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生命質量的影響

2024-03-12 03:25張艷秋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監護神經功能重癥

張艷秋

腦卒中是指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血液無法回流至大腦,引起的神經功能損傷[1]。該病包括腦出血、腦血栓形成以及腦栓塞,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快以及癥狀持續時間長特點[2]。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是中國居民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且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吸煙、高血脂等均為該疾病的常見誘發因素[3-4]。PDCA 循環是一種以解決護理問題為出發點,發現問題后,尋找解決問題的相關依據,經綜合評價獲得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從而再融入臨床護理中[5-6]。目前,關于PDCA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研究尚無[7],本研究就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生命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谷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02 例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擲硬幣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51)和對照組(n=51)。觀察組男35 例,女16 例,年齡37~77 歲,平均(66.79±3.12)歲;對照組男33 例,女18 例,年齡37~76 歲,平均(66.45±3.1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8]中腦卒中診斷標準;2)無聽力或表達障礙;3)能夠配合護理實施者;4)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傳染性疾??;2)疫區接觸史;3)不需要進行重癥監護;4)因各種原因中途退出。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基礎性急診護理,即健康教育、完善檢查以及監測生命體征,同時給予患者適當心理指導。

觀察組予以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具體如下。1)計劃:選擇具有豐富工作經驗與耐心的護理人員成立急性腦卒中管理小組,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2)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將抗痙攣體位圖片發放給患者及家屬,使其充分認識到體位擺放的重要性。將體位擺放的電教片循環播放,指導患者家屬如何規范地進行體位擺放。環境護理:在普通病房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消毒頻率,注意定時通風,合理控制溫度與濕度,注意患者的保暖,使其感覺舒適。囑患者一天只許一人進行探視,嚴格控制探視時間。將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記錄成冊,增加對生命體征的觀察頻率,強化對患者顱內壓監測的頻率,對于無法有效控制顱內壓者,需使用甘露醇。遵醫囑進行吸氧,并定時測定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將患者的并發癥情況也納入生命體征監護中,注意患者的體溫、尿量變化,若患者發生出血、咳嗽等需及時通知主治醫生。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護理,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以消除其的不良情緒。指導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可進行按摩、翻身、吸痰等操作,以防止褥瘡與墜積性肺炎的發生。囑家屬給予患者豐富健康的飲食,以提高其的免疫力。3)檢查階段:填寫患者的靜脈溶栓、發生并發癥患者處理方法的時間調查表,分析每個環節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4)處理階段:總結PDCA 循環法優化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效果最優總結設為標準化流程,未能妥善解決的問題在下一次PDCA 循環中跟蹤解決,持續優化。

1.4 觀察指標

1.4.1 神經功能 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價,NIHSS 從意識水平指令及提問、上下肢運動、構音障礙、語言、共濟失調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說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

1.4.2 生命質量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兩組患者生命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物質生活、心理功能、軀體功能以及社會功能4 個維度,得分越高說明生命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神經功能

護理前兩組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對照組 51 27.42±6.74 15.34±2.90 11.757 0.000觀察組 51 27.53±6.45 13.43±3.42 13.793 0.000 t 值 0.084 3.042 P 值 0.933 0.003

2.2 生命質量

護理前兩組各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項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命質量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命質量比較(分,±s)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生活 軀體功能組別 例數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51 51.23±4.25 71.28±5.39 50.37±3.86 62.14±4.4352.45±6.25 65.34±4.54 51.38±4.43 68.15±5.67觀察組 51 50.34±5.31 74.20±5.18 50.33±4.52 71.15±4.6653.35±6.53 75.23±4.46 52.43±4.35 75.13±5.32 t 值 0.934 2.789 0.048 10.007 0.711 11.098 1.193 6.411 P 值 0.352 0.000 0.962 0.000 0.478 0.000 0.236 0.000

3 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局部缺血性卒中以及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占60%~80%,但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更高[9]。腦卒中患者發病率、復發率及致殘或死亡率均較高[10]。急性重癥腦卒中主要是由于腦動脈堵塞使得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引起[11]。該病起病急、發展快,當錯過黃金救治時間,輕者可能遺留神經功能缺損,重者可死亡,預后常較差[12]。腦卒中住院患者需要較長時間治療,長時間的臥床,因此有效的護理工作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3-14]。

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后試驗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可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護理后觀察組各項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具有科學性、針對性,能夠滿足患者所需,可以使患者體會到關心與愛護,緩解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護理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發生,在不影響治療的情況下攝入養分,增強免疫力,從而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與生命質量,優化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PDCA 循環優化下的卒中單元重癥監護可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改善生命質量。

猜你喜歡
監護神經功能重癥
上海此輪疫情為何重癥少
護娃成長盡責監護 有法相伴安全為重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我國成年監護制度之探討與展望
舌重癥多形性紅斑1例報道
帶養之實能否換來監護之名?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未成年人監護制度的完善
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