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的家國情懷與歷史意識

2024-03-16 16:11宋梁緣
新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史家國情懷

宋梁緣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深沉的歷史意識,為中華民族打下了維護大一統的人心根基,成為中華民族歷經千難萬險而不斷復興的精神支撐?!鄙羁贪盐占覈閼雅c歷史意識,對全面理解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推動中華民族的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不斷提升新高度具有重要意義。

家國情懷凝聚磅礴力量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對家與國休戚與共、同命相依的情感體驗及道德認知,它建立在人的自然情感基礎之上,把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天然親情推己及人,并由家及國,升華為積極濟世、修齊治平的責任意識和倫理要求。

家國兩相依,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儒家強調“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君子有治家的能力,就表明他也具有治國的能力?!靶┮舱?,其為仁之本與”“忠臣以事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孝和忠是合一的,忠是孝等家庭倫理法則向國家層面的擴展。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認為,同心圓式的結構是中國鄉土社會最典型的特質之一。在這個結構中,這種由己及人的人際同心圓不僅凸顯了中國人的社會交往邏輯,也凸顯了中國人的社會認同邏輯,是中國人對于家文化的深刻表達,體現著中國人從已到家再到社會、國家乃至天下的認同層級。家國情懷深深扎根,賦予我們民族強大的統一性和內聚力,為中華民族打下了維護大一統的人心根基。

從古至今,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彭雪楓的“革命是顧千家萬家,不能只顧一家”,熾熱而深沉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是把中華兒女團結在一起的強大精神力量。深厚的家國情懷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精神支撐。

歷史意識提升價值取向

中華民族具有深沉的歷史意識,孔子“告諸往而知來者”、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光“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都是以歷史智慧鏡照現實、啟迪未來。

歷史意識是以歷史實踐為基礎,為了人類總體的存在與發展積極地建構價值。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是此意。所以當歷史無法給予人答案時,人不會走向消沉,而是毅然挺立起新的價值觀。這是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心理,在古代詩詞中有著充分彰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為何給人淋漓暢快之感?因為面對萬古流淌的浩浩長江,即便是歷史上的風流人物也是渺小的,何況是蕓蕓眾生。無論百姓還是英雄都要被“淘盡”,人的價值與意義何在?開篇即袒露了人面臨的歷史與現實的悲劇。接下來蘇軾對赤壁如畫江山的描繪和對年少英雄周瑜的贊揚,則為價值的建立提供了情感基礎和人格榜樣:江山永恒而美好,人生也應該永恒而美好;周瑜風流倜儻而又“雄姿英發”,人生也當如此。蘇軾此詞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其根源在于它深深契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即對待歷史與現實的悲劇,不是直接與其斗爭,強行為歷史規定“價值”,也不是默認,在頹廢中生活,更不是妥協屈服,在悲傷中絕望,而是對其進行審美超越,以歷史實踐為基礎,建立起具有合理性的價值觀念和存在狀態。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是家國情懷與歷史意識的集中體現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家國情懷與歷史意識的集中體現。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中國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深沉的歷史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家國情懷,指出“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習近平總書記也一直將學習歷史、總結歷史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指出“了解歷史上治亂興衰規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啟示”“不能片面地講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講厚今薄古”,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新時代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牢固樹立與新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繼承發揚家國情懷,培育深遠歷史眼光。立志干大事,而不是求大名、圖大利;立志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多作貢獻,而不是只顧個人、只顧小家。要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書寫“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華章。

(編輯·姚晶晶)

猜你喜歡
學史家國情懷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③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④
百名支書感黨恩 學史力行話振興①
學史明理 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
——普洱學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家國兩相依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略談“家國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