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農村養老問題及其對策

2024-03-21 05:41謝林嵐
經濟研究導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

謝林嵐

摘? ?要:在“健康中國2030”的背景下,農村地區老年人健康養老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當下,傳統養老模式面臨重重困難,已難以滿足農村地區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很多地方都需要完善。在這樣的困境下,完善養老保障頂層設計、加大醫療衛生資源傾斜、加快養老產業發展勢在必行,必須積極構建全新的農村地區養老模式,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養老新模式。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老年保障

中圖分類號:F323.8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4-0102-05

引言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國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到2035年,我國人口中,老年人占比將達到28.7%,2050年老年人人口將達到4.5億人,“未富先老”的困境愈發嚴峻,給我國經濟、科技、社會活力帶來巨大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農村地區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老齡化挑戰。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農村地區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23.81%,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比高達17.71%,該數據相較于城鎮地區高出近7%。農村地區存在的人口基數大、留守老人多、年輕勞動力流失、經濟發展滯后、養老意識落后等問題,使得“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困境尤為突出。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健康老齡化,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養老需求。農村地區的發展與建設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積極面對農村地區的養老問題,解決農村地區面臨的養老困境,探索優化農村地區養老問題的新路徑,提升農村老年人的福祉是“健康中國”戰略的必然要求。

一、文獻綜述

國際上關于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早在1922年的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上就提出了世界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此發布了《世界老齡問題宣言》。1957年,法國學者Pichat出版的《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是公認的關于老齡化問題最早的著作[1]。Destremau B提出,造成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現代醫學的發展使得人均壽命大幅提高、生育率降低,導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以及不同地區間的人口變遷[2]。中國近幾十年來的城鎮化進程使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離開農村進城務工[3]。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避免且普遍存在的現象。老齡化現象不僅會改變家庭結構,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家庭結構方面,李鴻梅指出,我國的情況尤為嚴峻,由于執行了數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家庭占有很大的比例,獨生子女成年后很難有精力兼顧照顧父母與自身發展,致使空巢老人比例大大增加[4]?!鞍餐林剡w”的情結普遍存在于農村老年人中,加之重新適應城市生活習慣有一定門檻,造成隨遷進城的老年人中相當比例具有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問題[5]。因此,大多數老年人拒絕跟隨進城務工的子女在城市生活,獨自留在農村[6],致使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然難以為繼[7]。當代中國年輕人的觀念相較于之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子多?!钡挠^念不再占據主流,相反“丁克”人群占比提高。對于社會而言,人口老齡化會帶來人力資源的轉變,隨著勞動力的減少與現有勞動力的老化,企業的發展必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8],產業結構也會發生轉變,養老及相關行業的占比將大幅提升,社會創新空間被大大擠壓[9]。農村地區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大概表現在三個方面: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比城市更重、東西部區域差異明顯和未富先老[10]。農村地區在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中承受著巨大的挑戰,由于人口劇烈收縮,近些年部分自然村落逐漸消失,這將深刻的影響未來的社會發展格局[11]。

二、我國農村養老面臨的困境

(一)農村地區養老保障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現行養老政策在農村地區發揮的作用有限。農村地區養老保障體系發展滯后,相當部分的農村老年人并未購買養老保險,即使是選擇購買養老保險的農村老年人,為了節省支出,也往往選擇價格最低檔次的養老保險,加之農村地區養老保險起步較晚,繳納年限相對于城鎮地區較短,使得農村老年人每月只能領取微薄的養老金。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結構單一,市場經濟相較于城鎮地區發展滯后,目前大多數留守在農村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養老金、子女供養、種植農作物等方式生活?,F行養老政策中農村地區老年人往往只能領取較低的養老金,加之子女贍養能力也相對有限,農村老年人往往選擇種植農作物貼補家用。種植瓜果蔬菜等農作物不僅利潤低,而且極易受到市場波動與自然災害的影響,同時農村老年人大多采取傳統耕種方式,與現代大型機械化農業生產對比,不僅效率低而且質量難以保證。近年來,日用品價格逐年上漲,導致農村地區老年人日常生活開銷不斷增加,養老金難以覆蓋日常生活需求,因此農村老年人的養老負擔更重。

缺少針對老年人的醫療保障。目前大多數農村老年人都參加了新農保,但是新農保覆蓋范圍有限,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大大提升,不僅需要高額的醫療支出,還會伴隨著漫長的護理療養,造成“因病返貧”的現象在農村地區時有發生。農村老年人自身收入少,在外務工的子女也難以支持巨大的醫療開銷,目前已有的基本醫療保險不足以真正保障老年人這部分醫療需求,同時我國商業保險發展不夠充分,市場監管不夠完善,農村地區老年人往往因為文化水平有限,不僅無法購買到真正有用的商業醫療保險服務,還會出現上當受騙的問題,以上種種使得農村地區老年人的醫療保障一直是一個痛點。

