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性干預對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炎性反應及恢復進程的影響△

2024-03-22 03:00趙莎莎陳飛馬苗苗
癌癥進展 2024年1期
關鍵詞:性反應針對性氧化應激

趙莎莎,陳飛,馬苗苗

許昌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河南 許昌 461000

子宮內膜癌為婦科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根治術為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案,其療效得到廣泛認可[1-3]。但由于手術屬于有創性治療,在根治術切除病灶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創傷,從而誘發一系列術后應激反應及炎性反應[4-6]。術后相關反應可給患者的術后恢復及后續抗腫瘤治療造成不良影響[7-9]。因此圍手術期通過相關專業化干預,幫助患者將機體調整至最佳狀態迎接手術治療,同時盡量減輕患者術后炎性反應與應激反應程度,已經成為手術治療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的個體化差異較為明顯,患者于圍手術期出現的生理、心理癥狀也不盡相同,因此常規普適性干預措施難以滿足臨床需要。多數子宮內膜癌患者對于自身存在的癥狀、體征無專業認知。為此許昌市中心醫院通過全面入院評估發現患者個性化癥狀與體征,據此給予針對性干預,以期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減輕術后炎性反應及應激反應程度,提高手術治療安全性。本研究探討針對性干預對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炎性反應及恢復進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許昌市中心醫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癌手術患者的病歷資料。納入標準:①在許昌市中心醫院接受手術治療且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②國際婦產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10]為Ⅰ~Ⅱ期;③圍手術期相關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術前有放化療史;②術后轉院;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合并免疫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⑤圍手術期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急慢性炎癥或其他創傷、骨傷;⑥術前處于營養不良狀態;⑦合并膀胱、盆底、胃腸功能紊亂;⑧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疾病。根據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106 例子宮內膜癌患者,按干預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及針對組,每組53 例。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圍手術期干預,針對組患者給予針對性干預。常規組患者,年齡46~68 歲,平均(56.37±4.63)歲;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為18.91~24.12 kg/m2,平均(21.63±2.61)kg/m2;FIGO分期:Ⅰ期39 例,Ⅱ期14 例;合并癥:高血壓3 例,2 型糖尿病9 例,冠心病4 例。針對組患者,年齡45~69 歲,平均(56.46±5.07)歲;BMI 為18.78~24.23 kg/m2,平均(21.49±2.72)kg/m2;FIGO 分期:Ⅰ期37 例,Ⅱ期16 例;合并癥:高血壓4 例,2 型糖尿病10 例,冠心病2 例。兩組患者各臨床特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許昌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18-1017)。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許昌市中心醫院接受子宮全切、雙側附件切除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常規組患者圍手術期給予常規干預:術前8 h禁食、6 h 禁水,常規行清潔灌腸。術中不予特殊干預。術后給予自控泵鎮痛,留置2 條引流管;術后取平臥位絕對臥床6 h,術后1 天開始床旁活動;通過常規下肢抬高位、穿彈力襪、下肢氣壓泵等方法預防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形成;若無胃腸道不良反應,于術后8 h 開始恢復進清質流食,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針對組患者圍手術期給予針對性干預:患者入院后給予生理、心理、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飲食結構、營養狀態、血栓風險等進行全面了解及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結合患者年齡、病情等具體情況制訂針對性干預措施。術前,對于心理壓力過大的患者給予心理干預;有睡眠障礙的患者給予作息時間調整干預;不行常規腸道準備,僅于術日給予開塞露促排便,以降低術后腸道膀胱功能紊亂風險;術前6 h 禁食,術前2 h 給予含碳水化合物飲品200 ml 口服后禁水。術中,對于肢冷畏寒的患者給予保溫干預,全部患者輸注液體均加溫至35~37 ℃;合并2 型糖尿病、冠心病或心腎功能不佳的患者術中限制補液。術后,在常規鎮痛的基礎上對于疼痛顯著患者給予局部鎮痛;無必要不留置引流管;對于出汗較多的患者給予局部擦拭及止汗凝露;對于術前評估血栓風險≥3 分的患者在常規LDVT 預防措施的同時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注射;營養狀態、胃腸功能欠佳及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于術后2 h 給予水電解質液體口服,若無胃腸道不良反應,術后6 h 恢復進清質流食,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術后飲食指導;術后無絕對臥床,清醒后開始床上活動,術后6 h 患者在可耐受的前提下開始床旁活動,能夠降低術后尿潴留發生風險。有其他特殊體征、癥狀的患者給予針對性干預。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術后排氣時間、開始床旁活動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所有患者均于術前、術后3 天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使用離心機3500 r/min 離心處理10 min,取得血清樣本于-80 ℃條件下儲存。檢測時,血清樣本以水浴法解凍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炎性反應指標[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應激指標[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dvanced oxidized protein product,AOPP)、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創傷標志物[總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肌紅蛋白(myoglobin,MYO)、缺血修飾清蛋白(ischaemic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出院前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開始床旁活動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

