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1溶瘤病毒對小鼠卵巢癌的抗腫瘤活性

2024-03-22 07:57唐國玲黃山鷹劉剴胡海燕曾薇薇蘇圣梅閻愷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4年6期
關鍵詞:溶瘤病毒組滴度

唐國玲 黃山鷹 劉剴 胡海燕 曾薇薇 蘇圣梅 閻愷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婦科,廣東 深圳 518000)

卵巢癌發病初期無特異性癥狀,約2/3的患者就診時已達到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分期Ⅲ~Ⅳ期,手術治療效果不佳,需要聯合術后化療,對順鉑、紫杉醇等化療藥物耐藥性增加時不良預后的主要原因之一〔1〕。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PD)-1與其配體結合后能夠抑制T細胞活性,誘發腫瘤免疫逃逸〔2〕;PD-1抗體能夠降低PD-1活性,提高免疫細胞的抗腫瘤作用;但由于PD-1抗體的組織穿透性較差,難以達到腫瘤病灶處,降低了其療效〔3〕。溶瘤病毒具有抗癌作用的同時還能夠增強活化T細胞浸潤,與抗PD-1抗體結合后可提高其組織穿透性,增強抗腫瘤作用〔4〕。本研究探討PD-1溶瘤病毒對卵巢癌的抗腫瘤活性。

1 材料與方法

1.1動物與主要試劑 SPF級雄性C57BL/6J小鼠,體質量(20±2)g,購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許可證號:SYXK(滬)2023-0007。人卵巢癌SKOV-3細胞株購于上海昆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D-1、溶瘤單純皰疹病毒(oHSV)購買以及PD-1溶瘤病毒構建由上海和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完成。DMEM細胞培養基、胎牛血清購于青島捷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淋巴細胞分離液、PE標記小鼠抗人CD4單克隆抗體、PE標記小鼠抗人CD8單克隆抗體均購于天津梅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白細胞介素(IL)-2、IL-10、干擾素(IFN)-γ〕均購于仁捷(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免疫組化(SP)檢測試劑盒(P53、Ki67)購于北京拜爾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造模及PD-1溶瘤病毒最佳滴度篩選 復蘇人卵巢癌SKOV-3細胞株后使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細胞培養基培養、傳代,調整細胞密度為1×107/ml,向小鼠右前腋下注射0.2 ml細胞懸液,繼續培養14 d后篩選出現移植瘤的小鼠進行后續研究。為篩選PD-1溶瘤病毒最佳滴度,分別將滴度為5×105、1×106、5×106、1×107、5×107、1×108的PD-1溶瘤病毒注射入卵巢癌腫瘤內部,每個滴度5只小鼠,同時設置5只小鼠為空白對照。每2 d注射1次,注射3次,末次注射結束后繼續培養7 d,測量腫瘤長徑、短徑,計算卵巢癌腫瘤體積。

1.3分組與腫瘤體積測量 取卵巢癌造模成功的小鼠64只,隨機分為模型組(靜脈注射等量生理鹽水),PD-1抗體組(靜脈注射PD-1單克隆抗體,200 μg),單獨溶瘤病毒組(瘤內注射oHSV病毒,滴度5×107),PD-1溶瘤病毒組(瘤內注射PD-1溶瘤病毒,PD-1溶瘤病毒),每組16只。同時設置對照組(正常喂養的小鼠,靜脈注射等量生理鹽水)16只。每2 d注射1次,注射3次,末次注射結束后繼續培養7 d,測量腫瘤長徑、短徑,計算卵巢癌腫瘤體積。

1.4標本采集與處理 測量完腫瘤長徑、短徑后麻醉小鼠并稱重,腹主動脈取血后處死小鼠,剪下腫瘤組織并稱重,記錄腫瘤質量;取出脾臟、胸腺并稱重,計算脾指數、胸腺指數。將收集的部分血液標本離心處理,-80 ℃保存待測;另外一部分血液標本放于適量的紅細胞裂解液中,得到外周血T淋巴細胞,磷酸緩沖液重懸、混合均勻后計數備用。將腫瘤組織常規制成石蠟切片,用于免疫組化檢測。

