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在非小細胞肺癌手術中的應用

2024-03-14 07:57楊瑤何文文臧敏
河北醫藥 2024年3期
關鍵詞:充氣式體溫保溫

楊瑤 何文文 臧敏

非小細胞肺癌為肺癌中的常見類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臨床主要采用手術對患者治療,手術治療時,患者皮膚裸露范圍較大、麻醉時間長,可使機體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受到抑制,使患者體溫下降,導致患者寒戰、傷口感染、心律失常,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影響[1-2]。充氣式保溫毯為臨床最為安全的保溫方式,可持續輸出溫暖氣流[3]。多模式體溫干預為綜合性的保溫處理模式,在手術中應用,可維持患者正常體溫,使患者術中并發癥發生風險降低[4]。臨床研究中,暫未有研究將充氣式保溫毯、多模式體溫干預聯合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術中,基于此,本文采用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分析在其非小細胞肺癌術中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35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充氣式保溫毯組45例,多模式體溫干預組42例,聯合組48例,3組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見表1。

表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患者符合《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立體定向放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版)》[5]中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準;病理學檢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均進行手術,術后體溫正常。(2)排除標準:患者近期存在發熱癥狀;并發其他惡性腫瘤;心肝腎功能存在異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

1.3 方法

1.3.1 充氣式保溫毯組使用充氣式保溫毯保溫干預:患者進行手術前,將手術室溫度調至22℃,將靜脈液體、腹腔沖洗液放入保溫箱,溫度37~41℃,進入手術室后,在患者非手術部位覆蓋被套保溫,在患者肩部放置護肩棉墊。手術開始時,將充氣式保溫毯出風管放置護肩下,出風口放置于右頸部大血管處,向切口對側吹風,防止切口發生感染,吹風溫度調節為44℃,患者體溫為37.3℃時,停止對患者的加溫。

1.3.2 多模式體溫干預組進行多模式體溫干預:①保溫管理:患者進行手術前,將手術室溫度調至22℃,將靜脈液體、腹腔沖洗液放入保溫箱,溫度37~41℃,進入手術室后,在患者非手術部位覆蓋被套保溫,在患者肩部放置護肩棉墊。術中患者所使用的紗布,均采用37℃ 0.9%氯化鈉溶液浸泡,5 min更換,患者麻醉后,將濕熱交換器與氣管插管導管連接,溫度為37℃,保持患者呼吸道溫度。②加溫管理:在手術床上鋪設水循環加熱床墊,溫度為33℃,進行預熱,手術開始后,將床墊調至36℃,術中所使用液體,放置保溫箱,并對輸液管加熱。③實時體溫監控:患者體溫變化情況由手術室護士負責,5 min對患者鼻咽溫度進行1次測量,溫度<36℃時,將水循環加熱床墊溫度提高,至患者體溫升高至36℃,患者體溫>37℃,將水循環加熱床墊溫度降低,避免高溫對患者器官組織造成影響,降低機體防御能力。

1.3.3 聯合組采用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干預方式同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

1.4 觀察指標

1.4.1 循環代謝指標、生命體征檢測:在手術前,術后30 min采用紅外線體溫計對3組患者腋下體溫進行測量,使用患者監護儀對PETCO2進行測量。使用多功能參數儀監測患者心率、收縮壓。

1.4.2 凝血功能指標檢測:對患者手術前、術后30 min靜脈血進行收集,收集5 mL,并以3 000 r/min進行離心處理,時間10 min,取上層清液,-80℃保存,待檢。采用全自動血凝儀對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水平進行檢測。

1.4.3 應激反應指標、炎性因子檢測:對患者手術前、術后30 min靜脈血進行收集,收集5 mL,并以3 000 r/min進行離心處理,時間10 min,取上層清液,-80℃保存,待檢。采用ELISA法檢測Cor、NE、IL-6、TNF-α水平,使用碳酸鹽緩沖液,將待測液稀釋,后倒入孔中,4℃下過夜處理,后棄去,洗凈,孔中加入1%BSA,37℃孵育60 min,后棄去,洗凈,稀釋抗血清,每孔加入0.1 mL,37℃下進行輕微搖晃40 min,后棄去,沖洗干凈,使用TMB進行顯色處理,后在450 nm波長下檢測OD值,查出Cor、NE、IL-6、TNF-α表達水平。

1.4.4 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對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統計比較3組患者寒戰、壓力性損傷、低體溫、上肢外展>90°發生狀況。

1.4.5 手術相關指標觀察:對3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進行觀察,統計并比較3組患者術后蘇醒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拔管時間。

2 結果

2.1 3組患者循環代謝指標比較 3組患者術前腋下體溫、PETC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體溫下降,PETCO2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聯合組術后30 min體溫、PETCO2變化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比較,聯合組患者體溫較高,PETCO2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循環代謝指標比較

2.2 3組患者生命體征比較 3組患者術前心率、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心率、收縮壓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聯合組術后30 min心率、收縮壓變化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比較,聯合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患者生命體征比較

2.3 3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3組患者術前PT、APTT、T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 PT、APTT、TT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聯合組術后30 min PT、APTT、TT變化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比較,聯合組患者PT、APTT、TT較低(P<0.05)。見表4。

