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圈”研究綜述

2024-03-14 03:58趙秀麗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飯圈偶像群體

趙秀麗,楊 燕

(三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宜昌 443002)

“飯圈”是粉絲對自己所屬的追星群體的統稱,又名“粉圈”,系“粉絲圈”簡稱[1]。飯圈是從最初追星粉絲自發組成的文娛社群逐漸發展成有組織、專業化的利益圈層。報紙、網絡上有大量關于飯圈的報道,學界也對此展開了熱烈研究和討論,成果豐碩。本文將對飯圈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全面的梳理,歸納飯圈研究呈現的規律與特征,總結其薄弱環節與潛在增長點、突破創新點,以期對學界有所裨益。

一、研究成果概述

以“飯圈”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進行檢索,從2017年第一篇關于飯圈的學術論文發表,到2023年9月11日,共有502篇學術論文、6篇博士論文、246篇碩士論文,由此可見飯圈研究發展迅速。飯圈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飯圈的理論研究

一是飯圈相關概念及其特征?!帮埲Α笔侵饕蕾囄幕~帶、感情規訓并且接受商業資本介入的類組織群體[2]?!帮埲Α本哂絮r明的組織性、顯著的異質性、突出的商業性和泛在的娛樂性[3]?!帮埲Α睍r代的追星群組在人員數量、行動方面呈現出規?;攸c[4]。飯圈與粉絲、追星族不能混為一談,有學者認為從粉絲到飯圈,粉絲組織的嚴密程度不斷增強,但粉絲組織領導者的特征并未發生大的變化,且粉絲文化存在的“代際差異”并非不可調和[5]。也有學者認為不同類型粉都中粉絲情感和實踐具有不同特質[6],粉絲文化和飯圈文化呈現出“網絡化”和虛擬在場的新特點[7]。飯圈文化具有狂熱化、表層化崇拜和盲目性、娛樂性消費等特征[8],其表達具有“后真相式”“協同過濾式”、畸形“亞文化”、高度組織化等特質[9]。

二是飯圈的生成機理。飯圈權力來自“認同的力量”,個人在自我投射、自我移情和自我補償3種心理機制下實現了從偶像認同到自我認同,由路人轉為粉絲;在尊重和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下完成從自我認同到群體認同的過程,由粉絲進入飯圈[10]。飯圈價值認同的演化過程包括強化、轉移、危機、重構4個方面,其本質是粉絲對“飯圈”社會關系的歸屬感受集體儀式影響[11]。團粉形成的社會心理動機是對自尊感、安全感、歸屬感和意義感的追求,粉絲社團通過情感聚焦、情感固化和情感收割等策略展現出明顯的集體行動能力[12]。飯圈文化是文化娛樂市場和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迅猛發展導致當代青少年追星的方式發生根本變化,并在商業資本運作下衍生出來的產物[13]。飯圈文化具有“愛”的自組織結構,能發揮有限權力強制力,但其群體決策權、所有權、控制權旁落,娛樂資本主導地位沒有改變[14]。飯圈經濟是內容經濟、數字經濟、市場經濟的產物,具有組織化、專業化、規?;?、商業化等特征,具有自我演進和擴張的機制[15]。

(二)飯圈亂象及其表征

飯圈亂象包括飯圈異化、飯圈失范、飯圈“泛娛樂化”與飯圈極端化等現象。飯圈異化是指資本的介入使“飯圈文化”實質上成為一種“消費文化”,而粉絲對流量明星的“喜愛”也被異化為一種消費品。飯圈異化現象主要表現在缺乏理性、易受暗示的盲目崇拜、極度不自信和極端排他[16]。飯圈失范主要是依附于偶像產業的“飯圈文化”經常出現瘋狂氪金、虛假流量、無底線追星等失范現象[17]。飯圈“泛娛樂化”是指飯圈文化存在圈地自萌、黨同伐異等問題,帶有“泛娛樂化”色彩[18]?!霸焐袷健贝蹬躞w育明星個人、過度追求娛樂性內容和病態追星行為泛濫成災[19]。飯圈極端化在青少年粉絲群體認同中最為突出,具體表現為粉絲情感需求的虛無化、粉絲表達形式的狂熱化等精神癥候與社會癥候[8]。