1.5各組小鼠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取各組小鼠的外周血T淋巴細胞約1×107個,配制成500 μl的細胞懸液,分別加入PE標記小鼠抗人CD4單克隆抗體、PE標記小鼠抗人CD8單克隆抗體后混合均勻,避光靜置30 min,離心后棄去沉淀,磷酸緩沖液重懸后上流式細胞儀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記錄CD4+、CD8+比例,計算CD4+/CD8+比值。

1.6各組小鼠血清IL-2、IL-10、IFN-γ濃度檢測 取各組小鼠-80 ℃保存的血清樣本,復溫后吸出0.3 ml,按試劑盒說明書中的步驟,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IL-2、IL-10、IFN-γ濃度。

1.7SP法檢測各組小鼠P53、Ki67表達檢測 取腫瘤組織石蠟切片,烤片30 min,二甲苯浸泡后梯度濃度的酒精脫水,過氧化氫去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活性,修復抗原后封閉非特異性抗原;滴加一抗:鼠抗人P53單克隆抗體(1∶1 000倍稀釋),鼠抗人Ki67單克隆抗體(1∶500倍稀釋),鼠抗人β-actin單克隆抗體(1∶4 000倍稀釋),室溫下孵育1 h,滴加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山羊抗屬IgG(1∶4 000倍稀釋),顯色、復染、脫水、透明后封片。顯微鏡下隨機計數200個細胞,計算陽性細胞比例,根據陽性細胞比例和染色強度進行評分,使用兩者的乘積判定結果,陰性(0分)、弱陽性(1~2分)、中等陽性(3~4分)、強陽性(>4分),將中等陽性和強陽性記為陽性。

1.8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χ2檢驗、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進行LSD-t檢驗。

2 結 果

2.1不同滴度PD-1溶瘤病毒對腫瘤體積的影響 PD-1溶瘤病毒滴度0、5×105、1×106、5×106、1×107、5×107、1×108時腫瘤體積依次為(308.51±12.80)、(269.83±15.65)、(236.24±11.97)、(213.69±9.41)、(189.47±8.29)、(173.59±7.85)、(171.06±8.53)mm3。不同PD-1溶瘤病毒滴度的卵巢癌小鼠之間腫瘤體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0.958,P=0.000);隨著PD-1溶瘤病毒滴度的升高腫瘤體積逐漸降低。當PD-1溶瘤病毒滴度達到5×107時卵巢癌小鼠腫瘤體積不再明顯降低,與1×108時腫瘤體積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后續實驗以PD-1溶瘤病毒滴度5×107處理卵巢癌小鼠。

2.2各組腫瘤體積、腫瘤質量比較 各組腫瘤體積、腫瘤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模型組腫瘤體積、腫瘤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D-1溶瘤病毒組腫瘤體積、腫瘤質量明顯低于模型組,PD-1溶瘤病毒組腫瘤體積、腫瘤質量明顯低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均P<0.05)。見表1。

2.3各組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水平比較 各組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D-1溶瘤病毒組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明顯高于模型組,PD-1溶瘤病毒組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明顯高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0.05)。見表1。

2.4各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各組CD4+、CD8+、CD4+/CD8+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CD4+、CD4+/CD8+明顯低于對照組,CD8+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D-1溶瘤病毒組CD4+、CD4+/CD8+明顯高于模型組,CD8+明顯低于模型組(P<0.05);PD-1溶瘤病毒組CD4+、CD4+/CD8+明顯高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CD8+明顯低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腫瘤體積、腫瘤質量、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水平、T細胞浸潤水平比較(n=16)

2.5各組血清IL-2、IL-10、IFN-γ水平比較 各組血清IL-2、IL-10、IFN-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血清IL-2、IFN-γ明顯低于對照組,IL-1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D-1溶瘤病毒組血清IL-2、IFN-γ明顯高于模型組,IL-10明顯低于模型組;PD-1溶瘤病毒組血清IL-2、IFN-γ明顯高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IL-10明顯低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0.05)。見表2。

