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英語翻譯與語感交互式教育研究

2024-03-20 18:52黃杰輝
中國稻米 2024年1期
關鍵詞:英語翻譯語感職業

基于外部視域分析,農業英語翻譯需求源自于農業經貿、技術、文化等多維度的交流需求擴大,而從內在原因出發,“職業化”現象是導致農業英語翻譯需求激增不可忽視的因素?,F階段,我國農業已然邁入“職業化”的歷史階段,它的表征包括一系列“要素取代”,例如農業專業人才(生產力要素)取代傳統型農民,數智化設備(生產工具要素)取代傳統型農具,復合型農場所需種子、肥料(生產資源要素)的供應體系,也從傳統型的自主留種、人畜綠肥等轉變為市場采購。簡言之,農業“職業化”的內核是我國小農經濟組織及傳統生產模式的不斷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產業化、規?;笆袌龌霓r業發展態勢,在這一背景下,各類農業參與主體勢必需要更高效及更開放的互動交流機制,尤其是“中外交流”,因此強化農業職業英語翻譯人員培育是新時代我國農業發展的應有之義?!掇r業職業英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2021 年1 月第1 版)一書由杜文賢、王立閣編著,該書基于“實用、應用、夠用”的編寫原則,圍繞“語感交互”構建系統性的農業英語翻譯教學體系,重點闡釋了農業英語的科技性、跨學科、重應用等多樣特性,并為語感交互式教育實踐提出了詳實步驟與具體內容,對促進農業領域職業英語人才培育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主題明確、任務具體?!掇r業職業英語》一書秉承“基于科普、識讀深耕”的研究主旨,通過消除農業專業的界限,提出“農業職業英語”的大概念,從而為農業英語翻譯教育提供了明確的主題。通過進一步分析可知,“農業職業”作為一個范疇概念,它明確標識了英語翻譯教育實踐的界限,或者說是指出了教學內容的構成要素。很顯然,“農業職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早期單純的種植、畜牧、漁業等“直接生產型職業”,一路發展,演化出數智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等各種存在形式,相應的,農業英語翻譯教學內容也一再擴展,這就要求農業人才具備強大的英語識讀、分析、理解及交際等素養。而所謂“語感”(sense of language),直白地理解即為“語言感知”,它泛指個體對英語(口語及書面語)的快速解讀、體會、領悟、信息判斷及聯想推測等能力,可以說,語感直接影響到農業人才的英語翻譯質效。尤其是在專業性英語(如農業英語、文學英語等)場景中,高級的語感素養不僅能夠讓人一絲不差地理解語義,還能夠掌握“言外之意”,從而很好地消除互動過程中的信息差。該書通過大量教育案例,如“農業環境規劃設計”“現代農業管理”和“農業生態旅游”等,為語感交互式教育實踐設計了一系列具體任務,包括文獻閱讀與書面翻譯、農業調查與報告撰寫等,為培育農業專業人才良好的英語語感奠定了堅實基礎。綜合大量案例分析,農業英語語感交互式教育任務可以“濃縮、去冗、歸納”為三個部分,首先就是為農業英語翻譯夯實哲學基礎,因為無論哪一種語言的核心均是文化,夯實哲學基礎的作用是為了更好地解釋不同文化維度下的農業現象,換言之,人們只有充分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區的農業世界觀,才能真正理解農業英語的構成規律,進一步更好地分析出農業英語翻譯的規律,這恰恰是語感交互式教育的重要前提。其次,農業專業英語教育主體要履行構建語感交互認知范式的職能,這一職能遠比具體的翻譯教學方法及手段更重要。所謂認知范式,也可以稱之為該書語境下的農業英語語感交互式教育的認識論基礎,例如,教師賦予農業英語“科技屬性”,那么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就要遵循科技英語的表達范式與特點,包括避免農業文本內容的行文晦澀、農業口頭交流過程中的主觀隨意,尤其是農業會議、調查、報告等嚴肅內容中,要規避夸張、隱喻、反諷等表達方式。再次,農業院校需要整合專業資源及英語資源,在此基礎上建立語感交互式教育實踐的方法體系,相對來說,這一任務較容易實現,在不偏離“農業職業英語”大概念的前提下,合理運用直譯、轉譯、意譯等多種方法即可。