飯圈亂象的出現與飯圈成員的年齡構成、行為特征與思想認知水平密切相關。國內飯圈呈現出年齡低齡化、趣緣圈層化、行為組織化和情緒極端化等特征[20]。飯圈青年群體呈現出個體身份的流動性、文化認同上的排斥隔離、在策略上受流量經濟與粉絲經濟驅動異化為消費主義傾向等特征[21]。飯圈成員的主體意識問題嚴重,主要表現為自主性弱、辨別力差、理性欠缺等[22]。

(三)飯圈成因及其危害

考察飯圈亂象及飯圈問題的生成原因,從外在生成環境而言,資本追逐經濟利益的失控、“唯流量論”的市場價值判斷標準造成娛樂文化產業的異變與畸形[23],粉絲圈群與平臺算法的互動導致數據依存癥及可見性霸權[24],等等。從粉絲的角度進行分析,青少年受偶像人設的誘導、社會娛樂化的浸染[22],粉絲的盲目服從、粉絲群體價值觀的迷失[17],部分青年心理需求的外顯與異化[25],都助推了青少年的入圈行為。從偶像層面來分析,藝人與“飯圈”組織者的推動[26]、偶像經濟主體正逐步淪為被資本操控的價值工具[27]等,也加劇了飯圈亂象。

飯圈亂象對社會經濟、主流文化和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小覷。一是飯圈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首先,“飯圈經濟”導致資源的錯配和極大浪費,暴露出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公、負外部性、行業壟斷、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對社會的消費觀、財富觀、投資觀、價值觀以及人力資本都產生負面影響[15];其次,飯圈各種粉頭卷款跑路、應援站集資款蒸發的新聞讓人們逐漸對“飯圈”集資發起人的主體資格和集資行為的合法性產生質疑,過低的門檻和寬松的監管也使得集資活動面臨經濟、民事、刑事等層面的多重風險[28]。二是飯圈文化對主流文化的沖擊?!帮埲Α眮y象削弱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嚴肅性,挑戰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威性,阻滯了主流意識形態的輻射性,淡化了主流意識形態的約束性,動搖了主流意識形態的穩定性[25]。三是飯圈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蔚摹帮埲ξ幕睂е碌退壮醋髋c泛娛樂化行為泛濫,曲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消解青少年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29];極端的“飯圈文化”使得部分青年人出現心理的集體失理、情感的集體失范、認知的集體失真、行為的集體失矩等問題[30]。

(四)飯圈應對策略

一是治理飯圈亂象的原則與方法。要以多元協同與跨域合作創新網絡文化社群治理新范式,加強各治理主體之間在數字監管、文化、經濟等領域的互動合作[31]。要尊重虛擬空間里多元價值亞文化圈層的并存,給予飯圈青年更包容的發展空間,使之逐步樹立與現實世界社會規范一致的行為規則[32];內容和平臺的跨界融合是實現順利“出圈”、提高大眾認可度的有效途徑[33]。要注重處理好“飯圈”經濟屬性與文化屬性的關系,加強對“飯圈”的審查力度以遏制資本的無序擴張[34]等。

二是解決飯圈問題的法律舉措。飯圈文化去“數據拜物教”,需要重塑互聯網文化產業標準;更新社群交往規則,加強社會公權力監督;圈層文化向外打開,增強社會共享價值[35]。建立誠信化網絡舉報制度,明確粉絲組織的民事主體身份,合理設置平臺公共責任,明確明星藝人與粉絲社群管理者的義務[26]。此外,對于“飯圈”集資行為,要嚴格審核資格,賦權粉絲群體;建立群體規約,鼓勵自律管理;引入政府監管,加速法律制定[28]。

三是改善飯圈的環境舉措。行業主管部門要提高準入門檻、構建長效的文娛領域綜合管理工作機制,主流媒介應加大主流文化供給,優化青少年風清氣朗的成長環境[29]。此外,政府部門還應控制引導娛樂資本、確立合理科學的娛樂產業監督制度、加強對網絡娛樂平臺的監控并提升主流文化的影響力[30]。

