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工作介入城市社區居民參與問題研究

2024-03-21 05:41周克剛張濤李賀
經濟研究導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小組工作

周克剛 張濤 李賀

摘? ?要:推動城市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是社區治理取得成效的關鍵。目前我國對城市社區居民參與問題的研究大多從加強政策制度、參與激勵機制等外部動力著手,忽略了居民參與內生動力的挖掘。以沈陽市D社區為研究對象,從社會工作專業角度出發,運用小組工作的專業方法提升居民參與意識、搭建居民參與平臺、增強居民參與能力。通過小組介入成效評估發現,小組工作在改善居民參與意識不高、參與平臺建設遲滯、參與能力不足等問題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小組工作;城市社區治理;居民參與

中圖分類號:C91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4-0118-04

一、研究背景

目前對城市社區居民參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體制改革與參與主體的激勵兩個方面,但在實踐過程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充分發揮居民主體性,居民參與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挖掘。

在推動城市社區居民參與的政策制度與激勵機制的研究方面,學者王詩宗、羅鳳鵬[1]提出通過基層政策動員來拓寬居民參與的路徑,認為政府可將某些公共政策的執行過程作為切入口,通過政策動員將社區居民卷入其中,形成真實的、可持續的參與。在居民參與激勵機制方面,章思怡[2]等學者以社區垃圾分類為切入點,探究了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的激勵機制,認為經濟物質補貼是一個很重要并且很有效果的手段,提出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小區、個人予以政策支持和經濟獎勵。以上兩類研究側重于從政策動員和激勵機制著手推動居民參與社區各項事務,但忽略了對居民參與的內生動力的挖掘。

在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意識方面,學者魯蓉[3]采用行動研究方法,通過開展行動研究會、居民議事會、“三社”聯席會等社區活動消除居民無力感,鼓勵居民參與;通過培育孵化社社會組織,加強組織和人力資源的培訓,并向政府及社會爭取內外部資源,激活社區內生動力。這類大規模的社區參與活動雖效率較高,但部分特殊居民的需求難以得到關注,導致部分特殊群體的參與意識依然難以得到提升。

在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渠道方面,王琳和漆國生[4]兩位學者曾認為,我國城市社區居民缺少合理的渠道去了解、處理、解決社區管理問題,盡管有意愿參與,卻缺乏了先決條件。這雖從側面抑制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從政策和社區層面提供了暢通居民參與途徑的策略,但對政府和社會以及社區資源依賴程度較高,想要在資源匱乏的地區推廣顯然還有難度。

在城市社區居民參與能力方面,學者呂歡美[5]通過分析居民參與能力對社區教育的影響,得出提高社區教育中居民參與能力的必要性,并從居民的身體素質、學習意識、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策略激勵機制。但這些提升居民參與能力的策略都依賴于社區管理體制的完善發展,忽略了居民之間自助互助能力的挖掘。

綜合學界對居民參與的研究成果發現,以往研究大多側重于完善居民參與的政策與加強居民參與激勵機制等外部動力探索,對于居民的參與意識、參與平臺、參與能力等促進居民參與內生動力方面的研究較為匱乏,而小組工作在培育居民參與內生動力上有其獨特優勢,因此本研究將對小組工作提升居民參與的實踐路徑進行探討。

二、D城市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面臨的問題

為了解D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事務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對社區10位居民開展訪談調研并作出分析。訪談對象基本信息如表1。

(一)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意識不足

D社區居民參與意識存在政治參與方式被動、參與動機傾向個人利益、參與持續性弱等問題。具體來說存在以下幾個方面不足。

1.居民政治參與不足

政治學家王浦劬認為,“政治參與是普通公民借助合法方式參與政治生活的行為。政治參與能夠彰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促進其最終獲得自身政治權利?!盵6]

通過對社區居民的訪談得知,社區居民參與內容以文體娛樂活動為主,居民的權利意識普遍較低,對于社區的一些民主選舉活動大都表現得漠不關心。在參與的社區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居民只是隨眾參加,對社區選舉并沒有正確的認識。

2.居民參與動機傾向個人利益

筆者就居民參與動機問題,通過訪談了解到,因參與社區活動“可以獲得獎品”的有4人,因參與活動可以“愉悅身心”的有3人,因活動有吸引力“活動有吸引力”和“熟人邀請”參與社區活動的居民均有1人,還有1名訪談對象從未參加過社區活動??梢?,大部分參加社區活動的原因是是否可以獲得獎品,參與動機與自身利益有很強的相關性。

3.居民參與持續性較弱

居民參與可持續性是指持續參加某項活動直至活動最終結束。筆者通過訪談結果得知,3次以上參與社區活動直至結束的居民有2人,1—2次參與社區活動直至結束的有3人,從未完整參與過社區活動的有5人。從以上訪談調研結果可見,居民參與的可持續性較弱,反映居民的參與有較強隨意性、參與意識不高的問題。

(二)居民參與平臺建設遲滯

各類城市社區活動團體與社區志愿服務組織作為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主要平臺,其建設與發展直接影響著居民參與程度。由于D城市社區在管理上的缺位,以及居民自身缺乏組織建設能力等原因,社區團體和社區組織的建設發展緩慢。

1.社區活動內容比較單一

一直以來,由于社區內部管理缺位和活動開展資金缺乏等問題,D社區居民參與的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這也是許多安置社區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社區居民訪談得知,社區活動團體僅有2個(見表2),分別是1個墨香書畫協會和1個廣場舞團體。社區活動形式單一,難以滿足不同居民的實際需求是社區居民參與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

