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重/肥胖患者中醫體質特征及與人體成分分析的相關性研究

2024-03-20 12:00冉津川譚展揚孫文善陳海冰曲伸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肥胖癥軀干陽虛

冉津川, 譚展揚, 孫文善, 陳海冰, 曲伸

[1.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上海 200437;2.國家標準化代謝疾病管理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上海 200437;3.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廣東東莞 523058]

超重/肥胖癥指的是以多種病因引起的脂肪含量過多和/或脂肪分布不均的慢性疾病,具有病因復雜、治療復雜的特點[1-2]。我國城鄉居民超重及肥胖率持續上升,2014 年已超越美國成為肥胖癥第一大國,2020 年報告顯示50%的成年居民存在超重/肥胖癥趨勢,而肥胖癥除了帶來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脂肪肝、骨關節病等并發癥外,還極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1-2]。因此,研究超重/肥胖癥的中醫體質特征,為肥胖癥的臨床診療提供更多的臨床資料具有重大意義。

中醫體質是人體受先天和后天影響形成的人體個性特征,具有預測疾病發生發展、指導疾病治療的作用[3-4]。相關學者的臨床經驗和專家共識指出,廣州互聯網門診超重/肥胖癥中醫體質類型從多到少依次為平和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郁質,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平和膳食、痰濕膳食、濕熱膳食、陽虛膳食、氣郁膳食推薦,對臨床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1-2,4]。但中國幅員遼闊,生活習性、飲食習慣、民風民俗各不相同,不同地區的疾病有不同的特點,治療需因地制宜?,F代研究[3,5-6]也表明,不同國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合并疾病肥胖人群的中醫體質不同。上海岳陽醫院治未病體檢中心針對超重/肥胖人群體質的橫斷面研究發現,超重/肥胖癥與痰濕質、陽虛質、氣虛質有關[5,7]。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體檢中心的研究顯示,超重/肥胖癥患者以濕熱質、痰濕質為主,而正常人體質以陽虛質、氣虛質為主[8]。本研究擬通過探究2020 年8 月~2022 年12 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針灸埋線專病門診就診的正常體質量、超重/肥胖癥患者的中醫體質特征及其與人體成分分析之間的關系,以期為上海地區肥胖癥的中醫體質診斷提供臨床依據?,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即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針灸埋線專病門診就診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偣矊?99例樣本進行篩選,剔除不完整數據65例及18歲以下青少年19例,最終共納入315例,納入比例(除外青少年19 例)82.89%。本研究方案經過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批準號:SHSY-IEC-5.0/23KY9/P01。

1.2 診斷標準 根據《肥胖癥中醫診療方案專家共識》[2]和《基于臨床的肥胖癥多學科診療共識(2021 年版)》[1],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診斷為正常體質量,24 kg/m2≤BMI<28 kg/m2診斷為超重,BMI≥28 kg/m2診斷為肥胖癥。

1. 3 納入標準 ①BMI ≥18 kg/m2或符合超重、肥胖癥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 周歲,性別不限;③于2020 年8 月~2022 年12 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針灸埋線專病門診就診的患者。

1.4 排除標準 ①患有精神疾病,無法正常交流或接受指令的患者;②病情嚴重的慢病人群(無法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突發心臟病、肺炎等);③由于自身原因不能理解調查問卷問題的患者;④年齡<18周歲的患者。

1.5 剔除標準 ①數據不完整,如未填寫中醫體質調查量表者;②體質量測量呈現極端值,如BMI<18 kg/m2者。

1.6 研究方法

1.6.1 一般資料收集及人體成分分析 收集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年齡、性別)、身高、體質量、BMI、腰臀圍、中醫體質、人體成分等資料。資料采集方法:患者就診時填寫紙質問卷或問卷星電子問卷(體質分類量表來自《微創埋線減肥》[9])。根據人體成分分析要求(儀器:人體成分分析儀,型號:ioi353,注冊證號:國械注進20162402689),患者脫下鞋襪,赤腳站在天平秤上,按照提示抓住機器手柄,由人體成分分析儀進行人體成分分析。

1. 6. 2 中醫體質類型判定 根據《微創埋線減肥》[9]制定的體質分類表對納入患者體質進行判斷,體質類型為肝郁、脾虛、濕熱、陽虛、陰虛,選取每位患者最高體質分數進行判定,如兩種或兩種以上最高分相同,則判定為兼夾體質。

