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的臘八節

2024-03-21 04:34李昌浩
養生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雍和宮恩澤柴門

◎李昌浩

每年的臘八節,家鄉的習俗是熬煮香噴噴的臘八粥,或做臘八豆、臘八蒜、臘八餃子等??傊?,臘八節在我心中飄著裊裊的熱氣,是香濃的,潤甜的紅棗像小燈籠似地浮在碗里,守住臘八粥的那一刻,就守住了香甜的記憶。

臘八節是建立在“臘月”這個稱謂上的,農歷十二月為什么叫臘月呢?“臘”是一種古老的歲末祭祀儀式,也叫“蠟”,而“臘”與“蠟”還是有所區別的,“臘”就是“獵”,獵取百獸來祀先,而“蠟”則是“索”,是聚集萬物來敬神?!芭D祀先祖,蠟報百神,同日而異祭也?!鄙檀藗兠磕暧毛C物舉行“臘祭”;南北朝時,已將臘月初八定為“臘八節”,借此臘日來祭祖敬神供佛,祈求國泰民安。古人的臘八節,講究一個“祭”字,不為“吃”,也不為“喝”,只為祈福。

那年天氣不是太冷,唐朝的杜甫想回家過一個溫暖的臘八節,高興地準備辭朝還鄉,在美好的夜晚縱酒狂歡。但轉念一想皇帝的恩澤,隨便離崗行為不妥,只好作罷?!杜D日》寫道:“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v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谥嫠庪S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p>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彼未懹蔚摹妒掳巳詹街廖鞔濉防?,雖然是寒冬臘月,北方滴水成冰,但江南已泛出春意。無論是柴門里淡若輕煙的小草,還是田野里放牧的牛兒,已點點滴滴透出春的氣息。人們熱鬧地互贈臘八粥,好一個溫暖和美的場景。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鼻宄娜驶ⅰ杜D八》里,家家都在熬制臘八粥,皇帝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并賜諸王、大臣、宮妃等。據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最大的直徑為兩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第一鍋粥是用來供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好一幅盛大的煮粥畫面,民間、宮廷隨處粥香裊裊、鼓樂聲聲。

還有傳說臘八節是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便美其名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稱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便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賜名為臘八粥。

詳盡記述臘八粥配料、做法等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每至臘月初七,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

在我國北方,流行著這樣的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边^臘八節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F代人做臘八粥,無論原料還是工序,都隨意搭配,百無禁忌,有營養足矣,依然記得臘八節足也。除了喝臘八粥以外,北方一些地區還會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等。不同于古人的臘八節,講究一個“祭”字,為的是祈福。

猜你喜歡
雍和宮恩澤柴門
雍和宮戲臺及其獻戲活動考略
巫婆找工作:尉恩澤
臘梅花
人勤柴門
柴門的溫度
柴門的溫度
《雍和宮》
我的小手
北京雍和宮唐卡的繪畫題材分析
四點的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