2.社區志愿服務組織發展遲緩

為了解D社區組織建設情況,筆者將D社區與Y社區做了對比研究。Y社區是沈陽市的一個商業小區,在社區組織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筆者通過調研了解到,D社區志愿服務組織成員大多由居委會熟知的社區積極分子臨時組成,成員缺乏組織性。在社區志愿活動內容方面,根據調研結果得知(見表2),志愿者團體只有兩個,組建的志愿者隊伍服務內容也只局限于一些文明勸導、秩序維持等表層內容上??梢?,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建設遲滯,志愿服務活動內容也缺乏深度和廣度。

(三)D城市社區居民參與能力不足

居民參與能力主要體現在知識和技巧兩個方面。D社區居民中老人較多且文化水平不高,導致居民對社區公示欄的活動通知無法很好理解。另外,在居民的生活常識與技巧上,居民E說道:雖然我以前是個老師,常常在教別人知識,但是現在的科技發展太快啦,我的很多知識都跟不上時代發展了,像這個智能手機,我就只會簡單的那幾樣,除了打電話、發信息,其他功能就不會了。像之前社區組織的微信投票活動,我就沒有整明白,讓我覺得時代已經不再需要我了,打擊了我的積極性。

可見,知識和技巧上的不足是阻礙居民參與的重要原因。

三、“馨家園”小組介入城市社區居民參與實務過程及成效

(一)“馨家園”小組介入實務過程

“馨家園”是沈陽市公益創投“初級城鎮社區營造”項目的一個小組活動。小組共開展了6次小組活動,每周一次,固定小組成員8人。小組活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目標是提升居民參與意識;第二階段目標是暢通參與途徑,搭建參與平臺;第三階段目標是發掘居民潛能,提升參與能力。小組活動詳情見表3。

(二)小組介入成效

筆者分別在小組活動開展前和開展后對小組組員針對這三方面內容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小組活動前后測對比(如表4),小組成員在參與意識、參與平臺的建設、參與能力上均獲得較顯著的改善。

四、小組工作在推進城市社區居民參與中的作用

(一)提升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意識

在小組活動初期,社工在提到社區有哪些事情是大家最關切的時,大多居民都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筆者針對居民參與意識低的問題,通過開展“民法典小課堂”和“一起畫出心家園”兩節小組活動,使居民在參與社區事務的權利意識以及社區集體意識上得到了提升。在普及民法典相關知識活動中,組員了解到每個人都有參與選舉的權利。在“畫出心家園”環節中,通過讓組員畫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園,幫助其認識到良好的社區建設發展是要靠居民積極參與實現的。

(二)搭建城市社區居民參與的平臺

居民參與需要借助相關平臺才能參與到社區活動中。部分居民雖希望能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但囿于不知道如何加入其中或者社區的活動團體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只好作罷。對于以上問題,筆者開展了“組建我的小團隊”小組活動,幫助組員組建興趣團體,并培養團隊領袖管理團隊。在小組活動結束后,組員L組建了養花興趣小組,目前已經發展到了十余名組員??梢?,小組活動在搭建居民參與平臺中發揮了其獨特優勢。

(三)增強城市社區居民參與能力

居民參與能力包括居民的表達能力、個人才藝等,這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參與度。而小組工作的功能在于可以針對居民能力提升開展相應小組活動,幫助居民增能。小組活動過程中,通過積極引導組員表達自己,培養居民的表達能力,鼓勵居民平時積極參與到社區各類實踐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促使居民養成以批判性的思維去看待社區各類問題,從而提高居民協商議事的能力??梢?,小組工作可以幫助居民增能,在促進居民參與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五、結束語

通過小組活動的開展,引導組員樹立對社區的責任感,提升組員參與意識;通過發動組員自身能動性,積極組建社區活動團體,改善社區缺乏參與平臺的問題。在參與能力方面,通過積極鼓勵組員在小組活動中表達自己見解看法,提升組員表達能力,幫助組員在以后的社區活動中積極表現自己,增強其社區參與能力??梢?,小組工作在推動居民參與社區事務中有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 ?王詩宗,羅鳳鵬.基層政策動員: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的可能路徑[J].南京社會科學,2020(4):63-71.

[2]? ?章思怡,鄒夢璐,羅馬.城市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收集的激勵機制研究:以諸暨市下坊門新村為例[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16):17.

[3]? ?魯蓉.以社會工作介入提升居民參與意識的行動研究:以C社區的介入為例[J].中國社會工作,2021(16):22-24.

[4]? ?黃炳境,韋朝烈.提升社區居民參與的對策研究[J].探求,2013(2):79-83.

[5]? ?呂歡美.提升社區教育中居民參與能力的策略探析[J].成人教育,2013,33(1):70-71.

[6]? ?胡溢軒.“形式”抑或“實質”:中國基層政治參與的實證分析[J].探索,2017(3):96-104.

[責任編輯? ?妤? ?文]

猜你喜歡
小組工作
試論小組工作在輔導員工作專業化中的優勢
論“小組工作”課程考試改革的可行性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小組工作介入
優勢視角下空巢老人小組工作介入研究
“筑夢成長”高校貧困生小組工作援助計劃
優勢視角下小組工作介入流動兒童抗逆力研究
小組工作介入農村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研究
小組社會工作游戲帶領的幾點注意事項
小組工作方法在中職學生干部培養中的應用研究
小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