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論述類”文本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2024-03-15 01:03張晶波王瑞兵
語文世界(教師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思辨性初中語文文本

張晶波 王瑞兵

“論述類”文本是初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述類文本主要包括議論文、說明文、評論等。論述類文本通常通過闡述一個觀點、分析一個問題、論證一個事實等來表達作者的思想、見解、主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依托論述類文本,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思辨能力。論述類文本通常主題明確,邏輯性強,觀點鮮明,論據充分,是培養學生語文思辨能力的重要載體和媒介。

一、鼓勵批判性閱讀,培養學生思辨意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思辨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習論述類文本的時候開展批判性閱讀,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反思、質疑。批判性閱讀,能培養學生的語文思辨意識,發展學生的語文思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思辨質量,優化學生的語文思辨品質。批判性閱讀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讀不懂的語句,其次要解決的是學生想不通的觀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從而有效地把握文本的內在思想。

比如,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的《懷疑與學問》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在把握課文論點和論據的基礎上進行清晰地猜測、推理,引導學生理性地質疑、反思。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快速地檢索論述類文本的中心論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遵循文本的寫作思路,發掘其中可以引發學生思辨性閱讀的因子。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積極、消極兩個方面對“懷疑”進行思辨。同時,要鼓勵學生開展批判性閱讀,以批判的眼光,深層次、多角度地分析“懷疑與相信”“辯證與盲從”“評判與順應”“修正與接受”的差異。在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嘗試比較文中的事實論證與道理論證、名言論證與比喻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在引導學生開展思辨性閱讀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讓學生把握論述類文本的文體特征,更加順利地體悟此類文本。

教師要搭建閱讀支架,優化學生的論述類文本閱讀體驗,讓學生潛入文本深處,把握文本的精神內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承擔發展學生的積極語用能力、增強學生的思辨素養的責任。

二、設置思辨性任務,提升學生思辨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辨素養,不僅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思辨意識,更需要教師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思辨性的任務,引導學生的思辨性語文學習,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整合學習情境、內容、方法、資源,安排連貫性的語文學習活動。教師要通過設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全面、客觀、冷靜地思考問題。學生借助任務,揣摩和領會文本中隱含的思想、情感、觀點、立場等。

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提煉核心詞,讓學生明確中心觀點;可以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理清論證思路;可以引導學生辯論反思,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比如,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課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提煉文章的核心詞,讓學生歸納中心論點。在此基礎上,設計思辨性任務:[任務一]閱讀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要觀點和論證方式;[任務二]通過對比分析,探討魯迅在這篇文章中使用的直接反駁與間接反駁相結合的論證方式,以及這種論證方式對駁斥悲觀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的作用;[任務三]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討論中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是否仍然具有堅定的民族自信心。其中,“任務一”是引導學生關注議論文的題目,讓學生學會抓住核心詞。一般來說,核心詞往往點明了議論的主題?!叭蝿斩笔亲寣W生明白,為了提出論點,作者需要擺事實、講道理,作者不僅正面論證,而且展開反面論證等。通過“任務二”,學生能認識、理解、把握論點的提出過程?!叭蝿杖笔亲寣W生體會作者的論點、主張等。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讀,將相關的文本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理解、把握文本的論證角度、論證思路等。如在比較中,學生認識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一篇駁論文,中心觀點就是“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在“任務”驅動下,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與提升。

設置思辨性的任務,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依托思辨性任務開展文本思辨閱讀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把握論述文的觀點、事實、材料及其之間的關系。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的思辨性閱讀,培育學生的理性思維力、認知力、想象力,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引導思辨性讀寫,優化學生思辨品質

論述性的文章具有內在的思辨之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論述類文本的說理性、材料的充分性、分析的連貫性,讓學生感受、體驗論述類文本的語言思辨力;通過引導學生的思辨性讀寫,培育學生的語用能力,優化學生的思辨品質,讓學生感受、體驗此類文本的魅力。

比如,在教學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談創造性思維》一課時,有的教師往往喜歡用概括性的語言如“嚴謹”“有說服力”等來替代學生自己的思考、分析、探究。為了讓學生感受、體驗“嚴謹”“有說服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的“關聯詞”,引導學生品味文章中的關聯詞語連接的語句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體驗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銜接關系,提升學生品味、分析文本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關聯詞語開展練筆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關聯詞語在增強論述性文章的思辨色彩中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活用相關的語文知識,提升了對論述文嚴謹性、有說服力的認知。這種認知,不是教師的機械灌輸,而是學生在語文思辨性閱讀過程中自主感悟的結果。

引導學生思辨性讀寫,能提升學生的思辨質量,優化學生的思辨品質。教師要跟進學生的思辨,適度介入學生的思辨,對學生的思辨進行點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初中語文論述性文本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使用讀寫支架,如“任務單”“導學案”“評價表”等。教師要以教材中的“課文”“篇章”作為載體,將相關教學工具應用其中,推動學生的文本思辨性閱讀,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判斷、質疑、反思等能力。在思辨性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大目標”、打造“大課程”、建構“大課堂”、推動“大閱讀”。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將思辨性閱讀與寫作融合起來,有助于推動學生的語文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張晶波,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鎮初級中學語文教師;王瑞兵,江蘇省南通市栟茶高級中學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思辨性初中語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