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兒童住院患者給藥錯誤的最佳證據總結

2024-03-12 00:31楊芹李鳳婷王旭梅曹旺遲巍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用藥安全預防

楊芹 李鳳婷 王旭梅 曹旺 遲巍

【摘 要】 目的 總結兒童用藥給藥錯誤管理與預防的最佳實踐證據,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根據澳大利亞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的問題開發工具構建循證問題,檢索用藥錯誤相關指南和共識,由研究者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對符合質量標準的文獻進行證據提取和匯總。結果 共納入文獻9篇,包括循證指南2篇,專家共識7篇。最終從管理、環境與設備、標簽、信息、核查、醫囑、給藥、高危藥品管理等方面共總結34條最佳證據。結論 防范兒童用藥給藥錯誤證據較全面,納入指南質量相對較高,但兒科人群指南尚不足,且防范兒童給藥錯誤偏重劑量錯誤的預防,未來需開展更多用藥錯誤類型的防范策略研究。

【關鍵詞】 兒童住院患者;用藥錯誤;用藥安全;給藥錯誤;預防

中圖分類號:R197.323;R9 ??????文獻標識碼:A

Best Evidence on Prevention of Drug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Pediatric Inpatients/YANG Qin,LI Fengting,WANG Xumei,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24,31(1):53-57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best practice evidence of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drug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childre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rug use. Methods Evidence-based questions we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development tool of JBI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 Center in Australia.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 related to medication errors were searched.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 was evaluated by researchers, and the literatures meeting the quality standards were extract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 total of 9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including 2 guidelines and 7 expert consensus articles. Finally, a total of 34 best evidence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labeling,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medical advice, administration, high-risk drug management,etc. Conclusion ?Th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of drug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children is comprehensive, and the quality of inclusion guidelines is relatively high, but the guidelines for pediatric population are insufficie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drug administration errors in childr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evention of dose errors. In the future, more research on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drug administration erro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 Pediatric Inpatients; Medication Errors; Medication Safety; Drug Administration Errors; Prevention

用藥安全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用藥錯誤是指藥品在臨床使用及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藥差錯,這些差錯可導致患者發生潛在的或直接的損害。用藥錯誤內容分為品種(適應證、品種、禁忌證、劑型)、用法(給藥途徑、給藥順序、漏給藥、給藥技術、重復給藥)、用量(數量、規格、給藥頻次、給藥時間、療程)、相互作用(溶媒、配伍、相互作用)、患者身份和其他(自行停藥、自行服藥和誤服藥物)等6類[1]。有文獻[2-3]報道,682例用藥錯誤案例中,排在前4位的用藥錯誤類型為劑量錯誤、配伍錯誤、藥物選擇錯誤、溶媒錯誤,構成比達42.5%。給藥錯誤是指在處方正確的情況下,給藥環節發生不符合醫囑或處方內容的用藥錯誤[4]。兒童作為特殊群體,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具有較大挑戰性[5],兒童液體配方需臨時復合配置,操作步驟較多,導致兒童較成人更易發生用藥錯誤。研究[6]顯示,住院患兒用藥錯誤發生率高達5%~10%,用藥錯誤在兒童人群中造成傷害的比例高于成人人群,給藥錯誤在兒科較為常見[7]。本研究通過系統檢索國內外關于兒童給藥錯誤預防與管理方面的證據,旨在為醫護人員提供依據,促進兒童用藥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 確認問題

采用澳大利亞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的問題開發工具PIPOST模式[8]構建循證問題——防范兒童住院患者給藥錯誤的策略有哪些。P(population)為證據應用的目標人群:兒童住院患者;I(intervention)為推薦的干預措施:給藥流程規范及管理措施;P(professional)是證據應用的實施者:臨床管理者、護理人員;O(outcome)是主要結局指標:給藥錯誤率;S(setting)為證據應用場所:住院部或急診;T(type of evidence)為證據資源的類型:循證指南和專家共識。

1.2 檢索策略

根據“6S”模型,為保證檢索的全面性,以“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s” “drug safety”“medication errors”“guideline”“consensus”為英文檢索詞,以“用藥安全/給藥錯誤/用藥錯誤”“指南/專家共識”為中文檢索詞,檢索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指南網(NICE Guidance)、國際指南協作網(GIN)、世界衛生組織官網(WHO)、美國國立指南庫(NGC)、蘇格蘭院際指南網(SIGN)、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醫脈通、PubMed、美國衛生系統藥師協會、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Wanfang Data)、SinoMed、中國藥師協會中關于用藥錯誤管理的相關指南和共識,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3年3月。