四是優化飯圈的內容建設。首先,從正向引導的角度,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方向引領、以積極偶像效應為精神激勵、以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為發展氛圍,實現青年“飯圈文化”健康發展[3];要從規則筑基、關系破壁、主流引領三個方面,借助集體儀式對“飯圈”的價值認同加以引導[11];要加大互聯網文化的建設,推進主流意識形態對青少年的價值引領;要全面開展青少年群體的媒介素養教育,建立媒介素養提升計劃等策略,進一步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對青年亞文化群體的主導性、向心力、凝聚力和影響力[20]。其次,從抵制負面影響的角度,要堅決抵制造星炒星、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強化正能量的價值導向和向真、向善、向美的審美取向[7];推進行業自律塑造“正能量偶像”,建設粉絲防沉迷系統以引導粉絲的理性行為[36]。最后,從多方合力建設角度,要重塑偶像的道德示范功能,確立平臺的道德共識,加強網民的網絡素養[37]。令小雄等認為從個體層面要堅持全方位教育和全過程引導相統一,社會層面要堅持弘揚和積極引導主流文化,并將其與亞文化相結合[38];此外,政府應以監管者身份積極實施微觀規制,依法依規對數字經濟新業態進行適度限制。規范粉絲經濟的交易秩序,需要引導與監管“雙管齊下”,多方治理主體共同參與,提升用戶自律、引導行業自律、加強網絡平臺的監管責任、提高政府的網絡治理能力[23]。破解青年文化認同圈層化,須充分發揮主流媒體權威議程設置作用,豐富主流價值觀念的實踐形態;加大力度治理圈層亂象,遏制資本與平臺算法無序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底激活青年創造力,通過價值共創模式實現跨圈合作[21]。

二、研究特點

粉絲研究,最早始于1992年約翰·費斯克所著的《“粉絲”的文化經濟學》[39];飯圈研究,始于2010 年韓國學者Kim Hyoung-gon、Lee Soo-jin 對粉都[40]的研究。2017 年,魯嬋率先發表了《“飯圈”與“圈飯”——大學生粉絲群體的互動機制探究》,標志著中國學者正式開始研究飯圈。通過梳理近7年學術界研究成果,不難看出飯圈研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歷時短、發展快

知網關于飯圈的學術論文共有502篇,其中2023年53篇,2022年130篇,2021年209篇,2020年90篇,2019年15篇,2018年2篇,2017年2篇,2010年1篇。由此可見,2017年至2019年是飯圈研究起步階段,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增速有限;2020年至2022年飯圈研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數量井噴,形成熱點。

2017 年知網以飯圈為主題的論文僅《“飯圈”與“圈飯”——大學生粉絲群體的互動機制探究》《粉絲即經紀:“飯圈”運營解析》2篇;2018年仍只有《活用飯圈文化玩出IP營銷新境界》《“飯圈文化”成為品牌營銷必修課?》2篇論文。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側重飯圈文化、飯圈經濟運營、飯圈與粉絲的演進等。前三年研究成果19篇,除了呂鵬等的論文《青少年“飯圈文化”的社會學視角解讀》是在核心期刊《中國青年研究》上面發表,被下載33 741次,被引用200次,產生引領示范作用外,剩下18篇文章均為普通期刊,其中姜雯嘉的《傳播視域下的“飯圈文化”探析》被下載10 858次,被引用48次,影響也較大。另外17篇文章中有12篇的下載量都超過千次,其中14篇被引用,反映了飯圈研究早期成果雖起點低,但關注度高的特點。

從2020 年到2022 年知網共發表以飯圈為主題的論文429 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達到121篇,占28.2%,可見學術期刊日益重視飯圈研究。這一階段研究主題多元,所涉內容豐富多彩。例如飯圈文化(25篇)、“飯圈經濟”(71篇)、粉絲群體(60篇)、粉絲文化(42篇)、偶像崇拜(19篇)、亞文化、主流媒體、網絡空間、粉絲經濟、主流文化、網絡暴力、粉絲社群、群體極化、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群體、青少年價值觀、專項行動、意見領袖、偶像養成、娛樂圈、社交平臺、亂象、網絡民族主義、新浪微博、帝吧出征、失范行為、治理對策、亞文化群體、娛樂化、意識形態、治理路徑、綜藝節目、社會治理、“信息繭房”、媒介素養……由此可見,飯圈涉及范圍日益廣泛,研究日益深入。