表4 3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s,

2.4 3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3組患者術前Cor、NE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3組患者術后30 min Cor、NE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比較,聯合組患者Cor、NE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3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2.5 3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3組患者術前IL-6、TNF-α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3組患者術后30 min IL-6、TNF-α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30 min比較,聯合組患者IL-6、TNF-α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3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pg/mL,

2.6 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比較,聯合組并發癥較少(P<0.05)。見表7。

表7 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2.7 3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術后蘇醒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拔管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充氣式保溫毯組、多模式體溫干預組比較,聯合組術后蘇醒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拔管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8。

表8 3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3 討論

肺癌為我國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可對患者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臨床研究中尚未明確肺癌的發病機制,可能與長期吸煙、污染、煙塵中致癌物有關[6-7]。非小細胞肺癌為肺癌中發病率的類型,其細胞生長分裂過程慢,擴散轉移晚,確診后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可促使患者預后康復[8-9]。

患者在進行手術時,需進行全身麻醉,降低患者的體溫調節功能,使患者進行手術時無法對自身體溫進行調節,且長時間的手術,可使患者體溫下降,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術后康復[10]。充氣式保溫毯為主動加熱的保溫方式,可使患者體溫升高,并維持患者體溫,防止術中低體溫的發生[11]。在術中使用充氣式保溫毯,可在患者周圍形成熱環境,阻止熱量轉移至體表,升高患者皮下的血液溫度,使患者血液循環速度加快,防止患者術中體溫下降[12]。多模式體溫干預從3個方面干預患者術中體溫,可通過提高患者術中皮膚消毒、擦拭液、呼入氣體溫度,使患者體溫散失減少,在手術時加蓋棉被,可抑制自身的散熱,對術中輸注液體、液體管進行預熱,可避免患者因輸注液體過低散失熱量,維持患者的體溫[13]。本文研究顯示,采用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可維持患者術中體溫、PETCO2、心率、收縮壓,使患者循環代謝保持穩定,并對患者生命體征影響較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可能為,兩者結合使用,可使患者的血液循環速度加快,提高體內麻醉藥物的代謝速度,保持患者循環代謝的穩定,使并發癥發生率降低。

研究顯示,術中體溫下降,可影響患者血小板、凝血級聯、纖溶系統,進而影響患者凝血功能[14]。有關研究表明,低體溫狀態可使患者活化凝血因子的酶活性下降,使PT、APTT、TT延長,且術后低體溫狀態,可使血小板生成血栓烷B2,使血小板的聚集受到抑制,促進機體內形成血栓[15]。低體溫狀態,可使血管的收縮速度加快,抑制血漿內纖維蛋白原滲出血液,使冷沉淀纖維蛋白原的形成速度加快,并增加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導致患者凝血功能發生紊亂,且長時間處于低體溫狀態,可使患者肝功能受到損傷,抑制凝血因子的正常分泌,使機體發生凝血功能障礙[16]。本文研究顯示,采用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可維持患者體溫,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中PT、APTT、TT水平保持正常,對患者凝血功能影響較少。

氧化應激為機體內氧化水平、抗氧化水平失去平衡,使細胞代謝功能發生紊亂,導致機體內細胞發生損傷[17]。在手術過程中,機體受到刺激后,可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性,使垂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受到刺激,分泌增加,異常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導致機體內代謝功能、機體功能發生變化,引發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18]?;颊呓浡樽硭幬?、術后輸液、手術操作刺激后,導致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升高Cor、NE表達。在低體溫狀態的影響下,可增加機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患者心率加快,出血風險增加,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響[19]。本文研究顯示,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中采用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可降低術中低體溫對氧化應激的影響,減少Cor、NE的分泌,減輕機體內氧化應激反應,臨床使用效果較好。表明兩者結合使用,可減少交感神經受到的刺激,使機體的應激反應得到控制,對Cor、NE的影響較小。

有關學者研究表明,術中低體溫可促進機體內炎性反應,IL-6為具有多種生理學效應的炎性因子,表達升高可加重機體內炎性反應[20]。TNF-α表達升高后,可使患者肝細胞發生損傷,促使IL-6的分泌,在多種炎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手術中進行保溫干預,可使患者應激反應得到緩解,降低炎性因子表達[21]。本文研究顯示,采用經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可減少TNF-α、IL-6的分泌,使機體內炎性反應減輕,表明兩者聯合使用,可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對機體的損傷程度較小。

綜上所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經充氣式保溫毯聯合多模式體溫干預后,其循環代謝、生命體征、凝血功能處于穩定狀態,且對患者氧化應激、炎性因子水平影響較小,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表明兩者聯合臨床推廣價值較高。但本文納入樣本較少,數據統計存在偏倚、局限,后續應進一步分析。

猜你喜歡
充氣式體溫保溫
體溫低或許壽命長
門窗是外圍護保溫中的難點
一種手外科充氣式墊手架的設計
能“保溫”的雪
體溫小問題,引出大學問
體溫值為何有時會忽然升高?
保溫
老年人的體溫相對較低
別開生面的充氣式太空旅館
充氣式管道封堵裝置專利技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