(二)農村地區醫療資源匱乏

首先,農村地區村衛生院資源稀缺。在農村地區,村鎮往往只有一個衛生院和幾位村醫,醫療設備簡陋老化,村醫水平良莠不齊,往往只能治療感冒發燒等常見小病,對于重大疾病則束手無策。無論是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質量還是醫療衛生從業者的專業程度,農村地區都遠不如城鎮地區。農村地區的老年人生病后,在第一時間無法得到專業的醫療救助,小病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就可能導致疾病惡化,最后拖成重大疾病,不僅損害了農村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而且大大提高了治療成本。

其次,農村地區缺少定期體檢。定期體檢有助于發現早期病灶,防患于未然。城鎮地區基本都有二甲醫院或者其他體檢機構,社區也會組織定期體檢,這些都有助于城鎮地區老年人完成定期體檢。而定期體檢在農村地區往往是十分罕見的,這不僅僅是農村地區醫療設施不夠完善,同時也是觀念的問題,很多老年人諱疾忌醫,對于體檢存在排斥心理。

最后,村醫待遇低,致使人才引進難,后續發展堪憂。目前,村醫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村民看病的門診費、醫療費與工位費,沒有固定底薪;同時村醫每天需要下鄉為村民量血壓血糖,一個村醫一般需要負責兩到三個村莊的村民,工作量大,工作繁瑣?,F任村醫大多數是由村民擔任,而且后續接任問題也一直是個難點,高校畢業生幾乎不愿意來村衛生院工作,即使有愿意來工作的,也往往在考取了職業資格證之后,便去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離開村衛生院。人才引進難、后繼無人的困境嚴重限制了農村地區醫療水平。

(三)農村地區養老服務行業不夠完善

首先,隨著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的加重,近年來老年人養老健康服務需求顯著增加。伴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從農村進入城市,留守在農村的都是兒童與老年人,農村地區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家庭結構也隨之被打破,空巢現象加劇,家庭養老模式受到劇烈的沖擊,加之老年人年齡的增長,重大疾病、癱瘓、半失能、失能的概率也隨之增加。以上種種現狀均對農村地區的養老服務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盡快解決農村地區面臨的養老設施供給數量與養老服務行業從業人員供給嚴重不足的難題。

其次,如今老年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迅速提高,而當前農村地區公立性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只能滿足“三無”老人的基礎養老需求?;A養老服務只關注于簡單物質需求,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而相當部分的老年人對生活質量有較高的要求,農村地區現有的養老機構缺乏與之相應的高質量養老服務供給,難以滿足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最后,農村地區養老行業缺少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如今很多城鎮地區都開始嘗試使用社區養老、互助養老、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更有地區根據自身特色,積極創新,摸索出旅游養老、生態養老的新模式。但在農村地區,“養兒防老”的傳統家庭養老模式與土地養老模式仍舊占據主流,老年人對于這些新型養老模式感到陌生而且心生抵觸。養老行業與其他行業的協調性、融合性、合作性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只有養老行業與其他行業共同合作,才能實現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三、優化我國農村養老問題的建議

隨著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當下的主題。隨著農村地區人口老齡化形勢越發嚴峻,如何解決相關問題已成為當下的重點課題,各方均采取了多種緩解人口老齡化的措施。

(一)完善農村地區養老保障制度

要在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應對我國農村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最重要的是國家要完善并落實政策層面的保障。積極推動農村地區養老保障措施是促進社會和諧、協調城鄉發展、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維護人民利益的應有之義。

首先,國家應當完善頂層設計,健全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機制。目前,相關部門工作中的主體不明、責任不清、手續煩瑣等問題,一定程度阻礙了農村老年人購買養老保險。政府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具體責權單位,厘清各部門職責,簡化手續流程;同時,建立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保護老年人在購買養老保險中的財產安全,構建安全可靠的保險市場,杜絕騙保等現象的發生。

其次,確保養老金體系的安全。在很多農村基層,養老保險信息還未完全接入互聯網大數據系統,為弄虛作假、騙保等違法行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基層工作人員應當及時采集農村地區的養老保險的購買情況,并對數據進行定期維護,確保實時更新,以維護養老金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

最后,提供更加低廉的保險價格,加強農村地區養老保險的推廣宣傳。農村地區老年人收入本身就不高,養老保險繳納費用應當與之匹配。地方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物價水平、民風民俗等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設定養老金繳納費用。另外,地方政府應當加強宣傳工作,提高農村地區老年人對養老保險的認知。通過廣播、宣傳欄、電視、新媒體等渠道進行科普工作,培養養老保險購買意識,必要時村干部也可以上門提供服務,消除農村老年人購買養老保險的障礙。