(二)關注度高、傳播度廣

飯圈研究成果具有影響力大、傳播廣的特點。筆者根據引用率與下載率,分別將排名前十的文章制成表格,詳情見表1、表2。

表1 飯圈研究引用量排名前十

表2 飯圈研究下載量排名前十

通過表1的數據不難發現,飯圈研究的學術影響力較大。期刊論文按照被引率排名,前十的文章引用量都超過50次,其中排名第一的論文發表于2019年,排名第九的論文發表于2021年,剩下8篇均發表于2020 年。引用量排在第一的是呂鵬等的論文《青少年“飯圈文化”的社會學視角解讀》,被引用200次,遠遠超過其他論文。引用率排在第二、三的論文引用量也超過了80次。引用排名前5的論文有3篇發表于《中國青年研究》,由此可見,該雜志高度關注飯圈研究,學者和公眾對其認知度高,享有極高聲譽。

此外,關于飯圈研究的博士、碩士論文也呈現出高下載量、高被引頻次的特征。2020年馬赫的博士論文《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與重構路徑研究——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學生群體為例》被下載14 264次,引用70次;碩士論文《基于社群文化的明星粉絲消費行為研究》被下載7 344次,引用45次;《偶像工業時代飯圈應援現象觀察》被下載4 756次,引用24次;《粉絲網絡用語的語言學研究》被下載6 860次,引用21次。由此可見,飯圈研究的博碩論文也備受讀者青睞,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通過表2數據不難發現,飯圈研究的學術關注度非常高。從數量上看,超過1萬次下載量的論文有6篇,排在第十名的論文也被下載8 508次,由此可見關注飯圈研究的受眾較廣。從發表時間看,下載量排名前十的文章,第一名和第五名發表于2019 年,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名發表于2020 年,第二、第八名發表于2021年,第四、第七名發表于2022年。期刊論文的一般規律是下載量和發表周期成正比,發表越早,下載量越大,引用頻次越高,但飯圈研究體現了鮮明的及時性、熱點性特征,研究者和讀者往往伴隨熱點事件而增加對學術成果的關注度。

結合表1、表2進行分析,下載量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九的論文在引用量排名中分別位居第一、第三、第六、第九、第十、第二。排名前三的有2篇重合,排名前十的有6篇重合,由此可見飯圈研究的高被引文章與高下載文章具有較大重合性。

(三)多學科參與、新聞傳播類占主導

飯圈是追星粉絲的組織化、圈層化,在網絡時代其數量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與飯圈相關的熱點事件也層出不窮。不同學科的學者都紛紛關注這一課題,根據中國知網的檢索,剔除不相關的文章,飯圈主題的研究成果有471篇期刊論文。筆者將這些論文進行分類,涉及新聞傳播學、政治學、法學、經濟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文化學等11大學科,詳情見表3。

表3 中國知網關于飯圈研究涉及學科分布

通過表3可以看出,學界研究成果具有兩大特點:

第一,飯圈研究成果多聚焦于新聞傳播、文化和社會治理三大領域。其中新聞傳播類發文量占整個飯圈研究的23.5%,相較于其他學科研究獨占鰲頭。

從新聞傳播視角對飯圈進行研究,新見迭出。首先,從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視角出發,以文化區隔為理論基礎,考察新媒體環境生成的偶像異化、粉絲非理性、群體極化三個飯圈文化特征,發掘飯圈文化造成的情感模因、圈層爭奪、技術支配三個文化區隔特征[41]。對“飯圈出征”的群體互動及其傳播效果進行梳理,提出“飯圈出征”在滿足相關起始條件下構建了一條完整的互動儀式鏈,并產生了行動主體的身份認同及群體符號,實踐了精準的群體傳播策略[42]。其次,從新媒體環境下的愛國主義情感角度出發,指出青年愛國主義情感傳播呈現出傳播形式多樣、群體性和互動性明顯、娛樂化傾向嚴重等新特征,并可能對國家、社會和青年本身產生積極和消極的雙重影響[21]。最后,重視媒體的情感連接和意見領袖的作用,主流媒體應合理“連接”情感,有效進行政治動員[43]。以意見領袖型粉絲為抓手引領理性體育追星,主流媒體集體發聲引導粉絲追星回歸體育軌道[19]?!帮埲Α敝卫硪骖櫯枷窈头劢z兩個維度,貫穿內容生產和接受的全部環節,采取共享共治的思路對“飯圈”進行規制與引導,增強優質偶像的媒介生產和媒介素養中的粉絲文化重塑[44]。