1.6.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符合正態分布者采用t檢驗,否則采用Mann-Whitney 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對2 種體質量患者(正常體質量、超重和肥胖癥患者)進行亞組分析,使用卡方檢驗對2 組患者的偏頗體質、單一體質和兼雜體質進行構成比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構建多元回歸模型,使用逐步選擇法,選入0.05 和剔除0.1,分析5 種體質(分數)與BMI、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內臟水平指數等的相關性,同時納入年齡、性別等因素對模型進行修正。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及人體成分分析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315 例患者,其中正常體質量組43 例,超重組85 例,肥胖癥組187 例。正常體質量組中,男性3 例(0.95%),女性40例(12.70%);超重組中,男性10 例(3.17%),女性75 例(23.81%);肥胖癥組中,男性63 例(20.00%),女性124 例(39.37%)。其他數據見表1。

表1 315例患者的一般資料及人體成分分析情況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315 patients()

表1 315例患者的一般資料及人體成分分析情況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315 patients()

身高/cm BMI/(kg·m-2)腰圍/cm腰臀比基礎代謝/(kcal·d-1)總消耗量/(kcal·d-1)阻抗/Ω肌肉/kg水分/%體脂肪量/kg內臟水平內臟面積/cm2軀干肌肉/kg軀干脂肪/kg肝郁分數/分脾虛分數/分濕熱分數/分陽虛分數/分陰虛分數/分162.407±5.966 22.093±1.146 75.970±3.775 0.796±0.041 1 208.721±70.011 1 861.465±107.928 556.698±60.204 38.398±3.289 30.049±2.555 16.598±2.671 6.837±2.267 52.533±19.674 19.349±1.556 8.570±1.390 11.372±4.986 12.953±5.354 10.093±5.313 11.558±7.192 9.628±4.413超重組(85例)38.706±9.580 70.725±6.557 164.547±6.385 26.087±1.243 84.844±5.095 0.841±0.042 1 249.212±108.362 1 920.800±171.552 504.729±71.35 43.228±4.983 34.013±3.831 23.482±2.798 10.847±2.033 86.776±25.285 21.578±2.488 12.106±1.459 10.565±6.103 13.518±4.54 10.800±4.461 11.412±5.348 9.424±4.288肥胖癥組(187例)36.385±10.95 93.107±18.752 167.825±9.882 32.789±4.030 101.540±12.826 0.923±0.073 1 456.529±274.849 2 236.283±415.516 433.690±92.377 53.961±12.905 42.792±10.042 33.833±8.033 14.16±2.429 144.219±58.145 26.336±5.981 17.498±4.152 10.904±6.318 14.995±6.059 10.781±4.992 12.187±7.336 10.738±6.083

2.2 中醫體質的分布特征 去掉兼雜體質情況分析,正常體質量人群體質分布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脾虛>肝郁>濕熱>陽虛>陰虛,超重人群體質分布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脾虛>肝郁>濕熱>陽虛>陰虛,肥胖癥人群體質分布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脾虛>陽虛>濕熱>肝郁>陰虛,超重/肥胖癥組體質分布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脾虛>濕熱>陽虛>肝郁>陰虛。正常體質量人群與超重/肥胖癥人群的中醫體質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正常體質量和超重/肥胖癥患者單一體質類型分布情況及構成比Table 2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constitution types in normal weight population and overweight/obese population

正常體質量和超重/肥胖癥患者均以單一體質較多,兼夾體質少見,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正常體質量和超重/肥胖癥患者的體質夾雜情況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types between normal weight population and overweight/obesity population()

表3 正常體質量和超重/肥胖癥患者的體質夾雜情況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types between normal weight population and overweight/obesity population()

組別正常體重組超重/肥胖癥組例數/例43 272單一體質37(86.05)227(83.46)2種及以上體質6(13.95)45(16.54)χ2值0.184 P值0.668

2.3 中醫體質與人體成分分析相關指標之間的多元回歸分析 所有患者BMI 值與體質量、內臟水平呈正相關,與年齡、身高、基礎代謝、阻抗、肌肉、軀干脂肪、軀干肌肉呈負相關;所有患者基礎代謝與腰圍、總消耗量、肌肉、軀干肌肉、陽虛呈正相關,與年齡、體質量、BMI、濕熱呈負相關;體脂肪量與軀干脂肪呈正相關,與阻抗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結果見表4。

表4 中醫體質與人體成分分析相關指標之間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Table 4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and indicators related to 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根據表4 結果確立回歸方程如下:BMI=41.708-0.005×阻抗-0.164×身高+2.165×體質量+0.298×內臟水平-0.050×年齡-0.003×基礎代謝-0.970 × 軀干肌肉-3.794 × 軀干脂肪-1.609 × 肌肉;基礎代謝=187.648+0.346×總消耗量+1.417×軀干肌肉-2.598 × 年齡-1.005 × 濕熱+0.540 × 陽虛-3.177 × 體質量+3.530 × 腰圍+10.749 × 肌肉-2.637×BMI。

