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皮質激素口服給藥和經鼻腔霧化吸入用于慢性鼻竇炎患者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后的效果

2024-03-12 03:25申麗萍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糖皮質鼻竇鼻竇炎

申麗萍

慢性鼻竇炎指的是病程在12 周以上的鼻竇慢性炎癥性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見病,據調查,我國慢性鼻竇炎的發病率約為8%[1]?;颊咧饕憩F為鼻塞、頭痛、嗅覺障礙等,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針對本病主要采用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治療,但單純通過手術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遠期效果,如何緩解術后鼻腔黏膜水腫情況,以促進創面恢復及黏膜功能恢復,是目前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糖皮質激素是目前臨床用于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后的常用藥物之一,療效確切,但藥物不良反應較多[2]。近年來,臨床逐漸開始將糖皮質激素給藥方式更改為霧化吸入,為尋求一種用于慢性鼻竇炎手術后安全且有效的給藥方法,本研究就糖皮質激素口服給藥和經鼻腔霧化吸入用于慢性鼻竇炎患者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后的效果進行分析?,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于蘇州平江醫院確診的慢性鼻竇炎患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先后順序將患者進行編號(1~60 號),1~30 號口服醋酸潑尼松片(口服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2~60 歲,平均(38.69±3.05)歲;分型:Ⅰ型14 例,Ⅱ型10 例,Ⅲ型6 例。31~60 號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霧化吸入用混懸液經鼻腔霧化吸入(霧化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3~58 歲,平均(39.97±3.11)歲;分型:Ⅰ型12 例,Ⅱ型11 例,Ⅲ型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1997 年,??冢穂3]中慢性鼻竇炎診斷標準;2)簽署了知情同意書;3)存在鼻塞、流涕、嗅覺功能障礙、頭痛等臨床癥狀,且上述癥狀持續時間至少12 周,并且經至少4 周的藥物治療無效;4)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存在其他鼻部疾病,如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2)肝腎功能障礙;3)存在手術禁忌證;4)對研究藥物過敏;5)妊娠期或哺乳期;6)另外還參與其他臨床試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組專業醫護團隊實施手術及護理,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手術主要目的是去除病變組織,并開放上頜竇、前組及后組篩竇、額竇及蝶竇,同時盡可能不損傷正常黏膜,術中不使用任何可降解的藥物支架。手術結束后雙側鼻腔填充納吸棉,并予以復方麻黃堿滴鼻劑每天沖洗術腔3 次;布地奈德鼻噴霧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J20110037,規格:32 μg×120 噴)噴鼻,每個鼻孔2 噴/次,2 次/d。術后2 周清理鼻腔填塞物??诜M另予以醋酸潑尼松片(天津信誼津津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75,規格:5 mg×100 片)0.5 mg/(kg·d)口服治療。霧化組另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霧化吸入用混懸液(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澳大利亞,注冊證號:H20170361,規格:2 ml∶0.5 mg×10 支)經鼻腔霧化吸入,0.5 支/側,2 次/d。兩組均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療2 周后評估,治愈: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完全消失,鼻內鏡檢查顯示術腔無黏、膿性分泌物,竇口開放良好,黏膜完全上皮化,未見水腫、囊泡等情況;好轉:患者癥狀得到改善,鼻內鏡檢查顯示竇口開放良好,術腔大部分上皮化,但可見少量黏、膿性分泌物,或者可見輕微水腫、囊泡生長[3];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治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2)鼻內鏡Lnud-Kenndry 評分:分別在治療前、治療2 周后從瘢痕、結痂、水腫、息肉以及鼻漏這幾個方面進行評估,每側評分均為0~10 分,總分0~20 分,評分越高代表鼻腔黏膜狀態越差[4]。3)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治療前、治療2 周后在空腹情況下采集患者靜脈血,充分離心,留取血清并測定糖皮質激素水平。4)治療期間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血壓升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霧化組治愈率略高于口服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鼻內鏡Lnud-Kenndry 評分

治療2 周后,兩組鼻內鏡Lnud-Kenndry 評分降低,且霧化組低于口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鼻內鏡Lnud-Kenndry 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鼻內鏡Lnud-Kenndry 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2 周后 t 值 P 值口服組 30 17.05±1.37 11.25±1.01 15.677 <0.001霧化組 30 16.69±1.61 8.63±0.82 28.884 <0.001 t 值 0.933 11.031 P 值 0.355 <0.001

