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文言文學習活動的設計策略

2024-03-15 01:03王同花
語文世界(教師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文言文言文文本

王同花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增加了文言文學習篇目,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共安排了16篇文言文。這些文言文課文大多數以故事為載體,借以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和表達形式,為后續深入學習文言文打基礎?;诖?,教師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需要精心設計適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比較快地進入文言文語境中,感知文言字詞的獨特之處,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讓學生真正喜歡學習文言文,發展語文核心素養。

一、巧設學習活動,落實教學目標

文言文自身簡潔凝練的語言特點決定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重要任務是讀好課文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讀好文言文,不是指學生機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去讀課文,理解文言文也不是指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課文,而是指教師要設計巧妙的教學活動,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1.巧讀活動,感受文言魅力

讀好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讀對、讀順、讀出韻味,落實這樣的要求,需要教師根據文言文的特點,循序漸進地設計巧妙的練讀活動,讓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扎實訓練讀好的基本功。首先是在比照中讀好“句讀”。比照讀,提倡學生自己先嘗試著讀,注意讀不好的地方,再用教師的“范讀比照”,解決自己讀不好或沒有讀對的問題。學生在讀文言文課文的時候就會滋生一種經歷感,尤其是對一些難以把握的斷句,學生就能夠在比照中自己找出原因,逐漸形成讀準“句讀”的能力。如《守株待兔》中的句子“因釋其耒而守株”,學生容易按照現代文雙音節詞的朗讀習慣讀成“因釋/其耒/而守株”,這是不對的。學生需要借助注釋、查閱工具書,理解單音節詞“釋”“耒”“守”“株”的意思,進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才能形成正確的“句讀”——“因/釋其耒/而守株”。讀對了文言文的“句讀”,學生讀文言文的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其次在引入平仄中讀出故事味。讀出平仄,通常是讀古詩詞的要求,實際上文言文與古詩詞一樣,都是用文言字詞進行表達,也具有平仄感。在指導學生讀文言文課文時,教師要適當提示學生注意讀出應有的平仄感。如教學《司馬光》一課,學生在跟著教師讀熟課文后,教師提示有些字按照古詩中的“平長仄短”的方法讀,能夠讀出獨特的故事味:“戲于庭”的“庭”拖音讀,就讀出了孩子們在庭中游戲玩樂的快樂感;“一兒登甕”“水迸”中都有仄聲字,讀得短促一些,故事就出現了轉折意味和司馬光救人的緊張感;“兒得活”的“活”拖音讀,就讀出了人在緊張后產生的慶幸感。

2.巧借活動,把握文言內容

有些教師一說到文言文內容理解就強調字字落實,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初學文言文,教師需要設計多樣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巧妙地理解和把握文言文的意思。

借助圖畫形象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如《司馬光》中的“甕”,課文插圖上已經呈現了實物圖,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邊講解邊畫出“甕”這種容器具有口小肚子大的特點,學生對甕的把握就更清晰了。

引入詩詞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有“李樹多子折枝”,學生容易將“折枝”理解為折斷樹枝。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杜甫詩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將其中的“壓枝低”與“折枝”進行比較,學生了解到李樹如果真的因為李子多而折斷樹枝,李子肯定會自己掉到地上。當然,文言文內容理解上的這種巧借活動還有很多。

二、趣化學習活動,體悟文言韻味

教師可以設計多種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真正進入“趣學”之中,體悟文言文獨特的韻味。

1.角色體驗,趣品人物入選小學教材的文言文以故事類為主,故事中都有一個獨具特點的人物,故事就是圍繞人物的活動展開的。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故事中人物的身份進行體驗,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品質。如學習《鐵杵成針》,故事說的是李白早年在山中讀書的情形,教師讓學生以李白的身份進入故事當中,在看到老婆婆“磨針”的行為和聽到老婆婆的話之后,會產生怎樣的想法。學生就需要進入文本理解李白讀不進書的原因,思考老婆婆的言行帶給自己的啟發:讀書看上去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是,讀好書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要能夠迎難而上才能成功。在這樣的體驗中,學生就能清楚李白當時看到老婆婆磨針后所受的觸動,聽到老婆婆的話后找到了自己繼續讀好書的動力,由此走進李白的內心,讀懂了故事中人物所具有的品質。

2.結合注釋,理解故事

小學文言文課文的練習中多安排了說說課文故事的訓練,即使到六年級下冊的《文言文二則》中還有這樣的練習要求。這足以說明說說課文故事對于文言文學習來說,具有多重價值,其中最重要的是將文言文詞匯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如教學《兩小兒辯日》一課,教師讓學生講述兩小兒的主張時,學生就需要以自己的動作、神態,把兩小兒當時爭辯的狀態表現出來,既要辯得理直氣壯、自信滿滿,又要辯得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學生這樣說故事,不僅用上了課文中的注釋,而且將文言文詞匯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講述的故事就變得生動了。

三、豐富學習活動,扎實開展訓練

語言文字運用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抓手,文言文學習同樣需要重視開展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在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文本中的表達秘妙,抓住文本中的語言訓練點,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推動語言文字運用訓練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1.在仿寫句子中訓練語言

在文言文教學中,針對文本出現的一些有規律性的表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仿寫活動,強化學生對相關文言句式的理解。如教學《伯牙鼓琴》,伯牙“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這一表達中的秘妙,即伯牙心里想著什么并用琴聲表達出來,鐘子期就能說出相應的事物,并提出自己想象的畫面感。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仿寫支架——伯牙鼓琴志在( ),鐘子期又曰:“( )”。

2.在想象補白中體悟情感

文言文中經常出現省略的情形。教師可以選擇文本語言中因省略而形成的留白,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必要的補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水平。如教學《守株待兔》,在兔“折頸而死”和宋人“因釋其耒而守株”之間,出現了明顯的留白:宋人撿起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時,心里會想什么?回家后怎么處理這只兔子?為什么宋人會放下農具坐在樹樁邊等兔子再來撞死?在這樣的提示下,學生補寫出省略的內容,就可以清楚地表達宋人撿兔子、等兔子時的心情,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寓言的寓意。

總之,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融合聽說讀寫,開展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作者簡介: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第四實驗小學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文言文言文文本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摭談聞一多的文言詩
文言斷句判斷法
文言實詞50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文言實詞推斷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與“學”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