第二,飯圈研究具有多學科特征,成果豐富多彩。不同學科的關注重點、采用理論、研究方法都有較大差異,飯圈研究新意不斷,精彩紛呈。

社會學側重分析飯圈引起的社會現象、飯圈的組織結構,等等。例如呂鵬等對飯圈從個體維度、群體維度、組織維度和文化維度進行了解讀:從個體維度看,粉絲依據異質性偏好選擇進入“飯圈”,具有物質性和篩選性等特點;從群體維度看,粉絲被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子群體,各司其職,構成結構完整、功能完備的生態圈;從組織維度看,粉絲的角色分工、組織形態與運作模式展示出清晰的規則體系和等級結構;從文化維度看,“飯圈”已經形成內部專屬的話語體系與運作規則[1]。鄭敬斌等運用角色理論,從提振粉絲角色知覺、引導明星角色扮演、突破飯圈集體角色的文化模式區隔、推進多維角色規范等方面提出治理策略[45]。蔡竺言等認為飯圈是一種社會癥候,“飯圈亂象”隱喻標志著社會治理框架及國家管控的顯現[46]。李龍等認為愛國粉絲成員組成及行為特征、思想特征呈現出多元、復雜的社交化趨向,社會實踐形成了社群內部、社群與外部世界的集體協同[47]。

思想政治研究關注飯圈文化對青少年思想的沖擊影響及其應對策略。例如,朱小娟指出在行政、法治、科技等諸多治理路徑中,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獨特優勢而具備參與“飯圈”文化治理的可能[18];龔杰克等指出讓青少年遠離“飯圈文化”的消極影響,需要社會各部門加強研究、積極配合、協同努力,學校教育尤其要發揮主陣地作用,在有效引導并滿足青少年的正常心理需求、全面加強價值觀教育、科學指導家庭教育等方面精準發力[13]。

心理學側重對飯圈粉絲的情感進行剖析。例如匡文波等強調社交平臺深度介入社會化媒介語境下粉絲群體情感氛圍與情感結構的構建過程,迎合了粉絲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48];曾慶香提出“飯圈”權力來自“認同的力量”,個人由路人轉為粉絲,是在自我投射、自我移情和自我補償三種心理機制下實現了從偶像認同到自我認同[10]。Linden等認為粉絲將飯圈文化作為一種“心理補償”,想要通過虛構的現實來彌補現實生活的同伴缺失[49]。

經濟學側重分析飯圈經濟和數字經濟。例如,高寒凝利用經濟學的“數字勞動”和“流量經濟”來剖析新型偶像工業生產機制,認為飯圈亂象是互聯網資本、流量明星與粉絲之間三方博弈的結果,具體表現為互聯網資本通過控制IP(知識產權)剝削粉絲的“數字勞動”,或雇傭流量明星這一“流量數據匯總裝置”,間接地占有粉絲的“數字勞動”;流量明星則以“親密關系勞動”換取粉絲的“數字勞動”,反之亦然[50]。

政治學側重社會治理。胡劍指出治理不良飯圈文化應遵循以下原則:多元主體治理與重點主體整治相結合、行為模式轉變與理性關系形成相結合、網絡審美轉變與流量有序控制相結合、心理矯正調整與心理關愛治療相結合、社交權力保護與社群組織整治相結合[51]。呂婉琴通過論述“韓流”在中國的興衰變化折射出中韓關系的嬗變,指出政治關系的波動是影響k-pop粉絲將飯圈文化引入民族主義的關鍵,進而衍生出一種新的網絡民族主義表達方式——粉絲民族主義,并逆向對中韓關系產生持續性影響[52]。