(二)加強農村地區醫療資源供給

首先,醫療領域普遍存在市場失靈的問題,所以需要政府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確保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尤其要注重對偏遠貧困地區的醫療資源支持,注意加強衛生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同時,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例如,江浙地區農村的資源富裕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中西部小城鎮,而這種地域差異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因此就需要摒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各地應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積極尋找適合當地情況的醫療供給模式。

其次,加大醫保報銷比例,擴大資金來源。居民醫保匯集了全社會個體的力量,使得個體在患病時能獲得更為廉價的救助。但是,近些年物價上漲幅度遠超過居民收入上漲,尤以農村地區受影響更為嚴重,因此原先的醫保報銷比例已不再適應當下的情形,加大醫保報銷比例已成為人民的普遍訴求。

最后,完善農村基層衛生從業人員隊伍的建設。在老齡化的背景下,醫療衛生人才教育培養要適應當前趨勢,加大關于養老、護理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力度。針對農村地區醫療衛生人才流失嚴重的情況,一方面鼓勵在外務工的衛生從業人員回鄉發展,為當地帶來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放寬招聘要求,加強業務培訓,加強村醫隊伍建設。另外,要通過建立村聯衛生室緩解村醫緊缺的問題。

(三)加快農村地區養老服務行業的建設

首先,針對農村地區養老設施供給嚴重不足問題,加快通過中央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券等形式,以多個村落為集合,大力支持建設統一養老服務中心,集中提供餐飲、住宿、照料、娛樂等服務。統籌規劃建設養老服務中心不僅有利于提供專業化的養老服務,而且有利于節約資源。同時要加強監督管理,讓老年人住得放心、吃得安心。

其次,聚焦老年人多樣化需求,尤其要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是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農村老年人大多文化水平較低,很少能熟練使用新型通信設備,所以獲取信息渠道少、效率低。養老機構或者村委會應定期舉辦溝通交流會,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政府才能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二是不斷提升農村地區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針對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進行下一步工作,尤其是近些年空巢老人心理疾病發生率節節攀升,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刻不容緩。養老機構可以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能夠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社交渠道,為營造互幫互助的養老氛圍奠定基礎。

最后,推進養老行業與其他行業協同發展。一是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土地養老在農村是十分常見的養老模式。政府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機械化轉型,在明確產權的基礎上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并且要加強對農民指導培訓,積極將傳統農業生產轉變為現代農業生產,這樣有助于形成集約化規?;r業模式。二是各地要根據自身人文地理特色展開實地調查,策劃別具一格的養老活動。要踴躍創新,在醫養結合、旅游養老、生態養老等方面深度挖掘,先試點再推廣,在保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完善的具有鄉村特色的養老產業鏈。

參考文獻:

[1]? ?Pichat B.Population Aging and Social Economic Implication United Nations[M].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1957:145.

[2]? ?Destremau B. Population Aging in Cuba: Coping with Social Care Deficit[M].2019:166.

[3]? ?李學鋒,駱培聰.鄉村振興與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因素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9):171-176.

[4]? ?李鴻梅.中國人口老齡化差異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0:45-47.

[5]? ?于志國,關睿騫,李同軍,等.“互聯網+1+4”線下線上融合模式推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教育的研究[J].成人教育,2021,41(12):45-48.

[6]? ?李曉榮.近年來農村人口老齡化研究綜述[J].求實,2016(3):51-59.

[7]? ?陸杰華,沙迪.新時代農村養老服務體系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矛盾與戰略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2):78-87,2.

[8]? ?周浩,劉平.中國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和勞動生產率的影響研究[J].理論學刊,2016(3):106-110.

[9]? ?楊菊華,劉軼鋒,王蘇蘇.人口老齡化的經濟社會后果:基于多層面與多維度視角的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48-65.

[10]? ?李文政.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養老保障問題探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4):132-136.

[11]? ?王宇飛,鄭怡.我國農村老齡化現狀及影響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下,2010(3):20-21.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Elderly Car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Xie Linla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2030”,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cial issue.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pension model faces numerous obstacles,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nd many areas need to be improved. Under such predica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endowment security, increase the slanting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dowment industry. We must construct a new model of endowment in rural areas, and explore the new model of endowment which suits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aging of population; elderly care; old-age security

[責任編輯? ?妤? ?文]

猜你喜歡
人口老齡化養老
養老生活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成因與應對
世界人口老齡化之住房問題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養生不是養老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
房產與養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