結構統一、規律感強?!掇r業職業英語》一書顯著突出了“職業化”的特征,編者以農業為中心,廣泛地向農業相關職業方面拓展,具體包括農機操作、現代種植、農業電商、食品加工等諸多領域,從而建立起“農業+英語翻譯”的教育業態。相對應的,基于多種與農業直接或間接關聯的職業,也為農業英語翻譯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實踐情境,為了確保書中內容“多而不亂、博而不雜”地呈現給讀者,編者設計了章節結構高度統一、標題命名規律感強的方式。全書共包括11 個單元,每個單元下設置了5 個完全相同的任務,分別為“First Sigh”(第一視角)、“Better Acquaintance”(進階了解)、“Further Development”(未來發展)、“Related Information”(關聯信息)及“Pop Quiz”(突擊測驗)。這樣的內容編排方式,為農業院校實施“語感交互式教育”提供了規范框架,也就是在一個農業英語翻譯教學任務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五步流程完成“語感交互活動”的通關。一是“準備適應”環節。該環節引領學生進入農業相關職業的第一視角,教師要準備齊備的語感互動式教育相關素材,并為學生保留充分的適應周期,確保其了解相關知識、行業、技術,這樣才能在語感互動過程中實現英語信息的“輸入-輸出”相對平衡。二是“探討反饋”環節。該環節旨在讓學生對特定的農業職業實現進階了解,而不局限于特定懂農業詞匯識讀,例如,某種農產品的集中種植區域及該區域的自然條件、文化習俗、加工食用方式等。三是“拓展實踐”環節。該書明確地將農業英語定性為“專門用途英語”(ESP),翻譯人才培育必然要圍繞特定職業及崗位展開,因此要從農業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切入,積極地展開語感交互式教育資源及途徑拓展,并指導學生展開涉農文本、涉農會議、涉農技術等內容的翻譯實踐,這一過程要突出口語交流,以確保學生的“交際語感”得到鞏固。四是“譯后完善”環節。該書于前言部分強調,任何領域的翻譯都不能單純地以“語義對稱”為唯一標準,尤其農業英語內容(包括書面和口頭兩種)既要做到“信達雅”,還要突出明顯的職業語言色彩,書中每個單元的“關聯信息”包括了農業術語的形成、農業詞匯的解讀和農業文化的分析等,可以為“譯后完善”提供充沛的素材與有力的借鑒。五是“考核評估”環節。該書“突擊測驗”任務提供了各種考核內容,為師生之間展開語感交互活動提供了落腳點,通過評估學生的考核成績,從中分析其語感缺陷,可輔助農業英語翻譯教學的持續性改進。

方案詳實、與時俱進?!掇r業職業英語》一書不僅高度重視內容的實用性,同時也關注人類社會的農業整體發展動向與趨勢,在論述農業職業英語要素、特征、內涵等內容時,始終沒有脫離“農業及相關產業”這一主線。例如,農產品供應渠道開發議題圍繞“食品加工產業”展開,農業經濟增值發展模式建構圍繞“生態旅游產業”展開。換言之,現代農業英語翻譯場景已經不再局限于農產品交易活動,更多地是基于農業產業鏈展開國家、地區之間的深度合作,涉及到農業技術轉讓、農業設備研發和農業管理服務等,以上相關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考慮良好語感的形成與運用。該書在農業英語翻譯教學的框架下,與時俱進地提出了語感交互式教育實踐的詳細方案。其中,歸納第一至第三單元的內容,方案設計核心是強化翻譯教學內容與農業產業需求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構建“語感交互式教育情境”時,教師應該參考現實的農業貿易、農業技術、農業場地等,尤其要強調“本土化農業”的特征以及真實還原“域外農業形態”,不能提供過于抽象甚至虛構的交互場景。通過對該書第四至第八單元的內容分析,主要體現出農業英語翻譯教學的實踐效率,這是因為,語感交互是建立在語言素材基礎之上的,農業英語所涉及到的詞匯量、句式結構、表達習慣等多且復雜,如果一開始就執著于語感的形成,并通過農業英語翻譯行為去驗證語感水平,無疑是本末倒置。正確且科學的教育實踐路徑,應該以大量翻譯實踐為前提,不斷提高學生在農業英語素材方面的翻譯速度、翻譯質量,并在這一過程中采取“以生為本”的引導機制,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農業人才的語感素養。關于該書第九單元“Moden Animal Faming”的研究,表明農業英語語感的培育,需要讓學生形成挑戰科技桂冠的意識,如利用技術培育全新的動物品種、享有命名權。通過對該書第十至十一單元的解讀分析,主要體現出農業英語翻譯教學要引入多元主體、形成協同機制,例如第十一單元“Applying for a Job”,需要農業企業(招聘部門)的參與配合,為學生創設真實度高的農業求職交互溝通環境。

綜上,《農業職業英語》一書為農業英語翻譯人才培育提供了務實的建議與策略,突出了語感交互理念的重要性。該書可作為農林院校的ESP 教材,也適合各類農業職業人員系統學習與自我提升。

猜你喜歡
英語翻譯語感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翻譯轉換理論指導下的石油英語翻譯
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
中國諺語VS英語翻譯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評《科技英語翻譯》(書評)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