2.2 血清炎性反應指標的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CRP、TNF-α、IL-6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血清CRP、TNF-α、IL-6 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但針對組患者CRP、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手術前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反應指標的比較

2.3 血清創傷標志物的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TAC、MYO、IMA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血清TAC 水平均低于本組術前,MYO、IMA 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但針對組患者TAC 水平高于常規組,MYO、IMA 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手術前后兩組患者血清創傷標志物的比較

2.4 血清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AOPP、ROS、MDA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血清AOPP、ROS、MDA 水平均高于本組術前,但針對組患者AOPP、ROS、MDA 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手術前后兩組患者血清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

2.5 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針對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77%(2/53),低于常規組患者的16.98%(9/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70,P﹤0.05)。(表5)

表5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n(%)]

3 討論

根治性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11-13]。隨著中國全民健康體檢的普及以及臨床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更多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獲得了手術治療機會[14-16]。但根治性手術切除范圍較大,同時因子宮對女性的特殊意義,還可給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因此圍手術期相關干預措施已經成為保障手術順利開展、促進患者術后恢復以及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規圍手術期干預均為常規措施,對于子宮內膜癌患者具有普適性。然而患者在生理、心理等諸多方面的個性化差異較大,普適性的干預措施難以滿足患者的臨床需要。常規術前腸道準備易給患者造成較大心理壓力,同時還易因操作過程造成腸道損傷。術前較長時間的禁食、禁水可導致患者胃腸道空置時間過長,誘發腸道菌群紊亂,影響術后胃腸功能恢復[17-18]。術中常規補液可對心、腎功能造成一定負擔,不利于腎功能不佳與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術后恢復[19-20]。術中給予保溫干預能夠減輕溫度刺激形成的術中血流動力學過度波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患者,特別是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可減少血管內皮損傷及其誘發的炎性反應與氧化應激反應。術后留置引流管易形成疼痛刺激與感染,可對患者的神經內分泌系統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胰島素抵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最終對患者的恢復造成影響。術后置管與疼痛均可延遲患者術后恢復性活動開始時間,術后延遲活動則可能導致下肢血流減慢,增加LDVT形成風險,還可能致使肌力下降,使肺功能減退,繼而使機體抗氧化功能下降,引發過度的氧化應激反應。腫瘤細胞對周圍組織的侵襲、術中麻醉誘發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手術操作等均可誘發血清創傷標志物發生異常改變,針對性干預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于術中、術后給予全面對癥干預,能夠有效減輕患者創傷程度,從而降低血清創傷標志物水平。

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淋巴結清掃數均無差異,提示實施術中針對性干預不會干擾手術操作。針對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開始床旁活動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組,提示針對性干預具有縮短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恢復進程的作用。經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主要是由于患者手術切除病灶、清掃淋巴結以及麻醉、血流動力學改變等因素而誘發的正常炎性應激反應,但針對組患者炎性反應輕于常規組,說明針對性干預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炎性反應程度。本研究結果表明,針對組患者術后血清創傷標志物水平與氧化應激指標均優于常規組,提示針對性干預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體征、癥狀開展相應干預,從而有效減輕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損傷程度與氧化應激反應程度。針對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提示針對性干預通過對多項干預措施的改進提高了圍手術期干預的針對性,有效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輔助提高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針對性干預通過全面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專業性干預,能夠減輕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炎性反應與氧化應激反應程度,改善血清創傷標志物水平,縮短患者術后恢復進程,輔助提高手術安全性,同時還可提高臨床干預的工作效率。

猜你喜歡
性反應針對性氧化應激
腸道菌群失調通過促進炎性反應影響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應時而著,為事而作——議論要有針對性
基于炎癥-氧化應激角度探討中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干預作用
曉有機化學必考方向 提升備考針對性
學會“針對性”寫作
有的放矢,始得鮮明——議論要有針對性
氧化應激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促?;鞍讓?T3-L1脂肪細胞炎性反應的影響
氧化應激與結直腸癌的關系
槲皮素及其代謝物抑制氧化應激與炎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