哪一年出生的,這個標準的移動其實蠻說明問題,香港叫出生紙,以出生紙來判斷,以公歷的十年,這么一個間斷的標志來區隔作家之間的“代”。這個當然是比較容易的,查身份證就行了。但是他們之間其實千差萬別,他們之間到底是不是“同時代人”,是很可疑的。

后來我就讀到了阿甘本的那篇不是太長的文章(《何謂當代人》),結果就把我對同時代人的理解徹底地推翻了。大家可以找到那篇文章。那篇文章有兩種譯本,有的譯成“當代人”,有人譯為“同時代人”,在意大利語里大概是同一個概念,它最主要的論點是當代人或者同時代人,是非常深的鑲嵌到時代里邊,但同時又跟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所以他是用了尼采“不合時宜的思想”的概念。這里面有一個悖論存在,即一個人很深地卷入到時代里頭,可是跟時代格格不入,他覺得這是當代人的必須的條件。如果這個人緊貼著時代,在所有的方面都跟時代合拍,他反而不是同時代人,不是當代人。正是這一點,一下子把我對“同時代人”的理解徹底轟毀了。

他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觀點,同時代人、當代人對時代黑暗之光的那種感受、感知,他不是單純地說這是黑暗或者絕望的深淵,他說的是光,這個光是黑暗,黑暗之光,這種說法就很妙。我們要怎么樣去凝視,不能抵達,但是我們能夠感知這個時代的黑暗之光。他說同時代人像蘸著墨水一樣蘸著時代的晦暗來寫作。這些比喻性的描述,其實都是很有啟發性的。

第三點,也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他說時代是處于斷裂之中,就像哈姆萊特的苦惱:“時代分崩離析,卻要我來重整乾坤?!边@就跟“別車杜”的概念打通了。通常我們所說的突然涌現很多人的時候都是因為時代斷裂,像歐洲的文藝復興、19世紀的俄羅斯或者20世紀“文學爆炸”的拉丁美洲,包括我們的五四,都是因為時代發生了斷裂。一斷裂就會產生兩類人,一類人站在斷裂的這一邊,非常有能量地發出保守主義的光芒,闡釋傳統價值的觀念,站在另一邊的一類人要去重新發明全新的文化價值,等等。時代的斷裂是一種危機,是連續性的中斷或確定性的消散。阿甘本進一步的說法是,由于時代的斷裂,使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古代”進入當代。他說我們進入當代,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古代”進入的。比如說有人是帶著李白的盛唐來進入當代的,有的人帶著蘇軾的北宋來進入當代的,像老錢(錢理群)他們都是非常固執的,要帶著魯迅的五四來進入當代的。這些人好像在談論古代的事情,其實都是要帶進來跟當代對話。

這三點在他那篇短文里面表達的觀點,對我很有啟發,因為我自己是做文學批評的。做文學批評的一個最大的危險在哪里?最大的危險就是你跟作者、跟作品一起共享“對未來的無知”,你不知道這個作品在后世看來到底是不是有價值?是不是值得批評?批評家的冒險就在這里,你跟作者和作品一起承擔了一個對未來的無知。不像做文學史的人,他們是享有一種后見之明,所以做當代批評或者跟同時代人的文學對話,困難重重,承擔了很多的風險?!斑^去、當下、未來”是一種時間的構建:你怎樣進入你的當代?你怎樣在深深卷入時代的同時保持觀察時代的距離?你能不能凝視時代的黑暗之光、感知時代的黑暗之光,蘸著時代的晦暗來寫作?這都是我近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黃子平,香港浸會大學)

猜你喜歡
同班同學當代人作家
作家的畫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在時·智啊威
當代微信愛情故事
當代微信愛情故事
當代人寫文言文,就是一場尷尬的行為藝術
當代微信愛情故事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珍惜紙張的小松鼠
同班同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