2.3 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

治療2 周后,口服組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明顯降低(P<0.05),而霧化組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霧化組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明顯高于口服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比較(μg/dl,±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比較(μg/dl,±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2 周后 t 值 P 值口服組 30 17.26±2.15 6.64±0.98 24.618 <0.001霧化組 30 16.68±2.33 15.76±3.02 1.3210.192 t 值 1.002 15.733 P 值 0.321 <0.001

2.4 不良反應

霧化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口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是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主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恢復鼻竇生理功能,消除鼻黏膜炎癥。但單一手術治療難以消除鼻竇黏膜炎癥及水腫等,患者術后極易復發[5]。糖皮質激素屬于類固醇激素,其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具有抗過敏、抗炎等作用[6]。研究發現,在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后予以糖皮質激素治療,能夠有效抑制病變組織周圍炎癥,緩解黏膜水腫,并促進血管收縮,改善病變周圍血液供應,促進創面愈合[7]。因此臨床將糖皮質激素作為慢性鼻竇炎治療的首選用藥。術后口服給藥雖然短期能夠達到顯著的效果,但長期應用會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造成影響,并影響糖代謝及血脂代謝[8]。隨著臨床不斷深入研究,糖皮質激素經鼻腔霧化治療的安全性得以證實,并逐漸用于慢性鼻竇炎術后治療中。

通過鼻腔霧化吸入的方式能夠將糖皮質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霧化吸入用混懸液)細化成直徑5~10 μm 的氣霧顆粒,并且鼻腔霧化器能夠間歇輸送震蕩脈沖氣流,使鼻竇腔負壓低于鼻腔內壓,這樣更有利于氣霧顆粒在竇口鼻道復合體及鼻旁竇沉積,增強鼻竇通氣[9]。但部分學者表示,通過鼻腔霧化裝置釋放的藥物經鼻瓣區的過濾處理后,會在鼻腔前1/3 處沉淀,難以有效地送至竇口鼻道復合體及鼻旁竇,效果并不理想[10]。本研究結果顯示,霧化組近期治愈率略高于口服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現這一結果也可能是因為本研究選取病例數較少,關于兩種給藥方式是否存在療效差異還有待進一步探究。本研究中,治療2 周后兩組患者鼻內鏡Lnud-Kenndry 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且霧化組明顯低于口服組。說明經鼻腔霧化給藥對患者術后鼻竇黏膜恢復更具優勢。經鼻腔霧化給藥,藥物能夠與鼻竇黏膜直接接觸,且藥物均勻分布,可更快地被黏膜吸收,提高局部有效藥物濃度,延長藥物作用的時間,從而發揮較強且持久的抗炎作用,繼而減輕鼻竇黏膜炎癥及水腫。

本研究結果顯示,霧化組未見不良反應,而口服組存在一定胃腸道反應及血壓升高風險。提示相較口服給藥,糖皮質激素經鼻腔霧化治療能夠在確保療效相當的情況下,保證用藥安全。外源性糖皮質激素水平的升高,可進一步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垂體功能,從而抑制促皮質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最終減少內源性糖皮質激素的產生,最終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下降[11]。本研究中,治療2 周后霧化組血清糖皮質激素水平明顯高于口服組,與劉文等[12]研究結果基本吻合,表明糖皮質激素經鼻腔霧化治療對患者內源性糖皮質激素水平的影響更小。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經鼻腔霧化吸入應用于慢性鼻竇炎行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患者,更有利于術后鼻竇黏膜恢復,且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歡
糖皮質鼻竇鼻竇炎
鼻竇內窺鏡在耳鼻喉病變臨床診治中的應用分析
鼻竇炎中醫外治十法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用藥誤區及合理用藥分析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用藥誤區及合理用藥分析
我院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用藥誤區及合理用藥探析
鼻腔、鼻竇神經鞘瘤1例
IL13 與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
微波在鼻內鏡手術治療鼻腔鼻竇內翻性乳頭狀瘤中的應用
我院1237例患者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橫斷面調查
鼻內鏡下手術結合咪康唑鼻竇內灌注治療NIFRS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