(四)飯圈評價多元化

不少學者對飯圈現象、飯圈文化深表顧慮,其研究多聚焦于飯圈亂象、飯圈異化、極端“飯圈文化”、畸形“飯圈文化”“飯圈文化”對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潛在風險、飯圈虛擬在場與審美幻象的價值畸變,等等,并認為飯圈所涉及的消費主義、偶像經濟、媒介引導等均誘導和侵蝕著當代青少年的情感理念和行為表達。例如曹剛認為偶像明星只是個“人設”,是資本、傳媒、明星和粉絲等多方互動、包裝的結果,其“愛”的情感紐帶是自然的、依賴性的、異化了的,缺乏道德內涵,彼此間具有一種變異了的“忠誠”[37]。季為民指出“飯圈”封閉群組帶來“回音壁”效應,影響未成年人認知健康正常發展;“飯圈”集體行為日趨群體極化,影響未成年人發展思維判斷能力以及建立主流社會道德意識;“飯圈”誘導消費,使未成年人的消費觀、價值觀出現偏差;無底線追星是群體道德低下的表現,會影響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斷[4]。令小雄等認為“飯圈文化”助推的不良追星現象和日趨失范、失格、失控的行為,對社會公序良俗和主流價值觀造成一定沖擊,對意識形態領域安全以及社會治理帶來隱患,尤其對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及其健康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帮埲ξ幕钡膬炔咳踊嗡芫哂袠O強的社會化組織力和煽動力,“飯圈文化”內卷化發展促使其圈層之間展開惡性競爭,由此引發一些社會化越軌行為[38]。此類關于飯圈危害的研究成果甚多,茲不贅言。

隨著飯圈研究的深入,學者對飯圈的認識和評價也在發生變化,注重流行文化的正面價值,并研究飯圈特殊事件帶來的啟示。陳宇恒等研究飯圈行為與網絡政治參與的關系,指出飯圈文化對網絡政治參與有積極作用[53]。張宇發現從“帝吧出征”到“飯圈出征”,青年網絡迷群意志表達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要注意科學引導[54]。宋成通過分析央視頻《疫情二十四小時》慢直播現象,認為“飯圈文化”的“云監工”們通過命名投射情感、通過拼貼的再創作進行情感參與、通過應援表達情感支持,起到了表達和傳播情感、釋放緊張情緒、構建共同“抗疫”的群體感和身份認同等作用[55]。彭煥萍等認為“飯圈”若整治好,重新成為與資本博弈的趣緣群體,走向狂熱與理性之間的平衡,成為參與社會協同治理的網絡自組織,可以為建構多元主體分工協作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力量[56]。袁文麗等指出粉絲群體頻頻“出圈”,尤其在愛國性網絡事件中,“飯圈化”頗有占據主流的趨勢。國家危機中主流媒體的情感召喚是對國家之愛的召喚,而飯圈的偶像之愛是以“依戀”為情感根基、以“守護”為行動指南的[40]。呂鵬指出可以積極引導飯圈參與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發揮其在抗擊疫情、社區服務、精準扶貧等方面的優勢作用[57]。魏鵬舉從文化經濟學特定視角分析“飯圈”,認為創造力給“飯圈”文化帶來無限生機,借力文化經濟的開放發展,發達的互聯網數字技術與創意經濟將推動創意領袖進入“飯圈”文化的中心舞臺,“飯圈”的注意力經濟模式向創造力經濟模式轉型的趨勢會不斷顯現[58]。

此外,還有一部分學者持中間立場,既看到飯圈文化的負面影響,也看到飯圈文化的積極作用。例如金雪濤指出“飯圈”文化在幫助培養向善的集體情感、實現自我表達和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會造成信息封閉、非理性模仿以及畸形商業化的現象[36]。秦璇等通過訪談調查發現粉絲主要采取了“偶像失格”“群體非理性”和“道德恐慌”三種話語策略正當化自身的舉報行為。作為我國娛樂業獨特的參與文化,粉絲舉報與平臺機制、商業邏輯和政治力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粉絲對話空間的所有權和關系的控制權被讓渡給了以微博為代表的商業技術平臺,在內化了以流量為中心的商業邏輯后,粉絲群體通過謀求與主流政治力量結合來獲得自身行動的合法性,從而增加自身或降低對手的政治與商業資源。這種常常外溢到公共空間的內部斗爭訴諸情緒化的表達,不僅不利于公共討論,還會導致飯圈的“再污名化”[59]。