2.6各組P53、Ki67陽性表達比較 各組P53、Ki67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P53、Ki67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D-1溶瘤病毒組P53、Ki67陽性率明顯低于模型組;PD-1溶瘤病毒組P53、Ki67陽性率明顯低于PD-1抗體組、單獨溶瘤病毒組(P<0.05)。見表2。

表2 各組血清IL-2、IL-10、IFN-γ水平、P53、Ki67陽性表達比較

3 討 論

卵巢癌發病早期癥狀隱匿,診斷難度高,導致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致死率高。相關研究顯示,無盆腔淋巴結轉移的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40%左右,當出現盆腔淋巴結轉移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下降至10%左右〔5〕。手術難以根治卵巢癌是患者不良預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聯合術后化療(順鉑、紫杉醇等),但耐藥性發生率高,還可能引發外周免疫系統功能抑制〔6〕;因此,探尋新的治療手段對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提示,PD-1抗體、單獨溶瘤病毒、PD-1溶瘤病毒干預均能夠控制卵巢癌小鼠病情進展,其中PD-1溶瘤病毒效果最明顯。

脾臟和胸腺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脾臟指數、胸腺指數減小會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比例下降、免疫功能減退,抗腫瘤活性降低〔7,8〕。T淋巴細胞主要包括CD4+、CD8+,在腫瘤免疫微環境中發揮抗腫瘤作用〔9〕。激活T淋巴細胞能夠殺滅腫瘤相關的自身抗原,但多數惡性腫瘤患者無法自發激活抗原特異性T淋巴細胞〔10〕。IL-2與IFN-γ具有免疫效應細胞活性,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與免疫治療效果密切相關〔11〕。IL-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高表達會降低腫瘤免疫治療效果〔12〕。PD-1是免疫負調控因子,能夠抑制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免疫細胞對腫瘤的殺傷活性〔13〕??筆D-1抗體能夠抑制PD-1活性,提高免疫細胞的抗腫瘤作用。但單克隆PD-1抗體組織穿透力較弱,難以到達腫瘤病灶;溶瘤病毒組織穿透力強,在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同時還可作為載體工具〔14〕。本研究中通過構建PD-1溶瘤病毒,明顯提高了對卵巢癌的免疫調節作用,增強特異性抗腫瘤免疫細胞的殺傷能力,提高療效。

P53基因是與人體腫瘤相關性最高的基因,引發腫瘤形成和惡性轉化的P53蛋白是P53基因突變的產物,發揮腫瘤促進作用,會抵消野生型P53基因的抑癌作用〔15〕。相關研究顯示,50%以上高惡性程度的漿液性卵巢癌組織中存在P53突變〔16〕。Ki67陽性表達于細胞核中,與核糖體轉錄相關,是評估腫瘤細胞活性的指標〔17〕。研究顯示,Ki67代表有絲分裂指數,在G0靜息期外的循環細胞中均有表達,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提升說明惡性程度的增加〔18〕。本研究結果提示,PD-1溶瘤病毒可通過下調P53、Ki67表達來抑制卵巢癌的發展,且相比于單獨PD-1抗體、溶瘤病毒作用更強。

猜你喜歡
溶瘤病毒組滴度
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對小鼠流感相關性腦病的影響*
不同富集培養方法對噬菌體PEf771的滴度影響
《NEJM》:溶瘤病毒治療兒童致命腦腫瘤,延長生存期50%
重組腺相關病毒基因藥物三種滴度的比較與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中抗核抗體與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抗體檢測的應用價值
EA-IL-15溶瘤腺病毒的構建及其對膠質瘤細胞特異性及有效性研究
溶瘤病毒藥品未來可期
抑制miR-134治療大鼠癲癇持續狀態實驗研究
shRNA-Survivin基因對A549細胞增殖、遷移和凋亡的影響
淺析對慢性乙肝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