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管治療術結合牙周基礎治療對老年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臨床效果

2024-03-22 07:57孫璐謝志偉王藝穎劉思雨楊倩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4年6期
關鍵詞:齦溝患牙牙髓

孫璐 謝志偉 王藝穎 劉思雨 楊倩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口腔科,山東 東營 257000)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作為目前臨床工作中一類較為常見的口腔科疾病類型,主要是指牙周病在進展到晚期以后,牙髓組織出現包括厭氧菌在內的多種細菌混合性的感染,該病的臨床癥狀及表現較為復雜多樣,這也為牙周疾病的臨床治療、診斷及預后評估造成了一定難度,對患者口腔健康造成了較大影響〔1〕。目前臨床工作中針對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治療以根管治療術為主,其不僅適用于牙髓壞死或牙根感染等疾病類型,且術后可盡可能保留牙齒,臨床治療時間也相對穩定〔2〕。但關于后續牙周的治療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尚未確定,甚至鮮有報道〔3〕。本研究擬分析根管治療術結合牙周基礎治療在不同治療時機下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在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口腔科治療的90例老年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例。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均符合《牙周病學》〔4〕中關于牙周牙髓聯合病變診斷標準;③患牙牙周袋探診的深度在6 mm以上,且患牙具有完整的牙冠及牙根,無齲齒、缺損或牙隱裂等損傷改變;④患牙近期出現急性炎癥反應;⑤尚未出現牙髓體病變的牙體硬組織疾病者;對牙髓實施電活力檢查結果出現異常者;實施X線片影像學結果可見牙槽骨存在明顯的骨吸收或密度減低者;均知情同意本試驗。排除標準:患牙部分有明顯的外傷史;合并全身炎癥疾病;進入本次研究前6個月內已接受了其他牙周治療者;在進入研究前3個月內接受了抗菌藥物治療者;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臨床資料缺失者。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兩組均結合牙周基礎對患者實施根管治療術治療:采用氧化氫溶液及生理鹽水清潔患者口腔,采用根管測量儀測量并判斷根管長度,隨后采用擴銼牙組織直至根管能夠操作的深度,隨后對患處進行根管預備治療,將其中吸干凈直至干燥根管之后,采用熱牙膠聯合AH-plus糊劑以達到填充根管的目的〔5〕。對照組在根管治療術后3 w實施牙周治療,觀察組在根管治療術后1 w實施牙周治療,具體方法:結合患者情況采用根面平整術及全口齦下刮術治療,術前需要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處理,盡可能將牙石清除后,在根管治療術對牙周袋進行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后填塞米諾環素處理。

1.3療效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VAS)、牙周探診深度(PD)、附著喪失水平(AL)、牙齦退縮(RG)、菌斑指數(PLI)及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1)療效評價標準〔6〕:經過治療后牙齒松動情況顯著改善(≥80%),炎癥反應顯著降低(>80%),未出現明顯牙齦出血,牙槽骨吸收顯著減少(≥80%)為顯效;治療后牙齒松動程度改善60%~80%,炎癥反應狀態改善60%~80%為有效;治療后牙齒松動程度未得到改善,炎癥狀態無改善甚至加重,牙齦仍具有明顯出血傾向,牙槽骨呈現出明顯的進行性吸收趨勢,牙周袋也明顯變深為無效;顯效+有效=總有效。(2)采用VA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根據患者主觀對疼痛判斷,得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重〔7〕。(3)采用濾條紙緩慢插入到研究位點齦溝內,安靜放置30 s后取出濾條紙,隨后將其放置磷酸鹽緩沖液(PBS)內,4 500 r/min離心12 min。移液器抽取上層清液后放置低溫冰箱備用。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量齦溝液炎癥因子指標中白細胞介素(IL)-8、IL-6及IL-1β水平。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Mann-WhitneyU檢驗及χ2檢驗。

2 結 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與對照組〔33例(73.33%);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12例〕相比,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42例(93.33%);顯效22例、有效20例、無效3例〕顯著提高(χ2=6.480,P=0.011)。

2.2兩組治療前后VAS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VAS〔15.20±0.98)、(5.18±1.02)分〕無統計學差異(t=0.095,P=0.925);治療后觀察組〔(1.56±0.39)分〕低于對照組〔(2.66±0.3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262,P=0.000)。

2.3兩組治療前后牙周指數對比 治療前兩組PD、AL、RG、PLI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D值、AL值及PLI值顯著低于對照組,RG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指數對比

2.4兩組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IL-8、IL-6、IL-1β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3 討 論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作為牙科臨床工作中一類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發生發展多集中在成年人中,且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該病的發生率也呈現出不斷升高的趨勢〔8〕。研究顯示,因為牙周根尖部存在根尖孔,且根管交通復雜,類型多樣,會顯著增加交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9〕。在目前臨床工作中針對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治療以根管治療術為主,盡管在治療該病時可獲得可靠的效果,但治療患牙的作用范圍相對較廣,但仍然需要在其基礎上增加牙周治療以達到改善牙周及牙髓整體情況的目的〔10〕。因此,針對牙周治療的最佳治療時機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臨床總有效率較高,結果提示,在根管治療術后1 w實施牙周治療可獲得更加突出的臨床療效,在改善牙齒松動及炎癥反應、延緩牙槽骨吸收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1〕。在對比疼痛時可見,相對較早的實施牙周治療能夠早期清除牙周內的細菌,不僅有效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持續感染,還可以清除殘留毒素對牙根的刺激,減輕組織出血及水腫,由此降低疼痛程度〔12〕。PD、AL、RG、PLI被認為是目前用于評估牙齒及口腔健康的可靠指標,一旦上述指標出現異常,則說明患者的健康狀況也受到了較大影響〔13〕。通過實施積極有效的牙周治療對牙石進行有效清除,有效避免了牙齦萎縮及牙齒鈣化等情況出現,也由此避免了致病菌在牙周內的過度滋生,維持更加穩定的口腔環境〔14〕。結合本次結果顯示,通過采取術后牙周治療會獲得更好的效果。同時,根管治療術后牙周治療通過對IL-1β的過度分泌產生抑制作用,由此延緩牙周炎的進一步惡化及進展,對促進牙周炎的轉歸可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及效果。而IL-6作為一種多細胞的效應因子,可對各類細胞增殖發揮較強的促進作用,并積極參與骨吸收,促使口腔狀態區域平衡,由此促使牙恢復正常的代謝狀態。另外,IL-8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雙向調節因子,其濃度也用于反映并評估牙周組織的驗證代謝反應及狀態,通過結合本次結果顯示,根管治療術后1 w實施牙周基礎治療可獲得更好的改善效果,綜合預后表現更佳,與既往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5〕。

綜上,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應用根管治療術結合牙周基礎治療可獲得突出的臨床療效,牙周疼痛程度明顯降低,牙周指數及炎癥反應均得到明顯改善,整體預后較好。

猜你喜歡
齦溝患牙牙髓
用椅旁樹脂嵌體/高嵌體在對第二磨牙遠中齦下缺損進行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意向性牙再植治療重度牙周炎患牙的臨床研究
正畸治療過程中支抗種植體周圍齦溝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CBCT在牙體牙髓病診治中的臨床應用
牙周炎牙齒正畸加力前后齦溝液中RANKL和OPG的變化
Biodentine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牙髓牙周聯合治療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綜合征92例的綜合治療
種植體周圍炎齦溝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兩種修復方法對已做根管治療并單端游離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