三、研究述評與展望

飯圈研究與社會、網絡熱點事件密切相關,其學術研究機構眾多,發表論文數量持續增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學術熱點??v覽學者關于飯圈研究的成果,學術界對“飯圈”的現象、問題、危害及對策的研究都較為深入和細致,多學科參與“飯圈”研究,成果豐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值得深入研究。

(一)薄弱環節

1.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學科參與度有限

學術界對于“飯圈”的研究在新聞傳播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研究等領域成果多,采用不同的理論和方法,關注飯圈不同的面向,研究深入,新見迭出,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新聞傳播學方面,學者多關注偶像或粉都對基層粉絲自上而下的影響,卻鮮有人從傳播互動的角度,研究廣大粉絲如何自下而上地推動、催促、影響偶像從事公益事業,或者在公開場合對某一事件發表聲明、闡明立場,等等。

從研究數量、研究切入點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學科的發文量相對較低,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飯圈群體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更易受飯圈影響,危害甚大,現有成果大多停留在研究飯圈文化(亞文化)對主流文化的沖擊及應對策略上,較少從價值觀、文化接受心理的角度審視青少年為何癡迷飯圈文化和人們的入圈程度日益加深。飯圈中不同年齡階段的粉絲的文化水平、經濟能力、思想認知水平、獨立自主能力都有較大差異,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據年齡、性別、認知因材施教,才能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目前學界對粉絲的研究多籠統表述為青少年,并未對中學生、大學生、社會青年、上班族、女粉絲和男粉絲進行較為細致的研究,較少關注中年、老年飯圈群體。再比如飯圈組織內部呈現結構科層化、矩陣立體化和功能化等特點,飯圈內部究竟如何運作,如何評價其效果?還可從管理學科視角對飯圈組織及其內部管理進行專題研究,深度剖析。

2. 飯圈偶像研究聚焦范圍過窄

當前飯圈研究聚焦的偶像多以娛樂明星、體育偶像為主,較少關注其他領域的飯圈現象。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人們在交流中入圈的傾向越來越大,“飯圈化”現象早已超出了以明星、偶像為主的領域。以科技粉為例,隨著中國制造業與科技的強勢崛起,華為、小米、李寧、鴻星爾克等品牌也擁有了一大批粉絲,且逐漸飯圈化,這一方面讓本土品牌的認同度大增,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飯圈紛爭”。以華為為例,科技的支撐和愛國主義情感的加持使得華為粉絲飯圈化,華為的品牌形象有所提升,但華為“飯圈化”也導致粉絲攻擊其他品牌從而引起部分消費者的反感。不同類型的飯圈有不同的群體特征,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中發揮不同作用,值得關注和研究。

3. 跨文化研究、比較研究較為薄弱

近年來,國內流量明星異軍突起,無論選秀節目的參與者還是影視劇的主演,都各自擁有龐大的飯圈,然而粉絲現象、飯圈現象并非中國獨有。目前國內對飯圈的研究范圍過于狹隘,學界對其他國家的飯圈研究、粉絲研究成果較少。不同國家的文化傳統不同,思想意識有差異,飯圈文化及其表征也不盡相同,例如韓國三星粉都、體育明星飯圈,歐美政治明星、體育明星飯圈,日本二次元飯圈等都各具特色。對國外各式各樣的飯圈進行跨文化研究、比較研究,有助于我國深化對飯圈的研究。

