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歸通痹湯聯合溫針灸陽陵泉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液炎性因子及血液黏滯度的影響

2024-03-22 07:56付聰聰張美麗王曉寧祝麗萍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4年6期
關鍵詞:陽陵泉膝骨性軟骨

付聰聰 張美麗 王曉寧 祝麗萍

(1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山東 青島 266000;2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海慈醫院(青島市中醫醫院急診科)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病理改變、骨質增生為基礎的慢性關節疾病,可使患者出現膝蓋紅腫、酸痛、彈響、積液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還可能引起膝關節滑膜炎、半月板損傷、膝外翻、膝內翻等多種關節疾病,甚至導致關節畸形、殘疾等〔1,2〕。臨床西醫常采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患者關節軟骨的透明質酸與蛋白多糖水平降低,對關節軟骨產生損害,故而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3〕。近年來,中醫在膝骨性關節炎治療中取得一定進展。當歸通痹湯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補益肝腎之效,可改善患者機體微循環〔4〕。溫針灸陽陵泉通過熱敏刺激可疏經通絡、調整氣血,起到溫陽補虛、行氣活血之效〔5〕。本研究將上述兩種治療方法聯合應用于膝骨性關節患者,旨在觀察其對膝關節液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黏滯度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15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所有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中醫:膝骨性關節炎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相關診斷標準,屬寒濕痹阻證,主癥:關節冷痛,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熱痛減,晨僵,關節畸形;次癥:惡風寒,陰雨天加重,肢體沉重,口淡不渴;舌脈:舌質淡,舌苔白,脈象弦緊;(2)西醫:膝骨性關節炎符合《骨關節炎診療指南》〔7〕中相關診斷標準;(3)近4 w未接受相關治療;(4)具有一定行走能力。排除標準:(1)對試驗藥物過敏;(2)合并血液系統疾病;(3)合并類風濕關節炎;(4)合并膝關節手術史。觀察組男31例,女44例;病程1~12年,平均(6.36±2.12)年;年齡53~75歲,平均(62.39±4.62)歲;發病部位:左膝34例,右膝31例,雙膝10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42例;病程1~11年,平均(6.29±2.17)年;年齡51~75歲,平均(62.47±4.50)歲;發病部位:左膝33例,右膝33例,雙膝9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當歸通痹湯治療,組方:當歸20 g,何首烏30 g,炙黃芪25 g,杜仲20 g,茯苓20 g,甲珠15 g,申姜15 g,姜活15 g,牛膝10 g,甘草15 g,1劑/d,加水煎煮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持續治療30 d。觀察組采用當歸通痹湯+溫針灸陽陵泉治療,當歸通痹湯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溫針灸陽陵泉:患者保持坐位,取陽陵泉穴,對穴位局部進行常規消毒,采用75.00 mm×0.35 mm毫針刺入該穴,針刺深度控制在40 mm左右,以患者感覺酸麻沉脹為準,而后采用溫灸艾條(南陽漢方艾葉公司)套于針上并點燃,注意不要灼傷皮膚,留針30 min,灸艾條2壯,1次/d,持續治療30 d。

1.3觀察指標 (1)膝關節骨關節指數、膝關節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0 d時,采用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WOMAC)指數〔8〕評估兩組膝關節骨關節指數,包含關節功能(17個項目)、關節疼痛(5個項目)、關節僵硬(2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按照沒有、中度、非常、極度4個選項分別計0、2、3、4分,總分96分,評分越高表明癥狀越重;采用Lysholm膝部量表(LKS)〔9〕評估兩組關節功能,包含支撐、下蹲、跛行等8個條目,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膝關節功能越好。(2)膝關節液炎性因子:抽取兩組治療前、治療30 d時膝關節液3 ml,5 000 r/min離心20 min,去除關節組織與細胞核,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IL-1β,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醫學工程公司。(3)血液黏滯度:采集兩組治療前、治療30 d時空腹靜脈血3 ml,4 000 r/min離心5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AU5800)檢測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 結 果

2.1治療前后兩組膝關節骨關節指數、膝關節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WOMAC指數、LK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兩組WOMAC指數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LKS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01)。見表1。

2.2治療前后兩組膝關節液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TNF-α、IL-6、IL-1β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兩組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01)。 見表1。

