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向奔赴 助力幼兒順利入學

2024-03-23 08:05陜西省西安市西光實驗小學王茹新
兒童與健康(幼兒教師參考) 2024年2期
關鍵詞:幼小新生幼兒園

陜西省西安市西光實驗小學 王茹新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兒童成長和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是兒童第一次學段轉換,也是幼兒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學前教育階段向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方式的學校教育階段過渡。

針對這個轉變,部分幼兒園和小學推出的“幼小銜接”交流活動僅能帶來淺層次的感知體驗,無法實現幼小銜接的教育目標。唯有小學與幼兒園通力合作,從幼兒園出發以小學為收尾的“雙向銜接”活動,方能使幼小銜接真正得以落實。

從幼兒園啟動的幼小銜接活動

通常,幼兒園大班第二學期被視為開展幼小銜接的最佳時機。此時段的幼兒已具備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動作控制能力更為精細,延遲滿足能力也逐漸增強,對認知活動的興趣日益濃厚。幼兒園根據學前教育五大領域及義務教育五育并舉的要求,通過體能游戲、聽說閱讀、寫前訓練、自我服務、禮儀行為、小學體驗、新生返園、思維操作、藝術創作等活動,鞏固幼兒入學所需的身心基礎和能力素養(如圖1所示)。

圖1.從幼兒園啟動的幼小銜接活動

一、健康活動方面

通過體能游戲提升遵守規則與集中注意的能力。體能游戲深受幼兒喜愛,為實現幼小銜接目標,可在常規體能游戲中融入相關訓練內容,達到鍛煉身體及提升幼小銜接能力的目的,如遵守規則、專注力等。具體如下:

1.規則游戲:模仿小學生排隊。隊列訓練作為重要的規則教育是兒童集體教學活動和校園安全的基礎??焖倥抨?、變換隊形、行走路線等環節都需要幼兒聽懂并精確執行指令。在體能訓練游戲中融入隊列操練,尤其是以小學生、小解放軍或小警察角色進行訓練,既能使幼兒愉快地執行,又能給予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

2.專注力游戲:穿越火線。將衛生紙撕成條狀,粘貼在走廊兩端墻壁上,幼兒需從一側鉆爬至另一側,同時避免觸及衛生紙條。此類游戲有助于鍛煉幼兒手眼協調和專注力。

二、語言活動方面

通過閱讀繪本和開展寫前訓練,為幼兒揭開小學生活的神秘面紗。學前期是幼兒“讀圖”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繪本成為他們最喜愛的讀物。步入大班階段,教師可選擇諸多與幼小銜接主題相關的繪本,如《大衛上學去》《小阿力的大學?!贰恫灰粯拥纳蠈W日》和《我要上小學》等,通過富有趣味的故事情節、生動活潑的畫面對幼兒展現各種“上學情境”,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對學習的熱情。

此外,大班階段還應著重進行書寫預備訓練。這并非讓幼兒過早學習寫字,而是有針對性的鍛煉活動,例如使用按摩彈球增強手的觸感和力量,通過手指操提高手指靈活度,以及開展描畫線條和白描涂色等活動來提升握筆技巧——這些訓練有助于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的書寫要求,為未來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社會活動方面

培育孩子實踐能力與品格,認識并體驗小學生角色。從幼兒至學童階段,成人應逐步放手,讓孩子自行完成可為之事,對其無法獨立完成的部分,則教導其掌握相應技能,特別是自我照顧的能力。諸多一年級新生在家庭中尚無法自行穿衣洗漱,更不必說整理書包文具了。若能在幼兒園階段學會這些生活技能,進入小學后便無需額外花費時間進行訓練。

還需培養幼兒的禮儀行為,尤其是禮貌用語和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在大班畢業前夕,幼兒園應聯系周邊小學,帶領幼兒參觀體驗,讓他們了解小學生的課堂學習和日常生活流程,還可邀請已畢業的幼兒及其家長與大班幼兒分享小學生活經驗。

四、科學活動方面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科學教育起著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5~7歲這一階段,是幼兒數量感知的敏感期。在此期間,他們需要通過實物操作獲得對數與量的感知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分類、排序、比較、區分、判斷等思維活動。教師可以通過下面的途徑來培養幼兒這些能力。