1.3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

文獻納入標準:(1)文獻類型為指南、專家共識;(2)文獻內容與給藥錯誤預防或管理相關;(3)中英文文獻。文獻排除標準:(1)研究對象明確不包含兒童的文獻;(2)政策聲明、準則性文件;(3)多個機構重復發表的文獻;(4)文獻類型為研究計劃書或報告書、摘要及無法獲取全文的文獻;(5)指南的翻譯或依據指南寫的綜述、述評。

由兩名研究者根據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進行文獻篩選和內容提取,提取內容包括名稱、性質、發布國家、機構、發布或更新時間(年)、適用人群。

1.4 證據質量評價標準

指南評價采用英國《臨床指南研究與評價系統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Ⅱ,AGREE Ⅱ)[9]進行評價。AGREE Ⅱ包括 6個領域:范圍與目的、參與人員、制訂的嚴謹性和清晰性、指南的應用性和指南編撰的獨立性,共23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分~7分進行評價(1=很不同意,7=很同意),每個領域得分等于該領域中每個條目分數的總和。每個領域得分的標準化百分比=(實際得分-最低可能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最低可能得分)× 100%。根據指南各領域得分情況將指南的推薦等級分為A、B、C 3級[10]:A 級,指南各領域得分均≥60%,可不更改,直接推薦;B 級,得分≥30%的領域數≥3,但有得分<60%的領域,需要不同程度的修改完善;C 級,得分<30%的領域數≥3,暫不推薦。并應用澳大利亞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專家共識評價標準[8]對專家共識類指南進行評價,該工具共6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是、否、不清楚”來評價,評價為“是”的條目數>3則納入。

1.5 文獻質量評價過程

由兩名人員根據文獻質量評價標準獨立進行文獻質量評價,兩人均經過循證培訓,如果評價結果不一致,由第3名研究者加入進行討論。證據納入原則為循證證據、高質量證據、最新發表的權威文獻優先。采用“JBI證據預分級及證據推薦級別系統”[8],對納入證據的原始文獻進行評價及等級劃分,根據研究設計類別分為 Level 1 ~ 5級,5個等級代表的研究設計依次為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觀察性-分析性研究、觀察性-描述性研究、專家意見或基礎研究。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共檢索到1 548篇文獻。其中,中文文獻674篇,英文文獻874篇;查重后剩余文獻604篇;通過閱讀題目和摘要后去除不相符文獻,剩余75篇;所獲文獻進行全文閱讀,最終獲得循證指南2篇[11-12],專家共識7篇[13-19],一般特征見表1。

2.2 ?質量評價結果

(1)循證指南。質量評價結果見表2。

(2)專家共識。質量評價結果見表3。

2.3 ?證據總結

最終從管理、環境與設備、標簽、信息、核查、醫囑、給藥、高危藥品管理、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證據總結,形成34條最佳證據。見表4。

3 討論

3.1 防范兒童給藥錯誤的證據較為全面

本研究共納入文獻9篇,內容涵蓋管理、環境與設備、標簽、信息、核查、醫囑、給藥、高危藥品管理、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等方面,能為兒科臨床護理及管理人員提供較全面的指導。文獻推薦意見也囊括了多方面的預防措施和管理意見。針對同一條意見,有多部文獻均給出了推薦,例如,在患者身份識別環節,使用兩種方式確認患者身份[17,19],并建議應用條形碼掃描系統,在出現錯誤時應用聲光警報提醒[15-17,19];多部文獻強調藥學人員應參與護理給藥環節的管理,強調多學科協作[15];建議藥房部門應以隨時給藥的形式準備和分配患者個人劑量,以盡量避免在藥房外分裝藥品,尤其強調了對兒童住院患者提供24 h藥房服務[19]。

但關于護理人員給藥錯誤的預防措施的實踐證據有限,目前開展的干預措施包括實施教育方案、藥物信息服務、臨床藥師參與、雙重檢查、減少藥物劑量錯誤、減少藥物準備過程中干擾、智能泵的實施和改進策略等[20]。單獨某一種干預措施不可能完全消除護理人員給藥環節的錯誤風險,降低給藥錯誤發生率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包括家屬的指導、評估與教育。

猜你喜歡
用藥安全預防
團隊合作模式提高非糖尿病??埔葝u素用藥安全的實踐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我院526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構建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五重”預防體系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探討PDCA循環法在麻精藥品處方中的應用和效果
藥品不良反應研究
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管理以及護理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