2.3治療前后兩組血液黏滯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兩組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WOMAC指數、LKS評分及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黏滯度比較

3 討 論

祖國醫學認為,膝骨性關節炎屬“痹癥”“骨痹”等范疇病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肝腎虛損,正氣不足,氣血瘀結,經絡痹阻,導致筋骨不調,骨不生髓,風、寒、濕入侵體內,致使膝部經絡痹阻,出現膝關節僵硬、腫痛等癥狀〔10〕。膝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應以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補益肝腎為主要原則。

當歸通痹湯出自《效驗秘方》,方中當歸、甲珠具有活血祛瘀、養血止痛之效;何首烏、杜仲具有強筋健骨、補益肝腎之功;炙黃芪、茯苓具有大補元氣、利水消腫的作用;申姜、牛膝可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續傷止痛;姜活可祛風止痛、散寒除濕;甘草可調和藥性〔11〕。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補益肝腎之功效。陽陵泉穴為筋脈匯總之所,溫針灸陽陵泉可發揮針刺、艾灸兩種功效,其中針刺陽陵泉可發揮舒筋、壯筋之效,艾灸陽陵泉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12〕。本研究結果表明,當歸通痹湯聯合溫針灸陽陵泉可減輕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臨床癥狀,提高關節功能?,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何首烏提取物可促進細胞分裂與增殖,延緩細胞衰老,還可增加肝、腎中蛋白質含量,提高機體DNA修復能力,達到強健筋骨的作用;杜仲能夠加快機體骨骼、肌肉中蛋白質膠原的合成與分解,提高代謝,預防衰老;申姜水煎劑可對骨關節軟骨細胞產生刺激,使其代償性增生,有助于促進骨損傷愈合,減輕骨關節病變,全方合用可有效改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僵硬、腫脹等癥狀,促進關節功能恢復〔13〕。而溫針灸陽陵泉可刺激局部疼痛物質重新分布,減少疼痛因子聚集,減輕疼痛癥狀〔14〕。

TNF-α、IL-6、IL-1β是發生膝骨性關節炎的關鍵炎性因子,參與膝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其中TNF-α可誘導破骨細胞活化因子分泌,氧化軟骨細胞,引起關節軟骨損害〔15〕;IL-1β增加軟骨基質蛋白酶活性,使軟骨關節快速降解,引起軟骨關節炎癥〔16〕;IL-6主要由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產生,可刺激中性粒細胞分泌蛋白水解酶、活性氧中間體,加重炎癥反應,損害關節軟骨〔17〕。本研究發現,聯合治療方案可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分析其原因,當歸通痹湯方中當歸、何首烏等多種藥物不僅可促進T細胞增殖,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及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升機體免疫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溫針灸陽陵泉可加速局部微循環,提高局部代謝,促進炎性物質吸收,降低膝關節液炎癥因子水平。

相關研究指出,骨內高壓是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重要病理改變,可阻礙關節周圍經脈回流,致使血液瘀滯、關節滑膜充血水腫,加重病情〔18〕。本研究結果顯示,當歸通痹湯聯合溫針灸陽陵泉治療可改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血液黏滯度。當歸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當歸多糖,可誘導造血微環境的成纖維細胞分泌造血生長因子,促進人體造血祖細胞及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升高外周血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輔以溫針灸能夠加快血液流速,減輕血管內紅細胞聚集,改善機體微循環,降低血液黏滯度;甲珠可提高機體抗凝血能力,提高血液中血紅細胞活性,防止血液凝結發生,改善血液黏滯度。

綜上,當歸通痹湯聯合溫針灸陽陵泉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骨關節指數,改善膝關節液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黏滯度,提升膝關節功能,使患者獲益。

猜你喜歡
陽陵泉膝骨性軟骨
陽陵泉穴功效主治及生物學機制研究進展*
膝骨性關節炎的自我康復
《針灸大成》陽陵泉穴臨床應用
淺析“肝膽陽陵泉”的理論依據及臨床應用
鞍區軟骨黏液纖維瘤1例
髓外硬膜內軟骨母細胞瘤1例
溫針灸陽陵泉聯合等速肌力訓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療效與對視覺模擬評分法和Lysholm膝關節評分的影響
原發肺軟骨瘤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消痛散塌漬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膝骨性關節炎的治未病預防及護理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