3 討論

中醫體質判定是中醫診斷中的重要內容,是后續中醫治療、中醫治未病、中醫疾病風險預測的重要基礎,對中西醫結合從業者來說是診斷和治療疾病至關重要的基礎能力。超重/肥胖癥患病率在中國不斷上升,且超重/肥胖癥會導致非常多的繼發性疾病的發生,因此,研究超重/肥胖癥的中醫體質特征具有重要意義。在傳統中醫文獻中,肥胖之人為四類:脂人、膏人、肉人、肥人;在現代共識中,肥胖中醫體質分為脾虛濕阻型、胃腸實熱型、肝郁氣滯型、脾腎陽虛型[1-2]。但在實際的觀察中,不同國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合并疾病、不同地區肥胖人群的中醫體質不同,包括平和質、痰濕質、氣虛質、陽虛質、血瘀質等[3,5-8]。因此,研究超重/肥胖癥在真實世界中的中醫體質可對后續診斷治療提供有意義的參考資料。

本研究回顧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針灸埋線專病門診就診患者的體質分布特征和人體成分分析情況,從就診情況來看,超重/肥胖癥者較多,正常體質量者較少。從體質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針灸埋線專病門診患者的體質以單一體質為主,無論正常體質量還是超重/肥胖癥患者均以脾虛占比最大,從中醫角度而言,上海地處東方,東方屬木,木旺則克土,加之上海居民飲食偏甜,易傷脾胃,因此,脾虛、肝郁可能是上海地區正常人群的體質特點。

從體質的變化來看,超重人群延續了正常體質量人群體質構成比從多到少的順序,而肥胖癥患者體質構成比與正常體質量及超重人群的體質構成比從多到少的順序發生了變化,超重/肥胖癥患者體質構成比與正常人群體質構成比不同,故從不同體質量程度的人體體質特點來看,肥胖癥時期可能是體質構成比發生變化的階段,其重點應在陽虛質、濕熱質,與上海另一治未病體檢中心所得之陽虛質、痰濕質與超重/肥胖癥相關的結果相同[5]。

另一方面,從疾病的發展來講,脾主中焦運化,脾虛則脾胃失于健運,水液失于輸布,而易形成痰濕體質,加之地域特點木旺肝郁,氣行不暢,易郁而化熱而發展為濕熱;或脾虛累及脾陽或腎陽,而脾陽不足,氣血乏源,必導致肌肉量減少,萎軟無力,腎陽不足,則下丘腦-垂體-靶腺軸功能紊亂,導致食欲減退或消化功能減弱,各種因素綜合影響而發展為陽虛,則引起體質量的增加。因此,對于上海地區的超重/肥胖患者的調理,除健脾以外,超重患者可兼以舒肝為主,肥胖患者則要以燥濕補陽為主。

本研究還發現,所有患者的體質量指數(BMI)值與體質量、內臟水平呈正相關,與年齡、身高、基礎代謝、阻抗、肌肉、軀干脂肪、軀干肌肉呈負相關;所有患者的基礎代謝與腰圍、總消耗量、肌肉、軀干肌肉、陽虛呈正相關,與年齡、體質量、BMI、濕熱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P<0.01)。該結果與廣州地區研究結果顯示的肝郁質與BMI 呈反比的結果不同[10],可能與本研究的樣本量過少有關,故確切的結論還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來加以證實。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基礎代謝與陽虛質呈正相關,與濕熱質呈負相關,即陽虛人群和低分值濕熱人群的基礎代謝更高,因此,上海地區超重/肥胖癥中的陽虛質和濕熱質患者要注意自身基礎代謝水平對疾病發展的影響。

盡管目前多地進行了多項超重/肥胖癥與體質等其他因素的相關性分析,但多存在地域限制、觀測指標不統一等局限;同時還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量表的判定主觀性過強,因此,在后續的研究中可通過納入更多人體成分分析指標、引入更多實驗室等客觀指標,增加對超重/肥胖癥的并發癥處理,以及擴大樣本量等進行研究[10-11]。

猜你喜歡
肥胖癥軀干陽虛
心衰協定方聯合西藥治療心陽虛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陽虛了會有這些表現
分析益氣強心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陽虛水泛證的效果
針灸推拿用于肥胖癥治療的作用探究
樹與人
角度法評價軀干冠狀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軀干皮膚溫度覺閾值測定
白術附子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陽虛水泛證療效觀察
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癥28例
我國科學家發現導致肥胖癥新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