1.利用玩具進行數感和思維訓練。例如,數字積木、數碼牌、數字拼圖、數字拍板等教具,其圖形符號清晰,色彩鮮艷,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2.設計數字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鍛煉思維。例如,可以設計一些互動性強、富有趣味性的數字小游戲,如數字跳跳、人體計算器等。這些游戲能通過身體運動讓孩子學習數字、感知運算原理,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建立數字和運算的概念。

3.利用玩具、玩偶和數學繪本講述數學故事??梢酝ㄟ^幼兒園內的玩具或玩偶,編織出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數學故事,幫助孩子理解數字的概念和含義,進行計數、統計、加減等操作。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閱讀各類數學繪本。

五、藝術活動方面

為幼兒創造有利條件與提供豐富資源,避免對其創作過程產生干擾或進行評判。幼兒天生具有對藝術的熱愛,學前階段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尤為豐富。教師應盡力為幼兒營造美的環境與留白的空間,激發幼兒進行美術創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避免用“好與壞”或“像與不像”等標準評價幼兒的作品。

從小學啟動的幼小銜接活動

從小學方面,逆向啟動幼小銜接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系統性對接方面,包括教師配備、家庭輔導、主題課程以及社會協同等方面,力求構建聯動機制,確保幼兒能夠順利適應小學生活(見圖2)。

圖2.從小學啟動的幼小銜接活動

一、師資培訓

在小學里,一年級的班主任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然而,經驗并不意味著他們對學前教育有深入地了解。因此,在學期末,小學有必要選派一部分班主任及學科教師到幼兒園進行教學觀摩,以期提升他們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五大領域主題整合的教學模式,對于啟發小學教師研發主題式幼小銜接課程具有積極的意義。

此外,在新學年伊始,小學應對一年級教師進行統一的幼小銜接教育培訓,使得教育團隊對學齡兒童的心理行為特征及相應的教育策略有深入的了解,從而確保一年級的教育實施保持內在的一致性。

二、家長培訓

在新生錄取之后,立即著手組建家長培訓班并開展系列培訓活動。通過組織參觀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以及親子共讀指導等,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差異,關注家長教育的核心要點以及具體的方法和策略。尤其需要注意,務必促使父親積極參與培訓過程,甚至可以單獨開設“家庭教育父親成長班”,以解決小學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父親角色缺失問題。

三、主題課程

新生入學后,面臨的最大心理挑戰在于適應新環境中的教師、同伴以及各種新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規劃主題課程時,應著重在環熟悉境、融入集體、適應新生活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可以開展如下主題課程。

1.愛我的學?!煜ば@環境 新生入校后,可在高年級哥哥姐姐們的帶領下逐步熟悉校園內的每一個區域,然后嘗試繪制學校的地圖或者描繪學校的風貌。

2.我的老師我的書——認識班主任和各學科老師,了解學科開設情況 舉行新生見面會,各學科教師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向新生做自我介紹并闡述所授學科的特色,同時表達對新生的期許與喜愛?;顒咏Y束后,還可以讓學生繪制出每位教師的肖像加深印象。

3.我們全都是好朋友——認識班上的同學,了解如何相處和交朋友 借助團隊游戲,促使新生彼此迅速熟絡,牢記各自姓名,并鍛煉交友溝通技巧,進而形成一個緊密團結的班級集體。

4.我的事情我做主——熟悉課堂常規,掌握校園一日流程 新生入學后,為確保學業順利進行,需迅速掌握課堂紀律和日常作息。此外,還需具備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為此,教師可專門設定一周時間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包括但不限于坐姿規范、書寫姿勢、課堂發言順序、眼保健操實施、課間活動及如廁規范、上下樓梯安全須知、升旗儀式紀律、書籍包裝及書包整理等。

四、社會協同

小學應在學區內對新生上下學的路線做出規定,并通過與社區和街道各業態充分溝通,發放新生關照告知書,共同維護新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及購物等各方面的輔助保障;同時,學校鼓勵家長帶新生熟悉上下學路線,了解社區公共資源和設施的使用。通過這種方式,學校同步開展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教會孩子如何求助和緊急避險。

總之,幼小銜接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和小學共同努力,設計出有效的教育活動。通過各方的協調與參與,確保幼兒順利過渡,幫助新生迅速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幼小新生幼兒園
重獲新生 庇佑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真正該做什么
從養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穩銜接
愛“上”幼兒園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幼小銜接,學前準備知多少
新生娃萌萌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