4. 定量研究、微觀研究少

學術界目前對飯圈的研究多為定性研究,通過觀察飯圈的具體特征或者行為,進一步研究其產生某種現象的原因,例如飯圈女孩出征。雖然定性研究也能了解飯圈的特征,但較少進行問卷調查,缺少數據支撐。僅有極少數學者運用訪談法對粉絲組織進行具體研究,例如陸新蕾等運用訪談法揭示了飯圈群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民族主義的操練,新意迭出。學術界對飯圈的研究多為宏觀研究,以局外觀察者的身份分析飯圈的特征,具體到飯圈行為特征的研究很少,比如飯圈打榜、反黑、投訴、控評和慈善等活動是如何進行的,飯圈成員對這些活動的參與度、評價和內部認同等,很少有學者進行微觀研究。

(二)未來研究趨勢

未來學術界的研究首先要加強“飯圈”在思想政治教育、法學與管理學等學科的研究;要聚焦“科技粉”“品牌粉”“虛擬偶像粉”等新型飯圈,關注中年、老年飯圈群體;其次,要開展跨文化研究和比較研究,并關注不同飯圈之間的互動;最后,要進行定量研究和微觀研究。

1. 增強部分學科對飯圈的研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因而對“飯圈”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尤為重要?!帮埲κХ丁爆F象對新一代青少年有巨大影響,不僅要重視新聞傳播、社會學、政治學和文化學等學科的發展,也要推動各學科的全面發展。法學對飯圈的失范、泛娛樂化、無端舉報等負面現象有一定的規范作用,相關學者可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法律公開課,并利用微博、抖音、B站等平臺以有趣的形式向公眾普及法律法規及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來加以引導。經濟學學者可聚焦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如何合理利用飯圈發展社會經濟,推動各行各業經濟效益的正向增長。管理學學者可以從管理學角度入手,利用飯圈的粉頭特征來創新領導理論,利用飯圈的組織特征來創新企業管理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學學者可對青少年、高職高專、本科大學生等群體進行精準分析,結合飯圈特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

2. 關注新型飯圈研究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入圈人群日益增多,除了娛樂明星和體育偶像的飯圈外,科技粉、品牌粉、虛擬偶像粉也日益增多。學者可以對新型粉絲飯圈化現象給予更多關注。一是關注以上新型粉絲飯圈化現象與偶像明星飯圈的區別與聯系;二是關注他們對個人及社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三是結合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現狀,研究如何利用科技粉絲、品牌粉絲、虛擬偶像粉絲飯圈化促進社會發展,例如結合華為飯圈進行我國科技的宣傳,打開國際市場,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四是探討利用虛擬偶像來打破次元之壁,塑造一個完美的或可供私人定制的最佳形象以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3. 進行比較研究、跨文化研究

不同國家的飯圈的成員構成、行為方式對社會的影響不同,且差異較大。在網絡時代,認同圈層化現象已經成為青少年、中年群體文化的客觀存在。要破除飯圈的圈層化現象,需要對不同年齡、各種類型飯圈有足夠的研究,這樣才能加快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持續交流互動。此外,學者根據國外不同類型飯圈的表現形式、特征、運營情況及其作用,對不同類型、不同飯圈的文化進行比較研究,深入了解飯圈的個體特征,應援、打榜、反黑形式、公益組織形式,以提供更多參考與借鑒,為我國飯圈的研究及組織的發展、加快飯圈亞文化融入主流文化貢獻積極力量。

4. 加大定量研究、微觀研究

開展定量研究并用統計數據去揭示現象、分析現象,可以避免經驗主義的錯誤,揭示客觀真相。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飯圈進行研究,利用真實有效的數據對飯圈現象進行分析,依據統計數據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并用模型中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去分析飯圈的實際情況,這樣研究信度和效度將大大增加。飯圈的圈層化現象十分嚴重,局外人很難了解到飯圈內部的具體情況,因而學者需要深入飯圈內部,以局內人的身份進行微觀研究,深入了解飯圈各種活動的運作方式,這樣才能分析個體組織內在的差異性,更好地針對不同飯圈組織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促進各類飯圈組織的有序發展。

作者貢獻聲明:趙秀麗負責研究設計、論文撰寫與修改;楊燕負責文獻整理、數據收集與撰寫。

猜你喜歡
飯圈偶像群體
古代也有“飯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飯圈”到底是個什么圈
整治“飯圈”亂象
偶像報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在“飯圈”一路“打怪升級”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我的偶像
出賣偶像
偶像們都戀愛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